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元宝山区:加强农用残膜回收利用 助力农田“排毒养颜”

2020-08-03 09:17

夏日走进乡村广袤的田野,绿意盎然,勃勃生机,处处彰显着“元宝山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取得的良好成效。近日,记者来到了赤峰天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看到这里回收的塑料残膜旁,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将清洗干净的残膜送进输送带,经过粉碎、烘干、塑化成型、冷却、切割等工艺流程后,另一端机器口不断涌出半成品。

赤峰天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修立志介绍说:“咱们公司今年承接了元宝山区农牧局10万亩地膜的回收任务,截至目前,一共回收地300余吨。目前经过加工处理的地膜已有200余吨,已经生成再造粒50余吨。在整个回收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变废为宝。”

为保证残膜回收工作顺利开展,天源生态积极践行企业担当,周密部署,最终形成了回收网点积极收集、广大农户捡拾交售,企业加工再利用的市场化运作体系,既保证了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可循环。

在整村连片推进农用残膜回收行动中,企业积极宣传“元宝山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成效显著。赤峰天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凤艳表示:“在高质量完成残膜废旧(回收)工作的同时,我们天源生态对“元宝山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的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效,切实提高了农户对于残膜危害的认识,为我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村民郭吉祥说:“前些年我们种地,秋天收完秋以后,大量的地膜浮在地里表面,来年春天我们种地时,地膜受风一刮,飘得哪都是,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从今以后我们要把地膜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我们再用地膜时,用国家标准的地膜,符合生态环保标准。”

绿色,既是生态的颜色,也是农业发展的底色。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2019年,农牧局开始组织实施“元宝山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大力倡导“地膜增产增收、残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已逐步形成地膜“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机制,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元宝山区农牧局副局长郭伟介绍说:“我们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初步实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耕地质量提升、绿色防控技术的有效结合,积极打造了‘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农民主导’的三位一体残膜回收体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引导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废旧地膜的回收工作中去,鼓励农民使用厚

地膜,做到有人捡有人收,形成废旧地膜回收的长效机制。”  

记者手记

干在当下、谋划长远,为守护好绿水青山,保护好土地底色,宝山人不做选择题,只做必答题。“元宝山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在元宝山区绿色农业发展的画卷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正日渐浓郁。大美宝山诗韵流淌,绿色农业扬帆远航,在生态保护的大美图景中,元宝山区正壮阔向前!

(张靖瑜)

责任编辑:周婷

夏日走进乡村广袤的田野,绿意盎然,勃勃生机,处处彰显着“元宝山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取得的良好成效。近日,记者来到了赤峰天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看到这里回收的塑料残膜旁,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将清洗干净的残膜送进输送带,经过粉碎、烘干、塑化成型、冷却、切割等工艺流程后,另一端机器口不断涌出半成品。

赤峰天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修立志介绍说:“咱们公司今年承接了元宝山区农牧局10万亩地膜的回收任务,截至目前,一共回收地300余吨。目前经过加工处理的地膜已有200余吨,已经生成再造粒50余吨。在整个回收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变废为宝。”

为保证残膜回收工作顺利开展,天源生态积极践行企业担当,周密部署,最终形成了回收网点积极收集、广大农户捡拾交售,企业加工再利用的市场化运作体系,既保证了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可循环。

在整村连片推进农用残膜回收行动中,企业积极宣传“元宝山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成效显著。赤峰天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凤艳表示:“在高质量完成残膜废旧(回收)工作的同时,我们天源生态对“元宝山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的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效,切实提高了农户对于残膜危害的认识,为我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村民郭吉祥说:“前些年我们种地,秋天收完秋以后,大量的地膜浮在地里表面,来年春天我们种地时,地膜受风一刮,飘得哪都是,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从今以后我们要把地膜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我们再用地膜时,用国家标准的地膜,符合生态环保标准。”

绿色,既是生态的颜色,也是农业发展的底色。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2019年,农牧局开始组织实施“元宝山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大力倡导“地膜增产增收、残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已逐步形成地膜“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机制,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元宝山区农牧局副局长郭伟介绍说:“我们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初步实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耕地质量提升、绿色防控技术的有效结合,积极打造了‘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农民主导’的三位一体残膜回收体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引导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废旧地膜的回收工作中去,鼓励农民使用厚

地膜,做到有人捡有人收,形成废旧地膜回收的长效机制。”  

记者手记

干在当下、谋划长远,为守护好绿水青山,保护好土地底色,宝山人不做选择题,只做必答题。“元宝山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在元宝山区绿色农业发展的画卷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正日渐浓郁。大美宝山诗韵流淌,绿色农业扬帆远航,在生态保护的大美图景中,元宝山区正壮阔向前!

(张靖瑜)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