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身残志坚的草原打井人

2016-09-22 17:02 呼伦贝尔日报  

陈凤楼是原市水利局水利设计院机井工程师。他不仅是我市水利机井专家,也是身残志坚的楷模。他一生听党的话,努力工作,争取多为社会作贡献,就是在身患骨癌截肢以后,经过短暂的内心搏斗,马上又恢复了斗志,继续奋战在水利机井事业第一线,这种精神可赞、可叹。如今他已白发苍苍,仍乐观坚强、精神矍铄、中气十足、声音洪亮,对生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他一生坚持自强、自立,看他的劲头,简直不像一名残疾人。可是,当谈及患病期间与病魔作斗争、得到水利局领导和社会的关怀,他泪盈眼眶、几度哽咽;他用颤抖的声音,再三说感谢组织、感谢那些曾帮助过他的人。他说组织与社会关怀,是他的再生父母,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他的今天。

诗人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陈凤楼深明这一点,所以他一生不惧岁月艰辛。他1936年出生于辽宁辽阳,1953到1956年在地质部长春地质学校探矿工程和探矿机械专业学习,1956年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东北地质局工作,曾在锦州101地质大队当技术员,搞稀有矿物勘探。1958年4月底,当时呼伦贝尔盟委组织部派水利局领导借调陈凤楼来呼伦贝尔支边,开展牧区缺水草原的机井开发工作。水利部进口的匈牙利300号全自动水井钻机拨给呼伦贝尔一台,当时呼伦贝尔没有技术员,操作不了,就把陈凤楼调到了呼伦贝尔,他就成为有名的“呼伦贝尔机井第一人”。

他由辽宁来到海拉尔,第一感觉就是很冷,一吸一口冷气;也很荒凉,海拉尔到处是空地。他问自己为啥要来这儿,答案只有一个“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奔向哪里”,听从党的分配,支援边疆建设。组织帮他把爱人安排在乳品厂下属的一家制药厂工作,把办公室腾出一间给他们住,让他一来就感到了温暖。后来,组织分给他们一个小屋,是牧管局树林里一个宿舍式的平房,他的长子就出生在那里。他上下班一路小跑,来回要走近一个小时,每月工资也只有几十元。可是,他没有退却,就这样扎根在了呼伦贝尔,为边疆的水利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世间没有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不是经过辛勤劳动得到的。陈凤楼就凭着他的日积月累,取得了工作上的卓著成果。上世纪60年代初,以支援旗县、保留技术人员为名,他被调到莫旗农牧局从事水利建设工作,在莫旗的几年里,参加了两项工程的施工。他又被借调到武装部,主笔了《兵要地志》,属于机密兵要工程。

从莫旗回来以后,他参加了牧区机井缺水草原地下水开发与建设。内蒙古又给调来两台机器,他们在新左旗洪古拉草场打了22眼机井,是水利事业的辉煌成就,成为成井典范。在打井大会战时,成井率约为30%左右。陈凤楼提出提高成井率的方法,后来得到了验证,成井率显著提高。他于1981年晋升为工程师。80年代初,水利局劳动服务公司组建,聘请他为钻井队的工程师。

他印象最深、最难忘的是打乌固诺尔机井。那个地方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曾经5次打井,均未成功。1983年秋,水利局劳动服务公司与鄂温克旗芦苇公司签订打井合同,劳动服务公司进去打井也没建成,赔了一万多元。那年,陈凤楼陪老伴住院,没参加。转年,公司经理亲自登门请他出山。当时他们用一台钻机,21个人,干了不到40天,就打成了水量足、水质好的深机井,投入了使用。在30多年间,他们建成的机井遍布草原。陈凤楼成为名副其实的机井专家。

张海迪曾说:“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的确,人的精神力量是可以战胜病痛的,陈凤楼就是这样一个强者。

1965年,他带领工人在新左旗一年就打了6处包含房舍、机电饮水设施齐全的机井站,到1968年一共打了22眼井,质量都不错。那时,他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一次搬运机器时磕碰了腿的胫骨,他没当回事,没去医院诊疗。一年后,他的右腿开始疼,浑身无力,经检查发现,右腿患有胫骨恶性肿瘤,那时他才34岁。医生说,这种轻微的创伤如果不及时治好,很可能产生骨质病变。当时他病情严重,当地医院让他马上转院。他由海拉尔到哈尔滨、沈阳,最后转到北京,看了协和、301、北大、中日友好等6家医院。最后他在积水潭医院治疗,一治就是6年,先后做过4次大手术,工作、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1975年11月,陈凤楼只能接受截肢的重创。他曾一度痛苦难当,有过轻生的念头。可水利局没有放弃他,使他感受到组织给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温暖,他决心鼓足勇气好好活下去。手术至今,已经40余年,可他还常怀感恩之心。

艾青说:“愈丰富地体味了人生的,愈能产生真实的诗篇。”陈凤楼便是这样,从一线工作生活中、从与病魔作斗争的深刻感悟中,他获得了灵感,开始进行文艺创作,并且一发不可收拾,逐渐走向文艺创作之路。

陈凤楼从小就爱写作,字写得好。他在上学时就曾给《中国青年报》投过稿。后来,他边工作边写作,在莫旗时,他是莫旗政府写作班子成员,给莫旗广播站写的稿子最多,多为通讯报道。作品《搬家》曾发表在《呼伦贝尔日报》《内蒙古日报》等。1964年,他写了电影剧本《敢于革命的人》,反映辽南高压作业工人的革命精神。1967年7月,他发表散文《干旱草原涌清泉》。1980年,他写的电影剧本《浩气贯长虹》,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的时代生活。2011年1月,他参与编写、编审了《呼伦贝尔水利志》。

陈凤楼现在的文学创作活动主要是写诗、散文和回忆录,在《呼伦贝尔日报》和呼伦贝尔残联杂志发表了一些文章。陈凤楼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他用整个生命来写作,所以他能够创作出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好作品。

责任编辑:张涛

陈凤楼是原市水利局水利设计院机井工程师。他不仅是我市水利机井专家,也是身残志坚的楷模。他一生听党的话,努力工作,争取多为社会作贡献,就是在身患骨癌截肢以后,经过短暂的内心搏斗,马上又恢复了斗志,继续奋战在水利机井事业第一线,这种精神可赞、可叹。如今他已白发苍苍,仍乐观坚强、精神矍铄、中气十足、声音洪亮,对生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他一生坚持自强、自立,看他的劲头,简直不像一名残疾人。可是,当谈及患病期间与病魔作斗争、得到水利局领导和社会的关怀,他泪盈眼眶、几度哽咽;他用颤抖的声音,再三说感谢组织、感谢那些曾帮助过他的人。他说组织与社会关怀,是他的再生父母,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他的今天。

诗人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陈凤楼深明这一点,所以他一生不惧岁月艰辛。他1936年出生于辽宁辽阳,1953到1956年在地质部长春地质学校探矿工程和探矿机械专业学习,1956年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东北地质局工作,曾在锦州101地质大队当技术员,搞稀有矿物勘探。1958年4月底,当时呼伦贝尔盟委组织部派水利局领导借调陈凤楼来呼伦贝尔支边,开展牧区缺水草原的机井开发工作。水利部进口的匈牙利300号全自动水井钻机拨给呼伦贝尔一台,当时呼伦贝尔没有技术员,操作不了,就把陈凤楼调到了呼伦贝尔,他就成为有名的“呼伦贝尔机井第一人”。

他由辽宁来到海拉尔,第一感觉就是很冷,一吸一口冷气;也很荒凉,海拉尔到处是空地。他问自己为啥要来这儿,答案只有一个“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奔向哪里”,听从党的分配,支援边疆建设。组织帮他把爱人安排在乳品厂下属的一家制药厂工作,把办公室腾出一间给他们住,让他一来就感到了温暖。后来,组织分给他们一个小屋,是牧管局树林里一个宿舍式的平房,他的长子就出生在那里。他上下班一路小跑,来回要走近一个小时,每月工资也只有几十元。可是,他没有退却,就这样扎根在了呼伦贝尔,为边疆的水利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世间没有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不是经过辛勤劳动得到的。陈凤楼就凭着他的日积月累,取得了工作上的卓著成果。上世纪60年代初,以支援旗县、保留技术人员为名,他被调到莫旗农牧局从事水利建设工作,在莫旗的几年里,参加了两项工程的施工。他又被借调到武装部,主笔了《兵要地志》,属于机密兵要工程。

从莫旗回来以后,他参加了牧区机井缺水草原地下水开发与建设。内蒙古又给调来两台机器,他们在新左旗洪古拉草场打了22眼机井,是水利事业的辉煌成就,成为成井典范。在打井大会战时,成井率约为30%左右。陈凤楼提出提高成井率的方法,后来得到了验证,成井率显著提高。他于1981年晋升为工程师。80年代初,水利局劳动服务公司组建,聘请他为钻井队的工程师。

他印象最深、最难忘的是打乌固诺尔机井。那个地方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曾经5次打井,均未成功。1983年秋,水利局劳动服务公司与鄂温克旗芦苇公司签订打井合同,劳动服务公司进去打井也没建成,赔了一万多元。那年,陈凤楼陪老伴住院,没参加。转年,公司经理亲自登门请他出山。当时他们用一台钻机,21个人,干了不到40天,就打成了水量足、水质好的深机井,投入了使用。在30多年间,他们建成的机井遍布草原。陈凤楼成为名副其实的机井专家。

张海迪曾说:“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的确,人的精神力量是可以战胜病痛的,陈凤楼就是这样一个强者。

1965年,他带领工人在新左旗一年就打了6处包含房舍、机电饮水设施齐全的机井站,到1968年一共打了22眼井,质量都不错。那时,他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一次搬运机器时磕碰了腿的胫骨,他没当回事,没去医院诊疗。一年后,他的右腿开始疼,浑身无力,经检查发现,右腿患有胫骨恶性肿瘤,那时他才34岁。医生说,这种轻微的创伤如果不及时治好,很可能产生骨质病变。当时他病情严重,当地医院让他马上转院。他由海拉尔到哈尔滨、沈阳,最后转到北京,看了协和、301、北大、中日友好等6家医院。最后他在积水潭医院治疗,一治就是6年,先后做过4次大手术,工作、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1975年11月,陈凤楼只能接受截肢的重创。他曾一度痛苦难当,有过轻生的念头。可水利局没有放弃他,使他感受到组织给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温暖,他决心鼓足勇气好好活下去。手术至今,已经40余年,可他还常怀感恩之心。

艾青说:“愈丰富地体味了人生的,愈能产生真实的诗篇。”陈凤楼便是这样,从一线工作生活中、从与病魔作斗争的深刻感悟中,他获得了灵感,开始进行文艺创作,并且一发不可收拾,逐渐走向文艺创作之路。

陈凤楼从小就爱写作,字写得好。他在上学时就曾给《中国青年报》投过稿。后来,他边工作边写作,在莫旗时,他是莫旗政府写作班子成员,给莫旗广播站写的稿子最多,多为通讯报道。作品《搬家》曾发表在《呼伦贝尔日报》《内蒙古日报》等。1964年,他写了电影剧本《敢于革命的人》,反映辽南高压作业工人的革命精神。1967年7月,他发表散文《干旱草原涌清泉》。1980年,他写的电影剧本《浩气贯长虹》,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的时代生活。2011年1月,他参与编写、编审了《呼伦贝尔水利志》。

陈凤楼现在的文学创作活动主要是写诗、散文和回忆录,在《呼伦贝尔日报》和呼伦贝尔残联杂志发表了一些文章。陈凤楼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他用整个生命来写作,所以他能够创作出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好作品。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