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苏州慢:著名文人车前子描绘超人预料的苏州

2016-07-14 10:29 搜狐  

 

书名:《苏州慢》

作者:车前子 

 出版日期:2016/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看点

1 车前子为当代著名文人,诗文画俱佳。

2 书中写到了名城苏州的方方面面,每个掌故,每个人物,每个处所,每件风物,作者以数十年的体验和笔力,呈现了一个如此江南气息十足,又超出了我们预料的奇妙的深厚的苏州。

3套装里赠书作者 精妙水墨小画一幅(印制品)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诗人,画家,作家车前子,专门为他的故乡苏州而集的随笔集,作为当代随笔大家,本书代表了他的鲜明文风和卓越水准,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在意想中,又出乎预料的美好的苏州。

作者写苏州的历史,写那些出生和流连苏州的人;写苏州的粉墙黛瓦,流水人家;写名胜,如网师园,虎丘塔,写技艺,如桃花坞,评弹昆曲;写苏州草木,如香樟桂花,腊梅海棠;写苏州市井,男人女人;写尽苏州天时地气,苏州人的肝胆性情。

无处不可落笔,无事不可成文,在作者独具的慧眼揣摩之下,苏州如一巨细无遗的盆景,幻化在眼前。

延伸阅读

《懒糊窗》《茶墨相》《味言道》

作者简介

车前子

1963年生于苏州。诗人,散文家,水墨工作者。

80年代朦胧诗兴起时的代表诗人之一。

2000年以后除了继续写诗之外,专攻散文和水墨。

其散文多次获奖,被认为是独树一帜的文体大家。

其绘画,被著名画家、颇受毕加索赞誉的张仃称为国内“真正的文人画”。

【试读连载】

自序

苏州是我故乡,而已而已,而已吧。要说不爱,有点困难;要说爱,也不那么容易。

谁没有故乡呢!我是不是大惊小怪,居然不知不觉写下几百万字苏州,好像前世欠它的债,这世偿还。

有个秋天的午后,独坐乳鱼亭中,忽然《三笑》弹词巧云一般舒卷而来,原来有个老先生弯腰走过,他背驼得厉害,手里捧着的收音机像只枕头,塞在右耳朵下面。我们在还五百年前的债。老先生步履维艰地远去了,乳鱼亭四周返回寂静,虾兵蟹将六神无主,偃旗息鼓。我忽然想到,故乡会不会也欠我们债呢?比如眼下苏州,欠我债吗?欠我债吗?如果真欠的话,我也不客气,等它来还。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三百年后还我吧,五百年后还我吧,这样更好,古往今来,诗人都会给自己的故乡放高利贷。

是为序。

车前子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夜 于 起云楼

 

赔我一个苏州

苏州是江南大于整体的局部。它占有江南不多的美,但患有江南不少的病。

江南是被江南文人搞小的

我并不是太喜欢江南,无论是词,还是物,都有点软,有点粉。江南是奢侈的。许多地方都超出我的理解力—— 一个在江南长大的苏州人的理解力。

我眼中的江南很小,我常常把江南看成苏州。苏州是江南大于整体的局部。它占有江南不多的美,但患有江南不少的病。从人性上谈论苏州,大概如此。

软和粉,其实也不错。只是江南的软和粉,是有点软有点粉,还到不了极致。软但不是水性,粉但不是铅华,小家子气,风土人情都缺乏大手笔。江南的小家子气,不是说江南山水,说的是江南文人——江南是被江南文人搞小的。尤其是近几十年。

案头 纸本 35cm×35cm 2014

“一星如月看多时”的黄景仁,北上京师,除了谋生,更是求活,以求大一点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大了,个人才好找活路。谋生像是物质保证,求活像是精神需要。郁达夫对黄景仁情有独钟,看来不仅仅隔代知己,也是地理上的逃脱。精神需要往往是从地理上的逃脱开始。隋朝开皇年间,大英雄杨素把苏州从伍子胥圈定的城池中逃脱出去,在七子山下建造新城,不能光认为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杨素的艺术气质箭在弦上,到他子孙杨凝式手上终于射出,百步穿杨的时候,就是洛阳纸贵。杨凝式洛阳书壁,恰好五代——江南也就是在五代发迹从而名声大振。俗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五代人的说法。

只是我在苏州生活,却从没有身居天堂的感觉。我一直寻找这种感觉,结果是别人的天堂,他们的城市。我在苏州是这种感觉,现在离开,还是这种感觉。我已难以和苏州达成和解,尽管应该把苏州和苏州人区别对待。可以这样说,迄今为至,我受到的全部滋养来自苏州,我受到的全部伤害来自苏州人。耿耿于怀未免斤斤计较,想一笑了之,真能一笑了之的话,我又觉得自己不是在韬光养晦,就是装孙子。这可能是一回事。韬光养晦在坊间的说法就是装孙子。困难的是装孙子的到底是老子在装呢还是儿子在装——这是装小;还是曾孙子在装呢还是末代孙子在装——这是装大。既不能装孙子,又不想耿耿于怀,就只得把一口恶气吐在苏州身上。我是因为苏州人才不能和苏州和解的,这话听上去自负。我当然自负,否则也就难以求活。自负是山穷水尽时的精神需要,与途穷而哭一样。我的宗教是艺术,我的信仰是自负。

奔月 纸本 35cm×35cm 2014

苏州已被有知识没文化有客套没教养的空气污染。

我一写苏州,就会心态失衡语无伦次。

也正因为如此,苏州让我保持现实感:你还将受到侮辱,你还将受到损害,你还将受到不公正,只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也正因为如此,我要感谢苏州——它让我尽可能地一意孤行独来独往。

我现在生活在一个远离苏州的地方,感觉日子安逸了,就回苏州。苏州至今倒还不失那样的能力,可以把我搞得乱七八糟。在中国,我看非传统安全因素文学作品在狭隘的小城出现,它的发生方式似乎更可靠些。

以上文字断断续续,像是提纲。写到凌晨,撑不住了,就睡。现在起床续写,想补充、发挥,兴致全无。

……一回苏州,我就忍不住为周围的人事生气,以致失去写散文的心境——

赔我一个苏州!

苏州被搞成这么个样子,哪里还有一点古城味道?

赔我一个苏州!

人不能死而复活,城市也是如此。杜牧之的江南,范石湖的苏州,在前三十年还依稀可见,在近十年被破坏得比任何时期都要厉害。现代化的代价如此之大,盲目、急功近利、割断记忆……最后必将得不偿失。其实这不是现代化问题,普遍的浮躁、当事人和决策者的贪婪、刚愎自用、草率、市民的麻木、地方名流心怀叵测的顺从,用偷梁换柱的现代化覆盖不能再生的文物性。江南的一些城市具有文物性……

这段文字没有完成,以致终不能完成了。

粉黛记

年代长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老照片上的白色。年代短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会劈面的白色、会扑鼻的白色。……雨痕逶迤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从初夏的水稻田里路过的白色。树荫下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把梨子皮削掉的白色。藤影中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咬出的白色。

粉墙黛瓦:“苏州色”。

粉墙好看,黛瓦当然也好看。粉墙有种在底层的感觉,平起平坐,与我辈亲切。黛瓦看起来就没有粉墙方便,要抬头,或者俯视。在苏州不能老抬头,苏州人讲礼,老抬头会让人觉得骄傲。以至我于黛瓦终究讲不上,对粉墙似乎还能一说。

年代的长短,位置的阴阳,雨痕,树荫,藤影,人家的气息,夜与昼,都会使视线之内的粉墙和而不同,尽管它们都是白的,却白得千变万化。我走过一些地方,也见过一些粉墙,比较起来,还是苏州的粉墙最幻。这种幻,除了“年代的长短,位置的阴阳”等等因素之外,我想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忘记——这就是黛瓦。

黛瓦在粉墙头上不露声色地一压,粉墙的白就白得从容、谦虚、内敛、谨慎。

多年以来,我想我也是一堵粉墙,只是该压在我头上的黛瓦还在窑里烧,所以我就难免不从容不谦虚不内敛不谨慎了。前面说过,年代的长短,位置的阴阳,雨痕,树荫,藤影,人家的气息,夜与昼,都会使视线之内的粉墙和而不同,现在再往下说。年代长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老照片上的白色:从发黄的情境中挺身而出的那小块白色。年代短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会劈面的白色、会扑鼻的白色。位置受阴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纯棉织品上纤维的白色。位置向阳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在飞机上看云的白色。雨痕逶迤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从初夏的水稻田里路过的白色。树荫下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把梨子皮削掉的白色。藤影中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咬出的白色。人家的气息里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吃早饭时候的热气腾腾的豆腐浆的白色。夜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阁楼上的白色。而昼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刚被发明的白色。

白色。

白色。

大块 纸本 37x55cm 2008

白色。虽说粉墙只有一种颜色:白色,它却一点也不单调,甚至比苏州姜思序堂生产的国画颜料更为神奇,传统品种也就是花青、藤黄、胭脂、朱砂、石青、石绿、赭石、银朱这几种,但一到画家手下,就调合得出奇花异卉灵岩怪石:

绯红,用银朱、紫花合。

桃红,用银朱、胭脂合。

肉红,用粉为主,入胭脂合。

柏绿,用枝条绿入漆绿合。

黑绿,用漆绿入螺青合。

柳绿,用枝条绿入槐花合。

官绿即枝条绿。

鸭绿,用枝条绿入高漆合。

月下白,用粉入京墨合。

鹅黄,用粉入槐花合。

柳黄,用粉入三绿标,并少藤黄合。

砖褐,用粉入烟合。

荆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标合。

艾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檀子合。

鹰背褐,用粉入檀子、烟墨、土黄合。

银褐,用粉入藤黄合。

珠子褐,用粉入藤黄、胭脂合。

藕丝褐,用粉入螺青、胭脂合。

露褐,用粉入少土黄、檀子合。

茶褐,用土黄为主,入漆绿、烟墨、槐花合。

麝香褐,用土黄、檀子入烟墨合。

檀褐,用土黄入紫花合。

山谷褐,用粉入土黄标合。

枯竹褐,用粉、土黄入檀子一点合。

湖水褐,用粉入三绿合。

葱白褐,用粉入三绿标合。

黎褐,用粉入土黄、银朱合。

秋茶褐,用土黄、三绿入槐花合。

鼠毛褐,用土黄粉入墨合。

葡萄褐,用粉入三绿、紫花合。

丁香褐,用肉红为主,入少槐花合。

我把王绎《调合服饰器用颜色》略抄一下。“用”粉墙“入”黛瓦,苏州它也早已“合”了。“用粉入螺青、胭脂合”,是“藕丝褐”,苏州是根藕丝,藕断丝不断,回忆是苏州最好的画家,最好的颜料商。

文章到这里本没什么好写,但我略抄之后心生喜欢,简直像抄《花间词》,觉得内心里的那个读者还没走,就再写几句。王绎生活在元末明初,擅长画人物肖像,著有《写像秘诀》。《写像秘诀》这书我没见到,《调合服饰器用颜色》一节从《六如画谱》抄出。

《六如画谱》据说为唐伯虎所辑,我是不相信的,太杂乱无章,而且不仅仅审度不精,还辑录了让人不高兴的《画说》,“三字一句,鄙俚不堪”。

我倒没有不高兴,托名荆浩所作《画说》,在我看来,很可能是民间画工口诀,其中让人不明白的句子,无非是行话。就像苏州姜思序堂传人薛庚耀总结制作国画颜料的“十大要诀”,比如“矿渣淘清植物泡够”,这我还有点明白,因为制作国画颜料的原材料不是矿物就是植物,而像“倾倒有度眼到手到”,我不是颜料行的,自然就不知所云。既然写到姜思序堂,我就又要往下写了,内心里的那个读者想走就走,我不管。我家住彩香新村,以前上班的地方在桃花坞,从石路走,总会路过姜思序堂,姜思序堂门面隔壁是近水台(一家经营面食的百年老店)。这是姜思序堂的新门面?姜思序堂原先开在东中市都亭桥一带。东中市都亭桥一带我比较熟悉,马路一侧有不少小吃店,有家小吃店的“馄饨千金”是我朋友的学生,他们师生恋了一阵,我朋友曾经请我去考察她。记得“馄饨千金”十分乖巧,脸蛋宛如一只白壳鸡蛋。写远了。还是回到姜思序堂。那几年我每次从姜思序堂门前路过,对这家老字号心怀好感。后来它不知怎么地卖起涂料、油漆,店堂里摆满邋里邋遢的塑料桶、铁皮桶。后来再路过,连姜思序堂也不见了。偶然听人说起,姜思序堂已搬到虎丘附近。是不是如此,我不清楚。最近又听说姜思序堂被外来商户抢注,市面上兜售的“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实在与姜思序堂没有关系。这么一个著名作坊,当今苏州……[此处删去愤激之词若干,大家理解(老车自注)。]

我从没用过姜思序堂国画颜料,我在等着自己哪一天画得好一些后再用,否则会觉得暴殄天物。平日我用上海产快餐似的锡管国画颜料。更多时候,我什么颜料也不用,宣纸之上只拿些水墨散步,这是我在怀旧北京的粉黛,有人说好,我就卖给他。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以前的诗人,不来苏州荡,不写苏州诗,就算不上出道

如果要编一本苏州诗选,一般会从陆机《吴趋行》开始。这个头开得好,陆机在钟嵘《诗品》中名列上品,有“才高词赡”和“举体华美”之誉。他的《吴趋行》:

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四座并清听,听我歌吴趋。

这个头也开得好,有幽默感,让我想起快板书:

打竹板,竹板响,听我把××讲一讲。

我疑心民间艺人就是从陆机那里学来的。我们总是强调文人向民间学习,其实民间也从文人那里学到不少。江西的民间说唱艺人常常一开口就是黄庭坚诗句,连听者也浑然不觉。

《吴趋行》里有一句“土风清且嘉”,就是顾禄《清嘉录》的由来。

说实话,《吴趋行》写得并不好,不如陆机有关北方的作品。而李白《乌栖曲》在李白所有诗歌中,也是一首好诗。李白对“吴王宫里醉西施”的神往,也是对中国文化青春期的赞美。有人以为这首诗暗含针砭,因为《乌栖曲》第一句是“姑苏台上乌栖时”。其实乌鸦起码在宋朝之前,并不被人认为不祥之物,甚至还能报喜,像喜鹊似的。古琴曲《乌夜啼》为我们存留个中消息,而下面将说到的张籍就有一首《乌夜啼引》,中有“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云云,也是例子。

张继《枫桥夜泊》太有名了,以致顾颉刚这么说:“山东王子容来游寒山寺,大懊恼,谓受诗人之骗”。《枫桥夜泊》有欧阳修的公案,老生常谈。现代文学的废名大师也有他的看法,一般人不留意,我摘抄几段:

我在一篇小文里讲到“夜半钟声到客船”,据我的解释是说夜半钟声之下客船到了。据大家的意思是说夜半的钟声传到客人的耳朵。我的解法,是本着我读这诗时的直觉,我不觉得张继是说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他正在愁眠着的船上,只仿佛觉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诗写夜泊写得很好,因此这一首《枫桥夜泊》我也仅喜欢这两句。我曾翻阅《古唐诗合解》,诗解里将“到客船”也是作客船到了解,据说这个客船乃不是“张继夜泊之舟”,是枫桥这个船埠别的客船都到了,其时张继盖正在他的船上“欲睡亦不能睡”的光景,此点我亦不肯同意,私意确是认为是张继的船。

废名写来有些饶舌,我也懒得摘抄了,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关于“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小时候,第一次得到的拓片,就是俞樾所书《枫桥夜泊》刻石。我不喜欢俞樾的字,有福气,没有才气。我喜欢宁愿一辈子都没有福气,但到老也不缺才气。功力另当别论,因为每个时代对功夫的理解有所不同,而对福气与才气的理解却变化不大。

快雪时晴图 纸本 34cm x 34cm 2013

张籍有《送从弟戴玄往苏州》一诗,中有“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一联,不错,尽管所写之景放到哪里几乎都能通行,并没有苏州特色,但还是不错。网师园里有座濯缨水阁,这“濯缨”两个字本来就露,加上郑板桥“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对联,就显得滑稽。“曾三”指曾参“吾日三省吾身”,“颜四”指颜回“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禹寸陶分”则出于《晋书•陶侃》,陶侃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所以陶侃一有闲暇,就把百十来只大缸早晨搬到门外,晚上又搬回去。有人奇怪,他说,人的生活优逸了,以后恐怕不胜人事。陶侃没错,这副对联也很好,只是这样入世的热情放在苏州园林里,就与园林精神不符,贴到政府办公室比较合适。“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一联,挂在濯缨水阁,才差不多。

有句话“苏州刺史例能诗”,因为唐朝的韦应物、白居易和刘禹锡都做过苏州刺史,这三人不但是诗人,还是大诗人。韦应物更被称作了“韦苏州”。他的《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的最后四句: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一般说来官样文章都面目可憎,韦应物这几句话也是官样文章,却说得动听。这就是大诗人。由此可见,苏州很早就两手硬,不但经济硬,文化更硬得像童子卵。

白居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正月三日闲行》),写的确是苏州。在我看来,还应该是苏州今后重建的规划。

“苏州刺史例能诗”这句话,出自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一首诗,白居易正任苏州刺史,全诗(《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如下: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这首诗气魄不小,只是不像写苏州,倒像在演京戏,“二八城门开道路”是《空城计》,“五千兵马引旌旗”是《定军山》,“水通山寺笙歌去”是《白蛇传》,“骑过虹桥剑戟随”是《穆桂英挂帅》。或者说他写的也是苏州,只不过不是唐朝的苏州,而是春秋时期的苏州,写这首诗时的刘禹锡还没到苏州,但肯定把《吴越春秋》先学习了,这首诗有后汉赵晔《吴越春秋》的笔法。什么笔法?小说家笔法。

以前的诗人,不来苏州荡,不写苏州诗,就算不上出道,杜甫没来过苏州,着急啊,凑出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后,心情方好起来。

苏州女人和苏州男人

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四个人

“女士请,女士先请!”

苏州女士先请。

苏州并没有多少绝色佳人,苏州女人的容貌水准普遍较高,在这么个水准中,要出落拔尖得出类拔萃,就不容易。不像有些地方女人的容貌水准普遍较低,那地方往往出美女,因为不均匀,好处尽往一两个女人身上奔跑而去。

苏州也并没有多少难看女人,除容貌的“均贫富”外,苏州水土也颇有大师风度,像陆游,写作近一万首诗,质量大致衡稳,不见明显落差。

苏州女人十分能干,其实中国女人都十分能干,只听说家道在男人手上衰落,没听说女人把家败掉。不但能干,还常常能干好。范仲淹这个家族,不就由一个寡妇一手拉扯而大?

山水 纸本 33x5.5cm 2013

旧社会的苏州女人像全中国女人一样。后来妇女解放,苏州女人的解放程度在中国就首屈一指了,首屈一指或许说不上,那也名列前茅。解放得早,负担就少,再加上苏州气候又不寒冷,又产绫罗绸缎,所以苏州女人一般都能轻装上阵。用个比喻,苏州女人像是轻骑;再用个比喻,苏州女人像是空心菜,朝气蓬勃,骨头都鲜嫩碧绿。

旧社会的苏州女人只得在家里嗑瓜子,一嗑两爿,客堂地上瓜子壳黑压压一片,不露一点白。不但旧社会的苏州女人在家里嗑瓜子,旧社会的中国女人大多数也是在家里嗑瓜子,能把瓜子嗑得如此身怀绝技,也只有苏州女人,她们虽说是解厌气,专注程度却并不小于刺绣,嗑嗑嗑,并且更带着烈火干柴般的热情。所以一旦得到解放,苏州女人的能量也就可想而知。有一种气概在男人身上不见得美观,在女人眼里就看得到它的魅力。苏州女人既能让男人闲着,又能让男人不闲着,男人不闲着的时候因为爱苏州女人,闲着的时候也因为爱苏州女人。苏州女人能让人爱,俗话说“讨人欢喜”,尤其是讨外地男人欢喜,这是苏州女人的特长。

上面说到瓜子,从一个城市瓜子销售量上,能看出这个城市妇女解放程度。据说现在采芝斋“玫瑰西瓜子”“奶油西瓜子”卖不大动,我听了心里高兴,说明苏州女人都在工作,没有因为解放得早,就停止进步,没有让男人豢养,而一些大城市却刮起一股闲妇之风,苏州女人不受影响,可以在妇女解放史上继续记上一笔。

苏州女人瓜子是不嗑了,但喝起酒。起码是我认识的一些苏州女文学艺术家都会喝酒。我走过几个地方,从没见过有像苏州女人把酒喝得那么豪爽的。京城里的几位资深编辑说,苏州女人喝酒太厉害了,拿着一大杯烧酒,说敬敬你,一口就干。关键是喝酒之后,还能工作。

我对苏州女人所知甚少,写不好。

快,跟上!苏州男人。

天生男女共一处。写完苏州女人,我就该写写苏州男人。但我知道我也写不好。因为我就是苏州男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自认为我这几年在北京,是做了点宣传苏州地方文化工作的,主要向北方姑娘推销苏州男人。“推销”这个词用得不好,好像苏州男人娶不到老婆。应该说成“介绍”。我这几年一有机会,就向北方姑娘介绍苏州男人。

我说“吃在成都,嫁在苏州”,一个姑娘家能找个苏州男人做老公,那是前世积德,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

有的北方姑娘被我吊起胃口,就问苏州男人好在哪里?

我一般在介绍苏州男人之前,捎带着先介绍介绍苏州,然后再说男人。

我说苏州男人……现在要用文字记录,反而不知从何写起。那就写到哪里是哪里,缘分吧。

我说嫁给苏州男人的好处之一,可以免除后顾之忧,苏州男人都会下厨房,你不让他下,他对你急。如果嫁给其他地方的男人,他要等你回家后由你烧煮喂食,而嫁给苏州男人,你一回家就能吃到热乎乎的汤汤水水,比上饭店还舒服,关键是你根本不用操心买单。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四个人,你嫁了一个苏州男人,你还嫁了一个饭店老板、一个饭店厨师和一个饭店服务员。嫁一个不容易,一下同时嫁四个,已经稳赚,最起码绝不赔本。

我说嫁给苏州男人的好处之一,男人酗酒是北方的社会问题,苏州男人不酗酒,许多苏州男人别说让他酗酒,就是种卡介苗,酒精在他胳膊上那么一擦,他就醉倒。所以苏州医院里的麻醉师常常闲着没事,根本不用他去麻醉,只要叫护士给准备动手术的苏州男人看一眼碘酒,就确保他人事不省。你想想不喝酒能省多少钱?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给煤气罐——他为你做饭,等于嫁给储蓄罐——他为你存钱。

我说嫁给苏州男人的好处之一,他决不会对老婆动手,内心里还盼望着被老婆痛揍,如果他觉得自己做错什么事情,你不打他,他还会愤愤不平,老婆怎么如此残忍,都不打我了?苏州男人怕老婆,是苏州的伟大传统,这点我已于《在苏州梦游》里说过,这里就不多说。我要说的是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给出气筒。苏州男人不但对家庭做出贡献,也对社会做出贡献,女人们的气都能打一处去,社会也就稳定一半。嫁给苏州男人,往大处说,等于嫁给和谐社会。

我说嫁给苏州男人的好处之一,苏州男人普遍温柔,有刺绣的、唱昆曲的、说书的,这样的男人不温柔,谁温柔?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给一床鸭绒被。

诸如此类。我通常一次只说一条,因为北方姑娘都很聪明,是真聪明,不是苏州姑娘小聪明,她们自然会依此类推。也有将信将疑的北方姑娘,相比苏州姑娘,她们的确实在,她们说每个产品总有它不尽人意的地方,那么他们的缺点呢?

我说这得让我想想。有一次真让我给想起,我说苏州男人的缺点,就是他不能解开上装,给孩子喂奶。

  阁楼偶记

苏州才子是可食性水生植物,上海才子是奶油五香豆,南京才子是板鸭,符离集才子是烧鸡,绍兴才子是霉干菜,北京才子和西安才子分别是沙尘暴和羊肉泡馍。

我有几年住在老房子楼上,冬天的深夜开窗换换空气,偶尔会听到平门火车站的声音。这声音高而空灵,很让我浮想。我把我住的地方叫成阁楼,其实不是阁楼,叫它阁楼,觉得浪漫,诗人应该住在阁楼上——如果没有象牙塔可以住的话。那几年在阁楼,读一些书,深感夜读乐趣,以致这个习惯一直保存至今。我现在白天空闲,却读不进书去,我甚至认为书与睡眠,皆属于夜晚的东西。

我这两天老是想起阁楼,偶记却与才子有关。我在阁楼上认识不少才子,虽然不能联床夜话,但不妨碍我对他们的欣赏——中国文化里有许多物事流失了,才子这种文化似乎还在延续,尤其江南附近、苏州一带,这是幸运的。

我尤其喜欢苏州才子,水活灵灵,简直像煞水生植物,像煞水红菱,像煞水葫芦。还有莼菜,还有荡藕,还有虾与螺蛳。虾与螺蛳不是,它们不是水生植物,它们是小动物。水生植物虽说有点轻,浮于水面;虽说有点嫩,未经沧海,但味道,正的、鲜的。“奇正”,“奇鲜”,好像除了苏州,都没有这么好的味道。

我想苏州才子与上海才子南京才子符离集才子绍兴才子的区别,苏州才子是可食性水生植物,上海才子是奶油五香豆,南京才子是板鸭,符离集才子是烧鸡,绍兴才子是霉干菜,北京才子和西安才子分别是沙尘暴和羊肉泡馍。

我对其他地方的才子了解不多,苏州才子我了解下来,他们往往或多或少有这些共性:狗头上挠挠,猫头上抓抓,综合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即俗话所说多才多艺、能书会画兼能说会道;吃饭饮酒喝茶抽烟镬浴洗头擦皮鞋轧朋友,样样精通;知足长乐,扎台型,一团和气,要面子;背后不服气,有时说坏话;说的比做的多;耳食;以及,等等,我并不认为此乃苏州才子不足之处,恰恰是苏州才子风流所在。我认为苏州才子唯一需要商榷的是“偷懒”,他能不独立思考他就不独立思考。但这也不能说是苏州才子的毛病,更多是中国文人的通病,所以如此这般,苏州才子基本上无可挑剔。

 

 摹 本

戏曲中的昆曲,书法中的《兰亭序》

昆曲是反流派的。昆曲的最高境界,就是墨守成规——因为在它一开始的时候,就完美得没有漏洞。甚至可以说是尽善尽美。

我对昆曲所知甚少,演出看得不多。

去年在北京看了北昆《宦门子弟错立身》,演员应该说不错,但这个戏宛若杂耍,就难以发挥。平时很难听到昆曲演出的消息。

芸芸众生 纸本 26cm×35cm  2009

前几年在苏州看过几次,也去过苏州大学对昆曲的抢救性录像现场。一次在苏州博物馆的老戏台看演出,那是夏天炎热的夜晚,脂粉在女子脸上融化。在假北塔公园纪念吴梅的招待晚会上,有演员清唱《哭盔》,我座位边的一位老人激动不已,抓住我手,说有近五十年没听到,都以为失传了。这两次印象较深。

富仁坊巷原苏州市京剧团里,过去每星期天下午有昆曲演出,免费的。我也只听过一次。这个动机是好的,但实际效果却对演员不尊重,因为免费,观众想听就听想走就走,川流不息,像在看卖拳头。

苏州市第十七中学试办过昆曲兴趣班,现在,连这所中学也停办了。

我有一搭没一搭搜集昆曲VCD,这在音像制品店里很少见。额骨头高,碰巧买到,大抵也制作粗糙,有的质量甚至比盗版盘还不如。我相信这些昆曲VCD一定是正版,如果盗版盗到昆曲头上,昆曲也不是现在这样。

我闲暇下来就会看看俞振飞、言慧珠、华传浩、王传淞他们演的《墙头马上》和梅兰芳、俞振飞、言慧珠、华传浩他们演的《游园惊梦》,这是我买到的昆曲VCD中最清晰的两张。对了,还有一张也很清晰,是《十五贯》。《十五贯》我看得很少——它在抢救昆曲的同时,也给昆曲做了变性手术。当然,这只是我的直觉,昆曲我看得不多。我现在能从书画丝竹里看出一点昆曲来,以满足我对昆曲的好奇心。读元末明初的社会闲杂人员杨维桢的诗,我觉得其中或许有昆曲的声腔美。而他的书法,却是梆子戏。

昆曲的文人化倾向是与生俱来的(以致后来昆曲本子成为案头读物似乎更好),从另一个方面也能得到证明,当初魏良辅在楼头研创昆腔,同时,昆曲理论趋于成熟。这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说它更多地不是来自于舞台经验,而是传统文人综合文化素质与艺术理想在他研创物上的体现。不像京剧,它在有了百年舞台经验之后,才出现齐如山之流。

京剧有许多流派,以致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程砚秋的“谭派”“余派”“梅派”“程派”,几乎都是京剧的代名词。昆曲没有流派,昆曲艺人说,与京剧板腔体不同,因为昆曲唱腔用的是曲牌体,按曲填调,依曲寻腔,当然,每个人在唱腔、表演上还是会有个人特点。另一个原因,我认为由于昆曲早熟,所以它就不给昆曲演员提供展示他们自己艺术个性的可能。这大概也是原因。

事到如今,昆曲是反流派的。昆曲的最高境界,就是墨守成规——因为在它一开始的时候,就完美得没有漏洞。甚至可以说是尽善尽美。

我不是五百年前的人,怎么能这么说话?艺术中就是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像王羲之书法,的确横空出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昆曲为什么就不能是这种现象呢?

戏曲中的昆曲,书法中的《兰亭序》。

说到书法,我索性再用它来给昆曲与京剧的不同作比,昆曲与京剧好像是书法中的摹本与临本。昆曲是摹本,越不走样越见珍贵;京剧是临本,可以稍稍参以己意。

临与摹略说:把纸放在帖旁,观其形势而自己书写,像是临渊,所以叫临;把薄纸罩在帖上,一笔一笔地描,它大你大,它细你细,像是摹画,所以叫摹。

昆曲的困难之处——真迹在哪里?

太湖石与评弹

把苏州评弹与苏州园林“串讲”,似乎也有意思。“周调”好像小院一角,看似平常,却有一份阴阴的绿意,甚至是深不可测;“徐调”好像临水长廊,曲折而又贯通……

说起太湖石,就是皱、漏、痩、透。这四个字的顺序也有差别,并没有分别。

这皱漏瘦透据说是米芾发明,米芾肯定见过太湖石,说的却不一定是太湖石。但现在一说起皱漏瘦透,就成太湖石的特点。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苏州有个评弹艺人陆瑞廷,写有《说书五诀》,他把“皱漏瘦透”再加个“丑”,与说书作“比”:

画石五诀,瘦、皱、漏、透、丑也。不知大小书中亦有五诀,苟能透达此五字而实践之,则说书之技已超上乘矣。所谓五字者何?即理、味、趣、细、技五字也。

画石五诀的“丑”,类似傅山有关书法“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安排”中的“丑”,这个“丑”作为“媚”的对立面。“宁拙勿巧”,巧了就轻;“宁丑勿媚”,媚了就俗;“宁支离勿安排”,安排了就匠气。苏州评弹里的“小阳调”,就稍见匠气。许多弹词大家也不脱“巧”的习气,“夏调”“徐调”——“巧”是苏州的地方性。而“媚”,则过头了。陆瑞廷对“理味趣细技”这么解说:

理者,贯通书理也。书理而能贯通,则虽子虚乌有,凭空结构之说部,听者亦能猜详入胸,随处生情也。

这“理”,可以对应太湖石的“皱”,仿佛石理,自然有一段贯通。

味者,须具咀嚼书情能力,使听者有耐思之余味也。

这“味”,可以对应太湖石的“漏”,漏往往是洞,洞所谓“别有洞天”。

趣者,见景生趣,可使书情书理愈见紧凑,而听者不特胸襟开豁,抑且使人捧腹也。

这“趣”,可以对应太湖石的“瘦”,“痩”指太湖石整体形象,“趣”也就是整部书的书情书理书形书风。

细者,词句堂皇,出口典雅,至若言之苛刻,易招人怨,语言秽亵,自失人格,故细之一字更属重要也。而说表之周详,布置之熨贴,亦包括在细字上。

这“细”,可以对应太湖石的“透”,“透”是情态。陆瑞廷讲“理”不言“情”,这个“情”,其实隐含在他所说的“理味趣细技”之中。

虽然有言“丑话说在前面”,这个“丑”落在最后,只得勉强拿来与“技”对应:

技者,则由经验阅历中得来,更无勉强之可能。古人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言虽浅显,旨则深远。故说书而能运用神化,穿插得宜,始可得一技字。

我觉得这一“技”字作“道”讲,始可与“丑”对应。“丑”是浑然天成。

把“瘦皱漏透丑”与“理味趣细技”对应,还是陆瑞廷的思路。如果用我自己说法,譬如“漏”,我倒更愿意看为说书中的“闲笔”。“闲笔”与“噱头”“小卖”的区别是——“噱头”和“小卖”短小精悍,而“闲笔”相对长一些。比如《白蛇传》里的“吃馄饨”,整回书好像都是“闲笔”。现在新书为什么不够精彩,在我看来就是“闲笔”太少。现在的散文写作也是这么一回事。要么就事论事,无异刻舟求剑;要么引经据典,却又捉襟见肘。没有秋波那么一转,也就缺乏跌宕开去的余味。

“闲笔”大不容易,它是说书之外的“书”,散文里边的“文”。

把苏州评弹与苏州园林“串讲”,似乎也有意思。“周调”好像小院一角,看似平常,却有一份阴阴的绿意,甚至是深不可测;“徐调”好像临水长廊,曲折而又贯通;“祁调”好像漏窗间的花荫竹影,斑斑驳驳;“丽调”好像暑天穿过假山上亭子里的风……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回忆怡园与沧浪亭

怡园看雪挺好,沧浪亭是听雨。

我读中学的时候,休息天,会去怡园与沧浪亭。怡园与沧浪亭都在人民路上,离我住处比较近。我住在这两个园林之间。那时候门票至多一毛钱。在怡园与沧浪亭里,会大半天遇不到一个人。要遇到的话,又常常是两个。两个人躲在假山洞里谈恋爱。怡园的假山洞里有张石桌,像只小床,春夏季节,就有人躺在上面。一个女人躺在上面,一条腿翘起,裙摆落到肚皮上,一个男人坐在石桌边的石凳上,抽烟。那时候的社会舆论,把在外头谈恋爱的女人叫野鸡,男人叫阿飞,大是深恶痛绝。遇到民兵和工人纠察队,都可以随意抓起来审讯一番。那时候的人谈恋爱,只能在房子里谈,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眼皮底下谈。姐姐的对象来了(那时候没谈恋爱这一说,称之为轧朋友或搞对象),两个人跑到厨房里去轧朋友搞对象,妈妈在客厅做针线,隔几分钟就让妹妹去厨房转一下,看看情况。

“他们在做什么?”“说话。”

“他们又在做什么?”“那个人在给姐姐挠痒。”“姐姐哪里痒?”“姐姐说胸口痒。”

妈妈扔下针线,亲自下厨。

怡园的假山洞里有股尿骚气,我难得钻进去玩。我常常在太湖石搭出的桥上爬过来爬过去——怡园的池塘上,有一座太湖石桥,奇怪嶙峋,在苏州其他园林里见不到,很受少年青睐。

坐在太湖石桥中央,看池塘里蓝裤子白衬衫影子,我觉得五四青年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于是我顿时感到院墙外面的风雨,于是我顿时感到国家命运的不济,于是我顿时感到青春岁月的压抑,于是我顿时就想出去闹革命,到安源到延安或者到井冈山。出去不了的话,就在家里和丫头谈恋爱。那时候我还没看过巴金的《家》(至今我也没看过),等看到根据巴金《家》改编的电影后,我才认为一个青年闹革命是要本钱的,生在有权有势有田产有表姐表妹的家庭,你去闹,才有意思,才不乏味,或许才不血腥。

有一年,我在怡园的小竹林里写生,出门时候,看门人不放我走,说我把墨水洒在竹竿上,属于乱涂乱写行为,罚款五毛。

有一年,有位业余时间喜欢刻砚的职业画家,在怡园茶室边吃茶边刻砚,他刻的是仿石笋砚。怡园石笋很多,多且美,他被怡园的工作人员发现,说他偷石笋,一把抢夺过去,画家也不恼,还很高兴。后来他对我说:“证明我刻得像。”

从怡园到沧浪亭,步行的话,半个多小时。怡园看雪挺好,沧浪亭是听雨。

我读中学的时候,刚开始去沧浪亭吃茶,茶室工作人员还不卖给我,问是你吃还是大人吃?我说我吃。那位女工作人员说,茶是苦的,你吃了就不能退。他们不知道我已经有七八年的吃茶史了。这也怪不得他们,因为我长得小样。奥斯卡就这样骗了他家保姆。

我直到工作之后才发育,我的少年也够长的,所以我不稀罕。

两个苏州人

有人说管平湖古琴风格像杜甫诗歌,我如果从苏州人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管平湖更像伍子胥时代的苏州人,有股豪气,雄强得很,又十分多情

静之约我去他家看拓片,一张北齐碑拓,据说只拓过五十张。我去看了,真的很好。尤其是三个“大”字,写来各有情态。拓是蝉翼拓,墨薄而匀,煞是赏心悦目。静之问我怎样,我说:“够管平湖的。”

现在遇到好物事,我都说“管平湖”,也就是“好”的意思。

去年我迷恋米芾(的书法),说“好”,就说“米芾”。我国的好东西真是太多了。

我带几张古琴CD,大家边喝茶边听琴曲。茶是普洱茶,据说今年很流行。北京的深秋喝些滋味浓红的茶水,身体之内热乎乎的,极舒服。静之夫人我是初次见面,几个人的演奏后,她说:“管平湖真好,即使是空白处,也有一种力量。”

她是初听琴曲。我是多遍之后,才发现管平湖的空白之美。

静之的客厅里是他收藏的明清家具,那种老成深厚的光辉,使我有种错觉,管平湖就坐那里,以至我都不敢胡言乱语。

我对音乐十足外行,但一听到管平湖古琴遗韵,就大为沉醉。以致一发不可收,成为管迷。古人言道“声色犬马”,我一直不理解,年过四十方知道“声”确是魁首,三月不知肉味信矣。于是生出些骄傲,骄傲于管平湖是我故乡人——住在苏州齐门,“北曰齐门者,齐景公女嫁吴世子者,登此以望齐也”(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对管平湖身世,我了解甚少,只能如此概而括之: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这是王维《西施咏》里的两句诗。

“贱日岂殊众”,可以概而括之管平湖生前之时;“贵来方悟稀”,可以概而括之管平湖身后之事。这两句诗可以概而括之天下才俊之士的共同命运。

有人说管平湖古琴风格像杜甫诗歌,我如果从苏州人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管平湖更像伍子胥时代的苏州人,有股豪气,雄强得很,又十分多情,但一点也不娘娘腔。《吴越春秋》里有一段,我很喜欢,曾经引用过,再重复一次:

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

这才是大英雄。管平湖古琴里确有一种大英雄的风云,刚处柔,柔处刚,又不着痕迹。

现代古琴大家里还有一位苏州人,他就是吴景略。吴景略苏州常熟人。明末以降,苏州城里就很少出大家了(苏州城太小,好不容易出个管平湖,他还跑到北京去),常常出在苏州城附近。吴景略与管平湖一样,身上也有股古风,只是区别不小。管平湖是伍子胥时代苏州人的话,吴景略更像明清中人。管平湖用陶尊喝酒,吴景略用瓷杯饮茶。这当然是个比喻。伍子胥时代的苏州品质是陶的酒的,明清中的苏州品质是瓷的茶的。吴景略古琴风格倜傥,有人说像李白诗歌,我认为更像杜牧,俊逸。

前面说到了碑,管平湖像碑。吴景略像帖。如果用帖来作吴景略古琴风格的图解或者插图,我就选择王献之《鸭头丸帖》。但给管平湖图解或者插图,我现在还没想出来。

静之说吴景略演奏没有内心,我说对,这“没有内心”实在是赞美。吴景略是虚其心的,他接受又变化“虞山派”传统。“虞山派”的“清微淡远”,很有道家风范。所以吴景略演奏《墨子悲丝》,虽是墨子,用老庄晕染,也就别有风情。

吴景略被称为“吴门虞派”。

管平湖旧居近来拆掉,吴景略旧居不知尚在否?我说静之,那拓片的第一个“大”字写得尤其好,既有宠辱不惊之心,又有沧海桑田之感。走吧,楼下喝酒去。

手艺的黄昏

市民趣味得不到保障,于是根深蒂固的士大夫习气就来影响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往往坏在士大夫手里

有座城市像博物馆的话,这座城市就是苏州。手艺保存其中,是一座手艺博物馆:放大在黑白照片上,罩着厚厚玻璃。

要想看清手艺中运作、点化和擦动之手,我们的脸与身子也就在那手艺的黑黑白白中浮出。

厚纸灯笼在廊里淡淡地洒着,“洒”字下得太潮湿。因为厚纸灯笼的光,似乎比秋声与黄叶还干。廊很长,腰带般挽着厅堂。廊外有月唇一片,是淡红的,在芙蓉花上(不是芙蓉映红了新月)。这种淡红里带着微黄的光芒,像从本身最深处散文开来的回声:多嫩的月亮,宇宙这只大橘子才剥出的一瓣橘瓤,朝它吹一口气,就会胀开汁水。我站在庭院里,此时的厅堂像坐在榻上。廊里铺地方砖,凉如蔺草编就的席子,在台阶那里露出一角,干净得让人不敢插足。

细细的,从厅堂里长流来昆曲的细水。仿佛磨砂玻璃上的霜毫,传统不是在我们之前,就是在我们之后的一种东西,我想。我继续在庭院散步。突然,被眼前的一幅美景惊住:一位化妆罢的旦角,迎面走来,冲我微微一笑:她大概要上场了,柳枝一摆,消失在长廊的那头。我似乎微微晃动着,等她消失,我才想起她是我认识的昆剧演员。在台上,我并没注意到她,我注意到的只是她演的杜丽娘,而在台下呢,她仅仅是一位可以聊聊天、说说笑的朋友。那一刻,我像一条空空的长廊被脚步声响过,看到一只消失或行将消失的手,像我们的脸和身子在手艺的黑黑白白中又浮出了,在某种黄昏的手艺里。

可遇而不可求:庭院、长廊、新月、厚纸灯笼、浓妆的旦角与散步的我在非舞台上相遇,也就刹那,我听到只手浮出之声。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手艺。当能握住手艺背后的那只手,哪怕只轻碰一下,那么,所谓传统,我们根本用不着刻意去保护、去弘扬,就能“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厚纸灯笼里的光波动着灯笼上的厚纸,厚纸的纤维仿佛能模仿出蓝桥下的春潮。庭院里的芙蓉花丛边,还有一簇竹子。竹叶粘粘糊糊地煮沸风声,只有靠近边缘处的竹子,才看得清它的几片竹叶。就是通过这几片竹叶,古代的人们找到比庭院更深的水墨竹园。而另外的一些古人,则从绢上取下一截墨竹,吹出笛声箫音,不绝如缕,轻轻缠绕在厚纸灯笼——许多东西,看来也只能像把笛声箫音缠绕在厚纸灯笼假设的光芒上了。我写这篇文章之际(正写到这里),一个孩子,摇摇摆摆找我。她是邻居的孩子,请我折一只帆船。她打断了我的写作,但却给我带来与这篇文章若即若离的东西。她给我拿来一张纸和一本《最新儿童折纸》,翻到第13页:《十三•小帆船》:

1.正方形纸对中线折。

2.沿虚线折出两只角并向边拉出。

3.上面折法与图二相同。

4.沿虚线向上折。

5.翻面沿虚线按箭头方向折即成帆船。

6.帆船。

小帆船折成了。其实不按图索骥,我也能折出这一只帆船。童年,祖母教会我折帆船。对于我,这只帆船的折法就不是最新的,它像是传统。而对于她,因为从没人教过她折帆船,也没人给她折过帆船,所以这只老祖母的帆船,也就是“最新”的了。换一个空间,换一批人,昆剧与我将在后面写到的桃花坞年画就是最新的东西。传统是一根回形针的形状。

我看见她的手在摇,欸乃一声,帆船驰入山水绿中。这只手是生命,是手艺内部的生命。它使传统蓬勃得不像传统:今天才被发明的事物。

谈月色抱着块梨木板。梨木质地细腻硬实,刻版容易传达稿本的精神。他边走边拭掉梨木板上的灰尘,发现右上角有个蛀洞。谈月色用手指甲刮刮,竟越刮越大,雪泥般融化成一只独眼窝,瞪着谈月色,从这只空洞的眼窝中我们看到怜悯和衰老,他朝刻版工场间望去,刻版工只剩几个。刻版工作的确是很刻板的工作,钱又少。木屑在桌面上堆高,埋没刻版工的手。有手艺的手并不都是精致的。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早已从桃花坞迁出。桃花坞里无桃花,也看不到船只泊在浊浊的河水之中。有明一代,桃花坞出人出物。人是唐伯虎,物是年画。有一种浓浓的、柔柔的、喜庆、烂漫又极铅华的微风吹来。产在苏州其他地方吧,如鸭蛋桥,叫“鸭蛋桥年画”,就不能很充分地体现时女游春贩夫赏花的市井气息,其名与明代江南是合拍的。最早是笔绘出售,后改为刻版套色。乾隆年间,大小画铺集中在桃花坞和桃花坞附近,有数十家之多,桃花坞年画的色彩异常鲜烈,由此看来苏州的古人极其“好色”。

(据说,桃花坞年画影响到日本的浮世绘,但它自身并无大的发展。我过去认为是被市民趣味的局限,现在看来并不尽是如此。市民趣味反而是它的发展动力,只是中国从没有出现过一个真正的、稳定的市民社会。根据西方人的观点,市民社会中最重要的似乎是自由的空气。市民趣味得不到保障,于是根深蒂固的士大夫习气就来影响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往往坏在士大夫手里,变得暧昧起来。于是桃花坞年画的具体制作者就急躁,就想引进外来文化冲冲晦气,但只在年画上留下这样的字样:“仿大西洋笔法”。这是清代的事情。)

谈月色告诉我:过去年画行有句话,“忙三季,吃一冬”。一到冬季,年关将近,四方主顾,摇船而来,把画工们制作三季的年画,狂购而去,像现在把明星照携往穷乡僻壤似的。这种黄金时代已不复,桃花坞年画最终也只能成为一门怀旧的手艺。

这点是要说明的,在桃花坞木刻年画社里,并没有谈月色这个人,是我虚构的姓名。谈月色尽管空泛,毕竟美丽;谈月色尽管美丽,毕竟空泛。谈月色这个名字,说得清楚一点,是我借用来的,女名男用。她是民国时的才女,印治得非常好。女子治印,即使在现在也不多见,故想为其传名,拆迁到了这里。莫邪铸剑,月色治印,剑为捍卫自身的存在,印是证实存在的自身。手艺证实手曾存在,但这双手呢?

在想象的手艺博物馆边,黄昏时候,我看到市盲人学校(这是我多年前参观时看到的一幕),美丽的女老师在教他们阅读,手到之处,他们知道美丽是怎么回事:书上说的就是“柳眉杏眼”。女老师拿来柳叶,他们摸摸,他们笑了;女老师拿来杏核(现在不是杏子时令),他们摸摸,他们笑了。看来这是我们永远的手工课。

责任编辑:贾丕锐

 

书名:《苏州慢》

作者:车前子 

 出版日期:2016/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看点

1 车前子为当代著名文人,诗文画俱佳。

2 书中写到了名城苏州的方方面面,每个掌故,每个人物,每个处所,每件风物,作者以数十年的体验和笔力,呈现了一个如此江南气息十足,又超出了我们预料的奇妙的深厚的苏州。

3套装里赠书作者 精妙水墨小画一幅(印制品)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诗人,画家,作家车前子,专门为他的故乡苏州而集的随笔集,作为当代随笔大家,本书代表了他的鲜明文风和卓越水准,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在意想中,又出乎预料的美好的苏州。

作者写苏州的历史,写那些出生和流连苏州的人;写苏州的粉墙黛瓦,流水人家;写名胜,如网师园,虎丘塔,写技艺,如桃花坞,评弹昆曲;写苏州草木,如香樟桂花,腊梅海棠;写苏州市井,男人女人;写尽苏州天时地气,苏州人的肝胆性情。

无处不可落笔,无事不可成文,在作者独具的慧眼揣摩之下,苏州如一巨细无遗的盆景,幻化在眼前。

延伸阅读

《懒糊窗》《茶墨相》《味言道》

作者简介

车前子

1963年生于苏州。诗人,散文家,水墨工作者。

80年代朦胧诗兴起时的代表诗人之一。

2000年以后除了继续写诗之外,专攻散文和水墨。

其散文多次获奖,被认为是独树一帜的文体大家。

其绘画,被著名画家、颇受毕加索赞誉的张仃称为国内“真正的文人画”。

【试读连载】

自序

苏州是我故乡,而已而已,而已吧。要说不爱,有点困难;要说爱,也不那么容易。

谁没有故乡呢!我是不是大惊小怪,居然不知不觉写下几百万字苏州,好像前世欠它的债,这世偿还。

有个秋天的午后,独坐乳鱼亭中,忽然《三笑》弹词巧云一般舒卷而来,原来有个老先生弯腰走过,他背驼得厉害,手里捧着的收音机像只枕头,塞在右耳朵下面。我们在还五百年前的债。老先生步履维艰地远去了,乳鱼亭四周返回寂静,虾兵蟹将六神无主,偃旗息鼓。我忽然想到,故乡会不会也欠我们债呢?比如眼下苏州,欠我债吗?欠我债吗?如果真欠的话,我也不客气,等它来还。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三百年后还我吧,五百年后还我吧,这样更好,古往今来,诗人都会给自己的故乡放高利贷。

是为序。

车前子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夜 于 起云楼

 

赔我一个苏州

苏州是江南大于整体的局部。它占有江南不多的美,但患有江南不少的病。

江南是被江南文人搞小的

我并不是太喜欢江南,无论是词,还是物,都有点软,有点粉。江南是奢侈的。许多地方都超出我的理解力—— 一个在江南长大的苏州人的理解力。

我眼中的江南很小,我常常把江南看成苏州。苏州是江南大于整体的局部。它占有江南不多的美,但患有江南不少的病。从人性上谈论苏州,大概如此。

软和粉,其实也不错。只是江南的软和粉,是有点软有点粉,还到不了极致。软但不是水性,粉但不是铅华,小家子气,风土人情都缺乏大手笔。江南的小家子气,不是说江南山水,说的是江南文人——江南是被江南文人搞小的。尤其是近几十年。

案头 纸本 35cm×35cm 2014

“一星如月看多时”的黄景仁,北上京师,除了谋生,更是求活,以求大一点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大了,个人才好找活路。谋生像是物质保证,求活像是精神需要。郁达夫对黄景仁情有独钟,看来不仅仅隔代知己,也是地理上的逃脱。精神需要往往是从地理上的逃脱开始。隋朝开皇年间,大英雄杨素把苏州从伍子胥圈定的城池中逃脱出去,在七子山下建造新城,不能光认为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杨素的艺术气质箭在弦上,到他子孙杨凝式手上终于射出,百步穿杨的时候,就是洛阳纸贵。杨凝式洛阳书壁,恰好五代——江南也就是在五代发迹从而名声大振。俗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五代人的说法。

只是我在苏州生活,却从没有身居天堂的感觉。我一直寻找这种感觉,结果是别人的天堂,他们的城市。我在苏州是这种感觉,现在离开,还是这种感觉。我已难以和苏州达成和解,尽管应该把苏州和苏州人区别对待。可以这样说,迄今为至,我受到的全部滋养来自苏州,我受到的全部伤害来自苏州人。耿耿于怀未免斤斤计较,想一笑了之,真能一笑了之的话,我又觉得自己不是在韬光养晦,就是装孙子。这可能是一回事。韬光养晦在坊间的说法就是装孙子。困难的是装孙子的到底是老子在装呢还是儿子在装——这是装小;还是曾孙子在装呢还是末代孙子在装——这是装大。既不能装孙子,又不想耿耿于怀,就只得把一口恶气吐在苏州身上。我是因为苏州人才不能和苏州和解的,这话听上去自负。我当然自负,否则也就难以求活。自负是山穷水尽时的精神需要,与途穷而哭一样。我的宗教是艺术,我的信仰是自负。

奔月 纸本 35cm×35cm 2014

苏州已被有知识没文化有客套没教养的空气污染。

我一写苏州,就会心态失衡语无伦次。

也正因为如此,苏州让我保持现实感:你还将受到侮辱,你还将受到损害,你还将受到不公正,只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也正因为如此,我要感谢苏州——它让我尽可能地一意孤行独来独往。

我现在生活在一个远离苏州的地方,感觉日子安逸了,就回苏州。苏州至今倒还不失那样的能力,可以把我搞得乱七八糟。在中国,我看非传统安全因素文学作品在狭隘的小城出现,它的发生方式似乎更可靠些。

以上文字断断续续,像是提纲。写到凌晨,撑不住了,就睡。现在起床续写,想补充、发挥,兴致全无。

……一回苏州,我就忍不住为周围的人事生气,以致失去写散文的心境——

赔我一个苏州!

苏州被搞成这么个样子,哪里还有一点古城味道?

赔我一个苏州!

人不能死而复活,城市也是如此。杜牧之的江南,范石湖的苏州,在前三十年还依稀可见,在近十年被破坏得比任何时期都要厉害。现代化的代价如此之大,盲目、急功近利、割断记忆……最后必将得不偿失。其实这不是现代化问题,普遍的浮躁、当事人和决策者的贪婪、刚愎自用、草率、市民的麻木、地方名流心怀叵测的顺从,用偷梁换柱的现代化覆盖不能再生的文物性。江南的一些城市具有文物性……

这段文字没有完成,以致终不能完成了。

粉黛记

年代长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老照片上的白色。年代短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会劈面的白色、会扑鼻的白色。……雨痕逶迤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从初夏的水稻田里路过的白色。树荫下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把梨子皮削掉的白色。藤影中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咬出的白色。

粉墙黛瓦:“苏州色”。

粉墙好看,黛瓦当然也好看。粉墙有种在底层的感觉,平起平坐,与我辈亲切。黛瓦看起来就没有粉墙方便,要抬头,或者俯视。在苏州不能老抬头,苏州人讲礼,老抬头会让人觉得骄傲。以至我于黛瓦终究讲不上,对粉墙似乎还能一说。

年代的长短,位置的阴阳,雨痕,树荫,藤影,人家的气息,夜与昼,都会使视线之内的粉墙和而不同,尽管它们都是白的,却白得千变万化。我走过一些地方,也见过一些粉墙,比较起来,还是苏州的粉墙最幻。这种幻,除了“年代的长短,位置的阴阳”等等因素之外,我想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忘记——这就是黛瓦。

黛瓦在粉墙头上不露声色地一压,粉墙的白就白得从容、谦虚、内敛、谨慎。

多年以来,我想我也是一堵粉墙,只是该压在我头上的黛瓦还在窑里烧,所以我就难免不从容不谦虚不内敛不谨慎了。前面说过,年代的长短,位置的阴阳,雨痕,树荫,藤影,人家的气息,夜与昼,都会使视线之内的粉墙和而不同,现在再往下说。年代长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老照片上的白色:从发黄的情境中挺身而出的那小块白色。年代短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会劈面的白色、会扑鼻的白色。位置受阴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纯棉织品上纤维的白色。位置向阳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在飞机上看云的白色。雨痕逶迤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从初夏的水稻田里路过的白色。树荫下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把梨子皮削掉的白色。藤影中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咬出的白色。人家的气息里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吃早饭时候的热气腾腾的豆腐浆的白色。夜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阁楼上的白色。而昼的粉墙,它的白色像是刚被发明的白色。

白色。

白色。

大块 纸本 37x55cm 2008

白色。虽说粉墙只有一种颜色:白色,它却一点也不单调,甚至比苏州姜思序堂生产的国画颜料更为神奇,传统品种也就是花青、藤黄、胭脂、朱砂、石青、石绿、赭石、银朱这几种,但一到画家手下,就调合得出奇花异卉灵岩怪石:

绯红,用银朱、紫花合。

桃红,用银朱、胭脂合。

肉红,用粉为主,入胭脂合。

柏绿,用枝条绿入漆绿合。

黑绿,用漆绿入螺青合。

柳绿,用枝条绿入槐花合。

官绿即枝条绿。

鸭绿,用枝条绿入高漆合。

月下白,用粉入京墨合。

鹅黄,用粉入槐花合。

柳黄,用粉入三绿标,并少藤黄合。

砖褐,用粉入烟合。

荆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标合。

艾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檀子合。

鹰背褐,用粉入檀子、烟墨、土黄合。

银褐,用粉入藤黄合。

珠子褐,用粉入藤黄、胭脂合。

藕丝褐,用粉入螺青、胭脂合。

露褐,用粉入少土黄、檀子合。

茶褐,用土黄为主,入漆绿、烟墨、槐花合。

麝香褐,用土黄、檀子入烟墨合。

檀褐,用土黄入紫花合。

山谷褐,用粉入土黄标合。

枯竹褐,用粉、土黄入檀子一点合。

湖水褐,用粉入三绿合。

葱白褐,用粉入三绿标合。

黎褐,用粉入土黄、银朱合。

秋茶褐,用土黄、三绿入槐花合。

鼠毛褐,用土黄粉入墨合。

葡萄褐,用粉入三绿、紫花合。

丁香褐,用肉红为主,入少槐花合。

我把王绎《调合服饰器用颜色》略抄一下。“用”粉墙“入”黛瓦,苏州它也早已“合”了。“用粉入螺青、胭脂合”,是“藕丝褐”,苏州是根藕丝,藕断丝不断,回忆是苏州最好的画家,最好的颜料商。

文章到这里本没什么好写,但我略抄之后心生喜欢,简直像抄《花间词》,觉得内心里的那个读者还没走,就再写几句。王绎生活在元末明初,擅长画人物肖像,著有《写像秘诀》。《写像秘诀》这书我没见到,《调合服饰器用颜色》一节从《六如画谱》抄出。

《六如画谱》据说为唐伯虎所辑,我是不相信的,太杂乱无章,而且不仅仅审度不精,还辑录了让人不高兴的《画说》,“三字一句,鄙俚不堪”。

我倒没有不高兴,托名荆浩所作《画说》,在我看来,很可能是民间画工口诀,其中让人不明白的句子,无非是行话。就像苏州姜思序堂传人薛庚耀总结制作国画颜料的“十大要诀”,比如“矿渣淘清植物泡够”,这我还有点明白,因为制作国画颜料的原材料不是矿物就是植物,而像“倾倒有度眼到手到”,我不是颜料行的,自然就不知所云。既然写到姜思序堂,我就又要往下写了,内心里的那个读者想走就走,我不管。我家住彩香新村,以前上班的地方在桃花坞,从石路走,总会路过姜思序堂,姜思序堂门面隔壁是近水台(一家经营面食的百年老店)。这是姜思序堂的新门面?姜思序堂原先开在东中市都亭桥一带。东中市都亭桥一带我比较熟悉,马路一侧有不少小吃店,有家小吃店的“馄饨千金”是我朋友的学生,他们师生恋了一阵,我朋友曾经请我去考察她。记得“馄饨千金”十分乖巧,脸蛋宛如一只白壳鸡蛋。写远了。还是回到姜思序堂。那几年我每次从姜思序堂门前路过,对这家老字号心怀好感。后来它不知怎么地卖起涂料、油漆,店堂里摆满邋里邋遢的塑料桶、铁皮桶。后来再路过,连姜思序堂也不见了。偶然听人说起,姜思序堂已搬到虎丘附近。是不是如此,我不清楚。最近又听说姜思序堂被外来商户抢注,市面上兜售的“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实在与姜思序堂没有关系。这么一个著名作坊,当今苏州……[此处删去愤激之词若干,大家理解(老车自注)。]

我从没用过姜思序堂国画颜料,我在等着自己哪一天画得好一些后再用,否则会觉得暴殄天物。平日我用上海产快餐似的锡管国画颜料。更多时候,我什么颜料也不用,宣纸之上只拿些水墨散步,这是我在怀旧北京的粉黛,有人说好,我就卖给他。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以前的诗人,不来苏州荡,不写苏州诗,就算不上出道

如果要编一本苏州诗选,一般会从陆机《吴趋行》开始。这个头开得好,陆机在钟嵘《诗品》中名列上品,有“才高词赡”和“举体华美”之誉。他的《吴趋行》:

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四座并清听,听我歌吴趋。

这个头也开得好,有幽默感,让我想起快板书:

打竹板,竹板响,听我把××讲一讲。

我疑心民间艺人就是从陆机那里学来的。我们总是强调文人向民间学习,其实民间也从文人那里学到不少。江西的民间说唱艺人常常一开口就是黄庭坚诗句,连听者也浑然不觉。

《吴趋行》里有一句“土风清且嘉”,就是顾禄《清嘉录》的由来。

说实话,《吴趋行》写得并不好,不如陆机有关北方的作品。而李白《乌栖曲》在李白所有诗歌中,也是一首好诗。李白对“吴王宫里醉西施”的神往,也是对中国文化青春期的赞美。有人以为这首诗暗含针砭,因为《乌栖曲》第一句是“姑苏台上乌栖时”。其实乌鸦起码在宋朝之前,并不被人认为不祥之物,甚至还能报喜,像喜鹊似的。古琴曲《乌夜啼》为我们存留个中消息,而下面将说到的张籍就有一首《乌夜啼引》,中有“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云云,也是例子。

张继《枫桥夜泊》太有名了,以致顾颉刚这么说:“山东王子容来游寒山寺,大懊恼,谓受诗人之骗”。《枫桥夜泊》有欧阳修的公案,老生常谈。现代文学的废名大师也有他的看法,一般人不留意,我摘抄几段:

我在一篇小文里讲到“夜半钟声到客船”,据我的解释是说夜半钟声之下客船到了。据大家的意思是说夜半的钟声传到客人的耳朵。我的解法,是本着我读这诗时的直觉,我不觉得张继是说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他正在愁眠着的船上,只仿佛觉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诗写夜泊写得很好,因此这一首《枫桥夜泊》我也仅喜欢这两句。我曾翻阅《古唐诗合解》,诗解里将“到客船”也是作客船到了解,据说这个客船乃不是“张继夜泊之舟”,是枫桥这个船埠别的客船都到了,其时张继盖正在他的船上“欲睡亦不能睡”的光景,此点我亦不肯同意,私意确是认为是张继的船。

废名写来有些饶舌,我也懒得摘抄了,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关于“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小时候,第一次得到的拓片,就是俞樾所书《枫桥夜泊》刻石。我不喜欢俞樾的字,有福气,没有才气。我喜欢宁愿一辈子都没有福气,但到老也不缺才气。功力另当别论,因为每个时代对功夫的理解有所不同,而对福气与才气的理解却变化不大。

快雪时晴图 纸本 34cm x 34cm 2013

张籍有《送从弟戴玄往苏州》一诗,中有“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一联,不错,尽管所写之景放到哪里几乎都能通行,并没有苏州特色,但还是不错。网师园里有座濯缨水阁,这“濯缨”两个字本来就露,加上郑板桥“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对联,就显得滑稽。“曾三”指曾参“吾日三省吾身”,“颜四”指颜回“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禹寸陶分”则出于《晋书•陶侃》,陶侃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所以陶侃一有闲暇,就把百十来只大缸早晨搬到门外,晚上又搬回去。有人奇怪,他说,人的生活优逸了,以后恐怕不胜人事。陶侃没错,这副对联也很好,只是这样入世的热情放在苏州园林里,就与园林精神不符,贴到政府办公室比较合适。“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一联,挂在濯缨水阁,才差不多。

有句话“苏州刺史例能诗”,因为唐朝的韦应物、白居易和刘禹锡都做过苏州刺史,这三人不但是诗人,还是大诗人。韦应物更被称作了“韦苏州”。他的《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的最后四句: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一般说来官样文章都面目可憎,韦应物这几句话也是官样文章,却说得动听。这就是大诗人。由此可见,苏州很早就两手硬,不但经济硬,文化更硬得像童子卵。

白居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正月三日闲行》),写的确是苏州。在我看来,还应该是苏州今后重建的规划。

“苏州刺史例能诗”这句话,出自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一首诗,白居易正任苏州刺史,全诗(《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如下: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这首诗气魄不小,只是不像写苏州,倒像在演京戏,“二八城门开道路”是《空城计》,“五千兵马引旌旗”是《定军山》,“水通山寺笙歌去”是《白蛇传》,“骑过虹桥剑戟随”是《穆桂英挂帅》。或者说他写的也是苏州,只不过不是唐朝的苏州,而是春秋时期的苏州,写这首诗时的刘禹锡还没到苏州,但肯定把《吴越春秋》先学习了,这首诗有后汉赵晔《吴越春秋》的笔法。什么笔法?小说家笔法。

以前的诗人,不来苏州荡,不写苏州诗,就算不上出道,杜甫没来过苏州,着急啊,凑出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后,心情方好起来。

苏州女人和苏州男人

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四个人

“女士请,女士先请!”

苏州女士先请。

苏州并没有多少绝色佳人,苏州女人的容貌水准普遍较高,在这么个水准中,要出落拔尖得出类拔萃,就不容易。不像有些地方女人的容貌水准普遍较低,那地方往往出美女,因为不均匀,好处尽往一两个女人身上奔跑而去。

苏州也并没有多少难看女人,除容貌的“均贫富”外,苏州水土也颇有大师风度,像陆游,写作近一万首诗,质量大致衡稳,不见明显落差。

苏州女人十分能干,其实中国女人都十分能干,只听说家道在男人手上衰落,没听说女人把家败掉。不但能干,还常常能干好。范仲淹这个家族,不就由一个寡妇一手拉扯而大?

山水 纸本 33x5.5cm 2013

旧社会的苏州女人像全中国女人一样。后来妇女解放,苏州女人的解放程度在中国就首屈一指了,首屈一指或许说不上,那也名列前茅。解放得早,负担就少,再加上苏州气候又不寒冷,又产绫罗绸缎,所以苏州女人一般都能轻装上阵。用个比喻,苏州女人像是轻骑;再用个比喻,苏州女人像是空心菜,朝气蓬勃,骨头都鲜嫩碧绿。

旧社会的苏州女人只得在家里嗑瓜子,一嗑两爿,客堂地上瓜子壳黑压压一片,不露一点白。不但旧社会的苏州女人在家里嗑瓜子,旧社会的中国女人大多数也是在家里嗑瓜子,能把瓜子嗑得如此身怀绝技,也只有苏州女人,她们虽说是解厌气,专注程度却并不小于刺绣,嗑嗑嗑,并且更带着烈火干柴般的热情。所以一旦得到解放,苏州女人的能量也就可想而知。有一种气概在男人身上不见得美观,在女人眼里就看得到它的魅力。苏州女人既能让男人闲着,又能让男人不闲着,男人不闲着的时候因为爱苏州女人,闲着的时候也因为爱苏州女人。苏州女人能让人爱,俗话说“讨人欢喜”,尤其是讨外地男人欢喜,这是苏州女人的特长。

上面说到瓜子,从一个城市瓜子销售量上,能看出这个城市妇女解放程度。据说现在采芝斋“玫瑰西瓜子”“奶油西瓜子”卖不大动,我听了心里高兴,说明苏州女人都在工作,没有因为解放得早,就停止进步,没有让男人豢养,而一些大城市却刮起一股闲妇之风,苏州女人不受影响,可以在妇女解放史上继续记上一笔。

苏州女人瓜子是不嗑了,但喝起酒。起码是我认识的一些苏州女文学艺术家都会喝酒。我走过几个地方,从没见过有像苏州女人把酒喝得那么豪爽的。京城里的几位资深编辑说,苏州女人喝酒太厉害了,拿着一大杯烧酒,说敬敬你,一口就干。关键是喝酒之后,还能工作。

我对苏州女人所知甚少,写不好。

快,跟上!苏州男人。

天生男女共一处。写完苏州女人,我就该写写苏州男人。但我知道我也写不好。因为我就是苏州男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自认为我这几年在北京,是做了点宣传苏州地方文化工作的,主要向北方姑娘推销苏州男人。“推销”这个词用得不好,好像苏州男人娶不到老婆。应该说成“介绍”。我这几年一有机会,就向北方姑娘介绍苏州男人。

我说“吃在成都,嫁在苏州”,一个姑娘家能找个苏州男人做老公,那是前世积德,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

有的北方姑娘被我吊起胃口,就问苏州男人好在哪里?

我一般在介绍苏州男人之前,捎带着先介绍介绍苏州,然后再说男人。

我说苏州男人……现在要用文字记录,反而不知从何写起。那就写到哪里是哪里,缘分吧。

我说嫁给苏州男人的好处之一,可以免除后顾之忧,苏州男人都会下厨房,你不让他下,他对你急。如果嫁给其他地方的男人,他要等你回家后由你烧煮喂食,而嫁给苏州男人,你一回家就能吃到热乎乎的汤汤水水,比上饭店还舒服,关键是你根本不用操心买单。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四个人,你嫁了一个苏州男人,你还嫁了一个饭店老板、一个饭店厨师和一个饭店服务员。嫁一个不容易,一下同时嫁四个,已经稳赚,最起码绝不赔本。

我说嫁给苏州男人的好处之一,男人酗酒是北方的社会问题,苏州男人不酗酒,许多苏州男人别说让他酗酒,就是种卡介苗,酒精在他胳膊上那么一擦,他就醉倒。所以苏州医院里的麻醉师常常闲着没事,根本不用他去麻醉,只要叫护士给准备动手术的苏州男人看一眼碘酒,就确保他人事不省。你想想不喝酒能省多少钱?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给煤气罐——他为你做饭,等于嫁给储蓄罐——他为你存钱。

我说嫁给苏州男人的好处之一,他决不会对老婆动手,内心里还盼望着被老婆痛揍,如果他觉得自己做错什么事情,你不打他,他还会愤愤不平,老婆怎么如此残忍,都不打我了?苏州男人怕老婆,是苏州的伟大传统,这点我已于《在苏州梦游》里说过,这里就不多说。我要说的是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给出气筒。苏州男人不但对家庭做出贡献,也对社会做出贡献,女人们的气都能打一处去,社会也就稳定一半。嫁给苏州男人,往大处说,等于嫁给和谐社会。

我说嫁给苏州男人的好处之一,苏州男人普遍温柔,有刺绣的、唱昆曲的、说书的,这样的男人不温柔,谁温柔?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给一床鸭绒被。

诸如此类。我通常一次只说一条,因为北方姑娘都很聪明,是真聪明,不是苏州姑娘小聪明,她们自然会依此类推。也有将信将疑的北方姑娘,相比苏州姑娘,她们的确实在,她们说每个产品总有它不尽人意的地方,那么他们的缺点呢?

我说这得让我想想。有一次真让我给想起,我说苏州男人的缺点,就是他不能解开上装,给孩子喂奶。

  阁楼偶记

苏州才子是可食性水生植物,上海才子是奶油五香豆,南京才子是板鸭,符离集才子是烧鸡,绍兴才子是霉干菜,北京才子和西安才子分别是沙尘暴和羊肉泡馍。

我有几年住在老房子楼上,冬天的深夜开窗换换空气,偶尔会听到平门火车站的声音。这声音高而空灵,很让我浮想。我把我住的地方叫成阁楼,其实不是阁楼,叫它阁楼,觉得浪漫,诗人应该住在阁楼上——如果没有象牙塔可以住的话。那几年在阁楼,读一些书,深感夜读乐趣,以致这个习惯一直保存至今。我现在白天空闲,却读不进书去,我甚至认为书与睡眠,皆属于夜晚的东西。

我这两天老是想起阁楼,偶记却与才子有关。我在阁楼上认识不少才子,虽然不能联床夜话,但不妨碍我对他们的欣赏——中国文化里有许多物事流失了,才子这种文化似乎还在延续,尤其江南附近、苏州一带,这是幸运的。

我尤其喜欢苏州才子,水活灵灵,简直像煞水生植物,像煞水红菱,像煞水葫芦。还有莼菜,还有荡藕,还有虾与螺蛳。虾与螺蛳不是,它们不是水生植物,它们是小动物。水生植物虽说有点轻,浮于水面;虽说有点嫩,未经沧海,但味道,正的、鲜的。“奇正”,“奇鲜”,好像除了苏州,都没有这么好的味道。

我想苏州才子与上海才子南京才子符离集才子绍兴才子的区别,苏州才子是可食性水生植物,上海才子是奶油五香豆,南京才子是板鸭,符离集才子是烧鸡,绍兴才子是霉干菜,北京才子和西安才子分别是沙尘暴和羊肉泡馍。

我对其他地方的才子了解不多,苏州才子我了解下来,他们往往或多或少有这些共性:狗头上挠挠,猫头上抓抓,综合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即俗话所说多才多艺、能书会画兼能说会道;吃饭饮酒喝茶抽烟镬浴洗头擦皮鞋轧朋友,样样精通;知足长乐,扎台型,一团和气,要面子;背后不服气,有时说坏话;说的比做的多;耳食;以及,等等,我并不认为此乃苏州才子不足之处,恰恰是苏州才子风流所在。我认为苏州才子唯一需要商榷的是“偷懒”,他能不独立思考他就不独立思考。但这也不能说是苏州才子的毛病,更多是中国文人的通病,所以如此这般,苏州才子基本上无可挑剔。

 

 摹 本

戏曲中的昆曲,书法中的《兰亭序》

昆曲是反流派的。昆曲的最高境界,就是墨守成规——因为在它一开始的时候,就完美得没有漏洞。甚至可以说是尽善尽美。

我对昆曲所知甚少,演出看得不多。

去年在北京看了北昆《宦门子弟错立身》,演员应该说不错,但这个戏宛若杂耍,就难以发挥。平时很难听到昆曲演出的消息。

芸芸众生 纸本 26cm×35cm  2009

前几年在苏州看过几次,也去过苏州大学对昆曲的抢救性录像现场。一次在苏州博物馆的老戏台看演出,那是夏天炎热的夜晚,脂粉在女子脸上融化。在假北塔公园纪念吴梅的招待晚会上,有演员清唱《哭盔》,我座位边的一位老人激动不已,抓住我手,说有近五十年没听到,都以为失传了。这两次印象较深。

富仁坊巷原苏州市京剧团里,过去每星期天下午有昆曲演出,免费的。我也只听过一次。这个动机是好的,但实际效果却对演员不尊重,因为免费,观众想听就听想走就走,川流不息,像在看卖拳头。

苏州市第十七中学试办过昆曲兴趣班,现在,连这所中学也停办了。

我有一搭没一搭搜集昆曲VCD,这在音像制品店里很少见。额骨头高,碰巧买到,大抵也制作粗糙,有的质量甚至比盗版盘还不如。我相信这些昆曲VCD一定是正版,如果盗版盗到昆曲头上,昆曲也不是现在这样。

我闲暇下来就会看看俞振飞、言慧珠、华传浩、王传淞他们演的《墙头马上》和梅兰芳、俞振飞、言慧珠、华传浩他们演的《游园惊梦》,这是我买到的昆曲VCD中最清晰的两张。对了,还有一张也很清晰,是《十五贯》。《十五贯》我看得很少——它在抢救昆曲的同时,也给昆曲做了变性手术。当然,这只是我的直觉,昆曲我看得不多。我现在能从书画丝竹里看出一点昆曲来,以满足我对昆曲的好奇心。读元末明初的社会闲杂人员杨维桢的诗,我觉得其中或许有昆曲的声腔美。而他的书法,却是梆子戏。

昆曲的文人化倾向是与生俱来的(以致后来昆曲本子成为案头读物似乎更好),从另一个方面也能得到证明,当初魏良辅在楼头研创昆腔,同时,昆曲理论趋于成熟。这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说它更多地不是来自于舞台经验,而是传统文人综合文化素质与艺术理想在他研创物上的体现。不像京剧,它在有了百年舞台经验之后,才出现齐如山之流。

京剧有许多流派,以致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程砚秋的“谭派”“余派”“梅派”“程派”,几乎都是京剧的代名词。昆曲没有流派,昆曲艺人说,与京剧板腔体不同,因为昆曲唱腔用的是曲牌体,按曲填调,依曲寻腔,当然,每个人在唱腔、表演上还是会有个人特点。另一个原因,我认为由于昆曲早熟,所以它就不给昆曲演员提供展示他们自己艺术个性的可能。这大概也是原因。

事到如今,昆曲是反流派的。昆曲的最高境界,就是墨守成规——因为在它一开始的时候,就完美得没有漏洞。甚至可以说是尽善尽美。

我不是五百年前的人,怎么能这么说话?艺术中就是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像王羲之书法,的确横空出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昆曲为什么就不能是这种现象呢?

戏曲中的昆曲,书法中的《兰亭序》。

说到书法,我索性再用它来给昆曲与京剧的不同作比,昆曲与京剧好像是书法中的摹本与临本。昆曲是摹本,越不走样越见珍贵;京剧是临本,可以稍稍参以己意。

临与摹略说:把纸放在帖旁,观其形势而自己书写,像是临渊,所以叫临;把薄纸罩在帖上,一笔一笔地描,它大你大,它细你细,像是摹画,所以叫摹。

昆曲的困难之处——真迹在哪里?

太湖石与评弹

把苏州评弹与苏州园林“串讲”,似乎也有意思。“周调”好像小院一角,看似平常,却有一份阴阴的绿意,甚至是深不可测;“徐调”好像临水长廊,曲折而又贯通……

说起太湖石,就是皱、漏、痩、透。这四个字的顺序也有差别,并没有分别。

这皱漏瘦透据说是米芾发明,米芾肯定见过太湖石,说的却不一定是太湖石。但现在一说起皱漏瘦透,就成太湖石的特点。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苏州有个评弹艺人陆瑞廷,写有《说书五诀》,他把“皱漏瘦透”再加个“丑”,与说书作“比”:

画石五诀,瘦、皱、漏、透、丑也。不知大小书中亦有五诀,苟能透达此五字而实践之,则说书之技已超上乘矣。所谓五字者何?即理、味、趣、细、技五字也。

画石五诀的“丑”,类似傅山有关书法“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安排”中的“丑”,这个“丑”作为“媚”的对立面。“宁拙勿巧”,巧了就轻;“宁丑勿媚”,媚了就俗;“宁支离勿安排”,安排了就匠气。苏州评弹里的“小阳调”,就稍见匠气。许多弹词大家也不脱“巧”的习气,“夏调”“徐调”——“巧”是苏州的地方性。而“媚”,则过头了。陆瑞廷对“理味趣细技”这么解说:

理者,贯通书理也。书理而能贯通,则虽子虚乌有,凭空结构之说部,听者亦能猜详入胸,随处生情也。

这“理”,可以对应太湖石的“皱”,仿佛石理,自然有一段贯通。

味者,须具咀嚼书情能力,使听者有耐思之余味也。

这“味”,可以对应太湖石的“漏”,漏往往是洞,洞所谓“别有洞天”。

趣者,见景生趣,可使书情书理愈见紧凑,而听者不特胸襟开豁,抑且使人捧腹也。

这“趣”,可以对应太湖石的“瘦”,“痩”指太湖石整体形象,“趣”也就是整部书的书情书理书形书风。

细者,词句堂皇,出口典雅,至若言之苛刻,易招人怨,语言秽亵,自失人格,故细之一字更属重要也。而说表之周详,布置之熨贴,亦包括在细字上。

这“细”,可以对应太湖石的“透”,“透”是情态。陆瑞廷讲“理”不言“情”,这个“情”,其实隐含在他所说的“理味趣细技”之中。

虽然有言“丑话说在前面”,这个“丑”落在最后,只得勉强拿来与“技”对应:

技者,则由经验阅历中得来,更无勉强之可能。古人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言虽浅显,旨则深远。故说书而能运用神化,穿插得宜,始可得一技字。

我觉得这一“技”字作“道”讲,始可与“丑”对应。“丑”是浑然天成。

把“瘦皱漏透丑”与“理味趣细技”对应,还是陆瑞廷的思路。如果用我自己说法,譬如“漏”,我倒更愿意看为说书中的“闲笔”。“闲笔”与“噱头”“小卖”的区别是——“噱头”和“小卖”短小精悍,而“闲笔”相对长一些。比如《白蛇传》里的“吃馄饨”,整回书好像都是“闲笔”。现在新书为什么不够精彩,在我看来就是“闲笔”太少。现在的散文写作也是这么一回事。要么就事论事,无异刻舟求剑;要么引经据典,却又捉襟见肘。没有秋波那么一转,也就缺乏跌宕开去的余味。

“闲笔”大不容易,它是说书之外的“书”,散文里边的“文”。

把苏州评弹与苏州园林“串讲”,似乎也有意思。“周调”好像小院一角,看似平常,却有一份阴阴的绿意,甚至是深不可测;“徐调”好像临水长廊,曲折而又贯通;“祁调”好像漏窗间的花荫竹影,斑斑驳驳;“丽调”好像暑天穿过假山上亭子里的风……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回忆怡园与沧浪亭

怡园看雪挺好,沧浪亭是听雨。

我读中学的时候,休息天,会去怡园与沧浪亭。怡园与沧浪亭都在人民路上,离我住处比较近。我住在这两个园林之间。那时候门票至多一毛钱。在怡园与沧浪亭里,会大半天遇不到一个人。要遇到的话,又常常是两个。两个人躲在假山洞里谈恋爱。怡园的假山洞里有张石桌,像只小床,春夏季节,就有人躺在上面。一个女人躺在上面,一条腿翘起,裙摆落到肚皮上,一个男人坐在石桌边的石凳上,抽烟。那时候的社会舆论,把在外头谈恋爱的女人叫野鸡,男人叫阿飞,大是深恶痛绝。遇到民兵和工人纠察队,都可以随意抓起来审讯一番。那时候的人谈恋爱,只能在房子里谈,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眼皮底下谈。姐姐的对象来了(那时候没谈恋爱这一说,称之为轧朋友或搞对象),两个人跑到厨房里去轧朋友搞对象,妈妈在客厅做针线,隔几分钟就让妹妹去厨房转一下,看看情况。

“他们在做什么?”“说话。”

“他们又在做什么?”“那个人在给姐姐挠痒。”“姐姐哪里痒?”“姐姐说胸口痒。”

妈妈扔下针线,亲自下厨。

怡园的假山洞里有股尿骚气,我难得钻进去玩。我常常在太湖石搭出的桥上爬过来爬过去——怡园的池塘上,有一座太湖石桥,奇怪嶙峋,在苏州其他园林里见不到,很受少年青睐。

坐在太湖石桥中央,看池塘里蓝裤子白衬衫影子,我觉得五四青年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于是我顿时感到院墙外面的风雨,于是我顿时感到国家命运的不济,于是我顿时感到青春岁月的压抑,于是我顿时就想出去闹革命,到安源到延安或者到井冈山。出去不了的话,就在家里和丫头谈恋爱。那时候我还没看过巴金的《家》(至今我也没看过),等看到根据巴金《家》改编的电影后,我才认为一个青年闹革命是要本钱的,生在有权有势有田产有表姐表妹的家庭,你去闹,才有意思,才不乏味,或许才不血腥。

有一年,我在怡园的小竹林里写生,出门时候,看门人不放我走,说我把墨水洒在竹竿上,属于乱涂乱写行为,罚款五毛。

有一年,有位业余时间喜欢刻砚的职业画家,在怡园茶室边吃茶边刻砚,他刻的是仿石笋砚。怡园石笋很多,多且美,他被怡园的工作人员发现,说他偷石笋,一把抢夺过去,画家也不恼,还很高兴。后来他对我说:“证明我刻得像。”

从怡园到沧浪亭,步行的话,半个多小时。怡园看雪挺好,沧浪亭是听雨。

我读中学的时候,刚开始去沧浪亭吃茶,茶室工作人员还不卖给我,问是你吃还是大人吃?我说我吃。那位女工作人员说,茶是苦的,你吃了就不能退。他们不知道我已经有七八年的吃茶史了。这也怪不得他们,因为我长得小样。奥斯卡就这样骗了他家保姆。

我直到工作之后才发育,我的少年也够长的,所以我不稀罕。

两个苏州人

有人说管平湖古琴风格像杜甫诗歌,我如果从苏州人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管平湖更像伍子胥时代的苏州人,有股豪气,雄强得很,又十分多情

静之约我去他家看拓片,一张北齐碑拓,据说只拓过五十张。我去看了,真的很好。尤其是三个“大”字,写来各有情态。拓是蝉翼拓,墨薄而匀,煞是赏心悦目。静之问我怎样,我说:“够管平湖的。”

现在遇到好物事,我都说“管平湖”,也就是“好”的意思。

去年我迷恋米芾(的书法),说“好”,就说“米芾”。我国的好东西真是太多了。

我带几张古琴CD,大家边喝茶边听琴曲。茶是普洱茶,据说今年很流行。北京的深秋喝些滋味浓红的茶水,身体之内热乎乎的,极舒服。静之夫人我是初次见面,几个人的演奏后,她说:“管平湖真好,即使是空白处,也有一种力量。”

她是初听琴曲。我是多遍之后,才发现管平湖的空白之美。

静之的客厅里是他收藏的明清家具,那种老成深厚的光辉,使我有种错觉,管平湖就坐那里,以至我都不敢胡言乱语。

我对音乐十足外行,但一听到管平湖古琴遗韵,就大为沉醉。以致一发不可收,成为管迷。古人言道“声色犬马”,我一直不理解,年过四十方知道“声”确是魁首,三月不知肉味信矣。于是生出些骄傲,骄傲于管平湖是我故乡人——住在苏州齐门,“北曰齐门者,齐景公女嫁吴世子者,登此以望齐也”(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对管平湖身世,我了解甚少,只能如此概而括之: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这是王维《西施咏》里的两句诗。

“贱日岂殊众”,可以概而括之管平湖生前之时;“贵来方悟稀”,可以概而括之管平湖身后之事。这两句诗可以概而括之天下才俊之士的共同命运。

有人说管平湖古琴风格像杜甫诗歌,我如果从苏州人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管平湖更像伍子胥时代的苏州人,有股豪气,雄强得很,又十分多情,但一点也不娘娘腔。《吴越春秋》里有一段,我很喜欢,曾经引用过,再重复一次:

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

这才是大英雄。管平湖古琴里确有一种大英雄的风云,刚处柔,柔处刚,又不着痕迹。

现代古琴大家里还有一位苏州人,他就是吴景略。吴景略苏州常熟人。明末以降,苏州城里就很少出大家了(苏州城太小,好不容易出个管平湖,他还跑到北京去),常常出在苏州城附近。吴景略与管平湖一样,身上也有股古风,只是区别不小。管平湖是伍子胥时代苏州人的话,吴景略更像明清中人。管平湖用陶尊喝酒,吴景略用瓷杯饮茶。这当然是个比喻。伍子胥时代的苏州品质是陶的酒的,明清中的苏州品质是瓷的茶的。吴景略古琴风格倜傥,有人说像李白诗歌,我认为更像杜牧,俊逸。

前面说到了碑,管平湖像碑。吴景略像帖。如果用帖来作吴景略古琴风格的图解或者插图,我就选择王献之《鸭头丸帖》。但给管平湖图解或者插图,我现在还没想出来。

静之说吴景略演奏没有内心,我说对,这“没有内心”实在是赞美。吴景略是虚其心的,他接受又变化“虞山派”传统。“虞山派”的“清微淡远”,很有道家风范。所以吴景略演奏《墨子悲丝》,虽是墨子,用老庄晕染,也就别有风情。

吴景略被称为“吴门虞派”。

管平湖旧居近来拆掉,吴景略旧居不知尚在否?我说静之,那拓片的第一个“大”字写得尤其好,既有宠辱不惊之心,又有沧海桑田之感。走吧,楼下喝酒去。

手艺的黄昏

市民趣味得不到保障,于是根深蒂固的士大夫习气就来影响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往往坏在士大夫手里

有座城市像博物馆的话,这座城市就是苏州。手艺保存其中,是一座手艺博物馆:放大在黑白照片上,罩着厚厚玻璃。

要想看清手艺中运作、点化和擦动之手,我们的脸与身子也就在那手艺的黑黑白白中浮出。

厚纸灯笼在廊里淡淡地洒着,“洒”字下得太潮湿。因为厚纸灯笼的光,似乎比秋声与黄叶还干。廊很长,腰带般挽着厅堂。廊外有月唇一片,是淡红的,在芙蓉花上(不是芙蓉映红了新月)。这种淡红里带着微黄的光芒,像从本身最深处散文开来的回声:多嫩的月亮,宇宙这只大橘子才剥出的一瓣橘瓤,朝它吹一口气,就会胀开汁水。我站在庭院里,此时的厅堂像坐在榻上。廊里铺地方砖,凉如蔺草编就的席子,在台阶那里露出一角,干净得让人不敢插足。

细细的,从厅堂里长流来昆曲的细水。仿佛磨砂玻璃上的霜毫,传统不是在我们之前,就是在我们之后的一种东西,我想。我继续在庭院散步。突然,被眼前的一幅美景惊住:一位化妆罢的旦角,迎面走来,冲我微微一笑:她大概要上场了,柳枝一摆,消失在长廊的那头。我似乎微微晃动着,等她消失,我才想起她是我认识的昆剧演员。在台上,我并没注意到她,我注意到的只是她演的杜丽娘,而在台下呢,她仅仅是一位可以聊聊天、说说笑的朋友。那一刻,我像一条空空的长廊被脚步声响过,看到一只消失或行将消失的手,像我们的脸和身子在手艺的黑黑白白中又浮出了,在某种黄昏的手艺里。

可遇而不可求:庭院、长廊、新月、厚纸灯笼、浓妆的旦角与散步的我在非舞台上相遇,也就刹那,我听到只手浮出之声。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手艺。当能握住手艺背后的那只手,哪怕只轻碰一下,那么,所谓传统,我们根本用不着刻意去保护、去弘扬,就能“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厚纸灯笼里的光波动着灯笼上的厚纸,厚纸的纤维仿佛能模仿出蓝桥下的春潮。庭院里的芙蓉花丛边,还有一簇竹子。竹叶粘粘糊糊地煮沸风声,只有靠近边缘处的竹子,才看得清它的几片竹叶。就是通过这几片竹叶,古代的人们找到比庭院更深的水墨竹园。而另外的一些古人,则从绢上取下一截墨竹,吹出笛声箫音,不绝如缕,轻轻缠绕在厚纸灯笼——许多东西,看来也只能像把笛声箫音缠绕在厚纸灯笼假设的光芒上了。我写这篇文章之际(正写到这里),一个孩子,摇摇摆摆找我。她是邻居的孩子,请我折一只帆船。她打断了我的写作,但却给我带来与这篇文章若即若离的东西。她给我拿来一张纸和一本《最新儿童折纸》,翻到第13页:《十三•小帆船》:

1.正方形纸对中线折。

2.沿虚线折出两只角并向边拉出。

3.上面折法与图二相同。

4.沿虚线向上折。

5.翻面沿虚线按箭头方向折即成帆船。

6.帆船。

小帆船折成了。其实不按图索骥,我也能折出这一只帆船。童年,祖母教会我折帆船。对于我,这只帆船的折法就不是最新的,它像是传统。而对于她,因为从没人教过她折帆船,也没人给她折过帆船,所以这只老祖母的帆船,也就是“最新”的了。换一个空间,换一批人,昆剧与我将在后面写到的桃花坞年画就是最新的东西。传统是一根回形针的形状。

我看见她的手在摇,欸乃一声,帆船驰入山水绿中。这只手是生命,是手艺内部的生命。它使传统蓬勃得不像传统:今天才被发明的事物。

谈月色抱着块梨木板。梨木质地细腻硬实,刻版容易传达稿本的精神。他边走边拭掉梨木板上的灰尘,发现右上角有个蛀洞。谈月色用手指甲刮刮,竟越刮越大,雪泥般融化成一只独眼窝,瞪着谈月色,从这只空洞的眼窝中我们看到怜悯和衰老,他朝刻版工场间望去,刻版工只剩几个。刻版工作的确是很刻板的工作,钱又少。木屑在桌面上堆高,埋没刻版工的手。有手艺的手并不都是精致的。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早已从桃花坞迁出。桃花坞里无桃花,也看不到船只泊在浊浊的河水之中。有明一代,桃花坞出人出物。人是唐伯虎,物是年画。有一种浓浓的、柔柔的、喜庆、烂漫又极铅华的微风吹来。产在苏州其他地方吧,如鸭蛋桥,叫“鸭蛋桥年画”,就不能很充分地体现时女游春贩夫赏花的市井气息,其名与明代江南是合拍的。最早是笔绘出售,后改为刻版套色。乾隆年间,大小画铺集中在桃花坞和桃花坞附近,有数十家之多,桃花坞年画的色彩异常鲜烈,由此看来苏州的古人极其“好色”。

(据说,桃花坞年画影响到日本的浮世绘,但它自身并无大的发展。我过去认为是被市民趣味的局限,现在看来并不尽是如此。市民趣味反而是它的发展动力,只是中国从没有出现过一个真正的、稳定的市民社会。根据西方人的观点,市民社会中最重要的似乎是自由的空气。市民趣味得不到保障,于是根深蒂固的士大夫习气就来影响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往往坏在士大夫手里,变得暧昧起来。于是桃花坞年画的具体制作者就急躁,就想引进外来文化冲冲晦气,但只在年画上留下这样的字样:“仿大西洋笔法”。这是清代的事情。)

谈月色告诉我:过去年画行有句话,“忙三季,吃一冬”。一到冬季,年关将近,四方主顾,摇船而来,把画工们制作三季的年画,狂购而去,像现在把明星照携往穷乡僻壤似的。这种黄金时代已不复,桃花坞年画最终也只能成为一门怀旧的手艺。

这点是要说明的,在桃花坞木刻年画社里,并没有谈月色这个人,是我虚构的姓名。谈月色尽管空泛,毕竟美丽;谈月色尽管美丽,毕竟空泛。谈月色这个名字,说得清楚一点,是我借用来的,女名男用。她是民国时的才女,印治得非常好。女子治印,即使在现在也不多见,故想为其传名,拆迁到了这里。莫邪铸剑,月色治印,剑为捍卫自身的存在,印是证实存在的自身。手艺证实手曾存在,但这双手呢?

在想象的手艺博物馆边,黄昏时候,我看到市盲人学校(这是我多年前参观时看到的一幕),美丽的女老师在教他们阅读,手到之处,他们知道美丽是怎么回事:书上说的就是“柳眉杏眼”。女老师拿来柳叶,他们摸摸,他们笑了;女老师拿来杏核(现在不是杏子时令),他们摸摸,他们笑了。看来这是我们永远的手工课。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