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草原往事:民兵也是兵

2016-08-03 10:46 正北方网-北方新报   宋福恒

 

1975年农历七月,20岁的我参加了公社武装部组织的民兵训练,为期半个月。

那是一个大热的下午,我们一行13人全副武装,在大队民兵营长王银娃的带领下,来到公社武装部报到。偌大的武装部院内聚满了年轻人,一个个挎着枪,腰间围了子弹袋。集合号响过后,大家整队站定。公社武装部长史培芳腰束武装带,挂着小手枪,健步跨上讲台,向大家行礼后大声说:“同志们,根据上级命令,现抽组全公社基干民兵,进行军事训练,以提高战斗能力。要达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下面,我宣布此次训练的建制及人员情况。”

据史培芳介绍,这次集训组成一个连,由公社书记张培合任指导员,他任连长。每大队为一个班,全连九个班,由大队民兵营长任班长。三个班组成一个排,由班长任正副排长及党小组长。人员安排好后,打开库房,补充武器弹药。全连又配置了一挺重机枪,三挺轻机枪。每人50发子弹,5个手榴弹。这装备比当年八路军打鬼子时强多了。和我同去的段赶年长得五大三粗,成了排里的机枪手。他交回背着的步枪,扛起机枪,还挎着一铁箱子弹,走起来比我们背步枪的还轻松。大家着装完毕,史培芳一声令下:“出发!”我们排成两行,打着军旗,向宿营地四道沟村进发。

四道沟村坐落在马头山纵深处一个沟湾里,四面环山,绿树掩映。当年鲁平、祁保山打游击,这里就是根据地。夜晚八点多,我们开进了村。老乡提着马灯、打了火把夹道欢迎,很有些战争年代的样子。我们走入各自住宿点,放下武器和背包就忙活起来。先整理内务,再给房东扫院、担水,铡草、喂牲口。我的房东边二旦是拥军模范,听说在抗日战争年代他曾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两名负伤的八路军战士。他待人热情,我们住下后,他照顾得很周到。他的小女儿香枝十八九岁,人长得秀气,是生产队的妇女队长。一有闲就跑到我们房间,和大伙说长道短,银铃般的笑声让我们心里泛起缕缕甜意。

第二天天蒙蒙亮,起床号响了。大家赶紧爬起来,用毛巾擦把脸,打起背包提了枪,到村里的打谷场集合。全连以排为单位站定,前后看齐,左右成行。点名、报数后,连长一声令下:“队列训练开始!”在排长的指挥下,大家雄赳赳、气昂昂行进在打谷场上,口令声响彻山谷。

下操后,吃罢早饭,开始上主课。捕俘拳术是这次训练的主要科目,安排在每天上午第一节。起初学习分解动作,教练郑二平一套套地教。八套拳练熟后,学对打,最后练散打。对打还算讲情面,两个人你来我往,虚招多。可散打就收不住,直打得皮开肉绽、鼻青脸肿。停止打斗的哨声响过后,大家一个个灰头土脸,没有一丝力气,拖着疲惫的身体坐在树荫下。气还没喘匀,军事课又开始了。大树下立了一块用门板做成的简易黑板,军事教员李占元全副武装出现在黑板前。那时,他三十出头,是正规部队的作训科长,转业到凉城县武装部工作。他讲课特有水平,一口京腔,以姿势助说话。多用实物,讲到单兵掩体、战壕时,他用粉笔轻轻勾画几下,黑板上清楚地出现了逼真的样图,他在课堂上主要讲述射击、投弹、挖掩体等步兵常识。

下午,各排集队来到打谷场,由李占元主持实训。他身穿绿军装,腰扎武装带,英姿飒爽地站在队列前。他提高声音强调射击投弹要领,还亲自示范。他说,射击瞄准时,眼要直视,与标尺、准星、靶心成一线。投弹时要站稳身子,掌握好臂肩角度,根据情况选择姿势(站式、蹲式、卧式等)。然后,我们以班为单位,开始训练。大家举枪学瞄准,提弹练投掷。酷热的七月,一个个练得大汗淋漓、很想坐下歇会儿。可李教官严肃认真,命令我们端起枪继续练瞄准。还给大伙儿的枪杆上挂了砖头、石块,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投弹训练更累人,教练弹掷来扔出的,几天下来,胳膊都肿了,疼得要命,也不能停下。

晚上,我们在打谷场席地而坐,顶着星星月亮开会。指导员精辟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国内外新形势,理解了“第三世界”“超级大国”等新名词,认识到“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重要意义。连长总结一天的训练情况,安排第二天的训练任务。最后,各排推出训练标兵,谈心得,表决心。中间休息时间,排与排之间拉歌比赛,会场欢声雷动,气氛热烈。夜深了,才回到住地休息。

在训练期间,大家还开展支农劳动。休息的时候,大家围坐在地头,唱歌说笑。香枝的一曲《一道道清河水》让大伙听得如痴如醉。她身穿毛蓝布裤子、红底腊梅花半袖衫,双手捏着黑亮亮的大辫子,站在人群里。白净的脸庞上黑眸闪动,红唇启动,甜嫩的声音流入我们耳中。事后,杨平贵对我说:“香枝唱歌时,那眼神转来转去,最后落到你的身上好一会儿呢!看来你要喜事临身了。”我听后一阵脸热。其实,我和香枝似乎有了那层意思,香枝曾暗地里送过我煮熟的鸡蛋,还说要给我纳双鞋垫。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我们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最后一天下午,进行了汇报表演。靠山弯的打谷场上搭起高大的主席台,四边插满红旗。台上坐满了军容整齐的县社两级武装部干部,我们全副武装列队站在台下。周围站满了前来观阵的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那阵势不亚于首都的大阅兵。县武装部长一声令下,我们三个排踏着整齐的步伐行进在打谷场上。当走过主席台时,带队的排长拉长声调喊:“正步走——”我们枪上肩,高抬腿,甩开臂齐刷刷走过主席台,那姿势比得上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护卫队。顿时,场里响起一阵掌声。接下来便是徒手格斗。一声哨响,120多人站在打谷场上,郑二平一声令下:“捕俘拳术开始!”我们出拳踢脚,整齐地做完八套操。哨声再起,对打开始。我们两人一组,对打起来。弓步冲拳、护面掌踢当脚,扫地扑风,就地翻滚,你推我搡,摔倒跃起。引得全场喝彩声不断。我们个个精神抖擞,越表演越有劲。

表演结束后,大家拍掉身上的灰土,整队进入沟弯的靶场,开始射击汇报。老民兵个个身手不凡,他们无论打死靶还是活动靶,都弹无虚发,全场一片欢呼。轮到我们新兵上场,可闹出不少笑话,急坏了史培芳部长。范玉平提了冲锋枪走上靶台,站稳身,端起枪瞄准靶心扣动了扳机。可持枪的手没来得及用力,枪口让出膛子弹的冲力压下,十发子弹全部打到脚尖前,让台上的行家捏了一把汗。段赶年扛着轻机枪走上靶台,架好后,验弹员把弹夹安好,只见对面小旗摇了几摇,他扣动了扳机。按要求先点射,后连射。可枪响后,十粒子弹全部射到靶子旁边的大杨树上,喜鹊窝飞起尘土,树枝纷纷落下。

投弹开始了,我们趴在战壕里,向前面的空地投掷手榴弹。我接过验弹员递来的手榴弹,打开柄上的保险盖,右手持柄,用无名指扣住保险环,跳出战壕,前腿弓后腿蹬,全身用力,手榴弹脱手而出,冒着白烟飞上天空。“轰”的一声落到60多米远的地方炸响,场内响起一片掌声。同班的杨平贵颤抖着爬出战壕,接过验弹员递来的手榴弹,保险盖都没打就扔出去,双手捂了耳朵滚回壕里。很久没有响声,王银娃探出头望望,慢慢爬出战壕,猫着腰,蹑手蹑脚向手榴弹方向摸去。不一会儿捡回那枚没揭保险盖的手榴弹。他狠狠瞪了杨平贵一眼,亲手揭开盖,挂在杨平贵无名指上,让他上。杨平贵光看保险环,一上战壕摔了个大跟头,手榴弹借着惯性甩出手,离头三步远“滋滋”冒着白烟,王银娃见状,一下跃出战壕,抬脚踢飞手榴弹,才消除了险情。

半个月的军训生活结束了,这次训练虽然没有进入绿色军营,可也真枪实弹,让我过了一把当兵瘾。文/宋福恒

责任编辑:郭正杰

 

1975年农历七月,20岁的我参加了公社武装部组织的民兵训练,为期半个月。

那是一个大热的下午,我们一行13人全副武装,在大队民兵营长王银娃的带领下,来到公社武装部报到。偌大的武装部院内聚满了年轻人,一个个挎着枪,腰间围了子弹袋。集合号响过后,大家整队站定。公社武装部长史培芳腰束武装带,挂着小手枪,健步跨上讲台,向大家行礼后大声说:“同志们,根据上级命令,现抽组全公社基干民兵,进行军事训练,以提高战斗能力。要达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下面,我宣布此次训练的建制及人员情况。”

据史培芳介绍,这次集训组成一个连,由公社书记张培合任指导员,他任连长。每大队为一个班,全连九个班,由大队民兵营长任班长。三个班组成一个排,由班长任正副排长及党小组长。人员安排好后,打开库房,补充武器弹药。全连又配置了一挺重机枪,三挺轻机枪。每人50发子弹,5个手榴弹。这装备比当年八路军打鬼子时强多了。和我同去的段赶年长得五大三粗,成了排里的机枪手。他交回背着的步枪,扛起机枪,还挎着一铁箱子弹,走起来比我们背步枪的还轻松。大家着装完毕,史培芳一声令下:“出发!”我们排成两行,打着军旗,向宿营地四道沟村进发。

四道沟村坐落在马头山纵深处一个沟湾里,四面环山,绿树掩映。当年鲁平、祁保山打游击,这里就是根据地。夜晚八点多,我们开进了村。老乡提着马灯、打了火把夹道欢迎,很有些战争年代的样子。我们走入各自住宿点,放下武器和背包就忙活起来。先整理内务,再给房东扫院、担水,铡草、喂牲口。我的房东边二旦是拥军模范,听说在抗日战争年代他曾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两名负伤的八路军战士。他待人热情,我们住下后,他照顾得很周到。他的小女儿香枝十八九岁,人长得秀气,是生产队的妇女队长。一有闲就跑到我们房间,和大伙说长道短,银铃般的笑声让我们心里泛起缕缕甜意。

第二天天蒙蒙亮,起床号响了。大家赶紧爬起来,用毛巾擦把脸,打起背包提了枪,到村里的打谷场集合。全连以排为单位站定,前后看齐,左右成行。点名、报数后,连长一声令下:“队列训练开始!”在排长的指挥下,大家雄赳赳、气昂昂行进在打谷场上,口令声响彻山谷。

下操后,吃罢早饭,开始上主课。捕俘拳术是这次训练的主要科目,安排在每天上午第一节。起初学习分解动作,教练郑二平一套套地教。八套拳练熟后,学对打,最后练散打。对打还算讲情面,两个人你来我往,虚招多。可散打就收不住,直打得皮开肉绽、鼻青脸肿。停止打斗的哨声响过后,大家一个个灰头土脸,没有一丝力气,拖着疲惫的身体坐在树荫下。气还没喘匀,军事课又开始了。大树下立了一块用门板做成的简易黑板,军事教员李占元全副武装出现在黑板前。那时,他三十出头,是正规部队的作训科长,转业到凉城县武装部工作。他讲课特有水平,一口京腔,以姿势助说话。多用实物,讲到单兵掩体、战壕时,他用粉笔轻轻勾画几下,黑板上清楚地出现了逼真的样图,他在课堂上主要讲述射击、投弹、挖掩体等步兵常识。

下午,各排集队来到打谷场,由李占元主持实训。他身穿绿军装,腰扎武装带,英姿飒爽地站在队列前。他提高声音强调射击投弹要领,还亲自示范。他说,射击瞄准时,眼要直视,与标尺、准星、靶心成一线。投弹时要站稳身子,掌握好臂肩角度,根据情况选择姿势(站式、蹲式、卧式等)。然后,我们以班为单位,开始训练。大家举枪学瞄准,提弹练投掷。酷热的七月,一个个练得大汗淋漓、很想坐下歇会儿。可李教官严肃认真,命令我们端起枪继续练瞄准。还给大伙儿的枪杆上挂了砖头、石块,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投弹训练更累人,教练弹掷来扔出的,几天下来,胳膊都肿了,疼得要命,也不能停下。

晚上,我们在打谷场席地而坐,顶着星星月亮开会。指导员精辟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国内外新形势,理解了“第三世界”“超级大国”等新名词,认识到“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重要意义。连长总结一天的训练情况,安排第二天的训练任务。最后,各排推出训练标兵,谈心得,表决心。中间休息时间,排与排之间拉歌比赛,会场欢声雷动,气氛热烈。夜深了,才回到住地休息。

在训练期间,大家还开展支农劳动。休息的时候,大家围坐在地头,唱歌说笑。香枝的一曲《一道道清河水》让大伙听得如痴如醉。她身穿毛蓝布裤子、红底腊梅花半袖衫,双手捏着黑亮亮的大辫子,站在人群里。白净的脸庞上黑眸闪动,红唇启动,甜嫩的声音流入我们耳中。事后,杨平贵对我说:“香枝唱歌时,那眼神转来转去,最后落到你的身上好一会儿呢!看来你要喜事临身了。”我听后一阵脸热。其实,我和香枝似乎有了那层意思,香枝曾暗地里送过我煮熟的鸡蛋,还说要给我纳双鞋垫。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我们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最后一天下午,进行了汇报表演。靠山弯的打谷场上搭起高大的主席台,四边插满红旗。台上坐满了军容整齐的县社两级武装部干部,我们全副武装列队站在台下。周围站满了前来观阵的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那阵势不亚于首都的大阅兵。县武装部长一声令下,我们三个排踏着整齐的步伐行进在打谷场上。当走过主席台时,带队的排长拉长声调喊:“正步走——”我们枪上肩,高抬腿,甩开臂齐刷刷走过主席台,那姿势比得上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护卫队。顿时,场里响起一阵掌声。接下来便是徒手格斗。一声哨响,120多人站在打谷场上,郑二平一声令下:“捕俘拳术开始!”我们出拳踢脚,整齐地做完八套操。哨声再起,对打开始。我们两人一组,对打起来。弓步冲拳、护面掌踢当脚,扫地扑风,就地翻滚,你推我搡,摔倒跃起。引得全场喝彩声不断。我们个个精神抖擞,越表演越有劲。

表演结束后,大家拍掉身上的灰土,整队进入沟弯的靶场,开始射击汇报。老民兵个个身手不凡,他们无论打死靶还是活动靶,都弹无虚发,全场一片欢呼。轮到我们新兵上场,可闹出不少笑话,急坏了史培芳部长。范玉平提了冲锋枪走上靶台,站稳身,端起枪瞄准靶心扣动了扳机。可持枪的手没来得及用力,枪口让出膛子弹的冲力压下,十发子弹全部打到脚尖前,让台上的行家捏了一把汗。段赶年扛着轻机枪走上靶台,架好后,验弹员把弹夹安好,只见对面小旗摇了几摇,他扣动了扳机。按要求先点射,后连射。可枪响后,十粒子弹全部射到靶子旁边的大杨树上,喜鹊窝飞起尘土,树枝纷纷落下。

投弹开始了,我们趴在战壕里,向前面的空地投掷手榴弹。我接过验弹员递来的手榴弹,打开柄上的保险盖,右手持柄,用无名指扣住保险环,跳出战壕,前腿弓后腿蹬,全身用力,手榴弹脱手而出,冒着白烟飞上天空。“轰”的一声落到60多米远的地方炸响,场内响起一片掌声。同班的杨平贵颤抖着爬出战壕,接过验弹员递来的手榴弹,保险盖都没打就扔出去,双手捂了耳朵滚回壕里。很久没有响声,王银娃探出头望望,慢慢爬出战壕,猫着腰,蹑手蹑脚向手榴弹方向摸去。不一会儿捡回那枚没揭保险盖的手榴弹。他狠狠瞪了杨平贵一眼,亲手揭开盖,挂在杨平贵无名指上,让他上。杨平贵光看保险环,一上战壕摔了个大跟头,手榴弹借着惯性甩出手,离头三步远“滋滋”冒着白烟,王银娃见状,一下跃出战壕,抬脚踢飞手榴弹,才消除了险情。

半个月的军训生活结束了,这次训练虽然没有进入绿色军营,可也真枪实弹,让我过了一把当兵瘾。文/宋福恒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