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心系老人 大爱无边

2016-10-14 09:33 乌兰察布日报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9日,乌兰察布市社会福利院中花团锦簇,喜气洋洋。院中的老人们神采奕奕,或猜谜、或套圈、或摇奖,亦或是单纯地享受这秋日的暖阳,都是精神焕发、心满意足,就连皱纹中都漾开了藏不住的喜悦。这一幕,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市社会福利院隶属市民政局,是全市城镇“三无”人员,即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群体的专门供养机构。多年来,市社会福利院实行“养、治、教”并举的工作方针,全心全意为收养人员服务,保障特困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院供养“三无”人员82人,90%以上为智障、肢残人员。

“我们的趣味运动会每年重阳节都有,今年已是第三届。”院长李向斌边观看边向记者介绍说,福利院把每年的重阳节当做院内老人们的集体生日,已形成了“重阳祝寿”的传统。在这一天,不仅要举办各类活动,还有节日会餐。“现在生活好了,我们想尽量丰富老人们的文体娱乐生活,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福利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家”这个温暖的字眼一直在被福利院的每位员工强调,“家”的温馨氛围也在福利院的众多细节之中被强化、变浓郁。李向斌常说:“我们就是一家人,家里人口比较多,是个大家庭。”

完善基础设施 建设舒适之家

走进市社会福利院,深秋湛蓝的天空下,色彩明艳的白墙红瓦间是一片规整有序的活动空间。近处的花坛姹紫嫣红,与远处院墙下的灌木交相辉映,衬托出在这里颐养天年老人们生活环境的优雅惬意。

“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现年73岁的杨二仁在福利院中住了五十多年,虽然双目失明,可还是能够用他的亲身经历见证福利院向前迈进的每个步伐。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天:“2013年10月13号,福利院搬到这里来,我能感受到生活条件比以前要好多了。”

的确,现在的福利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配有接待室、医务室、健身房、乒乓球室、会议室等功能室,有公共洗衣房、开水房、晾晒场,每层楼设有公用电话,每间房有独立卫生间,另外安装有电热水器和网络电视。

然而细心的工作人员并不满足,经过观察与思考,他们不断完善着院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好地服务供养人员:宿舍走廊、楼梯过道以及卫生间中的残疾人扶手让大部分残疾人员方便许多;浴室内的防水改造消除了供养人员的触电隐患;淋浴器的使用使水温适宜水量充足,提升了洗澡的舒适度;厨房煤气罐外移,消除了火灾安全隐患;净水机的运用提升了饮用水的安全;新建了冬储菜窖,保持蔬菜新鲜;购买并安装了室内外的健身器材,丰富了供养人员的生活,增强体质……一项项细微周到的改创建工程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为福利院增加了爱的温度。

强化安全管理 打造放心之家

“趣味运动会”后,李向斌一边组织大家集中拍摄“全家福”,一边向记者介绍,哪位大哥腿落下了毛病,不能正常走路,哪位大爷既失聪又失明,哪位大叔多年胃病,沾不得一点荤腥……

李向斌对院里每个供养人员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正因如此,他也清楚地知道要保障福利院的安全,担子有多重。

鉴于供养人员的智残障情况,福利院健全完善了安全工作预案和应急措施,及时进行各项安全知识培训,把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增加至每月一次,2小时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巡查,重点部位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由于市福利院出色的消防安全工作,去年,该院顺利通过国家、自治区和市三级消防安全验收,并得到自治区消防总队队长的高度评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于身体本就羸弱的供养人员,食品药品安全更是关系着老年人生命的大事。市社会福利院与食药监局签订了安全责任状,与各科室签订了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并严格按照要求对食品进行定点采购、生熟分离、每餐留样,规范药品采购渠道、严控药量、及时清除过期药品,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供养人员的身体健康是福利院的头等大事。每天,工作人员会定时为他们测量体温、血压等多项指标,随时掌握健康状况,保证小病及时治疗、重病妥善就医。福利院还定期组织护理员学习交流医疗护理技术,促进护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供养人员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规范服务管理 营造温馨之家

福利院里厨房的墙壁上张贴着这一周的食谱:炸糕、花卷、炖羊肉等是重阳节中午的伙食。

据了解,院内专门成立了“伙食委员会”,成员有分管副院长和膳食部、护理部、考核部和办公室主任,每周研究制定不同的食谱,合理搭配饮食结构,丰富饭菜花样。此外,每周五固定食谱为新鲜的肉馅饺子或包子,每周定时发放水果。对有特殊饮食习惯的个别收养人员单独安排伙食,为病号专设病号餐。细心的工作人员考虑到冬春和深秋季节交替时室内温度较低,在厨房和餐厅分别安装了空调,为收养人员创造了干净、卫生、温馨的就餐环境。

曾经一提到社会福利院,仿佛就闻得到扑鼻而来的宿舍异味。这不是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勤清洗,保“持清洁就好了。”李向斌说。果然,在市社会福利院的宿舍中,甚至还闻得到床品在阳光暴晒后的清香。工作人员在对供养人员的生活服务上细致入微,洗澡、清洗内衣、外衣、鞋袜、床单,清理室内外的卫生以及理发都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护理的精细周到超乎想象,护理部主任李健自豪地说:“这么多年来,我们院里没有一个人生褥疮。”

李健在福利院工作31年,有着对工作深深的热情和对供养人员深厚的感情:为他们付出,我是从心底里“愿意。我真心和他们交流,他们也真心待我。每次晚上我回来晚了,67岁的赵得有都会坐在门口,开一盏灯,等着我,我心里又温暖又感动。后来我就干脆住到福利院了,就连过年,也是回家吃顿年夜饭就又回来了。”

“90”后被认为是极受宠爱的一个群体。而愉快地工作在福利院的“90”后姑娘马清琴却诠释为“在爱中成长的人更懂得关爱别人”。她说:“以前在家几乎什么活也不干,但是来到这里,看到他们生活有困难就特别想帮助他们,想为他们多做点事。一年多来,在福利院工作的经历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社会责任感。”

丰富文化生活

构筑欢乐之家

读盲文书、拉胡琴,还有听被称作“戏匣子”的新式收音播放机,杨二仁说这是他的爱好。戏匣子”成为院“里众多老人“伴侣”,它不仅能够随时播放各种地方戏,还使卧病在床的供养人员有了娱乐生活。

每天上下午,市社会福利院都会定时播放音乐,鼓励供养人员到院子里做操散步锻炼身体。院内的电视房、棋牌室、健身房等活动场所利用率也颇高。元旦、春节等重大传统节日里,院里还会组织开展打扑克、下象棋等适宜供养人员的比赛活动,或者联系社会各界文艺团体和个人进行慰问演出。

为了丰富供养人员的生活,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克服万难拓展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去年组织30多名供养人员游览三山两河,见证了家乡的巨变,充分感受集宁山水美景,增强幸福感;今年又组织参观了集宁战役纪念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在市社会福利院46名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这里的生活就像老人们说的,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责任编辑:郭成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9日,乌兰察布市社会福利院中花团锦簇,喜气洋洋。院中的老人们神采奕奕,或猜谜、或套圈、或摇奖,亦或是单纯地享受这秋日的暖阳,都是精神焕发、心满意足,就连皱纹中都漾开了藏不住的喜悦。这一幕,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市社会福利院隶属市民政局,是全市城镇“三无”人员,即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群体的专门供养机构。多年来,市社会福利院实行“养、治、教”并举的工作方针,全心全意为收养人员服务,保障特困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院供养“三无”人员82人,90%以上为智障、肢残人员。

“我们的趣味运动会每年重阳节都有,今年已是第三届。”院长李向斌边观看边向记者介绍说,福利院把每年的重阳节当做院内老人们的集体生日,已形成了“重阳祝寿”的传统。在这一天,不仅要举办各类活动,还有节日会餐。“现在生活好了,我们想尽量丰富老人们的文体娱乐生活,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福利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家”这个温暖的字眼一直在被福利院的每位员工强调,“家”的温馨氛围也在福利院的众多细节之中被强化、变浓郁。李向斌常说:“我们就是一家人,家里人口比较多,是个大家庭。”

完善基础设施 建设舒适之家

走进市社会福利院,深秋湛蓝的天空下,色彩明艳的白墙红瓦间是一片规整有序的活动空间。近处的花坛姹紫嫣红,与远处院墙下的灌木交相辉映,衬托出在这里颐养天年老人们生活环境的优雅惬意。

“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现年73岁的杨二仁在福利院中住了五十多年,虽然双目失明,可还是能够用他的亲身经历见证福利院向前迈进的每个步伐。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天:“2013年10月13号,福利院搬到这里来,我能感受到生活条件比以前要好多了。”

的确,现在的福利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配有接待室、医务室、健身房、乒乓球室、会议室等功能室,有公共洗衣房、开水房、晾晒场,每层楼设有公用电话,每间房有独立卫生间,另外安装有电热水器和网络电视。

然而细心的工作人员并不满足,经过观察与思考,他们不断完善着院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好地服务供养人员:宿舍走廊、楼梯过道以及卫生间中的残疾人扶手让大部分残疾人员方便许多;浴室内的防水改造消除了供养人员的触电隐患;淋浴器的使用使水温适宜水量充足,提升了洗澡的舒适度;厨房煤气罐外移,消除了火灾安全隐患;净水机的运用提升了饮用水的安全;新建了冬储菜窖,保持蔬菜新鲜;购买并安装了室内外的健身器材,丰富了供养人员的生活,增强体质……一项项细微周到的改创建工程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为福利院增加了爱的温度。

强化安全管理 打造放心之家

“趣味运动会”后,李向斌一边组织大家集中拍摄“全家福”,一边向记者介绍,哪位大哥腿落下了毛病,不能正常走路,哪位大爷既失聪又失明,哪位大叔多年胃病,沾不得一点荤腥……

李向斌对院里每个供养人员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正因如此,他也清楚地知道要保障福利院的安全,担子有多重。

鉴于供养人员的智残障情况,福利院健全完善了安全工作预案和应急措施,及时进行各项安全知识培训,把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增加至每月一次,2小时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巡查,重点部位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由于市福利院出色的消防安全工作,去年,该院顺利通过国家、自治区和市三级消防安全验收,并得到自治区消防总队队长的高度评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于身体本就羸弱的供养人员,食品药品安全更是关系着老年人生命的大事。市社会福利院与食药监局签订了安全责任状,与各科室签订了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并严格按照要求对食品进行定点采购、生熟分离、每餐留样,规范药品采购渠道、严控药量、及时清除过期药品,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供养人员的身体健康是福利院的头等大事。每天,工作人员会定时为他们测量体温、血压等多项指标,随时掌握健康状况,保证小病及时治疗、重病妥善就医。福利院还定期组织护理员学习交流医疗护理技术,促进护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供养人员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规范服务管理 营造温馨之家

福利院里厨房的墙壁上张贴着这一周的食谱:炸糕、花卷、炖羊肉等是重阳节中午的伙食。

据了解,院内专门成立了“伙食委员会”,成员有分管副院长和膳食部、护理部、考核部和办公室主任,每周研究制定不同的食谱,合理搭配饮食结构,丰富饭菜花样。此外,每周五固定食谱为新鲜的肉馅饺子或包子,每周定时发放水果。对有特殊饮食习惯的个别收养人员单独安排伙食,为病号专设病号餐。细心的工作人员考虑到冬春和深秋季节交替时室内温度较低,在厨房和餐厅分别安装了空调,为收养人员创造了干净、卫生、温馨的就餐环境。

曾经一提到社会福利院,仿佛就闻得到扑鼻而来的宿舍异味。这不是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勤清洗,保“持清洁就好了。”李向斌说。果然,在市社会福利院的宿舍中,甚至还闻得到床品在阳光暴晒后的清香。工作人员在对供养人员的生活服务上细致入微,洗澡、清洗内衣、外衣、鞋袜、床单,清理室内外的卫生以及理发都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护理的精细周到超乎想象,护理部主任李健自豪地说:“这么多年来,我们院里没有一个人生褥疮。”

李健在福利院工作31年,有着对工作深深的热情和对供养人员深厚的感情:为他们付出,我是从心底里“愿意。我真心和他们交流,他们也真心待我。每次晚上我回来晚了,67岁的赵得有都会坐在门口,开一盏灯,等着我,我心里又温暖又感动。后来我就干脆住到福利院了,就连过年,也是回家吃顿年夜饭就又回来了。”

“90”后被认为是极受宠爱的一个群体。而愉快地工作在福利院的“90”后姑娘马清琴却诠释为“在爱中成长的人更懂得关爱别人”。她说:“以前在家几乎什么活也不干,但是来到这里,看到他们生活有困难就特别想帮助他们,想为他们多做点事。一年多来,在福利院工作的经历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社会责任感。”

丰富文化生活

构筑欢乐之家

读盲文书、拉胡琴,还有听被称作“戏匣子”的新式收音播放机,杨二仁说这是他的爱好。戏匣子”成为院“里众多老人“伴侣”,它不仅能够随时播放各种地方戏,还使卧病在床的供养人员有了娱乐生活。

每天上下午,市社会福利院都会定时播放音乐,鼓励供养人员到院子里做操散步锻炼身体。院内的电视房、棋牌室、健身房等活动场所利用率也颇高。元旦、春节等重大传统节日里,院里还会组织开展打扑克、下象棋等适宜供养人员的比赛活动,或者联系社会各界文艺团体和个人进行慰问演出。

为了丰富供养人员的生活,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克服万难拓展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去年组织30多名供养人员游览三山两河,见证了家乡的巨变,充分感受集宁山水美景,增强幸福感;今年又组织参观了集宁战役纪念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在市社会福利院46名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这里的生活就像老人们说的,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