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行走在“万里茶道”上的大盛魁商号

2016-02-24 09:41 正北方网-北方新报   李樱桃

 

今年春节、元宵节文化庙会活动都汇聚到了大盛魁文化创业园区,首府市民在欣赏文化庙会活动的同时,不免又谈论享誉世界的“大盛魁”。丝绸之路衰落之后欧亚大陆兴起了又一条伟大的国际商道——茶叶之路,即“万里茶道”,大盛魁在创造了300年商业传奇的同时,也在“万里茶道”上行走了300年。

诚信是金字招牌

2月19日,记者联系了内蒙古著名作家邓九刚,邓九刚以大盛魁为背景创作了《大盛魁商号》,他给记者推荐了大盛魁最后一任掌柜陈严甫的儿子陈义。2月20日,记者见到了被评为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盛魁行商文化的传承人陈义。

今年61岁的陈义说,他的父亲于1936~1946年在大盛魁任职,1946年,大盛魁解散后,父亲带着大盛魁留存的一些物件回到了老家托县。他记着父亲带回来的物件有万金账、俄罗斯挂钟、驼铃等。文化大革命中,万金账被烧,只留下了俄罗斯挂钟、驼铃,后来他把俄罗斯挂钟、驼铃和从民间征集到的其他物品捐给了托县博物馆。

陈义12岁时,他的父亲去世。陈义说,他的父亲在世时对他说,大盛魁多年不倒靠的是诚实守信,父亲让他以后做人也要诚实守信。

陈义说,当初,邓九刚老师劝说他注册大盛魁商号时,他犹豫过,因为那时他已是托王集团的副总。后来,经邓九刚多次劝说后,1998年,他注册并成立内蒙古大盛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他和邓九刚、导演王新民考察了当年大盛魁经商走过的路线。大盛魁在全国有80多个分庄,他们20多天共走了十多个分庄,走到了蒙古国和俄罗斯,之后筹拍了大盛魁的纪录片和电视剧。2009年,陈义和邓九刚把考察重点放在了国外,他们去了蒙古国和俄罗斯。在俄罗斯,他们和研究大盛魁文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这些学者和专家认为,大盛魁是中国最大的商号,大盛魁的员工普遍勤劳、守信、素质高。

有关资料也显示,大盛魁汇通天下、跋山涉水、离乡背井、闯荡市场。他们往返于“茶叶之路”,奔波于大漠之北,他们以“诚实守信,义利并举”的儒商精神,称雄商界,使“诚信利”成为晋商的金字招牌,铸成晋商的精神之魂。

res03_attpic_brief

大盛魁最后一任掌柜陈严甫(资料图片)

 

开辟国际商贸通道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非遗中心了解到,当年的归化城(呼和浩特)内云集了京、津、冀、晋、陕、甘、宁等国内以及蒙俄等国际商号。许多老字号也是在这一时期兴起发展起来的,当时尤以大盛魁商号为领先地位。大盛魁商号开辟的驼道茶路,是继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之后的又一中国乃至国际商贸交通史上的壮举,是继西域丝绸之路后的又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

大盛魁在山西祁县和天津开有银号票庄,在天津设有贸易口岸与英、德、俄、法、日、韩、意大利等国有贸易往来。大盛魁经营国内外贸易,用驼队踏出了另外一条“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邓九刚说,其实,这条被呼和浩特人称作驼道的道路就是后来名声卓著的茶叶之路,即“万里茶道”。

挖掘大盛魁行商文化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非遗中心了解到,大盛魁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是一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企业,几乎与清朝的历史同步,有着复杂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管理理念、用人之道,它再现了中国商人身上的一种精神。其兴衰沉浮,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它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国式商业,也让我们从中窥见了晋商盛衰荣辱背后的原始动因。

大盛魁商号,首创了中国西部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成功地再现了大盛魁票号及银信贷的雏形。

大盛魁从康熙年间开业到民国十八年歇业,经历了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大盛魁的总柜旧址、原归化城的大小分号、老字号连同昔日繁华的商贸四大街(大南街、大北街、大西街、大东街),因拆除遗址遗迹已荡然无存。

记者了解到,玉泉区借助旧城区改造,在大盛魁旧址恢复商号原貌,打造“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文创园总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以挖掘、梳理“大盛魁商号”商业传奇,在保护老城区现状肌理的前提下,对重点文物院落、名人故居、著名街区景点进行充分保护,建设反映中国北方商道、中国商人文化精髓的大盛魁博物馆和老商业街区。

res05_attpic_brief

大盛魁行商文化的传承人陈义

责任编辑:萨其

 

今年春节、元宵节文化庙会活动都汇聚到了大盛魁文化创业园区,首府市民在欣赏文化庙会活动的同时,不免又谈论享誉世界的“大盛魁”。丝绸之路衰落之后欧亚大陆兴起了又一条伟大的国际商道——茶叶之路,即“万里茶道”,大盛魁在创造了300年商业传奇的同时,也在“万里茶道”上行走了300年。

诚信是金字招牌

2月19日,记者联系了内蒙古著名作家邓九刚,邓九刚以大盛魁为背景创作了《大盛魁商号》,他给记者推荐了大盛魁最后一任掌柜陈严甫的儿子陈义。2月20日,记者见到了被评为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盛魁行商文化的传承人陈义。

今年61岁的陈义说,他的父亲于1936~1946年在大盛魁任职,1946年,大盛魁解散后,父亲带着大盛魁留存的一些物件回到了老家托县。他记着父亲带回来的物件有万金账、俄罗斯挂钟、驼铃等。文化大革命中,万金账被烧,只留下了俄罗斯挂钟、驼铃,后来他把俄罗斯挂钟、驼铃和从民间征集到的其他物品捐给了托县博物馆。

陈义12岁时,他的父亲去世。陈义说,他的父亲在世时对他说,大盛魁多年不倒靠的是诚实守信,父亲让他以后做人也要诚实守信。

陈义说,当初,邓九刚老师劝说他注册大盛魁商号时,他犹豫过,因为那时他已是托王集团的副总。后来,经邓九刚多次劝说后,1998年,他注册并成立内蒙古大盛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他和邓九刚、导演王新民考察了当年大盛魁经商走过的路线。大盛魁在全国有80多个分庄,他们20多天共走了十多个分庄,走到了蒙古国和俄罗斯,之后筹拍了大盛魁的纪录片和电视剧。2009年,陈义和邓九刚把考察重点放在了国外,他们去了蒙古国和俄罗斯。在俄罗斯,他们和研究大盛魁文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这些学者和专家认为,大盛魁是中国最大的商号,大盛魁的员工普遍勤劳、守信、素质高。

有关资料也显示,大盛魁汇通天下、跋山涉水、离乡背井、闯荡市场。他们往返于“茶叶之路”,奔波于大漠之北,他们以“诚实守信,义利并举”的儒商精神,称雄商界,使“诚信利”成为晋商的金字招牌,铸成晋商的精神之魂。

res03_attpic_brief

大盛魁最后一任掌柜陈严甫(资料图片)

 

开辟国际商贸通道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非遗中心了解到,当年的归化城(呼和浩特)内云集了京、津、冀、晋、陕、甘、宁等国内以及蒙俄等国际商号。许多老字号也是在这一时期兴起发展起来的,当时尤以大盛魁商号为领先地位。大盛魁商号开辟的驼道茶路,是继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之后的又一中国乃至国际商贸交通史上的壮举,是继西域丝绸之路后的又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

大盛魁在山西祁县和天津开有银号票庄,在天津设有贸易口岸与英、德、俄、法、日、韩、意大利等国有贸易往来。大盛魁经营国内外贸易,用驼队踏出了另外一条“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邓九刚说,其实,这条被呼和浩特人称作驼道的道路就是后来名声卓著的茶叶之路,即“万里茶道”。

挖掘大盛魁行商文化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非遗中心了解到,大盛魁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是一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企业,几乎与清朝的历史同步,有着复杂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管理理念、用人之道,它再现了中国商人身上的一种精神。其兴衰沉浮,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它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国式商业,也让我们从中窥见了晋商盛衰荣辱背后的原始动因。

大盛魁商号,首创了中国西部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成功地再现了大盛魁票号及银信贷的雏形。

大盛魁从康熙年间开业到民国十八年歇业,经历了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大盛魁的总柜旧址、原归化城的大小分号、老字号连同昔日繁华的商贸四大街(大南街、大北街、大西街、大东街),因拆除遗址遗迹已荡然无存。

记者了解到,玉泉区借助旧城区改造,在大盛魁旧址恢复商号原貌,打造“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文创园总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以挖掘、梳理“大盛魁商号”商业传奇,在保护老城区现状肌理的前提下,对重点文物院落、名人故居、著名街区景点进行充分保护,建设反映中国北方商道、中国商人文化精髓的大盛魁博物馆和老商业街区。

res05_attpic_brief

大盛魁行商文化的传承人陈义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