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回民区: “内外兼修”塑乡村之美

2016-11-09 09:48 呼和浩特日报   通讯员 李珍

近年来,回民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勤俭持家·致富圆梦”活动为统领,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三个美起来”即农村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切入点,注重形态文明、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建设。以乡风文明大行动和“十个一”项目为抓手,突出回民区村镇特点,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扬长补短,保留乡村风貌,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扮靓美丽乡村。

优化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打造美丽乡村,优化环境要先行。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村民的居住环境,加强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建设,综合整治人居环境,加强了两委会、卫生室、文化室、连锁超市等阵地建设,加强了排水、排污、街巷硬化、村庄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等项目建设。建立了“区、镇、村三级负责,以村为主,人人参与”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健全完善村庄保洁制度,建立村公共保洁服务队伍,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尽快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

如今,在回民区各乡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排排崭新别致的新居让农民笑逐颜开;一条条柏油路、水泥路铺就了农民致富路;一股股清澈的自来水甜到农民心间;一份份养老金让农民心里乐开了花;一幅幅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经济富裕、舒适宜居的幸福乡村美丽画卷已然展开……

文化搭台,建设内涵乡村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回民区重点做好文化惠民育民工作,在整合全区丰富的文化设施和资源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建好基层讲堂、四德榜、文化墙、小广场、小舞台、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农民书屋等宣传文化阵地,做到大讲堂经常讲,四德榜常更新,文化墙有内涵,小广场、小舞台常活动。同时,突出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积极开展校长业务培训、配好设施器材、组建辅导员队伍、丰富活动内容、管理好项目资金等重点环节。

在回民区,随着“文化搭台、建设内涵乡村”力度不断加强,随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日益完善,村民的文化生活品质逐步得到了提升,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也逐步展开,越来越多的“庄稼汉”变身“文化人”,自编自演的秧歌舞、广场舞、二人台、爬山调、快板书等娱乐活动成为村民喜闻乐见的项目。

道德引领,塑造文明乡村

道德凝聚力量。为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多年来,回民区积极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依托,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通过开办“道德讲堂”“法制讲堂”,持续深化以“六提倡、六反对”为主要内容的“乡风文明大行动”主题实践活动,重点做好“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做到“四榜定星”。同时,在村民中广泛开展“我们的家风家训”活动,推动好的家风家训入户,从而激发人民心底的道德情感,建设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

在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回民区还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依托基层大讲堂和“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向农村广大群众宣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增强农民群众的“四个自信”。在农民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本领。在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的同时,让农村的道德模范、优秀基层干部、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事迹“走出去”,并经常组织村民特别是青少年讲村史、发展史、勤俭致富和互助友爱故事,涵育乡风文明,培养新型农民。如今,在回民区,镇、村依托自身特点,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特色旅游、农家乐、特色种养殖……乡村经济发展多种模式。产业的发展,让村民的腰包越发“鼓起来”,幸福指数也年年攀升。

责任编辑:张雨婷

近年来,回民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勤俭持家·致富圆梦”活动为统领,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三个美起来”即农村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切入点,注重形态文明、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建设。以乡风文明大行动和“十个一”项目为抓手,突出回民区村镇特点,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扬长补短,保留乡村风貌,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扮靓美丽乡村。

优化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打造美丽乡村,优化环境要先行。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村民的居住环境,加强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建设,综合整治人居环境,加强了两委会、卫生室、文化室、连锁超市等阵地建设,加强了排水、排污、街巷硬化、村庄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等项目建设。建立了“区、镇、村三级负责,以村为主,人人参与”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健全完善村庄保洁制度,建立村公共保洁服务队伍,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尽快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

如今,在回民区各乡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排排崭新别致的新居让农民笑逐颜开;一条条柏油路、水泥路铺就了农民致富路;一股股清澈的自来水甜到农民心间;一份份养老金让农民心里乐开了花;一幅幅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经济富裕、舒适宜居的幸福乡村美丽画卷已然展开……

文化搭台,建设内涵乡村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回民区重点做好文化惠民育民工作,在整合全区丰富的文化设施和资源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建好基层讲堂、四德榜、文化墙、小广场、小舞台、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农民书屋等宣传文化阵地,做到大讲堂经常讲,四德榜常更新,文化墙有内涵,小广场、小舞台常活动。同时,突出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积极开展校长业务培训、配好设施器材、组建辅导员队伍、丰富活动内容、管理好项目资金等重点环节。

在回民区,随着“文化搭台、建设内涵乡村”力度不断加强,随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日益完善,村民的文化生活品质逐步得到了提升,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也逐步展开,越来越多的“庄稼汉”变身“文化人”,自编自演的秧歌舞、广场舞、二人台、爬山调、快板书等娱乐活动成为村民喜闻乐见的项目。

道德引领,塑造文明乡村

道德凝聚力量。为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多年来,回民区积极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依托,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通过开办“道德讲堂”“法制讲堂”,持续深化以“六提倡、六反对”为主要内容的“乡风文明大行动”主题实践活动,重点做好“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做到“四榜定星”。同时,在村民中广泛开展“我们的家风家训”活动,推动好的家风家训入户,从而激发人民心底的道德情感,建设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

在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回民区还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依托基层大讲堂和“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向农村广大群众宣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增强农民群众的“四个自信”。在农民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本领。在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的同时,让农村的道德模范、优秀基层干部、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事迹“走出去”,并经常组织村民特别是青少年讲村史、发展史、勤俭致富和互助友爱故事,涵育乡风文明,培养新型农民。如今,在回民区,镇、村依托自身特点,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特色旅游、农家乐、特色种养殖……乡村经济发展多种模式。产业的发展,让村民的腰包越发“鼓起来”,幸福指数也年年攀升。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