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自强青年,不止有一种底色

2022-12-31 15:0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从儿时起,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明码便向往“知识改变命运”:小学二年级起,他背着比自己高半头的书包,提着半路取暖的火炭盆,往返12公里的山路去坝子里上学;等年级高一点,下了晚自习,他也不愿离开自习室,校长特批他晚自习结束后可以继续使用教师办公室,他干脆时不时在办公室过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李明码从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临沧山区考入东南大学。

前不久,李明码刚刚荣获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近日,在中国青年报“陪你慢慢变好·迎春到”跨年可视化联播活动中,一个个跟李明码一样,自强自立、不懈奋斗的青春榜样,跨越屏幕来到了我们身边。

他们当中,有的人刚刚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有的获得“全国最美教师”称号,有见义勇为、躬身志愿服务的有志青年,有投身抗疫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退伍大学生,有同病魔抗争、终重返校园致力科研事业的有志青年,有回馈社会、扎根基层教育的支教老师……

一个个奋斗在不同领域的中国青年,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为自强青年绘制着不同的底色。

绿色:千磨万击还坚劲

我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郑璇,在两岁半那年,因为一场感冒发烧注射药物过量,她的世界被按下了静音键。父母带着年仅两岁的郑璇四处求医问药,高压氧舱、中医等都尝试了一遍,但神经性耳聋是绝症,目前在医学上无法治疗。

父母为郑璇戴上了助听器,并开始一个拼音、一个词地教。慢慢地,郑璇学会了开口说话。到了入学年龄,郑璇进入普通学校读书。父母和老师沟通,让郑璇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这样可以通过看老师的唇形理解讲课内容,下课后再借同学的笔记学习。

每天放学后,父母帮郑璇复习功课,再预习第二天的课程。郑璇小学一年级开始写日记、写作文,二年级就在杂志发表文章。

就这样,她在高考中通过千军万马,成为武汉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又去复旦大学攻读博士。现在的郑璇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承担了通用手语教学和科研的任务。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郑璇从未逃避,而是拼命向上。

尹文心的遭遇和郑璇类似。2019年10月,正在吉林大学读大三的尹文心被确诊为恶性骨肉瘤。这个入学以来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专业第一的学生,不得不选择休学。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魔,尹文心没有逃避畏惧,而是积极配合治疗:化疗的严重副反应让他呕吐不止,毫无味觉,但他每天坚持正常进食;手术切去了几乎整个右股骨,换上了人工假体,落下了终身残疾。经过疼痛难忍的康复训练,现在的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

经过2次手术和16期化疗,尹文心出院重返吉林大学。复学第一学期修读了14门课程,尹文心均取得了满绩点,均分96.36。

自强不只是笑对生活的苦难,还有面对困难时的坚韧。

数十家酒店的餐饮服务、一天16小时工作量的工厂流水线、夜班几卡车的顺丰快递分拣……李明码都体验过。

上大学后,李明码靠国家助学贷款、各类奖助学金以及勤工俭学,独自承担了自己和父亲几乎全部的学习生活及医疗费用。

“这算什么,以后还会有更难的等着我。”遇到困难时,李明码总这样给自己打气。

红色:玫瑰赠人手余香

出生于广西少数民族偏远山区的许继聪,曾经渴望走出偏远的山村。在进入厦门大学后,他却选择奔赴宁夏西海固地区,以支教老师的身份,在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上播种梦想的种子。

作为厦门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他带领支教队筹集助学善款10万余元,资助300余名贫困学子,为995名困难学生募集生活和学习用品,并在支教地成立首个支教奖学金。

许继聪并不孤单,在反哺社会、帮助他人的道路上有更多的青年伙伴同行。

成长路上承载着全社会关心和帮助的李明码,希望有朝一日能学为民用,以己之会,解民所忧。利用寒暑假回乡的时间,李明码用所学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他还从每个月为数不多的兼职收入中,挤出200到400元帮助山区家庭困难的中学生。

2021年国庆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徐正航和好友在旅游途中突遇一对陷入险境的落水母子。

徐正航本能地伸出援手。他跳进水中,在连呛数口水的危急情况下依然拼尽全力,将母子二人往岸上托举。最终,母子二人得以脱险。徐正航是勇救落水母子的“无畏者”,是学生眼里亲切的“暖男辅导员”,是站在北京冬奥会舞台上躬身志愿服务的新时代青年。

和徐正航一样,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先锋队”队员位小风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义无反顾,向他人施救。

在遇到小女孩掉进老式茅厕时,她顾不上臭气熏天的味道,纵身跳入粪坑,救出女孩。当她发现孩子嘴唇发紫,昏迷过去,又给孩子做心肺复苏,直到孩子吐出脏水,逐渐苏醒她才起身离开。

还有更多青年以不同的方式践行自己的青春担当。

杨昌雷是上海电力大学的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尽管已经离开部队,但入伍誓词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早在他心上扎了根。

2022年3月,上海疫情突如其来。杨昌雷第一时间发起号召,组织成立了上海电力大学杨浦校区退役士兵志愿者突击队。

核酸检测现场维护秩序、校区学生送饭、转运物资、楼层垃圾的处理搬运、校区气泡安全维护等任务都能看到他和同伴们的身影。

整整71天,长达284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若有战,召必回”,是这位退伍老兵对入伍誓词最生动的写照。

金色:宝剑锋从磨砺出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周晓辉曾在大三时投笔从戎。700多天的军旅生涯中,他参与过抗洪抢险,足迹踏遍东北边疆。

退役之后,周晓辉回到学校,并以大学生创业者的身份,创办军旅文化平台“一号哨位”,为中国军人传播正能量。不少老兵通过“一号哨位”讲述自己的故事,也不乏有青年通过这扇窗口了解军营,进而走进军营、扎根军营。周晓辉因此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如今,他依然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走在这条路上,截至2022年,“一号哨位”已经在各大平台积攒了超过1000万关注者。

每位青年都在用实际行动追梦。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是攻读流行病学的李明码的终极梦想。疫情期间,李明码被紧急抽调到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所A7实验室,成为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援省CDC战疫先锋队的队长,梳理了400多个本土病例的基因序列,个人志愿服务工作总时长达429小时。

自强青年中,有人用专业守护生命健康,也有人用热忱打造铸魂工程。许继聪就让自己成为那块改变命运的“屏幕”。

支教期间,许继聪创设“海洋云课堂”,连线厦大“嘉庚”号科考船,让黄土高原上的千余名中小学生云“看海”。他由此开启“南强名师云讲堂”系列课程,把更多课程通过屏幕引进大山。透过许继聪的这扇窗,宁夏西海固的孩子们看见了远方的世界。

有的故事比一个人的成功更让人感动,比如去帮助一群人。

聋人博士郑璇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走上特殊教育的讲台,把推进聋人无障碍沟通作为毕生事业。她曾通过孔子学院,到美国的一所聋校教美国孩子学习中国的手语,并教那里的孩子做风筝、打太极拳、扭秧歌、做蛋炒饭、泡中国茶,传播中国文化。

青年的奋斗方式是多元化的。2022年的夏天,北京大学的张远鹏直博到母校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业,继续他在科研旅途上的征程。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北大滑雪冠军。

这位斜杠青年在大学里成为滑雪队的一员,刚开始从落差三四百米的赛道顶端往下看也打怵,在高速的回转中也经历过无数次跌倒,但当冠军奖牌挂在项上,他知道所有的陡坡都能被闯过,所有的摔倒都值得。

“成长路上‘低姿匍匐’蓄过的力,就是此刻照亮前方的光。”无论遭遇过多少艰难、勇闯过几道关卡,在自强青年那里,“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有自强之青年,才有强盛的祖国。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程思 毕若旭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刘有明

从儿时起,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明码便向往“知识改变命运”:小学二年级起,他背着比自己高半头的书包,提着半路取暖的火炭盆,往返12公里的山路去坝子里上学;等年级高一点,下了晚自习,他也不愿离开自习室,校长特批他晚自习结束后可以继续使用教师办公室,他干脆时不时在办公室过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李明码从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临沧山区考入东南大学。

前不久,李明码刚刚荣获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近日,在中国青年报“陪你慢慢变好·迎春到”跨年可视化联播活动中,一个个跟李明码一样,自强自立、不懈奋斗的青春榜样,跨越屏幕来到了我们身边。

他们当中,有的人刚刚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有的获得“全国最美教师”称号,有见义勇为、躬身志愿服务的有志青年,有投身抗疫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退伍大学生,有同病魔抗争、终重返校园致力科研事业的有志青年,有回馈社会、扎根基层教育的支教老师……

一个个奋斗在不同领域的中国青年,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为自强青年绘制着不同的底色。

绿色:千磨万击还坚劲

我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郑璇,在两岁半那年,因为一场感冒发烧注射药物过量,她的世界被按下了静音键。父母带着年仅两岁的郑璇四处求医问药,高压氧舱、中医等都尝试了一遍,但神经性耳聋是绝症,目前在医学上无法治疗。

父母为郑璇戴上了助听器,并开始一个拼音、一个词地教。慢慢地,郑璇学会了开口说话。到了入学年龄,郑璇进入普通学校读书。父母和老师沟通,让郑璇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这样可以通过看老师的唇形理解讲课内容,下课后再借同学的笔记学习。

每天放学后,父母帮郑璇复习功课,再预习第二天的课程。郑璇小学一年级开始写日记、写作文,二年级就在杂志发表文章。

就这样,她在高考中通过千军万马,成为武汉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又去复旦大学攻读博士。现在的郑璇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承担了通用手语教学和科研的任务。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郑璇从未逃避,而是拼命向上。

尹文心的遭遇和郑璇类似。2019年10月,正在吉林大学读大三的尹文心被确诊为恶性骨肉瘤。这个入学以来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专业第一的学生,不得不选择休学。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魔,尹文心没有逃避畏惧,而是积极配合治疗:化疗的严重副反应让他呕吐不止,毫无味觉,但他每天坚持正常进食;手术切去了几乎整个右股骨,换上了人工假体,落下了终身残疾。经过疼痛难忍的康复训练,现在的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

经过2次手术和16期化疗,尹文心出院重返吉林大学。复学第一学期修读了14门课程,尹文心均取得了满绩点,均分96.36。

自强不只是笑对生活的苦难,还有面对困难时的坚韧。

数十家酒店的餐饮服务、一天16小时工作量的工厂流水线、夜班几卡车的顺丰快递分拣……李明码都体验过。

上大学后,李明码靠国家助学贷款、各类奖助学金以及勤工俭学,独自承担了自己和父亲几乎全部的学习生活及医疗费用。

“这算什么,以后还会有更难的等着我。”遇到困难时,李明码总这样给自己打气。

红色:玫瑰赠人手余香

出生于广西少数民族偏远山区的许继聪,曾经渴望走出偏远的山村。在进入厦门大学后,他却选择奔赴宁夏西海固地区,以支教老师的身份,在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上播种梦想的种子。

作为厦门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他带领支教队筹集助学善款10万余元,资助300余名贫困学子,为995名困难学生募集生活和学习用品,并在支教地成立首个支教奖学金。

许继聪并不孤单,在反哺社会、帮助他人的道路上有更多的青年伙伴同行。

成长路上承载着全社会关心和帮助的李明码,希望有朝一日能学为民用,以己之会,解民所忧。利用寒暑假回乡的时间,李明码用所学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他还从每个月为数不多的兼职收入中,挤出200到400元帮助山区家庭困难的中学生。

2021年国庆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徐正航和好友在旅游途中突遇一对陷入险境的落水母子。

徐正航本能地伸出援手。他跳进水中,在连呛数口水的危急情况下依然拼尽全力,将母子二人往岸上托举。最终,母子二人得以脱险。徐正航是勇救落水母子的“无畏者”,是学生眼里亲切的“暖男辅导员”,是站在北京冬奥会舞台上躬身志愿服务的新时代青年。

和徐正航一样,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先锋队”队员位小风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义无反顾,向他人施救。

在遇到小女孩掉进老式茅厕时,她顾不上臭气熏天的味道,纵身跳入粪坑,救出女孩。当她发现孩子嘴唇发紫,昏迷过去,又给孩子做心肺复苏,直到孩子吐出脏水,逐渐苏醒她才起身离开。

还有更多青年以不同的方式践行自己的青春担当。

杨昌雷是上海电力大学的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尽管已经离开部队,但入伍誓词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早在他心上扎了根。

2022年3月,上海疫情突如其来。杨昌雷第一时间发起号召,组织成立了上海电力大学杨浦校区退役士兵志愿者突击队。

核酸检测现场维护秩序、校区学生送饭、转运物资、楼层垃圾的处理搬运、校区气泡安全维护等任务都能看到他和同伴们的身影。

整整71天,长达284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若有战,召必回”,是这位退伍老兵对入伍誓词最生动的写照。

金色:宝剑锋从磨砺出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周晓辉曾在大三时投笔从戎。700多天的军旅生涯中,他参与过抗洪抢险,足迹踏遍东北边疆。

退役之后,周晓辉回到学校,并以大学生创业者的身份,创办军旅文化平台“一号哨位”,为中国军人传播正能量。不少老兵通过“一号哨位”讲述自己的故事,也不乏有青年通过这扇窗口了解军营,进而走进军营、扎根军营。周晓辉因此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如今,他依然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走在这条路上,截至2022年,“一号哨位”已经在各大平台积攒了超过1000万关注者。

每位青年都在用实际行动追梦。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是攻读流行病学的李明码的终极梦想。疫情期间,李明码被紧急抽调到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所A7实验室,成为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援省CDC战疫先锋队的队长,梳理了400多个本土病例的基因序列,个人志愿服务工作总时长达429小时。

自强青年中,有人用专业守护生命健康,也有人用热忱打造铸魂工程。许继聪就让自己成为那块改变命运的“屏幕”。

支教期间,许继聪创设“海洋云课堂”,连线厦大“嘉庚”号科考船,让黄土高原上的千余名中小学生云“看海”。他由此开启“南强名师云讲堂”系列课程,把更多课程通过屏幕引进大山。透过许继聪的这扇窗,宁夏西海固的孩子们看见了远方的世界。

有的故事比一个人的成功更让人感动,比如去帮助一群人。

聋人博士郑璇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走上特殊教育的讲台,把推进聋人无障碍沟通作为毕生事业。她曾通过孔子学院,到美国的一所聋校教美国孩子学习中国的手语,并教那里的孩子做风筝、打太极拳、扭秧歌、做蛋炒饭、泡中国茶,传播中国文化。

青年的奋斗方式是多元化的。2022年的夏天,北京大学的张远鹏直博到母校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业,继续他在科研旅途上的征程。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北大滑雪冠军。

这位斜杠青年在大学里成为滑雪队的一员,刚开始从落差三四百米的赛道顶端往下看也打怵,在高速的回转中也经历过无数次跌倒,但当冠军奖牌挂在项上,他知道所有的陡坡都能被闯过,所有的摔倒都值得。

“成长路上‘低姿匍匐’蓄过的力,就是此刻照亮前方的光。”无论遭遇过多少艰难、勇闯过几道关卡,在自强青年那里,“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有自强之青年,才有强盛的祖国。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程思 毕若旭 来源:中国青年报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