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投资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洽谈会在京举办

2016-09-20 11:20 正北方网  

2016投资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洽谈会在京举办 

9月18日,“2016投资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洽谈会”在北京市举办。这次洽谈会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包头市人民政府、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和欧美同学会国际投资发展中心共同协办的。本次洽谈会的主题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来自北京的150多家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节能环保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生物技术企业、信息技术企业、投资企业、金融机构和新闻媒体的200余人参加了洽谈会。

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郑俊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和投资环境;呼和浩特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蔡裕东,包头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叶卫兵,鄂尔多斯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赵明广分别介绍了三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并推介了重点招商项目;内蒙古众帮牧业有限公司、包头市稀宝博为医疗系统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软通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也进行了推介。

推介结束后,进行了“投资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论坛”,并进行了项目合作洽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文风、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总经济师赵云平、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长青围绕内蒙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等话题进行了研讨;来自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的园区和企业围绕数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与企业和投资人进行了热烈洽谈,许多项目达成了意向投资合作。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项决策部署,重点围绕新材料、生物、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技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营造发展环境,培育骨干企业,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力推进了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快速扩大,特色优势领域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实现增加值100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5.6%,比2012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部分实现增加值7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从各重点领域发展情况来看,我区新材料、生物、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基础比较好,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04.6亿元,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的60.2%,成为支撑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是龙头企业脱颖而出,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区八大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742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6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为12.5%。涌现出内蒙古蒙药股份、蒙草抗旱、稀宝博为等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领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形成了呼和浩特光伏、包头稀土、通辽蒙药、赤峰生物医药等一批产业链较为完善、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品牌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明显加快。自治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建设了38家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建设了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围绕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工程,突破了一批制约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掌握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十二五”期间,全区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比“十一五”增长160%和161%;技术交易实现合同成交额798.4亿元,比“十一五”增长了135%。2015年,全区各盟市共转化重点成果160余项。科技投入稳定增长,2015年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投入10亿元,是2011年的1.5倍;获得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817项,经费达14.1亿元。2015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达到122.1亿元,是2010年的1.9倍。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组织开展了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认定工作,累计认定54家,截至2015年底,全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268家,其中国家级35家。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四是体制机制持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重新修订并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深化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及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科技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路径。在投融资、财政税收、土地使用、人才发展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根据自治区“十三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将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为进入全国创新型省区行列提供有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将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补短板的主攻方向,坚持依靠特色资源优势和加快科技创新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大工程和特色产业链培育计划,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一)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汽车、铁路车辆、农牧业机械、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矿山机械、煤炭机械、化丁机械、发电及智能输变电设备、煤化工成套设备、新能源设备、石油综采设备等特色装备,着力提升关键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形成特色装备科技研发、总装制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等完整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第四代核电燃料元件、高性能医疗器械、新一代电子信息设备、工业机器人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二)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实施“稀土+”战略,组织开展稀土功能材料火键其他技术攻关,扩大稀土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发光材料、稀土抛光粉、抛光液等高端产品生产规模,培育壮大永磁电机、磁共振成像仪、镍氢电池、环保颜料、稀土陶瓷材料、稀土磁致伸缩材料、稀土热稳定剂、蓝宝石晶片、尾气净化等稀土应用产业,加大铌钪资源综合利用,培育发展下游高端应用产品,推动白云鄂博稀土资源合理平衡利用,建成国家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发展高效、低成本、节能环保型硅材料,积极开发多品硅(单晶硅)切片及电池、薄膜电池、风积沙制太阳能光伏玻璃灯产品,建立以光伏材料、光伏电池组件、电动车电池和组件生产为主的材料产业聚集区;推动乌兰察布、阿拉善等地区石墨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商纯石墨、柔性石墨、核级石墨、石墨烯、碳素、磷酸铁锂等系列下游新型产品研发和应用,促进规模化生产,建成国家、自治区石墨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以高品质镁合金、铝硅钛合金、锗产品、非晶材料、稀土镁合金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材为主的高性能结构材料和以树脂堪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为重点的先进复合材料。

(三)积极发展生物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业,实施重大新药创制行动,加快形成现代蒙药中药、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抗体药物、化学新药等为代表的新药开发平台,掌握一批新药创制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幅提升制药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蒙药中药产学研结合,做大做强蒙药中药产业。推动生物农牧业加快发展,建设一批现代生物育种和农业、畜牧业生物产品创新平台,玉米、马铃薯、葵花和牛、羊育种能力达到同内领先水平,在生物肥料、饲料添加剂、生物化工及生物农药等领域形成一批国内知名品牌。提高生物制造业发展水平,着力提升生物制造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推动蓖麻、玉米深加工、高效乳酸菌、益生菌研发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

(四)壮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加快煤炭气化、净化、合成、三废处理、节能节水等关键技术研发,重点解决尾气转化利用,提升技术集成和系统集成能力。发展煤炭清洁生产技术,支持气化采煤、褐煤提质等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积极开展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采和利用技术引进与开发。加快煤化电热一体化、煤炭分级利用技术研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煤炭分质利用技术研发,提高低阶煤、劣质煤、煤矸石、煤泥利用效率。

(五)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开展风电信息接入与利用、风电运行特征研究、风电运行气象保障体系、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及系统开发、风电安全稳定运行管理、太阳能发电、储热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发展风电供热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合理布局抽水蓄能项目,推动储能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开展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研究,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积极培育纤维素制燃料乙醇等非粮原料的下一代生物能源产业,在蒙东地区以赤峰为中心推动生物天然气示范区建设。依托包头现有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建设国家核燃料生产基地。

(六)扶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着力加强钢铁、有色、电力、煤化工、氯碱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技术装备研发和重点示范工程建设,支持太阳能集热系统、地源热泵等新产品应用,推进高效节能产业发展。以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为重点,加强介电电泳、生物膜处理、烟尘同收及脱硫脱硝技术研发与利用,推进先进环保产业发展。建设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等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和产品制造企业,建成技术先进、覆盖城乡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七)培育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掌握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及智能终端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系统,产业发展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工艺技术研发,培育发展集成电路、大尺寸薄膜品体管液晶显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有机发比二极管、智能传感器和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产业。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体系,骨干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加快建设“数字内蒙古”,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打造呼包鄂智慧岛和赤峰、乌兰察布云计算备份中心。

责任编辑:萨其

2016投资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洽谈会在京举办 

9月18日,“2016投资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洽谈会”在北京市举办。这次洽谈会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包头市人民政府、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和欧美同学会国际投资发展中心共同协办的。本次洽谈会的主题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来自北京的150多家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节能环保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生物技术企业、信息技术企业、投资企业、金融机构和新闻媒体的200余人参加了洽谈会。

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郑俊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和投资环境;呼和浩特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蔡裕东,包头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叶卫兵,鄂尔多斯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赵明广分别介绍了三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并推介了重点招商项目;内蒙古众帮牧业有限公司、包头市稀宝博为医疗系统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软通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也进行了推介。

推介结束后,进行了“投资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论坛”,并进行了项目合作洽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文风、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总经济师赵云平、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长青围绕内蒙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等话题进行了研讨;来自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的园区和企业围绕数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与企业和投资人进行了热烈洽谈,许多项目达成了意向投资合作。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项决策部署,重点围绕新材料、生物、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技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营造发展环境,培育骨干企业,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力推进了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快速扩大,特色优势领域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实现增加值100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5.6%,比2012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部分实现增加值7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从各重点领域发展情况来看,我区新材料、生物、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基础比较好,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04.6亿元,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的60.2%,成为支撑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是龙头企业脱颖而出,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区八大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742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6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为12.5%。涌现出内蒙古蒙药股份、蒙草抗旱、稀宝博为等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领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形成了呼和浩特光伏、包头稀土、通辽蒙药、赤峰生物医药等一批产业链较为完善、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品牌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明显加快。自治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建设了38家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建设了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围绕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工程,突破了一批制约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掌握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十二五”期间,全区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比“十一五”增长160%和161%;技术交易实现合同成交额798.4亿元,比“十一五”增长了135%。2015年,全区各盟市共转化重点成果160余项。科技投入稳定增长,2015年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投入10亿元,是2011年的1.5倍;获得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817项,经费达14.1亿元。2015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达到122.1亿元,是2010年的1.9倍。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组织开展了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认定工作,累计认定54家,截至2015年底,全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268家,其中国家级35家。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四是体制机制持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重新修订并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深化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及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科技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路径。在投融资、财政税收、土地使用、人才发展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根据自治区“十三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将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为进入全国创新型省区行列提供有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将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补短板的主攻方向,坚持依靠特色资源优势和加快科技创新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大工程和特色产业链培育计划,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一)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汽车、铁路车辆、农牧业机械、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矿山机械、煤炭机械、化丁机械、发电及智能输变电设备、煤化工成套设备、新能源设备、石油综采设备等特色装备,着力提升关键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形成特色装备科技研发、总装制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等完整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第四代核电燃料元件、高性能医疗器械、新一代电子信息设备、工业机器人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二)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实施“稀土+”战略,组织开展稀土功能材料火键其他技术攻关,扩大稀土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发光材料、稀土抛光粉、抛光液等高端产品生产规模,培育壮大永磁电机、磁共振成像仪、镍氢电池、环保颜料、稀土陶瓷材料、稀土磁致伸缩材料、稀土热稳定剂、蓝宝石晶片、尾气净化等稀土应用产业,加大铌钪资源综合利用,培育发展下游高端应用产品,推动白云鄂博稀土资源合理平衡利用,建成国家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发展高效、低成本、节能环保型硅材料,积极开发多品硅(单晶硅)切片及电池、薄膜电池、风积沙制太阳能光伏玻璃灯产品,建立以光伏材料、光伏电池组件、电动车电池和组件生产为主的材料产业聚集区;推动乌兰察布、阿拉善等地区石墨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商纯石墨、柔性石墨、核级石墨、石墨烯、碳素、磷酸铁锂等系列下游新型产品研发和应用,促进规模化生产,建成国家、自治区石墨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以高品质镁合金、铝硅钛合金、锗产品、非晶材料、稀土镁合金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材为主的高性能结构材料和以树脂堪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为重点的先进复合材料。

(三)积极发展生物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业,实施重大新药创制行动,加快形成现代蒙药中药、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抗体药物、化学新药等为代表的新药开发平台,掌握一批新药创制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幅提升制药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蒙药中药产学研结合,做大做强蒙药中药产业。推动生物农牧业加快发展,建设一批现代生物育种和农业、畜牧业生物产品创新平台,玉米、马铃薯、葵花和牛、羊育种能力达到同内领先水平,在生物肥料、饲料添加剂、生物化工及生物农药等领域形成一批国内知名品牌。提高生物制造业发展水平,着力提升生物制造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推动蓖麻、玉米深加工、高效乳酸菌、益生菌研发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

(四)壮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加快煤炭气化、净化、合成、三废处理、节能节水等关键技术研发,重点解决尾气转化利用,提升技术集成和系统集成能力。发展煤炭清洁生产技术,支持气化采煤、褐煤提质等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积极开展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采和利用技术引进与开发。加快煤化电热一体化、煤炭分级利用技术研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煤炭分质利用技术研发,提高低阶煤、劣质煤、煤矸石、煤泥利用效率。

(五)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开展风电信息接入与利用、风电运行特征研究、风电运行气象保障体系、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及系统开发、风电安全稳定运行管理、太阳能发电、储热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发展风电供热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合理布局抽水蓄能项目,推动储能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开展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研究,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积极培育纤维素制燃料乙醇等非粮原料的下一代生物能源产业,在蒙东地区以赤峰为中心推动生物天然气示范区建设。依托包头现有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建设国家核燃料生产基地。

(六)扶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着力加强钢铁、有色、电力、煤化工、氯碱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技术装备研发和重点示范工程建设,支持太阳能集热系统、地源热泵等新产品应用,推进高效节能产业发展。以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为重点,加强介电电泳、生物膜处理、烟尘同收及脱硫脱硝技术研发与利用,推进先进环保产业发展。建设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等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和产品制造企业,建成技术先进、覆盖城乡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七)培育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掌握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及智能终端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系统,产业发展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工艺技术研发,培育发展集成电路、大尺寸薄膜品体管液晶显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有机发比二极管、智能传感器和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产业。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体系,骨干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加快建设“数字内蒙古”,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打造呼包鄂智慧岛和赤峰、乌兰察布云计算备份中心。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