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焦点】又是一年开学季 家长应理性面对“购物清单”

2016-08-18 17:43 正北方网整合报道  

 

暑假进入尾声,“开学经济”成了一大亮点,新一轮的学生装备大采购已火热启动。在各大商超、卖场,五彩斑斓的学习用品摆满了货架,“买立减”、“限时抢购”等促销手段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学生的注意。

CB5E597623134F48BC050132413B983B

电子产品依然是热销品

在通辽市,记者发现多家卖场纷纷打出促销活动——通过学生证、录取通知书购买手机可得到打折减免,买手机办新卡还会返还等值话费套餐等等,除此之外各种购机大礼包也是送到手软。近年来,很多学生选购手机已经从三星、苹果等高端价位机转移到更为经济实惠的国产机,随着国产手机的品质不断提升,诸如VIVO、OPPO、华为等国内知名品牌手机备受学生的喜爱。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到来,电脑几乎成为所有大学生的必备品。走访中,记者来到通辽市几家知名电脑品牌专营店,发现店里也贴出了“凭录取通知书可享受优惠”的促销广告。为迎接开学季销售热潮,各商家也备足型号货源,从昂贵的游戏本到经济实惠的办公本,性能不一,价位不一,针对的学生群体也不尽相同。店员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正是笔记本销售旺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入学大学生即将开学。此外,有小部分非学生群体的顾客也会选择在此期间购机,借助促销东风更新换代。

在某家电市场,刚拿到武汉一所高校通知书的小邓正在为未来的大学生活挑选电子产品。她告诉记者,目前自己列出的“入学装备”清单,总价已突破万元大关。面对这琳琅满目的购买清单,小邓表示,她认为这些都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自己已提前和家人进行了沟通。小邓表示,想换一个新手机,电脑也是必须要买的。考虑到开学军训的问题,一些防晒霜,化妆品也是需要的。还有在寝室,吹风机一些小电器也是需要准备的。

记者在家电市场内采访到的不少准大学生们,在购置入学装备上基本都持同样的态度。

从事多年数码电子产品销售的谢先生告诉记者,每年6月高考结束后,直到新生开学的9月间,“开学经济”就会十分火爆。他和众多商家都会适时推出“套餐”来促销。基本购买主力就是这些新入学的大学生。手机选购的都是3000元以上的,电脑都是5000元以上的,都是中高档的。

不过,在谢先生看来,“开学经济”最火爆的几年已经过去了,2013年前后,高考一结束,大量的家长带着孩子来购买手机、电脑、相机,单月销量比平时能翻番,而近两年有所降温。

 

1440146886161

购物网站也来分一杯羹

除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外,服装、背包、旅行箱、床上用品等也无疑成为抢手的热门商品。记者在各大商超留意到各种背包、旅行箱等均在促销。

除了大学生在马不停蹄地采购必需品外,中小学生也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忙碌着。花睿淼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落凤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眼看着就到了开学的日子,她还没有开始购买文具,她的妈妈高莎说:“每年开学给孩子买的最多的就是作业本和书本皮,各科作业本加起来需要买10多个,加上学校发的,正好够一个学期用。对于书本皮,学校要求必须是透明的,所以只能买塑料的,这些东西加起来,大概也就50元左右。”因为要统一一次性采购,作为80后妈妈,高莎大多都是从网上选购。

高莎只是众多80后家长中的一个,由于成长过程中接触和使用电脑较早,网购在这一代人中使用较多。同样是80后的妈妈李丽霞表示:“网上文具的品种多、价格便宜,之前我给孩子买过铅笔、彩笔和美术用具,还买了不少课外书,比实体店里便宜。唯一不足就是网购发货有一定周期,像书本皮,必须拿到书才知道尺寸,第二天就要用,只能选择实体店购买。”

和小学生不同,开学前夕,中学生会购买一些新学期用得上的教辅书。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一学生张哲说:“今年过年,我收到了4000元压岁钱,其中一部分交书本费,剩下的会买一些练习册、教辅书,至于文具都是随时添置。”

张哲的教辅书多数都是从网上买。“老师不会指定买什么样的教辅书,同学之间会互相交流哪些比较好,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确定。由于每次都要买很多册,所以多数情况下都是从网上买,不仅有优惠,还会赠送一些课外书。而且,热门的教辅书在开学前夕比较畅销,书店很快就卖光了,网上却随时有货。”张哲说。

 

u=655873782,2805061996&fm=21&gp=0

家长消费逐渐趋于理性

对大学开学前,学生列出的长长的购买清单,广大家长又是什么态度呢?火爆的开学经济又该如何看待?

正在陪女儿购物的任女士回忆道。虽然自己当初的入学装备十分简单,但是考虑到时代的不同,女儿十年寒窗终于考入大学,还是想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她认为作为家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能够满足都尽量满足,只要要求是合理的。

任女士的想法也代表了大部分新生家长的态度。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家长表示,只要家庭条件允许,愿意为孩子购置更好的生活用品、电子产品,让他们生活学习得更加愉快,在新同学们面前也更自信。

其实,在采访中,记者与多位家长沟通,发现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八成家长愿意为孩子购置更好的电子产品,让他们生活学习得更加愉快;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六成的家长会退而求其次,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不会盲目纵容,其余四成会对孩子的花费有一定的要求。对于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家庭,八成的家长会量力而行,并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在超市,一位挑选床单的家长告诉记者,女儿即将去外地念书,虽说是新入大学,但她并未满足女儿的全部“换新”要求,而是有针对性地采购。“比如手机,孩子上高二时新买的国产机,现在用着还很好,孩子要换,我则以她第一笔奖学金许诺,孩子也欣然接受了。再比如旅行箱,家里用的虽然样子不花哨,但质量容量都不错,就继续给孩子用。至于电脑和文具,都是女儿和她爸从网上购买的,比实体店也相对实惠。像衣服、床上用品这些贴身的东西换一换也好,让她在人生新旅程中焕发新气象。我们家条件一般,考虑到经济实力和孩子的自尊心,我们会在某些要求上做出让步。但也不想因此养成孩子的浪费攀比心,还是希望她能用自己的能力满足她的需求,而不是一味靠父母。”

 

警惕“开学经济”衍生负面隐忧

其实,每年随着大学新生报到,大学生的“开学经济”都会被人们格外关注,从早年的“开学支出花掉父母四个月工资”“供不起大学学费,父母被儿子告上法庭”的报道,不难发现,“大学经济”常常引发舆论追问:如今供一个大学生真的是“烧钱”?

事实上,步入高校之前,家长和学生采购装备时,如过于追求档次和质量,就可能形成攀比之风。不能忘记,当一些学生晒出自己花费不菲的装备时,还有一些寒门学子需要助学贷款才能走进校门。更为严重的是,假如在“开学经济”中就开始下血本,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就可能产生负面的引导作用。购买装备就如此奢侈,难免会让大学生在校园里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旅游、谈恋爱、聚会等等,校园里的消费数字可能还要远远高过采购装备的花费。

众所周知,大学生群体在经济上没有独立,他们的理财能力尚未成熟,如果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无限制地去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甚至助长孩子的奢侈消费,极有可能让孩子养成错位的财富观和价值观。而且,在这种“超钱”消费模式下,必然会拉大与贫困学生之间的鸿沟,不利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当奢侈消费观成为部分学生的常态,容易滋生学生好吃懒做的心态,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可谓是害处不浅。

应该说,大学是一片净土,其宗旨就是培养学生,塑造栋梁之材。既然如此,大学不应被铜臭气所熏染,更不应该将社会层面的贫富差距代际传递。或许,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但是这种想法却不能毫无节制。作为家长和学校,应该向孩子们灌输正确的财富观念,让学生们做到“贫不卑、富不炫”,从而使自强自立成为他们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正北方网综合《通辽日报》、《北方新报》、中国文明网、湖北之声等媒体报道)

责任编辑:May

 

暑假进入尾声,“开学经济”成了一大亮点,新一轮的学生装备大采购已火热启动。在各大商超、卖场,五彩斑斓的学习用品摆满了货架,“买立减”、“限时抢购”等促销手段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学生的注意。

CB5E597623134F48BC050132413B983B

电子产品依然是热销品

在通辽市,记者发现多家卖场纷纷打出促销活动——通过学生证、录取通知书购买手机可得到打折减免,买手机办新卡还会返还等值话费套餐等等,除此之外各种购机大礼包也是送到手软。近年来,很多学生选购手机已经从三星、苹果等高端价位机转移到更为经济实惠的国产机,随着国产手机的品质不断提升,诸如VIVO、OPPO、华为等国内知名品牌手机备受学生的喜爱。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到来,电脑几乎成为所有大学生的必备品。走访中,记者来到通辽市几家知名电脑品牌专营店,发现店里也贴出了“凭录取通知书可享受优惠”的促销广告。为迎接开学季销售热潮,各商家也备足型号货源,从昂贵的游戏本到经济实惠的办公本,性能不一,价位不一,针对的学生群体也不尽相同。店员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正是笔记本销售旺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入学大学生即将开学。此外,有小部分非学生群体的顾客也会选择在此期间购机,借助促销东风更新换代。

在某家电市场,刚拿到武汉一所高校通知书的小邓正在为未来的大学生活挑选电子产品。她告诉记者,目前自己列出的“入学装备”清单,总价已突破万元大关。面对这琳琅满目的购买清单,小邓表示,她认为这些都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自己已提前和家人进行了沟通。小邓表示,想换一个新手机,电脑也是必须要买的。考虑到开学军训的问题,一些防晒霜,化妆品也是需要的。还有在寝室,吹风机一些小电器也是需要准备的。

记者在家电市场内采访到的不少准大学生们,在购置入学装备上基本都持同样的态度。

从事多年数码电子产品销售的谢先生告诉记者,每年6月高考结束后,直到新生开学的9月间,“开学经济”就会十分火爆。他和众多商家都会适时推出“套餐”来促销。基本购买主力就是这些新入学的大学生。手机选购的都是3000元以上的,电脑都是5000元以上的,都是中高档的。

不过,在谢先生看来,“开学经济”最火爆的几年已经过去了,2013年前后,高考一结束,大量的家长带着孩子来购买手机、电脑、相机,单月销量比平时能翻番,而近两年有所降温。

 

1440146886161

购物网站也来分一杯羹

除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外,服装、背包、旅行箱、床上用品等也无疑成为抢手的热门商品。记者在各大商超留意到各种背包、旅行箱等均在促销。

除了大学生在马不停蹄地采购必需品外,中小学生也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忙碌着。花睿淼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落凤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眼看着就到了开学的日子,她还没有开始购买文具,她的妈妈高莎说:“每年开学给孩子买的最多的就是作业本和书本皮,各科作业本加起来需要买10多个,加上学校发的,正好够一个学期用。对于书本皮,学校要求必须是透明的,所以只能买塑料的,这些东西加起来,大概也就50元左右。”因为要统一一次性采购,作为80后妈妈,高莎大多都是从网上选购。

高莎只是众多80后家长中的一个,由于成长过程中接触和使用电脑较早,网购在这一代人中使用较多。同样是80后的妈妈李丽霞表示:“网上文具的品种多、价格便宜,之前我给孩子买过铅笔、彩笔和美术用具,还买了不少课外书,比实体店里便宜。唯一不足就是网购发货有一定周期,像书本皮,必须拿到书才知道尺寸,第二天就要用,只能选择实体店购买。”

和小学生不同,开学前夕,中学生会购买一些新学期用得上的教辅书。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一学生张哲说:“今年过年,我收到了4000元压岁钱,其中一部分交书本费,剩下的会买一些练习册、教辅书,至于文具都是随时添置。”

张哲的教辅书多数都是从网上买。“老师不会指定买什么样的教辅书,同学之间会互相交流哪些比较好,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确定。由于每次都要买很多册,所以多数情况下都是从网上买,不仅有优惠,还会赠送一些课外书。而且,热门的教辅书在开学前夕比较畅销,书店很快就卖光了,网上却随时有货。”张哲说。

 

u=655873782,2805061996&fm=21&gp=0

家长消费逐渐趋于理性

对大学开学前,学生列出的长长的购买清单,广大家长又是什么态度呢?火爆的开学经济又该如何看待?

正在陪女儿购物的任女士回忆道。虽然自己当初的入学装备十分简单,但是考虑到时代的不同,女儿十年寒窗终于考入大学,还是想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她认为作为家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能够满足都尽量满足,只要要求是合理的。

任女士的想法也代表了大部分新生家长的态度。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家长表示,只要家庭条件允许,愿意为孩子购置更好的生活用品、电子产品,让他们生活学习得更加愉快,在新同学们面前也更自信。

其实,在采访中,记者与多位家长沟通,发现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八成家长愿意为孩子购置更好的电子产品,让他们生活学习得更加愉快;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六成的家长会退而求其次,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不会盲目纵容,其余四成会对孩子的花费有一定的要求。对于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家庭,八成的家长会量力而行,并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在超市,一位挑选床单的家长告诉记者,女儿即将去外地念书,虽说是新入大学,但她并未满足女儿的全部“换新”要求,而是有针对性地采购。“比如手机,孩子上高二时新买的国产机,现在用着还很好,孩子要换,我则以她第一笔奖学金许诺,孩子也欣然接受了。再比如旅行箱,家里用的虽然样子不花哨,但质量容量都不错,就继续给孩子用。至于电脑和文具,都是女儿和她爸从网上购买的,比实体店也相对实惠。像衣服、床上用品这些贴身的东西换一换也好,让她在人生新旅程中焕发新气象。我们家条件一般,考虑到经济实力和孩子的自尊心,我们会在某些要求上做出让步。但也不想因此养成孩子的浪费攀比心,还是希望她能用自己的能力满足她的需求,而不是一味靠父母。”

 

警惕“开学经济”衍生负面隐忧

其实,每年随着大学新生报到,大学生的“开学经济”都会被人们格外关注,从早年的“开学支出花掉父母四个月工资”“供不起大学学费,父母被儿子告上法庭”的报道,不难发现,“大学经济”常常引发舆论追问:如今供一个大学生真的是“烧钱”?

事实上,步入高校之前,家长和学生采购装备时,如过于追求档次和质量,就可能形成攀比之风。不能忘记,当一些学生晒出自己花费不菲的装备时,还有一些寒门学子需要助学贷款才能走进校门。更为严重的是,假如在“开学经济”中就开始下血本,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就可能产生负面的引导作用。购买装备就如此奢侈,难免会让大学生在校园里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旅游、谈恋爱、聚会等等,校园里的消费数字可能还要远远高过采购装备的花费。

众所周知,大学生群体在经济上没有独立,他们的理财能力尚未成熟,如果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无限制地去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甚至助长孩子的奢侈消费,极有可能让孩子养成错位的财富观和价值观。而且,在这种“超钱”消费模式下,必然会拉大与贫困学生之间的鸿沟,不利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当奢侈消费观成为部分学生的常态,容易滋生学生好吃懒做的心态,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可谓是害处不浅。

应该说,大学是一片净土,其宗旨就是培养学生,塑造栋梁之材。既然如此,大学不应被铜臭气所熏染,更不应该将社会层面的贫富差距代际传递。或许,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但是这种想法却不能毫无节制。作为家长和学校,应该向孩子们灌输正确的财富观念,让学生们做到“贫不卑、富不炫”,从而使自强自立成为他们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正北方网综合《通辽日报》、《北方新报》、中国文明网、湖北之声等媒体报道)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