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在时间大道上,大脑如何旅行

2017-11-28 14:55 解放日报  

■苏红警

时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笔墨表达了他们对时间的态度:“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无论在哪,时间都是大家乐于思考和探讨的永恒话题。

若要能够掌握时间,清楚了解人类如何感知时间是关键。英国心理学家克劳迪娅·哈蒙德经过多年科学研究,撰写的科普读物《错觉在或不在,时间都在:人对时间的感知如何形成》将会在感知时间的道路上,助你我一臂之力,让我们一同开启时间感知的奇妙之旅吧。

时间其实是一种符号,在不同的体系里,有不同的象征。

从科学角度来讲,时间是计时单位,是相对论里的神秘存在,是宇宙演变中的一种能进能退的光阴。霍金撰写的关于宇宙的科普读物,用的标题却是《时间简史》。

在社会学家那里,时间意味着一个时代。所以,苏联有一本小说叫《时间啊,前进》。中国诗人郭小川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激情洋溢地写道:“时间开始了。”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时间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讲,时间,只不过是一种生命的计量形式,时间是附着在生命上的。没有生命,便没有时间。

这一点上,个人与社会在时间的认知上,几乎有着相同的共识。就像苏联在它如日中天的时候,兴高采烈地喊出了“时间啊,前进”的激动人心的号召,象征着苏联当时蒸蒸日上的生命活力,但谁曾料到,这一勃发的生命活力,也有时间终止的那一天,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作家在哀感苏联时代的时候,用了一个“二手时间”来形容那陨落前的辉煌大国。

时间与生命紧密关系,所以,理解时间,从生命本体的角度来条分缕析,能够更好地解释我们切身对于时间的捉摸不定。

克劳迪娅·哈蒙德所著的《错觉在或不在,时间都在:人对时间的感知如何形成》(以下简称《错觉》)正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考察时间在我们脑海里移步换形、变幻莫测的神奇感受,去解读——究竟是时间在腾挪不定,幻影无形,还是我们的感知错漏百出,误在自己呢?

为什么感觉时间越过越快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时间,我们看到的,其实不是时间的真正内涵,而是那个一直生活在时间之海中的自己,所感应到的时间也经常充斥着自己的种种错觉与误解。

在所有对时间的感知中,有一个几乎是共性的奇怪现象,就是为什么会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错觉》这本书也重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心理学探讨。

应该说,作者在书中,采撷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来探讨时间在人们感受中种种不同的变化,这使得本书能够在共性的心理之中,去归纳出人对时间感受的诸种秘密,折射出人感受时间时动用的记忆这一工具的种种奥秘。

在时间为什么会越过越快这一点上,我们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童年的时光似乎很慢很慢,一堂课45分钟,似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我们成人之后,却觉得45分钟仅仅是一个碎片的时光,我们根本不会考虑将这些时间去预支做一点什么,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将这一时间耗费在看手机这样消磨时光的放任自流中。

在罗大佑的那首《童年》中,就写出了一种童年慢悠悠的时光:“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中国人的传统,也是认为时间“欢愉长夜短,寂寞恨更长”,显现出了一种时间的相对概念。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一种“比例理论”,作者论述道:“在40岁时感觉一年过得很快,因为这只是你生命中的1/40,而你8岁的时候,一年在你生命中占的总时间比例要高得多。这叫作比例理论,多年来该理论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包括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这应该归功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保罗·加奈,他写道:“每个人都要牢记最后8到10年的校园时光,那像一个世纪那么长,相比之下,生命中的最后8到10年时间,只有一个小时那么长。”

这一理论看起来非常具有说服性,我以前在一篇文章中也曾经想到这一可能。这还包括童年一天所接受的信息,在你的总年龄时段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就像一个空瓶之中,只要加进一点水,就占据总体水量的很大比重,而成人后,水位占满了瓶子的大半,再加进一点水,占据水量的比重明显微不足道。所以,成人身上背负的包袱很多,再加进什么新鲜的时日与记忆,相对于昨日时光也就不值一提了。

大脑可以进行时间旅行

但《错觉》一书作者却对这一看似颇为合理的解释不以为然,认为“比例理论更像是一个表述而非解释”,否定了这一理论的价值意义,为此作者不得不另觅他途,寻找时间越过越快的原因所在。

为此,在时间心理学这一新型研究领域中,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大脑时间”而采取了各种充满想象力的研究方法。他们有的就某些著名事件的发生时间对人进行提问,有的让参与者自己开车驶向竖井口边,有的甚至让参与者从高楼背身跳下。研究人员们自己也勇于亲身体验,有的独自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冰川岩洞里生活了几个月,有的坚持45年每天训练自己估算时间的技巧。也有人经历了意外,却无意中为研究时间知觉提供了大量宝贵素材; 有人在遭遇一场摩托车祸后,丧失了想象未来的能力;一位BBC记者作为人质被囚禁了3个多月,期间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否被释放。于是,作者在《错觉》一书中,从心理学这一角度找到了一个答案。

作者认为,时间有两种,一种是体验中的时间,一种是回忆中的时间。对于儿童而言,体验中的时间过得很慢,在回忆中的时间也很长,这是因为孩子对世界的感受是新鲜的,所以,产生了大量记忆,“当他们回顾过去时,就会觉得每个月、每一年都延伸了很长”。

成人之后,新鲜体验变少了,留下的新记忆也相应减少,而人类是通过记忆的数量来估计时间的长度的,这样,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由此,作者总结道:“体验中的时间与回忆中的时间的双重机制是造成很多时间谜团的关键,这也是我们从来没有、将来也绝不会习惯的地方。”

时间的体验是由大脑创造的。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很多:记忆、注意力、情感以及我们将时间与空间进行关联的方式等。而这最后一个因素则让我们拥有一项特殊技能:大脑中的时间旅行,我们可以回顾过去,也可以展望未来。

设计一个充满活力的时间表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鲜记忆的多少,才是决定时间感觉长短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如何让时间的脚步感觉上慢下去?

既然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记忆越多,时间就让人感觉过得越慢,那么,真的想要遏制时间加快的脚步,答案是设计一个充满活力的时间表,花更多时间在那些值得记忆的活动上。这会产生大量记忆,并让你认为这段过程花了很长时间,时间就会感觉放慢了脚步。

产生记忆的办法,就是要不断地去感受世界的新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走向外面的世界,去感受世界之大,在行走世界的过程中,让自己的生命经历与体验更为丰富,在有限的生命里,得到接近无限放大的感受;另一种办法,就是开始自我的创造,不断更新自我,设计出自己崭新的人生,每天的自我都与昨天的不一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是一个不同的自我,那么人生就会变得丰富,每一天都与众不同,自然会给自己的时间流程注入更多的实在的内容,时间因而在体验时觉得充实而有“步步惊心”之感。

因此,战胜时间飞速流逝的办法,无非是挑战客观世界与自我世界,广博地接受世界的惊奇,同时,激发内在的惊心,令每一天,从外在与内在的两个方面,都能够受到新鲜视觉、触觉、感觉的强烈撞击,我们的人生岂不是很充足,时间岂不是物超所值吗?

《错觉》对时间在我们的心理上的种种折射与映射作出了有理有据的解析,我们可以通过时间这一镜像,了解到我们心理上的秘密,可以帮助我们调适心态,更好地应对我们的人生。它不是一本励志读物,但却比励志读物更催人奋进,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尊重时间,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

正如书中引述了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的著名诗句:“生命不过是两个黑暗间的一线光明。”而这个说法,还有一种表述,这是纳博科夫在《说吧,记忆》里说过的一段话:“我们的存在不过是两次永恒的黑暗之间一道短暂的光线。”

两位名家的说法,肯定是一个来源。暂且不去管谁是这句话的最早发明者,但此语触目惊心,又慰藉人心。鲁迅先生在他的三味书屋的课桌上刻下一个深深的“早”字,我们也有必要把这句话贴在我们的桌前,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我们只能享有一次的生命。

《错觉在或不在,时间都在》

[英] 克劳迪娅·哈蒙德 著

湖南科技出版社

责任编辑:李雪琪

■苏红警

时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笔墨表达了他们对时间的态度:“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无论在哪,时间都是大家乐于思考和探讨的永恒话题。

若要能够掌握时间,清楚了解人类如何感知时间是关键。英国心理学家克劳迪娅·哈蒙德经过多年科学研究,撰写的科普读物《错觉在或不在,时间都在:人对时间的感知如何形成》将会在感知时间的道路上,助你我一臂之力,让我们一同开启时间感知的奇妙之旅吧。

时间其实是一种符号,在不同的体系里,有不同的象征。

从科学角度来讲,时间是计时单位,是相对论里的神秘存在,是宇宙演变中的一种能进能退的光阴。霍金撰写的关于宇宙的科普读物,用的标题却是《时间简史》。

在社会学家那里,时间意味着一个时代。所以,苏联有一本小说叫《时间啊,前进》。中国诗人郭小川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激情洋溢地写道:“时间开始了。”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时间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讲,时间,只不过是一种生命的计量形式,时间是附着在生命上的。没有生命,便没有时间。

这一点上,个人与社会在时间的认知上,几乎有着相同的共识。就像苏联在它如日中天的时候,兴高采烈地喊出了“时间啊,前进”的激动人心的号召,象征着苏联当时蒸蒸日上的生命活力,但谁曾料到,这一勃发的生命活力,也有时间终止的那一天,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作家在哀感苏联时代的时候,用了一个“二手时间”来形容那陨落前的辉煌大国。

时间与生命紧密关系,所以,理解时间,从生命本体的角度来条分缕析,能够更好地解释我们切身对于时间的捉摸不定。

克劳迪娅·哈蒙德所著的《错觉在或不在,时间都在:人对时间的感知如何形成》(以下简称《错觉》)正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考察时间在我们脑海里移步换形、变幻莫测的神奇感受,去解读——究竟是时间在腾挪不定,幻影无形,还是我们的感知错漏百出,误在自己呢?

为什么感觉时间越过越快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时间,我们看到的,其实不是时间的真正内涵,而是那个一直生活在时间之海中的自己,所感应到的时间也经常充斥着自己的种种错觉与误解。

在所有对时间的感知中,有一个几乎是共性的奇怪现象,就是为什么会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错觉》这本书也重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心理学探讨。

应该说,作者在书中,采撷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来探讨时间在人们感受中种种不同的变化,这使得本书能够在共性的心理之中,去归纳出人对时间感受的诸种秘密,折射出人感受时间时动用的记忆这一工具的种种奥秘。

在时间为什么会越过越快这一点上,我们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童年的时光似乎很慢很慢,一堂课45分钟,似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我们成人之后,却觉得45分钟仅仅是一个碎片的时光,我们根本不会考虑将这些时间去预支做一点什么,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将这一时间耗费在看手机这样消磨时光的放任自流中。

在罗大佑的那首《童年》中,就写出了一种童年慢悠悠的时光:“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中国人的传统,也是认为时间“欢愉长夜短,寂寞恨更长”,显现出了一种时间的相对概念。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一种“比例理论”,作者论述道:“在40岁时感觉一年过得很快,因为这只是你生命中的1/40,而你8岁的时候,一年在你生命中占的总时间比例要高得多。这叫作比例理论,多年来该理论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包括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这应该归功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保罗·加奈,他写道:“每个人都要牢记最后8到10年的校园时光,那像一个世纪那么长,相比之下,生命中的最后8到10年时间,只有一个小时那么长。”

这一理论看起来非常具有说服性,我以前在一篇文章中也曾经想到这一可能。这还包括童年一天所接受的信息,在你的总年龄时段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就像一个空瓶之中,只要加进一点水,就占据总体水量的很大比重,而成人后,水位占满了瓶子的大半,再加进一点水,占据水量的比重明显微不足道。所以,成人身上背负的包袱很多,再加进什么新鲜的时日与记忆,相对于昨日时光也就不值一提了。

大脑可以进行时间旅行

但《错觉》一书作者却对这一看似颇为合理的解释不以为然,认为“比例理论更像是一个表述而非解释”,否定了这一理论的价值意义,为此作者不得不另觅他途,寻找时间越过越快的原因所在。

为此,在时间心理学这一新型研究领域中,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大脑时间”而采取了各种充满想象力的研究方法。他们有的就某些著名事件的发生时间对人进行提问,有的让参与者自己开车驶向竖井口边,有的甚至让参与者从高楼背身跳下。研究人员们自己也勇于亲身体验,有的独自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冰川岩洞里生活了几个月,有的坚持45年每天训练自己估算时间的技巧。也有人经历了意外,却无意中为研究时间知觉提供了大量宝贵素材; 有人在遭遇一场摩托车祸后,丧失了想象未来的能力;一位BBC记者作为人质被囚禁了3个多月,期间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否被释放。于是,作者在《错觉》一书中,从心理学这一角度找到了一个答案。

作者认为,时间有两种,一种是体验中的时间,一种是回忆中的时间。对于儿童而言,体验中的时间过得很慢,在回忆中的时间也很长,这是因为孩子对世界的感受是新鲜的,所以,产生了大量记忆,“当他们回顾过去时,就会觉得每个月、每一年都延伸了很长”。

成人之后,新鲜体验变少了,留下的新记忆也相应减少,而人类是通过记忆的数量来估计时间的长度的,这样,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由此,作者总结道:“体验中的时间与回忆中的时间的双重机制是造成很多时间谜团的关键,这也是我们从来没有、将来也绝不会习惯的地方。”

时间的体验是由大脑创造的。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很多:记忆、注意力、情感以及我们将时间与空间进行关联的方式等。而这最后一个因素则让我们拥有一项特殊技能:大脑中的时间旅行,我们可以回顾过去,也可以展望未来。

设计一个充满活力的时间表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鲜记忆的多少,才是决定时间感觉长短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如何让时间的脚步感觉上慢下去?

既然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记忆越多,时间就让人感觉过得越慢,那么,真的想要遏制时间加快的脚步,答案是设计一个充满活力的时间表,花更多时间在那些值得记忆的活动上。这会产生大量记忆,并让你认为这段过程花了很长时间,时间就会感觉放慢了脚步。

产生记忆的办法,就是要不断地去感受世界的新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走向外面的世界,去感受世界之大,在行走世界的过程中,让自己的生命经历与体验更为丰富,在有限的生命里,得到接近无限放大的感受;另一种办法,就是开始自我的创造,不断更新自我,设计出自己崭新的人生,每天的自我都与昨天的不一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是一个不同的自我,那么人生就会变得丰富,每一天都与众不同,自然会给自己的时间流程注入更多的实在的内容,时间因而在体验时觉得充实而有“步步惊心”之感。

因此,战胜时间飞速流逝的办法,无非是挑战客观世界与自我世界,广博地接受世界的惊奇,同时,激发内在的惊心,令每一天,从外在与内在的两个方面,都能够受到新鲜视觉、触觉、感觉的强烈撞击,我们的人生岂不是很充足,时间岂不是物超所值吗?

《错觉》对时间在我们的心理上的种种折射与映射作出了有理有据的解析,我们可以通过时间这一镜像,了解到我们心理上的秘密,可以帮助我们调适心态,更好地应对我们的人生。它不是一本励志读物,但却比励志读物更催人奋进,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尊重时间,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

正如书中引述了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的著名诗句:“生命不过是两个黑暗间的一线光明。”而这个说法,还有一种表述,这是纳博科夫在《说吧,记忆》里说过的一段话:“我们的存在不过是两次永恒的黑暗之间一道短暂的光线。”

两位名家的说法,肯定是一个来源。暂且不去管谁是这句话的最早发明者,但此语触目惊心,又慰藉人心。鲁迅先生在他的三味书屋的课桌上刻下一个深深的“早”字,我们也有必要把这句话贴在我们的桌前,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我们只能享有一次的生命。

《错觉在或不在,时间都在》

[英] 克劳迪娅·哈蒙德 著

湖南科技出版社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