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文化

2016-09-09 09:21

伊安·麦金托什 [英] 张月红 (译)

编者按:

伊安·麦金托什 (Ian McIntosh) 曾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 (CUP) 与约翰-威利 (John-Wiley) 出版社工作,2008年退休后来中国杭州,在浙江大学出版社任英文编辑兼出版顾问,其间只身游历了诸多历史名城和文化圣地,对中国文化颇为着迷。本文是他为中英文版 《中国文化万花筒》撰写的前言。

《中国文化万花筒》的作者张月红一直担任 《浙江大学学报》 三份英文学术期刊的总编辑。她在邀约全球的学术同行为刊物投稿论文审稿的时候,常常会在圣诞节的贺信中附一点与华夏文明、中国文化有关的小东西———邮票、书画、年节风俗的介绍,当然也不会忘记一叙她的生活之地———天堂杭州、江南水乡。这个贴心的小动作让许多国外学者感到惊喜,当然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化的惊叹与欣赏。

“万花筒”这本小而精的书 (开本真的不大) 是张月红多年积累的成果。外人赞叹于她对中华文化发自肺腑的热爱以及由此产生的自信与自豪,而张月红说,一切都只是出于本能———只想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用中国元素感谢一下对方,就像 《诗经》 说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相较于悠悠漫长的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作为西方人,我们更熟悉现代中国,因为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她以惊人的经济增长而被世人皆知。几乎每一天,中国都会成为世界经济或政治要闻栏目中的主角。记得19世纪法国传教士和旅行家古伯察神父来到中国时曾说,“若想真正读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抑或纵深探究华夏文明的历史起源,对一个西方人来说可以想象达到这一步的距离有多远?”

在世人的记忆中,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蹂躏和掠夺。那时的她,可谓是积贫积弱,民生苦不堪言。

但是,我总对朋友们说,任何一个游客来到现代中国的上海,地处人民广场的上海博物馆是一定要去参观的,就如同到了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必须进去感受的。因为在这里,作为一个外国参观者,您会亲临其境,印象深刻地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在基督诞生之前的几千年里,以农耕为主的华夏子民就以一种“中央王国”的心态自居,农耕、繁衍、生息在黄河流域,那是一种何等的文明! 同时你会被这些事实深深震撼并确信,很久很久以前,中国,这个象征着“中央王国”,不仅真实地存在着,而且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曾是一个相当长时间的“中心”!

这里还想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谈一些有趣的见闻及心理比较。时间回溯到距今近650年,于1368年建国的大明王朝。当今世界文化圈内,对于明朝当时的文明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共识,在近三个世纪内的史学家们几乎少有争辩。对此,上海和北京的这两处博物馆所展出的那些价值连城的明朝文物也是铁证。当然,明朝在1644年悲凉地迎来了它近三个世纪辉煌的终结。如若比较15世纪南京与伦敦两城的聚居人口,你会惊讶地发现,前者超过五十万,而后者不足五万。更让人唏嘘悲叹的是,当时伦敦城内每三个孩子中就会有一个孩子不到周岁而夭亡。再看建筑实力,我亲眼所见,大明王朝的城墙,依然霸气地屹立在21世纪的南京城内,那城墙的长度也令我过目不忘。这些都足以见证明王朝的实力与强大。更让我难忘的还有明朝兴盛的讲学制度,以及永乐皇帝朝的南京城已成为当时文化交流的中心。还有在他的皇令下,明朝大兴科举与编修古籍,1408年已将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编撰装订达11000册之多,成为世界有史以来最早出版的百科全书,比英国 《大英百科全书》 (1768) 要早360年。

而此时的欧洲,战马嘶叫,战火连连。从苏格兰经济历史学家尼尔· 弗格森2011年出版的《文明》一书中可见一斑。譬如,当时的英国几乎没有一天停止过战争,邻与苏格兰连年征战,远与隔海的法国战出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法百年大战”。那时的战火把整个欧洲生生地撕裂了! 向东看去,人们不会忘记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千年不可一世的拜占庭帝国 (即东罗马帝国) 就那样轰然倒下了。继之是几百年奥斯曼帝国与伊斯兰教的盛行与衰落。总之,林林总总道不尽这段欧洲战争史。相较战火不断的欧洲,地球东方的中国,如上所述的大明王朝,却是另一派蒸蒸日上,文化繁荣,百姓安居的生活景象。这就是历史,也是不可思议的人类史。

地球自转的规律依次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时过境迁,一切都在变。几个世纪后,西方的科学与工业实力日见兴盛。尽管这个过程不短,但地球上显示国力强大的趋势的确自东转向了西。还记得18世纪末,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的外交使节马戛尔尼勋爵对中国的访问几近流产。缘由是他试图让乾隆皇帝去接受并相信欧洲科学发明的现实、工业产品的先进,并不断地演示这些新产品的努力失败了。这件事就发生在1793年北京的皇宫。

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将会引发我们对丰富的中国文化史,包括中国哲学和中国民俗等的浓厚兴趣,激发我们进一步去阅读中国的过去,了解她的现在。

其实,这本书的出版与一位英文学术期刊的总编辑有关,她也是我的中国同事。作为一个西方出版人,退休后,我在中国杭州的浙江大学出版社做了几年的英文编辑。其间,亲眼看到了中国最美城市———杭州的美丽。正如元代路过杭州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所说:“杭州是世上毫无争议的尊贵与秀美之城。”他的雕像,如同他真人一般至今还恋恋不舍地望着烟雨朦胧的西湖,回味着天堂的魅力。杭州也是一个富庶之地,它已成为现代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这几年里,每当西方最隆重的节日———圣诞节来临的前夕,我都能亲身感受到,这个期刊编辑总是在策划编撰不同主题的“中国文化小名片”,与她的同事们忙于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审稿专家,包括许多在欧洲和北美的期刊编委会成员邮寄这份表达“中国文化”的圣诞礼物。伴随着这书香的文化小册,还有与主题相配的中国小邮票———这种组合可谓是天衣无缝的“中国文化小名片”之点睛。譬如《中国哲学———古代六大思想家》 的小册子,不仅让每位接收者从邮票中满足了对孔夫子“模样”的想象欲,也略知孔子的 《论语》 对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影响力。简言之,这些“圣诞礼物”恰好契合了中国历史与文化、风俗与民情的表达,满足了我们这些蓝眼睛的好奇心。再如,2015年的“圣诞礼物”就是一份介绍中国节日,也称为“年”的文化小册子。它精致而美丽,从中你不仅知道了中国传统的节日为春节、元宵、清明和端午等,也记住了中国的国庆节是每年的十月一日,有三天假期,真的是一种文化的享受。这种表达不仅很暖人意,也是一种不经意的细致,向世人慢慢地述说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迷人的民俗……从中或许诠释了当今中国之所以又一次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的缘由吧。

责任编辑:郭正杰

伊安·麦金托什 [英] 张月红 (译)

编者按:

伊安·麦金托什 (Ian McIntosh) 曾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 (CUP) 与约翰-威利 (John-Wiley) 出版社工作,2008年退休后来中国杭州,在浙江大学出版社任英文编辑兼出版顾问,其间只身游历了诸多历史名城和文化圣地,对中国文化颇为着迷。本文是他为中英文版 《中国文化万花筒》撰写的前言。

《中国文化万花筒》的作者张月红一直担任 《浙江大学学报》 三份英文学术期刊的总编辑。她在邀约全球的学术同行为刊物投稿论文审稿的时候,常常会在圣诞节的贺信中附一点与华夏文明、中国文化有关的小东西———邮票、书画、年节风俗的介绍,当然也不会忘记一叙她的生活之地———天堂杭州、江南水乡。这个贴心的小动作让许多国外学者感到惊喜,当然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化的惊叹与欣赏。

“万花筒”这本小而精的书 (开本真的不大) 是张月红多年积累的成果。外人赞叹于她对中华文化发自肺腑的热爱以及由此产生的自信与自豪,而张月红说,一切都只是出于本能———只想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用中国元素感谢一下对方,就像 《诗经》 说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相较于悠悠漫长的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作为西方人,我们更熟悉现代中国,因为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她以惊人的经济增长而被世人皆知。几乎每一天,中国都会成为世界经济或政治要闻栏目中的主角。记得19世纪法国传教士和旅行家古伯察神父来到中国时曾说,“若想真正读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抑或纵深探究华夏文明的历史起源,对一个西方人来说可以想象达到这一步的距离有多远?”

在世人的记忆中,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蹂躏和掠夺。那时的她,可谓是积贫积弱,民生苦不堪言。

但是,我总对朋友们说,任何一个游客来到现代中国的上海,地处人民广场的上海博物馆是一定要去参观的,就如同到了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必须进去感受的。因为在这里,作为一个外国参观者,您会亲临其境,印象深刻地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在基督诞生之前的几千年里,以农耕为主的华夏子民就以一种“中央王国”的心态自居,农耕、繁衍、生息在黄河流域,那是一种何等的文明! 同时你会被这些事实深深震撼并确信,很久很久以前,中国,这个象征着“中央王国”,不仅真实地存在着,而且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曾是一个相当长时间的“中心”!

这里还想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谈一些有趣的见闻及心理比较。时间回溯到距今近650年,于1368年建国的大明王朝。当今世界文化圈内,对于明朝当时的文明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共识,在近三个世纪内的史学家们几乎少有争辩。对此,上海和北京的这两处博物馆所展出的那些价值连城的明朝文物也是铁证。当然,明朝在1644年悲凉地迎来了它近三个世纪辉煌的终结。如若比较15世纪南京与伦敦两城的聚居人口,你会惊讶地发现,前者超过五十万,而后者不足五万。更让人唏嘘悲叹的是,当时伦敦城内每三个孩子中就会有一个孩子不到周岁而夭亡。再看建筑实力,我亲眼所见,大明王朝的城墙,依然霸气地屹立在21世纪的南京城内,那城墙的长度也令我过目不忘。这些都足以见证明王朝的实力与强大。更让我难忘的还有明朝兴盛的讲学制度,以及永乐皇帝朝的南京城已成为当时文化交流的中心。还有在他的皇令下,明朝大兴科举与编修古籍,1408年已将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编撰装订达11000册之多,成为世界有史以来最早出版的百科全书,比英国 《大英百科全书》 (1768) 要早360年。

而此时的欧洲,战马嘶叫,战火连连。从苏格兰经济历史学家尼尔· 弗格森2011年出版的《文明》一书中可见一斑。譬如,当时的英国几乎没有一天停止过战争,邻与苏格兰连年征战,远与隔海的法国战出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法百年大战”。那时的战火把整个欧洲生生地撕裂了! 向东看去,人们不会忘记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千年不可一世的拜占庭帝国 (即东罗马帝国) 就那样轰然倒下了。继之是几百年奥斯曼帝国与伊斯兰教的盛行与衰落。总之,林林总总道不尽这段欧洲战争史。相较战火不断的欧洲,地球东方的中国,如上所述的大明王朝,却是另一派蒸蒸日上,文化繁荣,百姓安居的生活景象。这就是历史,也是不可思议的人类史。

地球自转的规律依次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时过境迁,一切都在变。几个世纪后,西方的科学与工业实力日见兴盛。尽管这个过程不短,但地球上显示国力强大的趋势的确自东转向了西。还记得18世纪末,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的外交使节马戛尔尼勋爵对中国的访问几近流产。缘由是他试图让乾隆皇帝去接受并相信欧洲科学发明的现实、工业产品的先进,并不断地演示这些新产品的努力失败了。这件事就发生在1793年北京的皇宫。

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将会引发我们对丰富的中国文化史,包括中国哲学和中国民俗等的浓厚兴趣,激发我们进一步去阅读中国的过去,了解她的现在。

其实,这本书的出版与一位英文学术期刊的总编辑有关,她也是我的中国同事。作为一个西方出版人,退休后,我在中国杭州的浙江大学出版社做了几年的英文编辑。其间,亲眼看到了中国最美城市———杭州的美丽。正如元代路过杭州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所说:“杭州是世上毫无争议的尊贵与秀美之城。”他的雕像,如同他真人一般至今还恋恋不舍地望着烟雨朦胧的西湖,回味着天堂的魅力。杭州也是一个富庶之地,它已成为现代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这几年里,每当西方最隆重的节日———圣诞节来临的前夕,我都能亲身感受到,这个期刊编辑总是在策划编撰不同主题的“中国文化小名片”,与她的同事们忙于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审稿专家,包括许多在欧洲和北美的期刊编委会成员邮寄这份表达“中国文化”的圣诞礼物。伴随着这书香的文化小册,还有与主题相配的中国小邮票———这种组合可谓是天衣无缝的“中国文化小名片”之点睛。譬如《中国哲学———古代六大思想家》 的小册子,不仅让每位接收者从邮票中满足了对孔夫子“模样”的想象欲,也略知孔子的 《论语》 对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影响力。简言之,这些“圣诞礼物”恰好契合了中国历史与文化、风俗与民情的表达,满足了我们这些蓝眼睛的好奇心。再如,2015年的“圣诞礼物”就是一份介绍中国节日,也称为“年”的文化小册子。它精致而美丽,从中你不仅知道了中国传统的节日为春节、元宵、清明和端午等,也记住了中国的国庆节是每年的十月一日,有三天假期,真的是一种文化的享受。这种表达不仅很暖人意,也是一种不经意的细致,向世人慢慢地述说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迷人的民俗……从中或许诠释了当今中国之所以又一次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的缘由吧。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