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古代笔记中的那个苏东坡,可爱

2017-11-21 09:40 北京晚报  

唐寅《苏东坡小像》

苏东坡的一辈子,和“三”有缘。“一门三苏”,都是大文人;一生三次遭贬,三起三落,越贬越远,直到海南;一生政绩,最突出的一笔是修了三处堤防;娶了三位老婆,还都姓王;从“十年生死两茫茫”、“老夫聊发少年狂”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三首代表词作被称为“密州三曲”;去赤壁怀古,写了三篇赤壁词赋,千古传唱;写《寒食帖》一般一般,被称天下第三……

不过,三是概括不完苏东坡的百变面孔的。当年林语堂写《苏东坡传》,一口气给他贴了18个标签:

“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然后,林语堂强调,“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今年是苏东坡诞辰980年。苏东坡的生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036年12月19日,这是农历算法,换成公历就是1037年1月8日。年来陆续推出东坡传记多种,比如祝勇的《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祝勇说,决定写东坡传,起因为2015年的一次自觉失败的演讲。那次“讲到苏东坡,却突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他宏大、复杂而又精妙、细致,像迷宫,像曲径交叉的化缘,让我突然间迷失,语无伦次。”

苏东坡的迷人之处,正在于他的丰富性。祝勇用了四年时间翻阅二十卷册的《苏轼全集校注》,只敢说自己在试图慢慢靠近苏东坡。确实不够,再说复旦大学王水照先生,研究苏东坡40多年,写《王水照谈苏东坡》一书,分了三层:一是说不全的苏东坡,二是说不完的苏东坡,三是说不透的苏东坡。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中说:“一部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就是‘道’反抗‘势’,又被‘势’排斥的悲剧。”如果从这个视角去看,苏东坡的一生绝对是个悲剧,他孤独、寂寞,遭受小人排挤,在各种势力的挤压下寻求精神的“突围”。

不过,苏东坡应该是一个拒绝“被悲剧”的人。

晚明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宗道用“可爱”来说苏东坡。“多其小文小说,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公安派诗人言唐必言白居易,言宋必言苏东坡,乃至后来被钱钟书诟病“捧得过高”了。袁宗道书斋取名“白苏斋”,文集取名《白苏斋集》,每天办完公事,就会焚香静坐,在纸上写苏轼的诗文,累了就拿本苏轼的集子卧读。另一位代表人物王世贞“懒倦欲睡时,诵子瞻小文及小词,亦觉神至”,直到去世前仍手捧苏集不忍撒手。

如果我们寻访历代笔记故事,在那些小文小说中寻找苏东坡,同样会发现那个可爱的苏东坡。这个苏东坡,拿着锄头在田间与耕夫农妇聊家常,与朋友们没大没小的开玩笑……

王水照谈到苏东坡有雅俗两面:“苏东坡有个特点,就是他一方面非常雅,是宋代文化的最高成就的代表,雅的不得了,另一方面,他又非常俗,就是说,中国老百姓眼里,我们的古代作家当中,最有群众基础的恐怕就是苏东坡。”

这是一个民俗里的苏东坡。他是个乐呵呵的生活家。不仅在诗词歌赋之中,在吃喝玩乐之间,大家都能遇到他。

每个人心中可以有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都可以有个苏东坡。今年有家小学校的孩子们用大数据来研究苏东坡,一时议论纷纷。其实,没什么不可以,林语堂说:“认识不认识一个人不在于和他同一年代,这是共鸣了解的问题。毕竟我们只认识自己真正了解的人。而且只对自己充分喜欢的人,才能充分了解。我想我认识苏东坡是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又因为我喜欢他。喜欢一位诗人向来是口味问题。”苏东坡的不同寻常,正在于他不是只能和洪钟大吕取得共鸣。

在他面前,大家都是个小学生。

无须计较这些流传下来的东坡故事,是否是真实的苏东坡。一千年来,他构成了一种民俗记忆,从来都没有高不可攀,相反所有人都可以试着靠近他,亲近他。沈 沣

责任编辑:李雪琪

唐寅《苏东坡小像》

苏东坡的一辈子,和“三”有缘。“一门三苏”,都是大文人;一生三次遭贬,三起三落,越贬越远,直到海南;一生政绩,最突出的一笔是修了三处堤防;娶了三位老婆,还都姓王;从“十年生死两茫茫”、“老夫聊发少年狂”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三首代表词作被称为“密州三曲”;去赤壁怀古,写了三篇赤壁词赋,千古传唱;写《寒食帖》一般一般,被称天下第三……

不过,三是概括不完苏东坡的百变面孔的。当年林语堂写《苏东坡传》,一口气给他贴了18个标签:

“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然后,林语堂强调,“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今年是苏东坡诞辰980年。苏东坡的生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036年12月19日,这是农历算法,换成公历就是1037年1月8日。年来陆续推出东坡传记多种,比如祝勇的《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祝勇说,决定写东坡传,起因为2015年的一次自觉失败的演讲。那次“讲到苏东坡,却突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他宏大、复杂而又精妙、细致,像迷宫,像曲径交叉的化缘,让我突然间迷失,语无伦次。”

苏东坡的迷人之处,正在于他的丰富性。祝勇用了四年时间翻阅二十卷册的《苏轼全集校注》,只敢说自己在试图慢慢靠近苏东坡。确实不够,再说复旦大学王水照先生,研究苏东坡40多年,写《王水照谈苏东坡》一书,分了三层:一是说不全的苏东坡,二是说不完的苏东坡,三是说不透的苏东坡。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中说:“一部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就是‘道’反抗‘势’,又被‘势’排斥的悲剧。”如果从这个视角去看,苏东坡的一生绝对是个悲剧,他孤独、寂寞,遭受小人排挤,在各种势力的挤压下寻求精神的“突围”。

不过,苏东坡应该是一个拒绝“被悲剧”的人。

晚明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宗道用“可爱”来说苏东坡。“多其小文小说,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公安派诗人言唐必言白居易,言宋必言苏东坡,乃至后来被钱钟书诟病“捧得过高”了。袁宗道书斋取名“白苏斋”,文集取名《白苏斋集》,每天办完公事,就会焚香静坐,在纸上写苏轼的诗文,累了就拿本苏轼的集子卧读。另一位代表人物王世贞“懒倦欲睡时,诵子瞻小文及小词,亦觉神至”,直到去世前仍手捧苏集不忍撒手。

如果我们寻访历代笔记故事,在那些小文小说中寻找苏东坡,同样会发现那个可爱的苏东坡。这个苏东坡,拿着锄头在田间与耕夫农妇聊家常,与朋友们没大没小的开玩笑……

王水照谈到苏东坡有雅俗两面:“苏东坡有个特点,就是他一方面非常雅,是宋代文化的最高成就的代表,雅的不得了,另一方面,他又非常俗,就是说,中国老百姓眼里,我们的古代作家当中,最有群众基础的恐怕就是苏东坡。”

这是一个民俗里的苏东坡。他是个乐呵呵的生活家。不仅在诗词歌赋之中,在吃喝玩乐之间,大家都能遇到他。

每个人心中可以有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都可以有个苏东坡。今年有家小学校的孩子们用大数据来研究苏东坡,一时议论纷纷。其实,没什么不可以,林语堂说:“认识不认识一个人不在于和他同一年代,这是共鸣了解的问题。毕竟我们只认识自己真正了解的人。而且只对自己充分喜欢的人,才能充分了解。我想我认识苏东坡是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又因为我喜欢他。喜欢一位诗人向来是口味问题。”苏东坡的不同寻常,正在于他不是只能和洪钟大吕取得共鸣。

在他面前,大家都是个小学生。

无须计较这些流传下来的东坡故事,是否是真实的苏东坡。一千年来,他构成了一种民俗记忆,从来都没有高不可攀,相反所有人都可以试着靠近他,亲近他。沈 沣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