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光明论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

2022-12-28 11:5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

作者:李建国(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更高品质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既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也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物质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培根固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涵养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为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的塑造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当代中国现实,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赓续好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充实人民精神生活孕育丰富的精神食粮,全面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铸魂塑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基因,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价值遵循。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就是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凝聚价值共识,夯实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在全社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社会主义先进道德,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创建、道德风尚形成、文化产品创造的引领作用。同时,要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倡导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质增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增强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着力提升人民的道德品质、审美趣味和精神境界。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增加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的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带动文化市场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拓展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渠道。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物质的富足,更需要精神的富有。我们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以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8日 02版)

责任编辑:刘有明

【光明论坛】

作者:李建国(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更高品质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既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也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物质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培根固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涵养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为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的塑造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当代中国现实,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赓续好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充实人民精神生活孕育丰富的精神食粮,全面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铸魂塑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基因,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价值遵循。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就是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凝聚价值共识,夯实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在全社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社会主义先进道德,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创建、道德风尚形成、文化产品创造的引领作用。同时,要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倡导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质增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增强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着力提升人民的道德品质、审美趣味和精神境界。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增加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的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带动文化市场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拓展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渠道。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物质的富足,更需要精神的富有。我们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以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8日 02版)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