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唐冠军代表:应尽快论证提高三峡水库防洪限制水位

2016-03-04 22:57 胡诚 殷黎

“国家应尽快组织有关‘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的专题论证,以更好地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建议。

唐冠军代表介绍,目前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为145米,这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三峡工程论证阶段确定的。当时确定了三峡水利枢纽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枯季消落低水位155米。

为腾出防洪库容,每年5月25日至6月10日,三峡水利枢纽都必须将库水位从155米降低至145米。从2008—2015年175米试验性蓄水的实践证明,汛前集中腾库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的调度运行方式,虽然较好地解决了汛期长江防洪问题,但同时也给长江航运、电网安全、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及消落区治理等带来巨大压力。

三峡工程的防洪任务是利用三峡水库22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对主要来自上游的大洪水进行调节,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至百年一遇,遇不大于百年一遇洪水可不启用荆江分洪区;逾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洪水时,控制枝城流量不大于80000立方米/秒,配合分洪区运用,使荆江河段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

唐冠军代表认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峡工程论证阶段,基于当时的长江水利设施状况、水沙条件、水库淤积预测成果、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和水雨情预测预报能力等,将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确定为145米是正确的。30年来,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逐步建成,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三峡水库泥沙淤积远好于设计预期,水情预测预报技术也显著提高。此外,国家对三峡工程在保护库区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促进长江航运发展等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明确要求,要综合考虑防洪、生态、供水、航运和发电等需求,进一步开展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与实践。因此,论证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已具备条件。

唐冠军代表用一组数据对他的观点作了进一步阐述。首先,从防洪库容看,在三峡工程论证及设计阶段,宜昌以上长江流域基本无防洪库容。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增加了长江上游防洪库容总量,初步统计,目前已投入使用且总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80座,2015年纳入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范围的有金沙江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溪洛渡、向家坝,雅砻江锦屏一级、二滩,岷江紫坪铺、瀑布沟,嘉陵江碧口、宝珠寺,乌江构皮滩、思林、彭水,长江干流三峡等21座大型控制性水库,在三峡水库22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约14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到2028年,乌东德、白鹤滩等水电站建成后,将再增加防洪库容约150亿立方米)。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上游水库群配合三峡水库共同承担拦蓄长江上游大洪水的防洪任务,可显著减轻三峡工程的防洪压力。因此,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完善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来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要求是存在可行性的。

其次,从水雨情监测预报能力看,三峡工程论证阶段,我国有关气象水情监测预报和自动调控等技术还不够成熟。30多年来,三峡集团公司建成了包括427个站点的水情遥测系统,并与长江流域的水文气象信息采集系统实行信息资源共享,遍布全国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网也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以对长江上游地区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及移动路径进行实时监测,水雨情预测时段和精度大大提高,通信信息技术和水库调度管理能力等也有了显著提高。

第三,从水库泥沙淤积情况看,随着上游干支流水库建设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三峡水库来沙及水库泥沙淤积远好于设计预期,为提高三峡枢纽防洪限制水位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蓄水后10年,宜昌站年均输沙量0.463亿吨,年均入库悬移质沙量和寸滩站年均推移质沙量分别为1.86亿吨和4.36万吨,比1991~2002年均值分别减少48%和71%,远低于预测值。蓄水10年来,库区干流累计淤积泥沙15.31亿立方米,年均淤积量仅约为预测值的40%。

基于上述条件已充分具备,唐冠军代表认为,适当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长江航运功能,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峡水利枢纽的蓄水运行,全面改善了丰都至三峡大坝的航道条件,高水位期分时段、分河段改善了丰都至重庆主城区的航道条件。但涪陵李渡至丰都约61公里汛期仍保持天然航道特性,有7处碍航礁石;朝天门至涪陵李渡约110公里航道在消落期随着库水位下降逐步恢复天然航道特性。一旦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至155米,水库常年回水可至重庆木洞,将淹没丰都至涪陵7处碍航礁石和长寿附近的洛碛、王家滩等浅滩,可显著改善重庆木洞至丰都河段的航道条件,节约航道整治费用约18亿元,木洞至涪陵的航道维护水深将可全年提高至4.5米,5000吨大型船舶可全年满载直达重庆果园港区,将明显降低重庆水运成本,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促进重庆及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是有利于提高三峡电站发电能力,保障电网安全。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至155米,初步测算,每年将可多发电约55亿度,相当于增建一个135万千瓦的水电站,与火电相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471万吨。同时,可避免在汛前16天每天水位降幅必须控制在0.6米左右,避免发电调度部门需根据水情频繁调整发电计划而影响电网安全运行。

三是有利于维护水库库岸稳定,减少地质灾害。三峡库区历来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重庆库区22个区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876处,地质灾害密度是全国最高的地区之一。三峡水库每年5月底至6月上旬16天时间将库水位降低约10米,平均每天库水位降幅约0.6米,已达到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及库岸稳定允许的水位日下降最大速率。库水位快速退落易导致库岸斜坡产生变形破坏而失稳,引发库区地质灾害。提高三峡水库汛限水位至155米,水库水位落差从30米减少到20米,避免5月底至6月初库水位快速退落,可相应减少诱发地质灾害隐患和涌浪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四是有利于保护消落区生态环境,改善库周群众的人居环境。消落区既是库区重要的生态环境敏感区,也是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消落区出露耕地增加了库区水质面源污染,消落区垃圾增加库区水面漂浮物,影响了库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三峡水利枢纽汛限水位至155米,可明显减小消落区面积,有利于保护水库水质、环境和生态安全。

五是有利于降低三峡水库蓄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保障长江中下游航运和生态安全。如果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至155米,可减少水库蓄水量约56.5亿立方米,9月份蓄水期间可增加三峡水库下泄流量约2000立方米/秒,有利于减轻三峡水库蓄水对长江中游航道畅通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减轻三峡水库蓄水对洞庭湖、鄱阳湖水资源利用的不利影响。

因此,唐冠军代表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三峡办、水利部、国家防总办等部门尽快组织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的专题研究论证,如经论证是可行的,为稳妥起见,建议先期可将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小幅提高到某一水位,与此同时,加强原型观测并结合长江上游水库联合调度逐步摸索最佳运行方式,选择适当时机,再进一步将防洪限制水位提高到更科学的高度,以更好地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责任编辑:May

“国家应尽快组织有关‘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的专题论证,以更好地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建议。

唐冠军代表介绍,目前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为145米,这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三峡工程论证阶段确定的。当时确定了三峡水利枢纽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枯季消落低水位155米。

为腾出防洪库容,每年5月25日至6月10日,三峡水利枢纽都必须将库水位从155米降低至145米。从2008—2015年175米试验性蓄水的实践证明,汛前集中腾库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的调度运行方式,虽然较好地解决了汛期长江防洪问题,但同时也给长江航运、电网安全、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及消落区治理等带来巨大压力。

三峡工程的防洪任务是利用三峡水库22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对主要来自上游的大洪水进行调节,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至百年一遇,遇不大于百年一遇洪水可不启用荆江分洪区;逾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洪水时,控制枝城流量不大于80000立方米/秒,配合分洪区运用,使荆江河段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

唐冠军代表认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峡工程论证阶段,基于当时的长江水利设施状况、水沙条件、水库淤积预测成果、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和水雨情预测预报能力等,将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确定为145米是正确的。30年来,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逐步建成,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三峡水库泥沙淤积远好于设计预期,水情预测预报技术也显著提高。此外,国家对三峡工程在保护库区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促进长江航运发展等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明确要求,要综合考虑防洪、生态、供水、航运和发电等需求,进一步开展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与实践。因此,论证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已具备条件。

唐冠军代表用一组数据对他的观点作了进一步阐述。首先,从防洪库容看,在三峡工程论证及设计阶段,宜昌以上长江流域基本无防洪库容。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增加了长江上游防洪库容总量,初步统计,目前已投入使用且总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80座,2015年纳入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范围的有金沙江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溪洛渡、向家坝,雅砻江锦屏一级、二滩,岷江紫坪铺、瀑布沟,嘉陵江碧口、宝珠寺,乌江构皮滩、思林、彭水,长江干流三峡等21座大型控制性水库,在三峡水库22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约14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到2028年,乌东德、白鹤滩等水电站建成后,将再增加防洪库容约150亿立方米)。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上游水库群配合三峡水库共同承担拦蓄长江上游大洪水的防洪任务,可显著减轻三峡工程的防洪压力。因此,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完善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来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要求是存在可行性的。

其次,从水雨情监测预报能力看,三峡工程论证阶段,我国有关气象水情监测预报和自动调控等技术还不够成熟。30多年来,三峡集团公司建成了包括427个站点的水情遥测系统,并与长江流域的水文气象信息采集系统实行信息资源共享,遍布全国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网也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以对长江上游地区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及移动路径进行实时监测,水雨情预测时段和精度大大提高,通信信息技术和水库调度管理能力等也有了显著提高。

第三,从水库泥沙淤积情况看,随着上游干支流水库建设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三峡水库来沙及水库泥沙淤积远好于设计预期,为提高三峡枢纽防洪限制水位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蓄水后10年,宜昌站年均输沙量0.463亿吨,年均入库悬移质沙量和寸滩站年均推移质沙量分别为1.86亿吨和4.36万吨,比1991~2002年均值分别减少48%和71%,远低于预测值。蓄水10年来,库区干流累计淤积泥沙15.31亿立方米,年均淤积量仅约为预测值的40%。

基于上述条件已充分具备,唐冠军代表认为,适当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长江航运功能,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峡水利枢纽的蓄水运行,全面改善了丰都至三峡大坝的航道条件,高水位期分时段、分河段改善了丰都至重庆主城区的航道条件。但涪陵李渡至丰都约61公里汛期仍保持天然航道特性,有7处碍航礁石;朝天门至涪陵李渡约110公里航道在消落期随着库水位下降逐步恢复天然航道特性。一旦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至155米,水库常年回水可至重庆木洞,将淹没丰都至涪陵7处碍航礁石和长寿附近的洛碛、王家滩等浅滩,可显著改善重庆木洞至丰都河段的航道条件,节约航道整治费用约18亿元,木洞至涪陵的航道维护水深将可全年提高至4.5米,5000吨大型船舶可全年满载直达重庆果园港区,将明显降低重庆水运成本,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促进重庆及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是有利于提高三峡电站发电能力,保障电网安全。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至155米,初步测算,每年将可多发电约55亿度,相当于增建一个135万千瓦的水电站,与火电相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471万吨。同时,可避免在汛前16天每天水位降幅必须控制在0.6米左右,避免发电调度部门需根据水情频繁调整发电计划而影响电网安全运行。

三是有利于维护水库库岸稳定,减少地质灾害。三峡库区历来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重庆库区22个区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876处,地质灾害密度是全国最高的地区之一。三峡水库每年5月底至6月上旬16天时间将库水位降低约10米,平均每天库水位降幅约0.6米,已达到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及库岸稳定允许的水位日下降最大速率。库水位快速退落易导致库岸斜坡产生变形破坏而失稳,引发库区地质灾害。提高三峡水库汛限水位至155米,水库水位落差从30米减少到20米,避免5月底至6月初库水位快速退落,可相应减少诱发地质灾害隐患和涌浪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四是有利于保护消落区生态环境,改善库周群众的人居环境。消落区既是库区重要的生态环境敏感区,也是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消落区出露耕地增加了库区水质面源污染,消落区垃圾增加库区水面漂浮物,影响了库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三峡水利枢纽汛限水位至155米,可明显减小消落区面积,有利于保护水库水质、环境和生态安全。

五是有利于降低三峡水库蓄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保障长江中下游航运和生态安全。如果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至155米,可减少水库蓄水量约56.5亿立方米,9月份蓄水期间可增加三峡水库下泄流量约2000立方米/秒,有利于减轻三峡水库蓄水对长江中游航道畅通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减轻三峡水库蓄水对洞庭湖、鄱阳湖水资源利用的不利影响。

因此,唐冠军代表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三峡办、水利部、国家防总办等部门尽快组织提高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的专题研究论证,如经论证是可行的,为稳妥起见,建议先期可将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限制水位小幅提高到某一水位,与此同时,加强原型观测并结合长江上游水库联合调度逐步摸索最佳运行方式,选择适当时机,再进一步将防洪限制水位提高到更科学的高度,以更好地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