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需求引领发展 改革带来活力

2016-06-29 10:20

“市中心气象台改革实施以来,业务分工日趋合理,预报服务链条更加完整,人力资源更加集约,旗县区预报能力明显提高……”谈到这些收获时,市气象局局长张喜林难掩脸上欣慰的神情。

找准问题 对症下药

从前,市县两级气象台独立运行,业务分工不合理、专业深度不够、横向纵向支撑不足、指导产品不适用,预报服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尤其是市县两级预报服务业务基本一样,上下“一般粗”现象很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自治区气象局局长乌兰决心要扭转这个局面。2015年初,自治区气象局党组将各项工作都比较出色的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定为试点单位,全面推进业务科技体制改革,设立中心气象台,优化市县业务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高预报服务能力和水平。

面对多年的业务格局、旗县气象局人员少任务重及习以为常的工作思路等,如何能有效地转变原有运行管理机制,激发预报服务人员业务专研能力,更好地提供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局长张喜林梳理了市县两级业务服务流程,找出了存在问题,并于2015年5月提出了“以服务需求为引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提高能力和效益为目的,充分发挥县市气象台‘前店后厂’整体优势”,建立市中心气象台的建设思路。

本着“优势互补、高度集约、突出特色、提能增效”原则,从此,我市气象实现市县两级业务运行一体化、技术标准一体化、管理考核一体化。

措施有力  成效凸显

改革后的市中心气象台由市气象台和旗县气象台组成,市气象台负责中短期预报、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制作、对旗县预报服务指导、预报方法研究,组织开展预报服务技术交流、业务培训及考核;旗县气象台负责综合观测、技术保障、短临预报预警服务、灾害影响预报、人影指挥及决策、公众、专业专项服务。

针对市县两级气象台相对独立的运行方式不利于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能力提高的问题,市中心气象台一是建立“直通式”服务机制。市气象台选定3个、旗县气象台选定8个不同类型的服务“示范点”,了解需求,总结经验;旗县气象台扩大“直通式”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建立业务人员岗位交流机制。制定市、旗县气象台业务人员轮换值班制度。三是组建市县预报服务创新团队。分为大风沙尘暴(雾霾)、分量级降水、人工影响天气、 温度(寒潮、霜冻、高温)、数值产品解释5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组长由高工和专业研究人才担任。

针对市气象台对旗县气象台的技术和产品支撑不足、旗县气象局对市气象台信息反馈不够问题。市中心气象台一是根据旗县气象局实际需求制作“自助餐”式指导产品。旗县气象台对指导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后开展服务,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及信息(灾情信息、需求信息等)的反馈。二是完善全市天气会商制度。市气象台负责天气形势分析,旗县气象台负责天气实况通报和灾害影响预报。三是充分发挥首席预报员的作用。首席预报员三分之一时间业务领班,三分之一时间技术总结研究,三分之一时间下旗县驻站指导。四是建立预报服务技术交流制度。有针对性的地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开展“三性”天气预报服务交流。五是充分发挥灾害性天气辅助观测作用。建立辅助观测网络,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气象灾害监测,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旗县气象局预报人员从前只做乡镇天气的订正预报和气象服务工作,长期不接触实质性的预报工作,导致业务能力下降明显。中心气象台改革一年以来,旗县气象局预报人员承担了制作乡镇天气预报的责任,预报业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预报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改进。”提起中心台改革一年来旗县气象局的变化时,磴口县气象台台长陆占东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市县预报服务业务形成了监测——预报——服务——灾害影响预报——预评估——预警——应急——灾后评估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市县气象台业务分工日趋合理,人力资源更加集约,旗县预报能力明显提高。乡镇预报准确率由调整初的68%提高到76%,旗县预报服务人员一年撰写技术总结110篇。在全市预报技能比武中,4名旗县预报员名列前茅,1名旗县预报员代表市气象局参加全区预报技能比武,并取得了好成绩。

编后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告诉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永远不能停滞不前,只有以需求为引导,才能不断满足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要求;只有以改革为手段,才能转变角色服务预测预报第一线;只有以创新为动力,才能不断创造新成果取得新实效。市中心气象台一年来的改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业务的顺畅,人员素质的提高,更带来了管理思维的进步,以需求为引导,靠改革创实效,如今这样的理念已深深扎在市气象人的心里,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目标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郭成

“市中心气象台改革实施以来,业务分工日趋合理,预报服务链条更加完整,人力资源更加集约,旗县区预报能力明显提高……”谈到这些收获时,市气象局局长张喜林难掩脸上欣慰的神情。

找准问题 对症下药

从前,市县两级气象台独立运行,业务分工不合理、专业深度不够、横向纵向支撑不足、指导产品不适用,预报服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尤其是市县两级预报服务业务基本一样,上下“一般粗”现象很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自治区气象局局长乌兰决心要扭转这个局面。2015年初,自治区气象局党组将各项工作都比较出色的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定为试点单位,全面推进业务科技体制改革,设立中心气象台,优化市县业务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高预报服务能力和水平。

面对多年的业务格局、旗县气象局人员少任务重及习以为常的工作思路等,如何能有效地转变原有运行管理机制,激发预报服务人员业务专研能力,更好地提供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局长张喜林梳理了市县两级业务服务流程,找出了存在问题,并于2015年5月提出了“以服务需求为引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提高能力和效益为目的,充分发挥县市气象台‘前店后厂’整体优势”,建立市中心气象台的建设思路。

本着“优势互补、高度集约、突出特色、提能增效”原则,从此,我市气象实现市县两级业务运行一体化、技术标准一体化、管理考核一体化。

措施有力  成效凸显

改革后的市中心气象台由市气象台和旗县气象台组成,市气象台负责中短期预报、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制作、对旗县预报服务指导、预报方法研究,组织开展预报服务技术交流、业务培训及考核;旗县气象台负责综合观测、技术保障、短临预报预警服务、灾害影响预报、人影指挥及决策、公众、专业专项服务。

针对市县两级气象台相对独立的运行方式不利于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能力提高的问题,市中心气象台一是建立“直通式”服务机制。市气象台选定3个、旗县气象台选定8个不同类型的服务“示范点”,了解需求,总结经验;旗县气象台扩大“直通式”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建立业务人员岗位交流机制。制定市、旗县气象台业务人员轮换值班制度。三是组建市县预报服务创新团队。分为大风沙尘暴(雾霾)、分量级降水、人工影响天气、 温度(寒潮、霜冻、高温)、数值产品解释5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组长由高工和专业研究人才担任。

针对市气象台对旗县气象台的技术和产品支撑不足、旗县气象局对市气象台信息反馈不够问题。市中心气象台一是根据旗县气象局实际需求制作“自助餐”式指导产品。旗县气象台对指导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后开展服务,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及信息(灾情信息、需求信息等)的反馈。二是完善全市天气会商制度。市气象台负责天气形势分析,旗县气象台负责天气实况通报和灾害影响预报。三是充分发挥首席预报员的作用。首席预报员三分之一时间业务领班,三分之一时间技术总结研究,三分之一时间下旗县驻站指导。四是建立预报服务技术交流制度。有针对性的地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开展“三性”天气预报服务交流。五是充分发挥灾害性天气辅助观测作用。建立辅助观测网络,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气象灾害监测,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旗县气象局预报人员从前只做乡镇天气的订正预报和气象服务工作,长期不接触实质性的预报工作,导致业务能力下降明显。中心气象台改革一年以来,旗县气象局预报人员承担了制作乡镇天气预报的责任,预报业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预报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改进。”提起中心台改革一年来旗县气象局的变化时,磴口县气象台台长陆占东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市县预报服务业务形成了监测——预报——服务——灾害影响预报——预评估——预警——应急——灾后评估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市县气象台业务分工日趋合理,人力资源更加集约,旗县预报能力明显提高。乡镇预报准确率由调整初的68%提高到76%,旗县预报服务人员一年撰写技术总结110篇。在全市预报技能比武中,4名旗县预报员名列前茅,1名旗县预报员代表市气象局参加全区预报技能比武,并取得了好成绩。

编后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告诉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永远不能停滞不前,只有以需求为引导,才能不断满足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要求;只有以改革为手段,才能转变角色服务预测预报第一线;只有以创新为动力,才能不断创造新成果取得新实效。市中心气象台一年来的改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业务的顺畅,人员素质的提高,更带来了管理思维的进步,以需求为引导,靠改革创实效,如今这样的理念已深深扎在市气象人的心里,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目标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