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长白山区“寒”山村的“暖”振兴

2022-12-30 21:41 新华网  

点击看视频

新华社长春12月30日电 题:长白山区“寒”山村的“暖”振兴

新华社记者王昊飞、张博宇、魏蒙

位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的许多村屯,每逢凛冬时节曾因天气寒冷、人气不旺,成为“寒”山村。近年来,在冰雪经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这些“寒”山村正在变“暖”。

夜幕降临,寒意陡增,地处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的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雪具大厅里,上海游客陈海乐脱下雪具、收起雪板,在手机里找到一个标记为“柴火炖”的电话拨了过去,“老板,今晚还是两个大人、两个小孩,给我们炖只鸡。”

10分钟后,陈海乐的电话响起——一辆车已经在门口等待,载着他们一家来到1公里外的东岗镇果松村用餐。餐馆老板娘孟宪芳身着“东北大花被”图案服装,热情地把他们迎进屋内。这处由山村民居改造的餐馆内热气蒸腾,灶台下的柴火哔啵作响,大铁锅内咕嘟嘟冒着汤泡。

“这是我们连续第三天过来。滑了一天雪,晚上吃这种热乎乎的东北菜,身心都放松了。”陈海乐说。此时,村里近半数民居改造的农家乐院内都已点亮红灯笼或霓虹牌匾。夜风吹动着炊烟气息,一束束车灯移动在起伏的村路上,点缀着山坳间又一个热闹的夜晚。

陈海乐用餐的“老关东泉水柴火炖”内有30多个灶台,此时“火力全开”,一个个大铁锅里分别炖着鸡、鱼、排骨、豆角干、宽粉等食材,围锅而坐的游客正大快朵颐。孟宪芳的电话还是接个不停,她说:“进入雪季之后,来滑雪的游客越多,我们就越忙。”

以前,果松村只是长白山区一个客迹罕至的小村,村民生计长期依靠种植人参或外出打工,每到冬天大雪封山时这里更显冷僻。近10年来,一些企业相继来到长白山区投资冰雪经济,加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来这里滑雪、赏雪、体验民俗的游客日益增加,为这些“寒”山村带来了“暖”机遇。

“我原来也是在外面工作,6年前回到村里开始经营这个餐厅。”孟宪芳说,现在村里差不多一半农民在参与冰雪相关的旅游服务,很少有人出去打工了。

像果松村一样借助冰雪经济实现由“寒”到“暖”转变的偏僻村落,如今在长白山区不胜枚举。

距果松村约37公里的兴隆乡南天门村,这几天也迎接着新的游客。南天门村东侧去年建成的文艺范儿民宿“贵本山居”内,旅游项目负责人刘丁齐向游客介绍着玄武岩铺就的墙壁、崖柏雕琢的墙饰、落叶松做成的吊灯。“这些都是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创意,连我们的火炕都是黄泥混合村里种植的艾草砌成的。”她说。

相较于毗邻雪场的果松村,南天门村更显偏僻。刘丁齐介绍,虽然没法近水楼台借力雪场,但村里近年来一方面挖掘着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一方面依托线上推介持续刷存在感,使许多游客愿意在数九寒天里来到南天门村看一看高跷秧歌、品一品人参烧酒……

刘丁齐曾经在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从事产品推介,几年前,跟随爱人回村创业。他们将自家改建成了民宿,还联合村民成立了贵本旅游专业合作社,依山傍水吸引游客来打卡。“尽管这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客人少了一些,但是我们对乡村旅游的前景充满信心。”她说。

寒冬里各式各样的“暖”元素,正成为“寒”山村实现振兴的新抓手。除了吃暖锅、喝暖酒、睡暖炕、体会“暖”服务之外,长白山区天然的温泉也是当地乡村发展经济的一张“暖”牌。

抚松县仙人桥镇仙人桥村以氡温泉闻名。近日带着全家在长白山区滑雪度假的广州游客刘建冲说,非常遗憾这几天商家暂停营业,没有体验到冰天雪地间的室外温泉,但这一趟从学习滑雪到打卡乡村,确实不虚此行。“期待明年再来长白山滑雪时能弥补没泡到温泉的遗憾。”

“柴火炖”的包间里依然喧嚣。陈海乐告诉记者,返回上海之前,他们一家还要到附近的漫江镇锦江木屋村打卡。“希望能够领略到这里的冬季风光和民俗文化。这里很冷,但是这里也让人感觉很暖。”

责任编辑:梁波

点击看视频

新华社长春12月30日电 题:长白山区“寒”山村的“暖”振兴

新华社记者王昊飞、张博宇、魏蒙

位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的许多村屯,每逢凛冬时节曾因天气寒冷、人气不旺,成为“寒”山村。近年来,在冰雪经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这些“寒”山村正在变“暖”。

夜幕降临,寒意陡增,地处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的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雪具大厅里,上海游客陈海乐脱下雪具、收起雪板,在手机里找到一个标记为“柴火炖”的电话拨了过去,“老板,今晚还是两个大人、两个小孩,给我们炖只鸡。”

10分钟后,陈海乐的电话响起——一辆车已经在门口等待,载着他们一家来到1公里外的东岗镇果松村用餐。餐馆老板娘孟宪芳身着“东北大花被”图案服装,热情地把他们迎进屋内。这处由山村民居改造的餐馆内热气蒸腾,灶台下的柴火哔啵作响,大铁锅内咕嘟嘟冒着汤泡。

“这是我们连续第三天过来。滑了一天雪,晚上吃这种热乎乎的东北菜,身心都放松了。”陈海乐说。此时,村里近半数民居改造的农家乐院内都已点亮红灯笼或霓虹牌匾。夜风吹动着炊烟气息,一束束车灯移动在起伏的村路上,点缀着山坳间又一个热闹的夜晚。

陈海乐用餐的“老关东泉水柴火炖”内有30多个灶台,此时“火力全开”,一个个大铁锅里分别炖着鸡、鱼、排骨、豆角干、宽粉等食材,围锅而坐的游客正大快朵颐。孟宪芳的电话还是接个不停,她说:“进入雪季之后,来滑雪的游客越多,我们就越忙。”

以前,果松村只是长白山区一个客迹罕至的小村,村民生计长期依靠种植人参或外出打工,每到冬天大雪封山时这里更显冷僻。近10年来,一些企业相继来到长白山区投资冰雪经济,加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来这里滑雪、赏雪、体验民俗的游客日益增加,为这些“寒”山村带来了“暖”机遇。

“我原来也是在外面工作,6年前回到村里开始经营这个餐厅。”孟宪芳说,现在村里差不多一半农民在参与冰雪相关的旅游服务,很少有人出去打工了。

像果松村一样借助冰雪经济实现由“寒”到“暖”转变的偏僻村落,如今在长白山区不胜枚举。

距果松村约37公里的兴隆乡南天门村,这几天也迎接着新的游客。南天门村东侧去年建成的文艺范儿民宿“贵本山居”内,旅游项目负责人刘丁齐向游客介绍着玄武岩铺就的墙壁、崖柏雕琢的墙饰、落叶松做成的吊灯。“这些都是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创意,连我们的火炕都是黄泥混合村里种植的艾草砌成的。”她说。

相较于毗邻雪场的果松村,南天门村更显偏僻。刘丁齐介绍,虽然没法近水楼台借力雪场,但村里近年来一方面挖掘着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一方面依托线上推介持续刷存在感,使许多游客愿意在数九寒天里来到南天门村看一看高跷秧歌、品一品人参烧酒……

刘丁齐曾经在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从事产品推介,几年前,跟随爱人回村创业。他们将自家改建成了民宿,还联合村民成立了贵本旅游专业合作社,依山傍水吸引游客来打卡。“尽管这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客人少了一些,但是我们对乡村旅游的前景充满信心。”她说。

寒冬里各式各样的“暖”元素,正成为“寒”山村实现振兴的新抓手。除了吃暖锅、喝暖酒、睡暖炕、体会“暖”服务之外,长白山区天然的温泉也是当地乡村发展经济的一张“暖”牌。

抚松县仙人桥镇仙人桥村以氡温泉闻名。近日带着全家在长白山区滑雪度假的广州游客刘建冲说,非常遗憾这几天商家暂停营业,没有体验到冰天雪地间的室外温泉,但这一趟从学习滑雪到打卡乡村,确实不虚此行。“期待明年再来长白山滑雪时能弥补没泡到温泉的遗憾。”

“柴火炖”的包间里依然喧嚣。陈海乐告诉记者,返回上海之前,他们一家还要到附近的漫江镇锦江木屋村打卡。“希望能够领略到这里的冬季风光和民俗文化。这里很冷,但是这里也让人感觉很暖。”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