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乌兰浩特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稳字当先

2016-11-09 14:43 兴安日报   谭艳丽 崔艳波

在新鲜出炉的乌兰浩特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中,一组数据十分抢眼: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05.6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1.8亿元,同比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8.5%,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在大旱之年如何实现农业发展的稳定形势?在完成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的同时,怎样保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面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总体滞后的现实,如何在发展中寻求突破?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重点和难点,乌市积极作出战略调整,在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给出了答案。

优化种养结构,第一产业平稳发展。面对今年旱灾的严峻考验,乌市顶住压力,着力优化种养结构。种植业减玉米、扩水稻、提蔬菜、突特色。畜牧业稳羊增牛,力推“三新技术”,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实现了第一产业的平稳发展。

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55万亩、水稻播种面积11万亩、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万亩;全市牲畜存栏量达到38.42万头(只);已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园区18个,建设日光温室大棚3000余栋,能投入生产的有2200余栋,已投入生产的有1700余栋。

“压玉米、增水稻”是今年乌市在农业结构上作出的重要调整。实施“旱改水”工程5.3万亩,不仅在水稻种植面积上有所扩大,更在绿色有机水稻基地建设上下足功夫,依托岭南香、蒙兴、北雁等现有水稻品牌,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提高水稻产品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乌市今年紧抓庭院经济及设施农业不放松,投资1714.8万元做精庭院经济,发展示范户8000户,开展种植面积2.76万亩,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激发企业活力,第二产业运行良好。今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完成和落实好五大任务一直备受关注。为此,乌市下大力气打造优势产业链条,推动企业引进新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企业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培育和挖掘企业的内生动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适应力,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保持第二产业实现良好运行。

在科学、准确地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势的基础上,乌市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月份,全市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运行态势良好,多数企业生产实现同比增长,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9.5亿元,同比增长8.2%。

项目建设提档加速。今年全市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28项,完成投资21亿元。其中乌兰浩特卷烟厂呼伦贝尔天堂草原细支生产线、贮丝房技术改造升级、金谷粮油生产线技改、红城水泥矿渣微粉生产、聚阳太阳能光伏技改、蒙佳生产线技改、蒙恩葵花加工等11个项目已相继投产。

唱响全域旅游,第三产业拉动明显。今年以来,乌市加快推进各项生产生活服务业项目建设,续建的酒店项目、金鹿运业大型停车场及仓储项目、自治区供销社农资市场项目等都已完成建设任务;钢材市场项目、农贸市场建设快速推进;博源酒店将于年底整体完工并开始试营业;欧蓓莎城市生活中心项目2号商业楼已开始室内外装修;铭都家具广场已于5月份顺利投入运营,财富时代广场计划年末开业。

截至2016年9月末,物流园区销售收入实现88.42亿元,同比增长10.53%。

全域旅游战略的提出,迅速带动了乌市旅游产业的发展。1-9月份,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27.1万人次,同比增长64.2%,旅游收入实现12.28亿元,同比增长64%。这也是乌市今后一个时期第三产业的主攻方向,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成吉思汗庙为依托,强化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乌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新突破;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积极融入自治区产业集群,逐步建立本地区的新兴产业。

微评: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特别是自治区党委关于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通过做强旅游产业带动消费升级,正在成为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因此要着重围绕满足消费者旅游消费需求,做精、做优、做强旅游产业,不断挖掘资源优势,全力提升产品品质,优化细化服务功能,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May

在新鲜出炉的乌兰浩特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中,一组数据十分抢眼: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05.6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1.8亿元,同比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8.5%,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在大旱之年如何实现农业发展的稳定形势?在完成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的同时,怎样保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面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总体滞后的现实,如何在发展中寻求突破?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重点和难点,乌市积极作出战略调整,在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给出了答案。

优化种养结构,第一产业平稳发展。面对今年旱灾的严峻考验,乌市顶住压力,着力优化种养结构。种植业减玉米、扩水稻、提蔬菜、突特色。畜牧业稳羊增牛,力推“三新技术”,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实现了第一产业的平稳发展。

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55万亩、水稻播种面积11万亩、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万亩;全市牲畜存栏量达到38.42万头(只);已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园区18个,建设日光温室大棚3000余栋,能投入生产的有2200余栋,已投入生产的有1700余栋。

“压玉米、增水稻”是今年乌市在农业结构上作出的重要调整。实施“旱改水”工程5.3万亩,不仅在水稻种植面积上有所扩大,更在绿色有机水稻基地建设上下足功夫,依托岭南香、蒙兴、北雁等现有水稻品牌,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提高水稻产品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乌市今年紧抓庭院经济及设施农业不放松,投资1714.8万元做精庭院经济,发展示范户8000户,开展种植面积2.76万亩,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激发企业活力,第二产业运行良好。今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完成和落实好五大任务一直备受关注。为此,乌市下大力气打造优势产业链条,推动企业引进新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企业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培育和挖掘企业的内生动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适应力,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保持第二产业实现良好运行。

在科学、准确地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势的基础上,乌市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月份,全市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运行态势良好,多数企业生产实现同比增长,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9.5亿元,同比增长8.2%。

项目建设提档加速。今年全市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28项,完成投资21亿元。其中乌兰浩特卷烟厂呼伦贝尔天堂草原细支生产线、贮丝房技术改造升级、金谷粮油生产线技改、红城水泥矿渣微粉生产、聚阳太阳能光伏技改、蒙佳生产线技改、蒙恩葵花加工等11个项目已相继投产。

唱响全域旅游,第三产业拉动明显。今年以来,乌市加快推进各项生产生活服务业项目建设,续建的酒店项目、金鹿运业大型停车场及仓储项目、自治区供销社农资市场项目等都已完成建设任务;钢材市场项目、农贸市场建设快速推进;博源酒店将于年底整体完工并开始试营业;欧蓓莎城市生活中心项目2号商业楼已开始室内外装修;铭都家具广场已于5月份顺利投入运营,财富时代广场计划年末开业。

截至2016年9月末,物流园区销售收入实现88.42亿元,同比增长10.53%。

全域旅游战略的提出,迅速带动了乌市旅游产业的发展。1-9月份,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27.1万人次,同比增长64.2%,旅游收入实现12.28亿元,同比增长64%。这也是乌市今后一个时期第三产业的主攻方向,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成吉思汗庙为依托,强化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乌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新突破;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积极融入自治区产业集群,逐步建立本地区的新兴产业。

微评: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特别是自治区党委关于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通过做强旅游产业带动消费升级,正在成为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因此要着重围绕满足消费者旅游消费需求,做精、做优、做强旅游产业,不断挖掘资源优势,全力提升产品品质,优化细化服务功能,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