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阿拉善的红色记忆

2017-08-08 15:49 阿拉善日报  

伟人邓小平曾经来过阿拉善。

冬青沟徐向前元帅留宿过的小屋。

阿左旗木仁高勒烈士陵园。

曹动之烈士殉难地。

额济纳人民为祖国国防事业“三易旗府”。

掀开阿拉善的历史扉页,你会发现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既有革命先烈的英勇献身,也有革命伟人的足迹可寻,更有阿拉善人为祖国国防建设事业的牺牲与贡献……这些,都是阿拉善人永远不会忘记的红色记忆。

阿拉善盟府巴彦浩特(原定远营),在历史上曾经同一位伟大的人物联系在一起,这是鲜为人知的。

1926年10月底,党派遣正在苏联学习的邓小平回国到冯玉祥部队工作。邓小平同志从莫斯科启程乘火车到乌金斯克,再换乘汽车到达蒙古的库伦(今乌兰巴托),然后乘坐苏联给冯玉祥部队运送物资的汽车,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穿越了阿拉善大戈壁,来到了定远营,住进了祥泰隆。几天后,小平同志途经宁夏银川,于1927年2月底抵达西安,开始了在西北的革命生涯。1964年4月,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同志到巴彦淖尔盟视察工作。小平同志曾问:“有个叫定远营的,现在叫什么?”地方领导回答:“现在改叫巴彦浩特。”邓小平同志接着赞叹道:“二十年代,我从苏联回国,经蒙古国,到过定远营,那可是个好地方,一座了不起的城市!”

2016年,阿左旗温都尔勒图镇一位名叫万廷宽的老人,自费出版了《冬青沟历史不能遗忘》一书。通过他的调查与挖掘,我们得知温都尔勒图镇营盘水冬青沟,曾经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走过的一段“回家”路。1937年红西路军河西战事失利后,徐向前等1000多名西路军将士,沿着长城从腾格里沙漠边缘进入阿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境内,并得到了当地牧民群众的大力救助,使他们顺利越过三省(蒙、甘、宁)交界的边关山,途经冬青沟到紫山湾,渡过黄河,九死一生回到了党和军队的怀抱。《冬青沟历史不能忘记》一书出版发行时,徐向前元帅的儿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徐小岩中将亲自题写了书名。

每年清明节,巴彦浩特各族群众都会来到贺兰山脚下的木仁高勒,缅怀先烈。巍巍青山下的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烈士陵园,长眠着奥希洛夫、图门巴依尔、吴金江、佟全等革命烈士。奥希洛夫是前苏联布利亚特蒙古人,1931年夏,共产国际派他帮助王若飞回国开展中共西北特委的工作。同年11月,奥希洛夫与图门巴依尔、额尔敦别立格等一行四人,由乌兰巴托进入阿拉善旗境内,被反动分子枪杀,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吴金江、佟全等几位解放军战士,于1950年在阿拉善左旗水磨沟一带围剿土匪郭永胜(郭拴子)期间,不幸牺牲。

烈士的英魂永垂不朽。曹动之,这位1927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战士,1950年3月担任中共阿拉善旗工委书记兼阿拉善旗保安总队政治委员。1950年7月,曹动之同志参加完中共宁夏第一次党代会后,在与两名警卫人员骑马返回定远营途中经过贺兰山樊家营子时,遭到匪徒伏击,他们与匪徒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终因寡不敌众,三人壮烈牺牲。

革命者前赴后继,阿拉善终于迎来了解放。1949年9月23日和9月27日,阿拉善旗王爷达理札雅、额济纳旗王爷塔旺嘉布,分别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实现了和平解放。

阿拉善是神舟号升起的地方,可有几人知道,阿拉善额济纳旗人民为了祖国航天事业“三易旗府”感人肺腑的故事。1958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决定建立自己的国防科技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近十万大军兵分九路,先后开进了位于祖国边陲的额济纳旗。1958年10月20日,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导弹、卫星综合试验靶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成立。深明大义的额济纳各族人民,为国防事业腾出了最好的草场,赶着骆驼、羊群,离开了自己的家园,旗政府为此三度搬迁。为基地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聂荣臻元帅曾深情地说:“额济纳旗各族人民为了祖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我们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回报他们。”

富饶辽阔的阿拉善不仅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有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据盟档案史志局统计,全盟共有13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其中,额济纳旗有7处:东庙(炸毁日军军火库地点)、京斯图山阻击战战场遗址、王爷府和平起义通电处遗址、建国营遭遇战遗址、六烈士墓遗址、苏斐然烈士牺牲地遗址、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阿左旗有6处:共产国际战士奥希洛夫等4名烈士殉难地遗址、奥希洛夫等4名烈士墓地遗址、阿拉善和平解放电文发出地阿拉善王府遗址、木仁高勒烈士陵园、曹动之烈士殉难地遗址、阿拉善旗工委遗址。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迹,不仅为阿拉善社会各界缅怀先烈、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瞻仰和教育场所,还让红色旅游成为打造“阿拉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那风起云涌、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众多革命先辈们在阿拉善大地留下革命足迹,甚至流血牺牲,谱写了一曲曲无畏无惧的革命战歌。今天的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些红色历史,传承先烈精神,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为阿拉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杨苏雯

伟人邓小平曾经来过阿拉善。

冬青沟徐向前元帅留宿过的小屋。

阿左旗木仁高勒烈士陵园。

曹动之烈士殉难地。

额济纳人民为祖国国防事业“三易旗府”。

掀开阿拉善的历史扉页,你会发现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既有革命先烈的英勇献身,也有革命伟人的足迹可寻,更有阿拉善人为祖国国防建设事业的牺牲与贡献……这些,都是阿拉善人永远不会忘记的红色记忆。

阿拉善盟府巴彦浩特(原定远营),在历史上曾经同一位伟大的人物联系在一起,这是鲜为人知的。

1926年10月底,党派遣正在苏联学习的邓小平回国到冯玉祥部队工作。邓小平同志从莫斯科启程乘火车到乌金斯克,再换乘汽车到达蒙古的库伦(今乌兰巴托),然后乘坐苏联给冯玉祥部队运送物资的汽车,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穿越了阿拉善大戈壁,来到了定远营,住进了祥泰隆。几天后,小平同志途经宁夏银川,于1927年2月底抵达西安,开始了在西北的革命生涯。1964年4月,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同志到巴彦淖尔盟视察工作。小平同志曾问:“有个叫定远营的,现在叫什么?”地方领导回答:“现在改叫巴彦浩特。”邓小平同志接着赞叹道:“二十年代,我从苏联回国,经蒙古国,到过定远营,那可是个好地方,一座了不起的城市!”

2016年,阿左旗温都尔勒图镇一位名叫万廷宽的老人,自费出版了《冬青沟历史不能遗忘》一书。通过他的调查与挖掘,我们得知温都尔勒图镇营盘水冬青沟,曾经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走过的一段“回家”路。1937年红西路军河西战事失利后,徐向前等1000多名西路军将士,沿着长城从腾格里沙漠边缘进入阿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境内,并得到了当地牧民群众的大力救助,使他们顺利越过三省(蒙、甘、宁)交界的边关山,途经冬青沟到紫山湾,渡过黄河,九死一生回到了党和军队的怀抱。《冬青沟历史不能忘记》一书出版发行时,徐向前元帅的儿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徐小岩中将亲自题写了书名。

每年清明节,巴彦浩特各族群众都会来到贺兰山脚下的木仁高勒,缅怀先烈。巍巍青山下的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烈士陵园,长眠着奥希洛夫、图门巴依尔、吴金江、佟全等革命烈士。奥希洛夫是前苏联布利亚特蒙古人,1931年夏,共产国际派他帮助王若飞回国开展中共西北特委的工作。同年11月,奥希洛夫与图门巴依尔、额尔敦别立格等一行四人,由乌兰巴托进入阿拉善旗境内,被反动分子枪杀,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吴金江、佟全等几位解放军战士,于1950年在阿拉善左旗水磨沟一带围剿土匪郭永胜(郭拴子)期间,不幸牺牲。

烈士的英魂永垂不朽。曹动之,这位1927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战士,1950年3月担任中共阿拉善旗工委书记兼阿拉善旗保安总队政治委员。1950年7月,曹动之同志参加完中共宁夏第一次党代会后,在与两名警卫人员骑马返回定远营途中经过贺兰山樊家营子时,遭到匪徒伏击,他们与匪徒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终因寡不敌众,三人壮烈牺牲。

革命者前赴后继,阿拉善终于迎来了解放。1949年9月23日和9月27日,阿拉善旗王爷达理札雅、额济纳旗王爷塔旺嘉布,分别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实现了和平解放。

阿拉善是神舟号升起的地方,可有几人知道,阿拉善额济纳旗人民为了祖国航天事业“三易旗府”感人肺腑的故事。1958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决定建立自己的国防科技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近十万大军兵分九路,先后开进了位于祖国边陲的额济纳旗。1958年10月20日,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导弹、卫星综合试验靶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成立。深明大义的额济纳各族人民,为国防事业腾出了最好的草场,赶着骆驼、羊群,离开了自己的家园,旗政府为此三度搬迁。为基地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聂荣臻元帅曾深情地说:“额济纳旗各族人民为了祖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我们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回报他们。”

富饶辽阔的阿拉善不仅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有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据盟档案史志局统计,全盟共有13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其中,额济纳旗有7处:东庙(炸毁日军军火库地点)、京斯图山阻击战战场遗址、王爷府和平起义通电处遗址、建国营遭遇战遗址、六烈士墓遗址、苏斐然烈士牺牲地遗址、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阿左旗有6处:共产国际战士奥希洛夫等4名烈士殉难地遗址、奥希洛夫等4名烈士墓地遗址、阿拉善和平解放电文发出地阿拉善王府遗址、木仁高勒烈士陵园、曹动之烈士殉难地遗址、阿拉善旗工委遗址。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迹,不仅为阿拉善社会各界缅怀先烈、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瞻仰和教育场所,还让红色旅游成为打造“阿拉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那风起云涌、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众多革命先辈们在阿拉善大地留下革命足迹,甚至流血牺牲,谱写了一曲曲无畏无惧的革命战歌。今天的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些红色历史,传承先烈精神,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为阿拉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