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苏州已失传的“七件子”上了大银幕

2016-01-15 10:12

“舌尖”系列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基于这一IP产生的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由原班团队拍摄,今天正式上映,刚好恰逢元旦后新年前,“美食引发年味年俗”,非常应景。记者觉得它更多的是一部关于“重回时间”、“寻找年味儿”的电影,透过中国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用一个个新年故事,用鲜活的镜头语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档案。扬子晚报记者 孔小平

吃货“舔屏”43种各地年菜

该片由《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任艺术总监,沈宏非、蔡澜、陈立任美食顾问,无论是导演、摄影、作曲还是解说,全都是《舌尖上的中国》原班人马,陈晓卿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制作团队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考察拍摄,辗转了35个地方,去寻找不同的食物,拍摄了60种美食,只精选了43种放在电影中,影片旨在“用美食作别记忆中的新年”,希望用这样一部电影,跟自己记忆中的新年告别。有观众在之前观看完《舌尖上的新年》后发出感慨:“所有的乡愁都是因为馋”,因为影片展现的是中国多个地区从除夕到元宵的特色美食制作过程,从海风肆虐的温岭石塘,到微风娴静的苏州园林;从崇山峻岭中的重庆酉阳,到祭神传统深厚的闽南;从黄土高原上的古老城墙,到香港最后的村庄元朗……在广州点映场中,广东潮汕美食——人称“海鲜冰淇淋”的腌咸蠘出现时,尤其令观众垂涎欲滴。

去年同期也有美食纪录电影上映

记者发现,有意思的是,去年同期也有一部美食纪录电影《味道中国》,当时号称是中国首部美食纪录电影,《味道中国》以二十四节气为叙事的时间线索,讲述了20个跟食物有关的美好故事。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二十四节气为时间顺序,镜头走遍大江南北,将一道道美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例如:四川自贡醇厚的井盐、江西弋阳经过“三蒸两百锤”才制成的手打年糕、用铁棒敲打而成的能像乒乓球一般有弹性的潮州牛肉丸……虽然也馋到一群吃货,但不像《舌尖上的新年》这样直击即将到来的新年年俗能引起更多的共鸣。

“七件子”如今已不在苏州年菜菜单

寻找年味儿,是创作《舌尖上的新年》的立意之本。在南京,每到新年,人们就会发出这样的声音,“除了各家各户阳台上晒着的香肠和咸肉,如今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但也会有不少人跳出来说,其实如果走出城市,来到乡村,就会重新找到那些记忆中的年味儿。“我们希望找到既好吃,又对大家来说不太了解的春节美食。”该片导演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苏州的“七件子”也在影片中呈现,七件子是拿来和香港元朗的盆菜相提并论的,“七件子”指的是鸡、鸭、火腿、蹄髈、鸽子、鸽蛋和麻雀,将这七样食材处理干净,一齐放入清水煮沸的大锅,配葱姜,盖上盖子。大火、文火3个钟头烹煮而成。不过,苏州人的年菜里如今已没有“七件子”了,苏州人大多听过“三件子”、“五件子”。“件”就是一件食材,这个“七件子”就是“五件子”的豪华升级版。这次多添加的是鸽子蛋和麻雀,苏州历史上“三件子”系列曾经很流行,历来是老苏州眼中的一道王牌菜肴,这道菜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有,后来逐渐消失。

“恩正”南京什锦菜简单又好吃

不过仔细看完电影的南京观众要失望了,南京菜并没有出现,不过记者提前看片时获赠了一本艺术指导陈晓卿写的同名书《舌尖上的新年》,其中专门有一篇来说南京,顾力的《老南京,最“恩正”》,重点描写的就是什锦菜,南京人又叫“十样菜”,这目前也是南京人过年必备的餐桌美食,据说以前什锦菜里面需要用到的蔬菜种类是要按照各家人头来算的,以前家庭多是人丁兴旺,十几口人不在话下。现在南京人过年,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炒这道菜,主要用到的蔬菜有:芹菜、荠菜、干丝、豆腐果、菠菜、雪菜、酸菜、笋、胡萝卜、茨菰、藕、黄豆芽、黄花菜、金针菇、木耳、香菇等。每种蔬菜分别炒熟之后再用麻油和适量盐、糖、鸡精调味,做法简单,一大盆也够吃很多天。记者了解到,南京的“年菜”除此之外,还有冷盘牛肉、盐水鸭、拌皮蛋、韭黄春卷、狮子头、杂烩蛋饺、笋片烧肉、青菜豆腐,八宝饭、福寿汤、红烧鲢鱼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舌尖上的新年》之所以让吃货直喊“看出人命”,是因为电影版确实比“舌尖”第一季和第二季加起来的美食都还要美,因为影片的全部镜头都采用最新的电影器材拍摄,4K电影级的画质,超高清分辨率,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看清食材的每一个细节;高速摄影和显微镜摄影,则刻画出肉眼看不到的美食瞬间的形态变化;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美食电影,将满足所有吃货对食物的最终视觉想象。

责任编辑:吴焕新

“舌尖”系列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基于这一IP产生的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由原班团队拍摄,今天正式上映,刚好恰逢元旦后新年前,“美食引发年味年俗”,非常应景。记者觉得它更多的是一部关于“重回时间”、“寻找年味儿”的电影,透过中国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用一个个新年故事,用鲜活的镜头语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档案。扬子晚报记者 孔小平

吃货“舔屏”43种各地年菜

该片由《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任艺术总监,沈宏非、蔡澜、陈立任美食顾问,无论是导演、摄影、作曲还是解说,全都是《舌尖上的中国》原班人马,陈晓卿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制作团队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考察拍摄,辗转了35个地方,去寻找不同的食物,拍摄了60种美食,只精选了43种放在电影中,影片旨在“用美食作别记忆中的新年”,希望用这样一部电影,跟自己记忆中的新年告别。有观众在之前观看完《舌尖上的新年》后发出感慨:“所有的乡愁都是因为馋”,因为影片展现的是中国多个地区从除夕到元宵的特色美食制作过程,从海风肆虐的温岭石塘,到微风娴静的苏州园林;从崇山峻岭中的重庆酉阳,到祭神传统深厚的闽南;从黄土高原上的古老城墙,到香港最后的村庄元朗……在广州点映场中,广东潮汕美食——人称“海鲜冰淇淋”的腌咸蠘出现时,尤其令观众垂涎欲滴。

去年同期也有美食纪录电影上映

记者发现,有意思的是,去年同期也有一部美食纪录电影《味道中国》,当时号称是中国首部美食纪录电影,《味道中国》以二十四节气为叙事的时间线索,讲述了20个跟食物有关的美好故事。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二十四节气为时间顺序,镜头走遍大江南北,将一道道美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例如:四川自贡醇厚的井盐、江西弋阳经过“三蒸两百锤”才制成的手打年糕、用铁棒敲打而成的能像乒乓球一般有弹性的潮州牛肉丸……虽然也馋到一群吃货,但不像《舌尖上的新年》这样直击即将到来的新年年俗能引起更多的共鸣。

“七件子”如今已不在苏州年菜菜单

寻找年味儿,是创作《舌尖上的新年》的立意之本。在南京,每到新年,人们就会发出这样的声音,“除了各家各户阳台上晒着的香肠和咸肉,如今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但也会有不少人跳出来说,其实如果走出城市,来到乡村,就会重新找到那些记忆中的年味儿。“我们希望找到既好吃,又对大家来说不太了解的春节美食。”该片导演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苏州的“七件子”也在影片中呈现,七件子是拿来和香港元朗的盆菜相提并论的,“七件子”指的是鸡、鸭、火腿、蹄髈、鸽子、鸽蛋和麻雀,将这七样食材处理干净,一齐放入清水煮沸的大锅,配葱姜,盖上盖子。大火、文火3个钟头烹煮而成。不过,苏州人的年菜里如今已没有“七件子”了,苏州人大多听过“三件子”、“五件子”。“件”就是一件食材,这个“七件子”就是“五件子”的豪华升级版。这次多添加的是鸽子蛋和麻雀,苏州历史上“三件子”系列曾经很流行,历来是老苏州眼中的一道王牌菜肴,这道菜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有,后来逐渐消失。

“恩正”南京什锦菜简单又好吃

不过仔细看完电影的南京观众要失望了,南京菜并没有出现,不过记者提前看片时获赠了一本艺术指导陈晓卿写的同名书《舌尖上的新年》,其中专门有一篇来说南京,顾力的《老南京,最“恩正”》,重点描写的就是什锦菜,南京人又叫“十样菜”,这目前也是南京人过年必备的餐桌美食,据说以前什锦菜里面需要用到的蔬菜种类是要按照各家人头来算的,以前家庭多是人丁兴旺,十几口人不在话下。现在南京人过年,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炒这道菜,主要用到的蔬菜有:芹菜、荠菜、干丝、豆腐果、菠菜、雪菜、酸菜、笋、胡萝卜、茨菰、藕、黄豆芽、黄花菜、金针菇、木耳、香菇等。每种蔬菜分别炒熟之后再用麻油和适量盐、糖、鸡精调味,做法简单,一大盆也够吃很多天。记者了解到,南京的“年菜”除此之外,还有冷盘牛肉、盐水鸭、拌皮蛋、韭黄春卷、狮子头、杂烩蛋饺、笋片烧肉、青菜豆腐,八宝饭、福寿汤、红烧鲢鱼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舌尖上的新年》之所以让吃货直喊“看出人命”,是因为电影版确实比“舌尖”第一季和第二季加起来的美食都还要美,因为影片的全部镜头都采用最新的电影器材拍摄,4K电影级的画质,超高清分辨率,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看清食材的每一个细节;高速摄影和显微镜摄影,则刻画出肉眼看不到的美食瞬间的形态变化;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美食电影,将满足所有吃货对食物的最终视觉想象。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