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读书的“机缘”

2017-07-29 18:50 北京青年报   马建红

供图/视觉中国

朋友的女儿在西班牙留学,前段日子回来过暑假,大人们少不了借口给孩子“接风”,坐在一起吃个饭。席间,自然会有涉及西班牙风土人情的话题,结果发现,除了对历史上曾有哥伦布在其国王资助下发现了北美新大陆、塞万提斯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血腥残酷又疯狂的斗牛、足球豪门皇马、巴萨等多少有些了解外,我们这些成年人对大西洋沿岸的这个国家几乎一无所知,它的政治、法律制度都不在我们的视野之内。

不过,在当下资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凡是我们不了解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网上“搜一搜”来解决,传统的泡图书馆、翻资料的手法显得多少有些过时。然而,网络上传递给人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而且由于窗口多、信息量大,反而使人无法集中精力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更不用说探究其来龙去脉了。所以,要想获取系统完备的知识,最好的方式还是阅读纸质书。

若想“恶补”西班牙的知识,读一本相关的书籍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阅读偏好,或者源于专业,或者源于没来由地喜欢,或者由于对作者的欣赏。比如说,依本人的专业知识结构,有关西班牙的读物向来不会出现在备选项中,即便历史上有著名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也因为对军事或航海等缺乏兴趣而只知其名,未闻其实,至于西班牙和法律之间的关联,也因其大陆法系的非“典型性”而被忽略。可是在我的藏书中,还真有一本与西班牙有关的书,这就是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当初之所以买这本书,并不是出于对西班牙的好奇,唯一的原因只在于看中了作者。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林粉,只要是林达的作品,我肯定连翻都不翻一下目录,就会义无反顾地把它买下来,而且还会在课堂上不遗余力地向学生们推荐。这次因了聊天的机缘,从书架上找出尘封已久的“笔记”,发现购书的时间是2007年的4月份,倏忽之间,十年的光阴已然飘过。

林达的系列书有种相似的“风格”,这就是作者在写旅途“见闻”的时候,穿插着描写和介绍所参观城市或国家的历史,比如像《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样的书,就可使读者在“读”那些风景的同时,跟随旅人的脚步,去思考掩藏在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法国大革命这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时期的人物和事件,无形中增加了这些建筑物的“厚重”程度。而在《西班牙旅行笔记》中,林达一如既往地延续了这种写作风格,并且配上旅程中必不可少的照片和插图,的确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例如,说到西班牙塞哥维亚的输水道这件古罗马人用石头“垒”起来的输水“艺术品”,就认为它不仅记录了几千年风雨侵袭中大自然留下的痕迹,也见证了古罗马人精湛的建筑技艺、智慧及对生活的态度。作者笔下的那些石头不再“沉默”,而读者也容易产生一睹芳容、不虚此“行”之感。

与纯粹外国人的著作不同,林达的视角是很中国式的,这也让读者有很强的带入感,无形中拉近了与作者的距离。譬如林达说在看到马德里的马约尔广场上菲利浦三世的青铜雕像后,突然想到欧洲大帝们的雕塑,多半儿是类似的马上英雄造型,巴黎大街上美国总统华盛顿的塑像,也是同样的思路。看到这里,读者在“脑补”记忆中的雕塑样子后,不禁莞尔。书中这样自然的联想、睿智的思考和洞识,确能带着读者走进风景且走进历史,文章分明早已超出了游记的范围。

关于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绝大多数人也略知一二。在《小镇杰里达和它的古堡》一节中,林达介绍了在内战后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虽然已有很多西班牙人认识到必须进行改革,但只要弗朗哥活着一天,他就不会容许迈出最后一步,“所有的人都知道,西班牙民主改革启动的最后一步,必定是不会跨出去的,除非弗朗哥咽下最后一口气。”不过西班牙人似乎并不气馁,因为街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不死的人”。这虽然有些听天由命的无奈,不过也正说明了西班牙人并未泯灭的对未来的期许,这其实也是老人政治最可悲的地方,“弗朗哥的死讯传出的那一刻,全西班牙都松了一口气。”“没有不死的人”,这句话虽让人觉得西班牙人有些不厚道,不过这正是弗朗哥自己逼出来的。因为他的“活”,造成了很多人的“死”,而只有他的死,才会为更多人带来生的希望。我们中国历史上不是也曾出现过老百姓盼着“吾与汝偕亡”的暴君夏桀嘛!

在盛夏酷暑中翻看十多年前已读过的旧书,淡淡的墨香犹在,对这个遥远的曾被第一个冠以“日不落帝国”的国家,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而重读这本书的“机缘”,竟然是为了与留学西班牙的女孩儿多一些话题,想想也还是蛮别致的。

责任编辑:贾桂梨

供图/视觉中国

朋友的女儿在西班牙留学,前段日子回来过暑假,大人们少不了借口给孩子“接风”,坐在一起吃个饭。席间,自然会有涉及西班牙风土人情的话题,结果发现,除了对历史上曾有哥伦布在其国王资助下发现了北美新大陆、塞万提斯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血腥残酷又疯狂的斗牛、足球豪门皇马、巴萨等多少有些了解外,我们这些成年人对大西洋沿岸的这个国家几乎一无所知,它的政治、法律制度都不在我们的视野之内。

不过,在当下资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凡是我们不了解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网上“搜一搜”来解决,传统的泡图书馆、翻资料的手法显得多少有些过时。然而,网络上传递给人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而且由于窗口多、信息量大,反而使人无法集中精力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更不用说探究其来龙去脉了。所以,要想获取系统完备的知识,最好的方式还是阅读纸质书。

若想“恶补”西班牙的知识,读一本相关的书籍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阅读偏好,或者源于专业,或者源于没来由地喜欢,或者由于对作者的欣赏。比如说,依本人的专业知识结构,有关西班牙的读物向来不会出现在备选项中,即便历史上有著名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也因为对军事或航海等缺乏兴趣而只知其名,未闻其实,至于西班牙和法律之间的关联,也因其大陆法系的非“典型性”而被忽略。可是在我的藏书中,还真有一本与西班牙有关的书,这就是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当初之所以买这本书,并不是出于对西班牙的好奇,唯一的原因只在于看中了作者。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林粉,只要是林达的作品,我肯定连翻都不翻一下目录,就会义无反顾地把它买下来,而且还会在课堂上不遗余力地向学生们推荐。这次因了聊天的机缘,从书架上找出尘封已久的“笔记”,发现购书的时间是2007年的4月份,倏忽之间,十年的光阴已然飘过。

林达的系列书有种相似的“风格”,这就是作者在写旅途“见闻”的时候,穿插着描写和介绍所参观城市或国家的历史,比如像《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样的书,就可使读者在“读”那些风景的同时,跟随旅人的脚步,去思考掩藏在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法国大革命这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时期的人物和事件,无形中增加了这些建筑物的“厚重”程度。而在《西班牙旅行笔记》中,林达一如既往地延续了这种写作风格,并且配上旅程中必不可少的照片和插图,的确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例如,说到西班牙塞哥维亚的输水道这件古罗马人用石头“垒”起来的输水“艺术品”,就认为它不仅记录了几千年风雨侵袭中大自然留下的痕迹,也见证了古罗马人精湛的建筑技艺、智慧及对生活的态度。作者笔下的那些石头不再“沉默”,而读者也容易产生一睹芳容、不虚此“行”之感。

与纯粹外国人的著作不同,林达的视角是很中国式的,这也让读者有很强的带入感,无形中拉近了与作者的距离。譬如林达说在看到马德里的马约尔广场上菲利浦三世的青铜雕像后,突然想到欧洲大帝们的雕塑,多半儿是类似的马上英雄造型,巴黎大街上美国总统华盛顿的塑像,也是同样的思路。看到这里,读者在“脑补”记忆中的雕塑样子后,不禁莞尔。书中这样自然的联想、睿智的思考和洞识,确能带着读者走进风景且走进历史,文章分明早已超出了游记的范围。

关于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绝大多数人也略知一二。在《小镇杰里达和它的古堡》一节中,林达介绍了在内战后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虽然已有很多西班牙人认识到必须进行改革,但只要弗朗哥活着一天,他就不会容许迈出最后一步,“所有的人都知道,西班牙民主改革启动的最后一步,必定是不会跨出去的,除非弗朗哥咽下最后一口气。”不过西班牙人似乎并不气馁,因为街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不死的人”。这虽然有些听天由命的无奈,不过也正说明了西班牙人并未泯灭的对未来的期许,这其实也是老人政治最可悲的地方,“弗朗哥的死讯传出的那一刻,全西班牙都松了一口气。”“没有不死的人”,这句话虽让人觉得西班牙人有些不厚道,不过这正是弗朗哥自己逼出来的。因为他的“活”,造成了很多人的“死”,而只有他的死,才会为更多人带来生的希望。我们中国历史上不是也曾出现过老百姓盼着“吾与汝偕亡”的暴君夏桀嘛!

在盛夏酷暑中翻看十多年前已读过的旧书,淡淡的墨香犹在,对这个遥远的曾被第一个冠以“日不落帝国”的国家,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而重读这本书的“机缘”,竟然是为了与留学西班牙的女孩儿多一些话题,想想也还是蛮别致的。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