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弘扬蒙古马精神 谱写建设亮丽内蒙古新篇章】就业有着落 幸福生活有奔头——内蒙古贫困劳动力稳就业工作纪实

2019-12-18 09:14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3万元用来还债,1万元留作孩子明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还能剩一点过个好年!”盘算着今年一年4万元的纯收入,武金梅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48岁的武金梅是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患有癫痫,儿子在读大学,她打零工微薄的收入无法维持家里的开销。玉泉区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得知武金梅家的情况后,根据她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务农经验,建议她进行大棚种植。拿不出租大棚的钱,玉泉区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她办理了创业担保贷款,武金梅用这笔贷款采购农具设备,承包了大棚,并对大棚进行修缮。今年一年,她种植了菠菜、油菜、西瓜等反季节果蔬,销售形势大好,脱贫的希望就在眼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是我区当前重要的民生工作。截至11月底,全区已帮扶7626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611人的100.2%,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亮眼的成绩,源于政府关怀民生、稳定就业的大力举措。从年初到年尾,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印发《关于落实自治区脱贫攻坚专项工作推进组工作职责实施方案》,自治区和各盟市均成立了就业扶贫专项工作小组;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就业扶贫“清零达标”行动实施方案》等,进一步明确了就业扶贫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职责分工;

对贫困劳动者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按3年全额贴息。对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

实施京蒙劳务协作扶贫专项行动,借助北京的资源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依托各地产业发展,借助“扶贫车间+贫困户”等模式,大力创建就业扶贫车间……

政策得力,举措有力。一大批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就业岗位,实现脱贫梦想。截至2019年10月,全区共创建扶贫车间230个,累计吸纳4126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举办103场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为14924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帮助626人实现就业。累计有15419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公益性岗位安置。

乌兰察布市化德县长顺镇德善村的贫困户谢振丽,以前要照顾身患疾病的丈夫和家里的老人,不能外出打工,靠着在村里养活几头猪、种几亩地,常常连两个孩子的学费也交不起,欠下不少外债。2017年在化德县就业局扶持下,当地服装加工企业在德善村的互助幸福院设立了脱贫车间。由于有缝纫工的经验,她进入内蒙古蒙驼王服饰有限公司建立的德善脱贫车间上班,勤快能干的她很快就当上了车间主任。如今,谢振丽年收入1万多,全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说,最大的难题在于缺乏就业创业能力。对此,自治区积极搭建用工企业和贫困劳动力供需对接平台,支持各地开发适合本地区贫困劳动力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项目,对新开发的培训项目给予一次性培训补贴。创造性地开展“乌兰牧骑式巡回”培训,将培训班开到家门口,开展家政服务、民族服饰制作等各类特色培训。组织开展“技能扶贫百日结对帮扶”活动,采取职业培训机构、就业服务机构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的方式,“一对一”开展技能扶贫精准对接服务。还开通内蒙古精准脱贫就业创业培训网,开设了民俗旅游类、农牧业种养植类等9大类、151门课程,为贫困劳动力提供远程免费培训。举办京蒙劳务协作培训班357期,8088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霍晓庆)

责任编辑:张彬

“3万元用来还债,1万元留作孩子明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还能剩一点过个好年!”盘算着今年一年4万元的纯收入,武金梅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48岁的武金梅是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患有癫痫,儿子在读大学,她打零工微薄的收入无法维持家里的开销。玉泉区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得知武金梅家的情况后,根据她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务农经验,建议她进行大棚种植。拿不出租大棚的钱,玉泉区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她办理了创业担保贷款,武金梅用这笔贷款采购农具设备,承包了大棚,并对大棚进行修缮。今年一年,她种植了菠菜、油菜、西瓜等反季节果蔬,销售形势大好,脱贫的希望就在眼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是我区当前重要的民生工作。截至11月底,全区已帮扶7626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611人的100.2%,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亮眼的成绩,源于政府关怀民生、稳定就业的大力举措。从年初到年尾,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印发《关于落实自治区脱贫攻坚专项工作推进组工作职责实施方案》,自治区和各盟市均成立了就业扶贫专项工作小组;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就业扶贫“清零达标”行动实施方案》等,进一步明确了就业扶贫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职责分工;

对贫困劳动者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按3年全额贴息。对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

实施京蒙劳务协作扶贫专项行动,借助北京的资源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依托各地产业发展,借助“扶贫车间+贫困户”等模式,大力创建就业扶贫车间……

政策得力,举措有力。一大批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就业岗位,实现脱贫梦想。截至2019年10月,全区共创建扶贫车间230个,累计吸纳4126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举办103场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为14924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帮助626人实现就业。累计有15419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公益性岗位安置。

乌兰察布市化德县长顺镇德善村的贫困户谢振丽,以前要照顾身患疾病的丈夫和家里的老人,不能外出打工,靠着在村里养活几头猪、种几亩地,常常连两个孩子的学费也交不起,欠下不少外债。2017年在化德县就业局扶持下,当地服装加工企业在德善村的互助幸福院设立了脱贫车间。由于有缝纫工的经验,她进入内蒙古蒙驼王服饰有限公司建立的德善脱贫车间上班,勤快能干的她很快就当上了车间主任。如今,谢振丽年收入1万多,全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说,最大的难题在于缺乏就业创业能力。对此,自治区积极搭建用工企业和贫困劳动力供需对接平台,支持各地开发适合本地区贫困劳动力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项目,对新开发的培训项目给予一次性培训补贴。创造性地开展“乌兰牧骑式巡回”培训,将培训班开到家门口,开展家政服务、民族服饰制作等各类特色培训。组织开展“技能扶贫百日结对帮扶”活动,采取职业培训机构、就业服务机构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的方式,“一对一”开展技能扶贫精准对接服务。还开通内蒙古精准脱贫就业创业培训网,开设了民俗旅游类、农牧业种养植类等9大类、151门课程,为贫困劳动力提供远程免费培训。举办京蒙劳务协作培训班357期,8088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霍晓庆)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