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强迫症因精神拮抗过度

2016-07-22 10:16 搜狐  

  越来越多的人表示自己有“强迫症”,有人说这就是“完美主义”的另一种说法,也有人说,世上本无强迫症,都是被好生活惯出来的“矫情”。

  世界上真有强迫症这种病吗?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强迫症?本期读书君带你走进重口味心理学测试,看看“强迫症患者”的内心世界。

 强迫症展台:究竟有多少种千奇百怪的强迫症

□污物强迫症:清洗和重复

强迫思维主要与污物有关,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则是“清洗”和“重复”,包括洗手、眨眼、蹲下等动作。

EG:我从6岁开始就总是做些奇怪的事情。起先,我会反复吞咽口水,后来因为担心失去任何一滴口水,每次吞咽口水时我都蹲下用双手接着,再后来我会边吞咽口水边眨眼努嘴儿。总之每次吞咽口水时,我必须做点什么,都是没有原因的,因此我感到害怕。可是如果不这么做,我就会感到很不舒服。虽然我曾尝试克服这些举动,但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直到现在,口水问题把我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如果把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加起来的话,一天大概有3个小时或者更多。这种状况没过多久,我又对厕纸产生了兴趣,我得把它们很费事地撕成条状,必须刚好一厘米宽,然后扔进马桶冲走。为了不让口水弄脏我的手,我每天洗手35~40次,直至双手破裂流血……

 □折返和仪式性强迫症:

强迫行为是不断“折返”,以便确认一件事是否发生,也有一些要求自己的行为具有严格的顺序、步骤和仪式感。

EG:我是一名工程师。每当我离开公寓的时候,我都坚持回去检查灯和煤气是不是关好了,还有冰箱门是不是还开着。有时我会在电梯里想起这些然后返回,有时则是在车库里。当然仅仅返回一次是不够的,有时会重复十几次。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害怕我的疏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我总是这样胡思乱想着,觉得只要我没关好灯,就会引发一起电力事故;只要我没关紧煤气阀门,就会引起煤气爆炸。

我走路的时候,总是用脚尖迈小碎步,还不停回头看,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因为不这样做我觉得我的家庭会发生灾难。我还会把左边的胳膊从衣袖中完全褪出来,好像残疾人一样,因为这样做会让我心里舒服一点儿。

 □“坚持对称性”强迫症

表现为对事物的对称整齐性极高要求,如衣服的摆放有固定的距离,不断地重新安排眼镜和架子上的书等,过度的无意义地复述等。

 EG:每天晚上,我必须把摘下来的眼镜以特定的角度放在梳妆台上。有时,我会接连8次开灯起床,直到眼镜的投影角度令我满意为止。如果角度不对劲,我就会十分痛苦。如果进出房间时没有以我认定的身体姿势,如果衬衫没有完美无缺地挂进衣橱,如果不以某种方式阅读文章的某个段落,如果我的手和指甲没有彻底清洗干净,我就觉得父母会因为我的不当举动而丧命。

强迫症与我的成长如影随形,长大后我又出现了新的症状:每当我路过某个广告招牌时,我必须一字不差地念出上面的标语,否则我就担心每周四出差乘坐的那班飞机会坠毁。圆满地念完这则广告意味着从头到尾没有一丝犹豫,流畅自如,只要有一丝走神,一点儿小的停顿,我也必须重新开始。我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则广告,大约40分钟后,我终于大功告成!

□收集和储藏强迫症

如花费很大的努力去收集琐碎的物件,极不情愿扔掉报纸、奶瓶、食物包装等。

EG:前不久我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捡垃圾。我在房子周围堆满了垃圾,有人看到后就报了警,说我这么做有引起火灾的危险。于是他们开始收缴我的所有藏品,其中还包括一条我20年前用过的卫生巾。

  人人都有强迫症?正常人与患者区别只在程度而非内容

对于许多强迫行为,重要的并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去做。强迫行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一个仪式要涉及一系列固定的步骤,并且有清晰的开始和结束。

比如频繁地、非常仔细地、仪式化地洗手,早晨起床之前在某个固定时间背诵一小段“魔法咒语”,读书或者看报之前默默地背诵字母表等。

强迫思维通常会导致强迫行为的产生,但是并不是每个强迫症患者都会出现强迫行为。当然,无论是强迫思维还是强迫行为,两者都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

正常人偶尔也会有这些症状,正常人与强迫症患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强迫症状的程度,而不是内容。也就是说,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要严重到了影响正常生活的地步。

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其他心理疾病患者的最大区别之一则是——他们丧失了自知力!就是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强迫行为在他们自己眼中是正常的,他们没觉得这是病,而强迫症患者十分清楚自己这样做是病态的,有的还会主动求医。

越聪明越危险?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强迫症

患有强迫症的人往往更聪明,也更多地来自于较高的社会经济阶层。你想啊,强迫症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完美。非常非常追求完美,可能最后呈现出的就是一种病态了,如果他们把自己的完美主义拿出一点点来用到工作上,那就了不得了。

首先来说“强迫思维”的成因:

我们知道人体里同时有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两种物质。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素就会出手,它大量分泌的同时遏制住了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的含量降低。两者就是这样彼此制约平衡着,从而形成了拮抗作用。

同样的,人的精神也存在拮抗作用。比如恐惧时会出现不要怕的心理,受表扬时反而涌现出内疚的感情(因为别人没被表扬),出现对某人邪恶念头的同时又会认识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正是有了这种情感拮抗的存在,我们才觉得精神安定和有安全感。因此,不理性的观念谁都会有的,只是通常它们都是一闪即逝不留痕迹的,但是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却不然,这种拮抗作用在他们那里变得过强了,被颠过来倒过去地想个不停,纠结不休。

举个例子,许多初为人母的女性由于睡眠不足和照顾新生儿的压力,精疲力竭,这个时候她们往往会产生“生出你这个累赘来干吗,干脆扔掉好了”的想法。这种念头会使她们惊恐不安,虽然实际上她们不会真的这么做。

到这里就是分水岭:正常人可以马上终止这个想法,她们清楚这个念头可能是自己情绪不佳造成的,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就忽略和忘记了。但是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她们不仅不会忽略这个古怪念头,还会将这个想法与行动等同起来。当有了扔掉孩子的想法后,强迫症母亲便认为,有这种想法本身和真正做出弃婴的举动是一样严重,一样罪恶的,于是整个人被绕到这种思维里无法脱身,深受其累,甚至最后真的认为自己会做出这样的事。

在说“强迫行为”的成因之前,我想要大家明白一件事情: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行为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快感,而是为了减轻其情感上的痛苦。

这时我们再搬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强化——形成行为

即不经意的动作——得到了加强(愉悦感、奖励等)——形成行为。

 很多强迫症患者在焦虑的时候,无意间做了某个动作,然后他们发现,做了这个动作后心里不痛苦了,也不难受了,神清气爽,精神百倍。那么这种动作对他们来说就算是一种解救和鼓励。当下次患者再感到焦虑的时候,他们会重复这个动作,久而久之这种动作就得到了巩固,形成了强迫行为。

 强迫症能治吗?“暴露—阻止大法”和“森田疗法”

治疗强迫症,一个很直接的办法就是“暴露—阻止大法”,这个方法的前半程就是暴露疗法。

  □“暴露—阻止大法”

下面我们具体举例说明:

患者阿琼,女,26岁,研究生在读。

阿琼刚结婚,但夫妻关系已经危机重重,原因就在于她经常洁癖大发作,阿琼自己交代说,每天要洗两次澡,每次45分钟,中间必须按“套路”完成多件事,比如沐浴液涂几次,腿上的泥搓几次,必须严格按照计划完成。除此之外,每天还要洗手20遍,每遍不少于5分钟。她每天还要花大量时间,用酒精擦洗各种物品。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自己害怕被“污染”,尤其是狗粪和浴室里来自他人粪便的细菌,还有马路上的垃圾和动物尸体。为了避免接触这些物品,她活得很辛苦。

阿琼的丈夫跳出来说:她还活得辛苦?来看看我的生活吧!

我出门倒垃圾的时候,水龙头要一直开着,因为如果倒完垃圾回来再开水龙头,水龙头就会被弄脏。——这是阿琼说的。她让我把垃圾放在地上,站在离垃圾车远一点儿的地方,保证不碰到它,再把垃圾包丢进去。然后我回到家,要用干净的手腕挤压洗手液,这样可以避免弄脏肥皂器……这个过程要持续20遍,每换一个垃圾包重复一次。别问我为什么家里一天要换这么多垃圾包,这是阿琼的规定!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任何“闪失”,比如垃圾包的外边沾有一点不明液体,弄到我衣服上,被她看见了,她就会不高兴。她会让我去垃圾堆里找被污染的垃圾袋,来确认那到底是什么液体,要不她就不能活了!我每天都要去翻垃圾堆,你说我过的这是什么日子?!

为了拯救阿琼和她的丈夫于“水火”,我们开始治疗行动

首先,治疗师和阿琼一起制定了一份引发不安的刺激登记表,并根据程度不同,将它们从1到100打分排序:

直接触摸狗粪——100分

触摸沾有动物尸体的轮胎——95分

接触公共厕所——90分

接触户外的垃圾箱——85分

公共浴室的门把手——80分

以此类推……

然后,治疗师在随后的一周一次的治疗中,从等级较低的刺激开始,故意让阿琼暴露在这些环境中……

除了暴露治疗,阿琼还要完成“家庭作业”。比如在一次治疗中,治疗师开车与阿琼一起来到一条马路边,那儿有一只死猫,治疗师坚持要求阿琼接近那具已经散发出臭味的尸体,用鞋底触碰它,然后让她触摸自己的鞋子。治疗师让阿琼把尸体附近的一块小鹅卵石和一根碰过死猫的小棍子放在口袋里,随身携带,每天没事儿就拿出来摸摸。治疗师还要求她在以后的几天里开车从那儿路过。

以上就是“暴露—阻止大法”里的“暴露”,下面我们就要说“阻止”了。阻止什么呢?就是阻止强迫行为,在这里就是阿琼的“清洗行为”。

治疗师为她制定了一套不清洗规则:

在三天内,必须完全不做任何清洗。三天过后,她可以洗10分钟澡。然后再三天不做任何清洗。

不出所料,阿琼是崩溃的,她极度怀疑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治疗师不断地鼓励她,支持她渡过这一难关,但始终坚持要求。

阿琼最终成功了!她能够做到治疗计划要求的:每天只洗一次10分钟的澡,每天洗手不超过5次,每次30秒,并且只在吃饭前、如厕后和接触了很脏或油污的东西以后才洗手。

 □“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基于对放下执念的参悟下诞生的,一种讲求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森田正马教授

何谓“顺其自然”?森田君认为,要达到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正如从道理上认识到没有鬼,但是夜晚路过坟地照样会害怕一样,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必须在情感上有所改变。

而人的情感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力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也变得迟钝麻木。因此,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所以要求患者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

举例说,你马上要参加一场重要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这些情绪,它们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努力复习的动力,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和焦虑,那么你就违背了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反而会越来越严重。再比如说,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他和陌生人说话感到紧张和脸红,他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情,越注意越紧张,越紧张就越脸红,以至于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面红耳赤了。之所以会这样,就是他违背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和脸红的反应。而他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与之对抗,结果必然会惨败。

接着,在“顺其自然”的态度下我们还要“为所当为”。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性格和思想决定行为,却忽略了一点:我们的行动也会造就我们的性格。

强迫症患者的精神冲突往往停留在主观世界中,担心自己伤害别人,担心自己被污物弄脏……他们真是对这些不安的念头想了又想,斗了又斗。但在实际生活中,强迫症患者往往对引起自己不安的事物抱有一种逃避的态度,比如怕想到和母亲乱伦就躲着不见母亲,怕被污物弄脏就拼命清洗身体……

事实上,单凭个人主观意志的努力,是无法摆脱内心痛苦的,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改变想法,于是“不管怎样,先做再说吧”!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患者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就好比要学会游泳,不跳入水中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即使你不会游,但是跳入水中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后再在水里逐步学习游泳技术。

“为所当为”运用到强迫症的治疗当中,就是要患者把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当然,刚开始心中的杂念仍然会让你感到痛苦,只要你学会忍受痛苦,“痛并生活着”,努力去做好现实生活中该做的事,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消失了。

|关于书|

  

书名:重口味心理学(百万册纪念完整版)

作者: 姚尧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副标题: 怎样证明你不是神经病?

出版年: 2016-7-1

责任编辑:贾丕锐

  越来越多的人表示自己有“强迫症”,有人说这就是“完美主义”的另一种说法,也有人说,世上本无强迫症,都是被好生活惯出来的“矫情”。

  世界上真有强迫症这种病吗?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强迫症?本期读书君带你走进重口味心理学测试,看看“强迫症患者”的内心世界。

 强迫症展台:究竟有多少种千奇百怪的强迫症

□污物强迫症:清洗和重复

强迫思维主要与污物有关,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则是“清洗”和“重复”,包括洗手、眨眼、蹲下等动作。

EG:我从6岁开始就总是做些奇怪的事情。起先,我会反复吞咽口水,后来因为担心失去任何一滴口水,每次吞咽口水时我都蹲下用双手接着,再后来我会边吞咽口水边眨眼努嘴儿。总之每次吞咽口水时,我必须做点什么,都是没有原因的,因此我感到害怕。可是如果不这么做,我就会感到很不舒服。虽然我曾尝试克服这些举动,但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直到现在,口水问题把我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如果把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加起来的话,一天大概有3个小时或者更多。这种状况没过多久,我又对厕纸产生了兴趣,我得把它们很费事地撕成条状,必须刚好一厘米宽,然后扔进马桶冲走。为了不让口水弄脏我的手,我每天洗手35~40次,直至双手破裂流血……

 □折返和仪式性强迫症:

强迫行为是不断“折返”,以便确认一件事是否发生,也有一些要求自己的行为具有严格的顺序、步骤和仪式感。

EG:我是一名工程师。每当我离开公寓的时候,我都坚持回去检查灯和煤气是不是关好了,还有冰箱门是不是还开着。有时我会在电梯里想起这些然后返回,有时则是在车库里。当然仅仅返回一次是不够的,有时会重复十几次。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害怕我的疏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我总是这样胡思乱想着,觉得只要我没关好灯,就会引发一起电力事故;只要我没关紧煤气阀门,就会引起煤气爆炸。

我走路的时候,总是用脚尖迈小碎步,还不停回头看,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因为不这样做我觉得我的家庭会发生灾难。我还会把左边的胳膊从衣袖中完全褪出来,好像残疾人一样,因为这样做会让我心里舒服一点儿。

 □“坚持对称性”强迫症

表现为对事物的对称整齐性极高要求,如衣服的摆放有固定的距离,不断地重新安排眼镜和架子上的书等,过度的无意义地复述等。

 EG:每天晚上,我必须把摘下来的眼镜以特定的角度放在梳妆台上。有时,我会接连8次开灯起床,直到眼镜的投影角度令我满意为止。如果角度不对劲,我就会十分痛苦。如果进出房间时没有以我认定的身体姿势,如果衬衫没有完美无缺地挂进衣橱,如果不以某种方式阅读文章的某个段落,如果我的手和指甲没有彻底清洗干净,我就觉得父母会因为我的不当举动而丧命。

强迫症与我的成长如影随形,长大后我又出现了新的症状:每当我路过某个广告招牌时,我必须一字不差地念出上面的标语,否则我就担心每周四出差乘坐的那班飞机会坠毁。圆满地念完这则广告意味着从头到尾没有一丝犹豫,流畅自如,只要有一丝走神,一点儿小的停顿,我也必须重新开始。我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则广告,大约40分钟后,我终于大功告成!

□收集和储藏强迫症

如花费很大的努力去收集琐碎的物件,极不情愿扔掉报纸、奶瓶、食物包装等。

EG:前不久我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捡垃圾。我在房子周围堆满了垃圾,有人看到后就报了警,说我这么做有引起火灾的危险。于是他们开始收缴我的所有藏品,其中还包括一条我20年前用过的卫生巾。

  人人都有强迫症?正常人与患者区别只在程度而非内容

对于许多强迫行为,重要的并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去做。强迫行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一个仪式要涉及一系列固定的步骤,并且有清晰的开始和结束。

比如频繁地、非常仔细地、仪式化地洗手,早晨起床之前在某个固定时间背诵一小段“魔法咒语”,读书或者看报之前默默地背诵字母表等。

强迫思维通常会导致强迫行为的产生,但是并不是每个强迫症患者都会出现强迫行为。当然,无论是强迫思维还是强迫行为,两者都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

正常人偶尔也会有这些症状,正常人与强迫症患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强迫症状的程度,而不是内容。也就是说,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要严重到了影响正常生活的地步。

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其他心理疾病患者的最大区别之一则是——他们丧失了自知力!就是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强迫行为在他们自己眼中是正常的,他们没觉得这是病,而强迫症患者十分清楚自己这样做是病态的,有的还会主动求医。

越聪明越危险?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强迫症

患有强迫症的人往往更聪明,也更多地来自于较高的社会经济阶层。你想啊,强迫症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完美。非常非常追求完美,可能最后呈现出的就是一种病态了,如果他们把自己的完美主义拿出一点点来用到工作上,那就了不得了。

首先来说“强迫思维”的成因:

我们知道人体里同时有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两种物质。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素就会出手,它大量分泌的同时遏制住了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的含量降低。两者就是这样彼此制约平衡着,从而形成了拮抗作用。

同样的,人的精神也存在拮抗作用。比如恐惧时会出现不要怕的心理,受表扬时反而涌现出内疚的感情(因为别人没被表扬),出现对某人邪恶念头的同时又会认识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正是有了这种情感拮抗的存在,我们才觉得精神安定和有安全感。因此,不理性的观念谁都会有的,只是通常它们都是一闪即逝不留痕迹的,但是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却不然,这种拮抗作用在他们那里变得过强了,被颠过来倒过去地想个不停,纠结不休。

举个例子,许多初为人母的女性由于睡眠不足和照顾新生儿的压力,精疲力竭,这个时候她们往往会产生“生出你这个累赘来干吗,干脆扔掉好了”的想法。这种念头会使她们惊恐不安,虽然实际上她们不会真的这么做。

到这里就是分水岭:正常人可以马上终止这个想法,她们清楚这个念头可能是自己情绪不佳造成的,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就忽略和忘记了。但是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她们不仅不会忽略这个古怪念头,还会将这个想法与行动等同起来。当有了扔掉孩子的想法后,强迫症母亲便认为,有这种想法本身和真正做出弃婴的举动是一样严重,一样罪恶的,于是整个人被绕到这种思维里无法脱身,深受其累,甚至最后真的认为自己会做出这样的事。

在说“强迫行为”的成因之前,我想要大家明白一件事情: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行为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快感,而是为了减轻其情感上的痛苦。

这时我们再搬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强化——形成行为

即不经意的动作——得到了加强(愉悦感、奖励等)——形成行为。

 很多强迫症患者在焦虑的时候,无意间做了某个动作,然后他们发现,做了这个动作后心里不痛苦了,也不难受了,神清气爽,精神百倍。那么这种动作对他们来说就算是一种解救和鼓励。当下次患者再感到焦虑的时候,他们会重复这个动作,久而久之这种动作就得到了巩固,形成了强迫行为。

 强迫症能治吗?“暴露—阻止大法”和“森田疗法”

治疗强迫症,一个很直接的办法就是“暴露—阻止大法”,这个方法的前半程就是暴露疗法。

  □“暴露—阻止大法”

下面我们具体举例说明:

患者阿琼,女,26岁,研究生在读。

阿琼刚结婚,但夫妻关系已经危机重重,原因就在于她经常洁癖大发作,阿琼自己交代说,每天要洗两次澡,每次45分钟,中间必须按“套路”完成多件事,比如沐浴液涂几次,腿上的泥搓几次,必须严格按照计划完成。除此之外,每天还要洗手20遍,每遍不少于5分钟。她每天还要花大量时间,用酒精擦洗各种物品。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自己害怕被“污染”,尤其是狗粪和浴室里来自他人粪便的细菌,还有马路上的垃圾和动物尸体。为了避免接触这些物品,她活得很辛苦。

阿琼的丈夫跳出来说:她还活得辛苦?来看看我的生活吧!

我出门倒垃圾的时候,水龙头要一直开着,因为如果倒完垃圾回来再开水龙头,水龙头就会被弄脏。——这是阿琼说的。她让我把垃圾放在地上,站在离垃圾车远一点儿的地方,保证不碰到它,再把垃圾包丢进去。然后我回到家,要用干净的手腕挤压洗手液,这样可以避免弄脏肥皂器……这个过程要持续20遍,每换一个垃圾包重复一次。别问我为什么家里一天要换这么多垃圾包,这是阿琼的规定!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任何“闪失”,比如垃圾包的外边沾有一点不明液体,弄到我衣服上,被她看见了,她就会不高兴。她会让我去垃圾堆里找被污染的垃圾袋,来确认那到底是什么液体,要不她就不能活了!我每天都要去翻垃圾堆,你说我过的这是什么日子?!

为了拯救阿琼和她的丈夫于“水火”,我们开始治疗行动

首先,治疗师和阿琼一起制定了一份引发不安的刺激登记表,并根据程度不同,将它们从1到100打分排序:

直接触摸狗粪——100分

触摸沾有动物尸体的轮胎——95分

接触公共厕所——90分

接触户外的垃圾箱——85分

公共浴室的门把手——80分

以此类推……

然后,治疗师在随后的一周一次的治疗中,从等级较低的刺激开始,故意让阿琼暴露在这些环境中……

除了暴露治疗,阿琼还要完成“家庭作业”。比如在一次治疗中,治疗师开车与阿琼一起来到一条马路边,那儿有一只死猫,治疗师坚持要求阿琼接近那具已经散发出臭味的尸体,用鞋底触碰它,然后让她触摸自己的鞋子。治疗师让阿琼把尸体附近的一块小鹅卵石和一根碰过死猫的小棍子放在口袋里,随身携带,每天没事儿就拿出来摸摸。治疗师还要求她在以后的几天里开车从那儿路过。

以上就是“暴露—阻止大法”里的“暴露”,下面我们就要说“阻止”了。阻止什么呢?就是阻止强迫行为,在这里就是阿琼的“清洗行为”。

治疗师为她制定了一套不清洗规则:

在三天内,必须完全不做任何清洗。三天过后,她可以洗10分钟澡。然后再三天不做任何清洗。

不出所料,阿琼是崩溃的,她极度怀疑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治疗师不断地鼓励她,支持她渡过这一难关,但始终坚持要求。

阿琼最终成功了!她能够做到治疗计划要求的:每天只洗一次10分钟的澡,每天洗手不超过5次,每次30秒,并且只在吃饭前、如厕后和接触了很脏或油污的东西以后才洗手。

 □“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基于对放下执念的参悟下诞生的,一种讲求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森田正马教授

何谓“顺其自然”?森田君认为,要达到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正如从道理上认识到没有鬼,但是夜晚路过坟地照样会害怕一样,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必须在情感上有所改变。

而人的情感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力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也变得迟钝麻木。因此,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所以要求患者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

举例说,你马上要参加一场重要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这些情绪,它们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努力复习的动力,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和焦虑,那么你就违背了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反而会越来越严重。再比如说,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他和陌生人说话感到紧张和脸红,他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情,越注意越紧张,越紧张就越脸红,以至于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面红耳赤了。之所以会这样,就是他违背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和脸红的反应。而他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与之对抗,结果必然会惨败。

接着,在“顺其自然”的态度下我们还要“为所当为”。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性格和思想决定行为,却忽略了一点:我们的行动也会造就我们的性格。

强迫症患者的精神冲突往往停留在主观世界中,担心自己伤害别人,担心自己被污物弄脏……他们真是对这些不安的念头想了又想,斗了又斗。但在实际生活中,强迫症患者往往对引起自己不安的事物抱有一种逃避的态度,比如怕想到和母亲乱伦就躲着不见母亲,怕被污物弄脏就拼命清洗身体……

事实上,单凭个人主观意志的努力,是无法摆脱内心痛苦的,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改变想法,于是“不管怎样,先做再说吧”!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患者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就好比要学会游泳,不跳入水中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即使你不会游,但是跳入水中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后再在水里逐步学习游泳技术。

“为所当为”运用到强迫症的治疗当中,就是要患者把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当然,刚开始心中的杂念仍然会让你感到痛苦,只要你学会忍受痛苦,“痛并生活着”,努力去做好现实生活中该做的事,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消失了。

|关于书|

  

书名:重口味心理学(百万册纪念完整版)

作者: 姚尧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副标题: 怎样证明你不是神经病?

出版年: 2016-7-1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