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藏铁路10年纪行:草儿绿了 牛羊肥了 牧民富了

2016-07-28 14:47 中国西藏新闻网  

六月的那曲草原,牛马成群,嫩绿色的草儿覆盖着大地。于夏日艳阳与微风中,站在那曲地区现代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眼前却呈现另一番景象。

大大小小的房舍错落有致地“撒落”在那曲镇次曲塘草地上,牦牛也“住”上了现代小“洋房”。这就是藏北现代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一个新探索。

那曲是如何打破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不断巩固牧业基础地位?经过不断探索,那曲地区建起现代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这为现代牧业发展描摹出一幅怎样的图景?青藏铁路十周年之际,记者一行来到这里,探访牧民心里有着怎样的“无边草原”。

这还要从民主改革时说起。那时,那曲地区各类牲畜存栏249万头(只、匹),如今已发展到700万头(只、匹)以上。

“我地传统牧业已经走到了死胡同,人口、畜群的不断增长与有限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地牧业发展的 两大主要矛盾。”2011年的那曲地区经济工作会议,研判牧业发展形势可谓一针见血,更何况,借助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那曲已经谋准时机。

“传统畜牧业是数量型的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了。”那曲地区农牧局调研员郭红宝望着前方广袤的草地,话中带着担忧,“要实现由数量型传统牧业向质量型现代 牧业转变,防减灾和牧业产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郭红宝告诉记者,实践这一思路的载体就是那曲地区现代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

为加快牦牛产业、饲草产业、特色有机经济作物产业化发展,打造本地特色产品品牌,示范基地先后引进了3家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企业,致力于牦牛乳类、肉类、有机经济作物等产品开发。

“哪里的草原如此宽广?哪里的鲜花如此芳香?哪里的牛羊如此肥壮?哪里的奶茶如此甜香?”藏北的牧歌依然在飘荡。让歌中的“哪里”确指“这里”,是藏北人最急切的期盼。

眼前的示范基地从2012年12月投入运营至今,已累计投入资金2600余万元。该基地由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大层次组成,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3000亩。

夏日的草原像是碧绿色的大画布,牦牛与绵羊的黑与白泼洒于上。“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传统牧业下的诗意美景,站在示范基地上,这句话却有另一番意味。

为了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示范基地探索“示范基地+企业+合作社+牧户”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受到了牧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激发了牧民群众转变传统牧业生产方式的积极性。

在草原牧业转型期,牧民重担在肩。

“三月草发芽,四月黄绿杂,五月山川青,六月草丰盛,七月草开花,八月草尖黄,九月遍地黄。”桑珠是一个普通牧民,一串俗谚显示牧人对草原生态谙熟于心。

“那曲牧民祖祖辈辈与放牧打交道,牧民会改变原有的放牧方式吗?”桑珠说的俗谚,引起了记者这个疑问。

“牧民确实有疑虑啊!但是依靠着青藏铁路的天然交通优势,在自治区科技厅和地区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示范基地承担了‘金牦牛科技工程’课题,课题以改变传 统牧业‘低产、低效、低端’的生产方式为突破口和研究重点,通过近3年的研究,取得了《牦牛半舍饲养殖技术规程》《牦牛优良品种、类群区域划分参考》等科 研成果,获得了高寒牲畜棚圈设计、牦牛营养配方饲料、短期育肥、畜群结构调整等重要科研数据。”郭红宝笑着说,参与示范基地科研工作的30名人员都是手把 手地给牧民做示范,得到牧民们的大力支持和欢迎。

天色渐晚,又是牧归时。夕阳下,场里的工人迎来了一天最忙碌的时刻。在每天挤奶的时间里,从工人忙碌的身影中,既能看到牧人的勤劳,也能看到现代牧业工人的风采。

“以前,一头牦牛一年的泌乳期为150天,产奶量为每天0.5公斤。经过养殖示范场的改进,现在一头牦牛一年的泌乳期提高到200天,产奶量每天在1.3公斤左右。”桑珠告诉记者,试运营不到一年,场里已解决牧民就业21人,实现收入15万余元。

“他把自己家的11头牦牛都放到场子里了。”郭红宝在一旁告诉记者。现代畜牧业的好处,桑珠最有体会。

远望去,那曲河与青藏铁路环抱示范基地,这里更像一块风水宝地。桑珠抿着嘴、望向贯穿草原的“巨龙”——青藏铁路。“把牦牛肉做乳类、肉类等深加工产品,然后让产品‘坐着’火车,进入全国各地的超市里去。”桑珠憧憬着未来说道。

在这片风水宝地上,集“标准化作业与规模化养殖、产品精细加工与特色品牌打造、生态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牧业产业链,让草儿绿了起来、牛羊肥了起来、牧民富了起来。(记者 王晓莉 周波 麦正伟 王雅慧)

责任编辑:贾贾

六月的那曲草原,牛马成群,嫩绿色的草儿覆盖着大地。于夏日艳阳与微风中,站在那曲地区现代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眼前却呈现另一番景象。

大大小小的房舍错落有致地“撒落”在那曲镇次曲塘草地上,牦牛也“住”上了现代小“洋房”。这就是藏北现代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一个新探索。

那曲是如何打破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不断巩固牧业基础地位?经过不断探索,那曲地区建起现代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这为现代牧业发展描摹出一幅怎样的图景?青藏铁路十周年之际,记者一行来到这里,探访牧民心里有着怎样的“无边草原”。

这还要从民主改革时说起。那时,那曲地区各类牲畜存栏249万头(只、匹),如今已发展到700万头(只、匹)以上。

“我地传统牧业已经走到了死胡同,人口、畜群的不断增长与有限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地牧业发展的 两大主要矛盾。”2011年的那曲地区经济工作会议,研判牧业发展形势可谓一针见血,更何况,借助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那曲已经谋准时机。

“传统畜牧业是数量型的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了。”那曲地区农牧局调研员郭红宝望着前方广袤的草地,话中带着担忧,“要实现由数量型传统牧业向质量型现代 牧业转变,防减灾和牧业产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郭红宝告诉记者,实践这一思路的载体就是那曲地区现代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

为加快牦牛产业、饲草产业、特色有机经济作物产业化发展,打造本地特色产品品牌,示范基地先后引进了3家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企业,致力于牦牛乳类、肉类、有机经济作物等产品开发。

“哪里的草原如此宽广?哪里的鲜花如此芳香?哪里的牛羊如此肥壮?哪里的奶茶如此甜香?”藏北的牧歌依然在飘荡。让歌中的“哪里”确指“这里”,是藏北人最急切的期盼。

眼前的示范基地从2012年12月投入运营至今,已累计投入资金2600余万元。该基地由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大层次组成,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3000亩。

夏日的草原像是碧绿色的大画布,牦牛与绵羊的黑与白泼洒于上。“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传统牧业下的诗意美景,站在示范基地上,这句话却有另一番意味。

为了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示范基地探索“示范基地+企业+合作社+牧户”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受到了牧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激发了牧民群众转变传统牧业生产方式的积极性。

在草原牧业转型期,牧民重担在肩。

“三月草发芽,四月黄绿杂,五月山川青,六月草丰盛,七月草开花,八月草尖黄,九月遍地黄。”桑珠是一个普通牧民,一串俗谚显示牧人对草原生态谙熟于心。

“那曲牧民祖祖辈辈与放牧打交道,牧民会改变原有的放牧方式吗?”桑珠说的俗谚,引起了记者这个疑问。

“牧民确实有疑虑啊!但是依靠着青藏铁路的天然交通优势,在自治区科技厅和地区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示范基地承担了‘金牦牛科技工程’课题,课题以改变传 统牧业‘低产、低效、低端’的生产方式为突破口和研究重点,通过近3年的研究,取得了《牦牛半舍饲养殖技术规程》《牦牛优良品种、类群区域划分参考》等科 研成果,获得了高寒牲畜棚圈设计、牦牛营养配方饲料、短期育肥、畜群结构调整等重要科研数据。”郭红宝笑着说,参与示范基地科研工作的30名人员都是手把 手地给牧民做示范,得到牧民们的大力支持和欢迎。

天色渐晚,又是牧归时。夕阳下,场里的工人迎来了一天最忙碌的时刻。在每天挤奶的时间里,从工人忙碌的身影中,既能看到牧人的勤劳,也能看到现代牧业工人的风采。

“以前,一头牦牛一年的泌乳期为150天,产奶量为每天0.5公斤。经过养殖示范场的改进,现在一头牦牛一年的泌乳期提高到200天,产奶量每天在1.3公斤左右。”桑珠告诉记者,试运营不到一年,场里已解决牧民就业21人,实现收入15万余元。

“他把自己家的11头牦牛都放到场子里了。”郭红宝在一旁告诉记者。现代畜牧业的好处,桑珠最有体会。

远望去,那曲河与青藏铁路环抱示范基地,这里更像一块风水宝地。桑珠抿着嘴、望向贯穿草原的“巨龙”——青藏铁路。“把牦牛肉做乳类、肉类等深加工产品,然后让产品‘坐着’火车,进入全国各地的超市里去。”桑珠憧憬着未来说道。

在这片风水宝地上,集“标准化作业与规模化养殖、产品精细加工与特色品牌打造、生态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牧业产业链,让草儿绿了起来、牛羊肥了起来、牧民富了起来。(记者 王晓莉 周波 麦正伟 王雅慧)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