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赤峰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出土的红山玉器和石器

2016-11-14 16:23

 

1

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

神奇而美丽的巴林草原,埋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的那日斯台遗址是最负盛名的。

2

1978年出土的鸟形石玦

3

4

1978年出土的玉勾形器

 

那日斯台遗址的发现还要从1969年的春天说起,那是一场大雨过后,位于巴林右旗巴彦汉苏木那日斯台嘎查的牧民布和朝鲁像往日一样出去放牛,他在不经意间,在一个坡地上捡到一件玉器。他连忙跑回家去拿了工具,开始在发现玉器的坡地上挖起来。不一会就挖出了几十件玉器。

5

1979年出土的石纺瓜.

6

1979年出土的叶腊石桂叶形纺瓜

 

布和朝鲁的父亲丹巴是嘎查的党支部书记,他把布和朝鲁挖到的玉器装在一个特制的布袋,锁进了家里的木箱子里,不再给外人看。可这个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每年都有很多听到风声的文物贩子想买走这批玉器,但是,他们最终也没能如愿。在1979年时,丹巴把玉蚕、玉鸮和几十个玉珠捐献出来,于是,这批玉器找到了自己的最终归宿,被收藏在巴林右旗博物馆,成为今天我们能在巴林右旗博物馆看到的红山文化的珍贵文物。

7

8

1980年出土的玉雕龙

9

1980出土的勾云形佩

10

1980年出土的石人像

11

1980年出土的玉鸮

12

1980年出土的玉鸮

 

那日斯台遗址位于西拉木伦河支流查干木伦河西岸的高地上,遗址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1000米,总暴露面积在150万平方米左右。遗址东部是台地,是那日斯台嘎查居民的生活地,西部是一片坡地,中间被宽约100米的乌兰沟隔断。这里由于常年受风沙的侵蚀,并且植被已经破坏严重,所以此处的文化层已经被严重扰乱,很多陶片、石器等遗存被暴露于整个台地之上,在遗址东北侧的斜坡上还有七、八处清晰可辨的窑址,有的地段还发现有土垒和沟壕的痕迹。

13

1982年出土的玉蚕

14

1982年出土的玉蚕

15

1982年出土的玉蚕

16

1982年出土的玉鸮

17

1982年出土的玉三联璧

18

1982年出土的碧玺鱼形器

 

在那日斯台遗址的周围,个别地段还有壕沟痕迹。在遗址的西侧是乌兰沟渡槽,这里的文化层保存稍好,暴露有灰坑和房址,从地表上观察,这里的房址主要有圆形的,还有略呈方形和长方形的。在遗址内征集、采集和发掘清理所获得的文物标本也非常多,主要有玉器、陶器、石器、石雕器和骨器。

19

1982年出土的煤精石雕

20

1982年出土的火山石石猪

21

1982年出土的青砂岩双系筒形杯

22

1982年出土的单系石杯

23

1982年出土的石斧

 

而正是因为牧民布和朝鲁提供的这一线索,那日斯台遗址才得以被系统的发掘,并因此而出土了大批红山文化玉器而闻名于世,还被称为“人类文明第一道曙光”。那日斯台遗址也名符其实的成为迄今西拉木伦河以北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原始文化遗存之一,从出土的遗物特征上看,其相对年代应主要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阶段,同时还发现年代稍早的“兴隆洼文化”遗物。

24

1982年出土的圆雕巫觋像

25

1982年出土的玉球状配饰

26

出土的六十八颗玉球状配饰

27

1987年出土的玉兽形佩

那日斯台遗址出土的玉器和石器真是丰富多彩,品种繁多,几乎囊括了红山文化鼎盛时期的所有器形,主要有龙形,有鸟、鸮、蚕、鱼、人形玉器,还有勾云形佩、斧、璜、兽首三孔器、三联璧、纺瓜、饰件、珠饰、坠饰、玉管、玉锥、玉棒、玉匕形器等。这些重要的出土文物在研究红山文化和兴隆洼文化的过程中将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责任编辑:张涛

 

1

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

神奇而美丽的巴林草原,埋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的那日斯台遗址是最负盛名的。

2

1978年出土的鸟形石玦

3

4

1978年出土的玉勾形器

 

那日斯台遗址的发现还要从1969年的春天说起,那是一场大雨过后,位于巴林右旗巴彦汉苏木那日斯台嘎查的牧民布和朝鲁像往日一样出去放牛,他在不经意间,在一个坡地上捡到一件玉器。他连忙跑回家去拿了工具,开始在发现玉器的坡地上挖起来。不一会就挖出了几十件玉器。

5

1979年出土的石纺瓜.

6

1979年出土的叶腊石桂叶形纺瓜

 

布和朝鲁的父亲丹巴是嘎查的党支部书记,他把布和朝鲁挖到的玉器装在一个特制的布袋,锁进了家里的木箱子里,不再给外人看。可这个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每年都有很多听到风声的文物贩子想买走这批玉器,但是,他们最终也没能如愿。在1979年时,丹巴把玉蚕、玉鸮和几十个玉珠捐献出来,于是,这批玉器找到了自己的最终归宿,被收藏在巴林右旗博物馆,成为今天我们能在巴林右旗博物馆看到的红山文化的珍贵文物。

7

8

1980年出土的玉雕龙

9

1980出土的勾云形佩

10

1980年出土的石人像

11

1980年出土的玉鸮

12

1980年出土的玉鸮

 

那日斯台遗址位于西拉木伦河支流查干木伦河西岸的高地上,遗址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1000米,总暴露面积在150万平方米左右。遗址东部是台地,是那日斯台嘎查居民的生活地,西部是一片坡地,中间被宽约100米的乌兰沟隔断。这里由于常年受风沙的侵蚀,并且植被已经破坏严重,所以此处的文化层已经被严重扰乱,很多陶片、石器等遗存被暴露于整个台地之上,在遗址东北侧的斜坡上还有七、八处清晰可辨的窑址,有的地段还发现有土垒和沟壕的痕迹。

13

1982年出土的玉蚕

14

1982年出土的玉蚕

15

1982年出土的玉蚕

16

1982年出土的玉鸮

17

1982年出土的玉三联璧

18

1982年出土的碧玺鱼形器

 

在那日斯台遗址的周围,个别地段还有壕沟痕迹。在遗址的西侧是乌兰沟渡槽,这里的文化层保存稍好,暴露有灰坑和房址,从地表上观察,这里的房址主要有圆形的,还有略呈方形和长方形的。在遗址内征集、采集和发掘清理所获得的文物标本也非常多,主要有玉器、陶器、石器、石雕器和骨器。

19

1982年出土的煤精石雕

20

1982年出土的火山石石猪

21

1982年出土的青砂岩双系筒形杯

22

1982年出土的单系石杯

23

1982年出土的石斧

 

而正是因为牧民布和朝鲁提供的这一线索,那日斯台遗址才得以被系统的发掘,并因此而出土了大批红山文化玉器而闻名于世,还被称为“人类文明第一道曙光”。那日斯台遗址也名符其实的成为迄今西拉木伦河以北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原始文化遗存之一,从出土的遗物特征上看,其相对年代应主要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阶段,同时还发现年代稍早的“兴隆洼文化”遗物。

24

1982年出土的圆雕巫觋像

25

1982年出土的玉球状配饰

26

出土的六十八颗玉球状配饰

27

1987年出土的玉兽形佩

那日斯台遗址出土的玉器和石器真是丰富多彩,品种繁多,几乎囊括了红山文化鼎盛时期的所有器形,主要有龙形,有鸟、鸮、蚕、鱼、人形玉器,还有勾云形佩、斧、璜、兽首三孔器、三联璧、纺瓜、饰件、珠饰、坠饰、玉管、玉锥、玉棒、玉匕形器等。这些重要的出土文物在研究红山文化和兴隆洼文化的过程中将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