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云成烈:骑过朱德大红马的“小老八路”

2018-01-19 09:19 正北方网-北方新报  

 

云成烈,蒙古族,蒙古名乌兰特木尔,1927年出生,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赛村人。云成烈是党和国家优秀领导人乌兰夫的堂侄。

云成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蒙古族家庭,少年时期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土默特高等小学校读书。1938年,中共地下党贾力更、奎璧等人动员蒙古族青少年到延安学习。1939年8月,年仅12岁的云成烈和22名蒙古族青少年从土默特出发,9月份到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民族部学习,被人们称为“蒙古族小八路”。至今,他们住过的延安土窑洞门上仍然挂着“当年蒙古族小八路住地”的牌子。

云成烈在延安期间,参加了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烧制木炭,还为陕北公学民族部编写了歌剧《塞北黄昏》,他扮演一个蒙古族小鬼的角色,在杨家岭向毛主席和中央首长作汇报演出。1940年2月的一天,朱德等中央首长来看望他们,朱德拉着云成烈的手,问他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来延安。后来在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会上,云成烈骑着朱德的大红马参加赛马,比赛结束后,他骑马经过主席台,朱总司令叫住他,高兴地说:“哈哈!蒙古族小八路,又见到你了。”说话间毛主席过来问朱德:“你认识这个小鬼?”朱德说:“是啊,我去陕北公学看望学员时认识的。”毛主席说:“哦,你们是老朋友了。”接着问了云成烈的名字、年龄、参军时间,“你是个老八路了,不简单啊!不过,就是年龄小了些,就叫小老八路好了。”不久,云成烈威风凛凛骑着朱德大红马的照片和胡风撰写的《蒙古族小八路骑上朱总大红马》的报道,一起刊登在《延安解放日报》头版,这是他终生难忘的事情。1941年9月,云成烈转入延安民族学院学习。1945年毕业后,在李森、王建功带领下回到伊克昭盟从事地下情报工作。1946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初,国民党23万大军向延安进攻,云成烈调到伊克昭盟蒙汉支队。2月,党中央和毛主席撤出延安,来到靖边县,住在张家畔东南的一个小村庄,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国民党胡宗南命令刘勘、董钊率领国民党部队和宁夏马鸿逵率部大举进犯,企图围歼中共领导机关于陕北地区。云成烈所属的一中队驻守张家畔芦河渡口。5月的一天,马鸿逵率领500多骑兵猛冲过来,准备抢占芦河渡口,云成烈指挥一中队战士把敌人打退到河对岸。敌人用掷弹筒打中了一中队的机枪阵地,云成烈的两位同学秦子华、雷明利先后牺牲,他怒火燃烧,拿起手榴弹甩向敌人。二中队和乌审部队从背后袭击敌人,终于把马鸿逵的骑兵赶走。云成烈和战友们乘马追到几十里外的宁条梁,战斗胜利结束,一中队受到通令嘉奖。

1948年初,伊盟支队解放了东胜城,消灭了伪保安16团。绥远国民党政府对伊盟支队恨之入骨,调来一个旅和一个炮兵团,纠集伊盟杂牌军、还乡团向准格尔旗扑来,占领了纳林镇。伊盟支队在纳林河一带与敌展开争夺战。伊盟支队二大队首先渡河,占领了纳林镇东山,司令部和大队人马占领了纳林镇西山,对纳林镇形成了东西包围之势。敌人集中兵力对西山实施重点强攻,急于消灭伊盟支队主力。云成烈在西山上指挥一中队与敌人作战,敌人冲上来时,他率领战士向敌人反冲下去,打退了敌人几次进攻。他从半山坡返回山头时,腿部被敌人子弹打中,由于伤势太重被送到神木县养伤。那颗子弹后来一直留在他的腿里几十年,逝世后和他一同火化。

1948年,云成烈在郡王旗(今属伊金霍洛旗)伊盟军区武工队工作,中秋节前的一个晚上,300多敌人包围了正在推磨梁窑洞里休息的武工队。敌人控制了山头,向窑洞和院子里射击,投手榴弹。已经睡下的云成烈听到枪响和爆炸声,第一个从炕上跳下来,拿上枪和手榴弹就向外走。他一枪打倒窑洞顶上的一个敌人,又向窑洞顶上甩出几颗手榴弹,趁机冲出小院,冒着生命危险,带领战友们占领有利地形,向敌人先后发起七次反击,打死敌人一个营长,压制住敌人的火力,黎明时分,敌人落荒而逃。1949年,郡王旗武工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伊克昭盟军分区第六支队,云成烈担任了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成烈担任内蒙古骑兵第五师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14团副团长兼参谋长。1954年,云成烈赴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深造4年,毕业后回到内蒙古军区情报处工作。1955年,云成烈被授予少校军衔,1962年晋升中校军衔,调入昭乌达盟军分区工作,先后担任内蒙古赤峰军分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昭乌达盟盟委常委。“文化大革命”时期,云成烈受到迫害,直到1978年5月,云成烈才恢复工作。1979年,内蒙古军区为云成烈彻底平反,任命他为昭乌达盟军分区司令员,1981年5月兼任中共昭乌达盟盟委委员。1983年6月,云成烈光荣离休。1993年1月,云成烈在赤峰因病去世,终年66岁。

(呼和浩特市委党校供稿)

责任编辑:丛龙慧

 

云成烈,蒙古族,蒙古名乌兰特木尔,1927年出生,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赛村人。云成烈是党和国家优秀领导人乌兰夫的堂侄。

云成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蒙古族家庭,少年时期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土默特高等小学校读书。1938年,中共地下党贾力更、奎璧等人动员蒙古族青少年到延安学习。1939年8月,年仅12岁的云成烈和22名蒙古族青少年从土默特出发,9月份到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民族部学习,被人们称为“蒙古族小八路”。至今,他们住过的延安土窑洞门上仍然挂着“当年蒙古族小八路住地”的牌子。

云成烈在延安期间,参加了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烧制木炭,还为陕北公学民族部编写了歌剧《塞北黄昏》,他扮演一个蒙古族小鬼的角色,在杨家岭向毛主席和中央首长作汇报演出。1940年2月的一天,朱德等中央首长来看望他们,朱德拉着云成烈的手,问他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来延安。后来在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会上,云成烈骑着朱德的大红马参加赛马,比赛结束后,他骑马经过主席台,朱总司令叫住他,高兴地说:“哈哈!蒙古族小八路,又见到你了。”说话间毛主席过来问朱德:“你认识这个小鬼?”朱德说:“是啊,我去陕北公学看望学员时认识的。”毛主席说:“哦,你们是老朋友了。”接着问了云成烈的名字、年龄、参军时间,“你是个老八路了,不简单啊!不过,就是年龄小了些,就叫小老八路好了。”不久,云成烈威风凛凛骑着朱德大红马的照片和胡风撰写的《蒙古族小八路骑上朱总大红马》的报道,一起刊登在《延安解放日报》头版,这是他终生难忘的事情。1941年9月,云成烈转入延安民族学院学习。1945年毕业后,在李森、王建功带领下回到伊克昭盟从事地下情报工作。1946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初,国民党23万大军向延安进攻,云成烈调到伊克昭盟蒙汉支队。2月,党中央和毛主席撤出延安,来到靖边县,住在张家畔东南的一个小村庄,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国民党胡宗南命令刘勘、董钊率领国民党部队和宁夏马鸿逵率部大举进犯,企图围歼中共领导机关于陕北地区。云成烈所属的一中队驻守张家畔芦河渡口。5月的一天,马鸿逵率领500多骑兵猛冲过来,准备抢占芦河渡口,云成烈指挥一中队战士把敌人打退到河对岸。敌人用掷弹筒打中了一中队的机枪阵地,云成烈的两位同学秦子华、雷明利先后牺牲,他怒火燃烧,拿起手榴弹甩向敌人。二中队和乌审部队从背后袭击敌人,终于把马鸿逵的骑兵赶走。云成烈和战友们乘马追到几十里外的宁条梁,战斗胜利结束,一中队受到通令嘉奖。

1948年初,伊盟支队解放了东胜城,消灭了伪保安16团。绥远国民党政府对伊盟支队恨之入骨,调来一个旅和一个炮兵团,纠集伊盟杂牌军、还乡团向准格尔旗扑来,占领了纳林镇。伊盟支队在纳林河一带与敌展开争夺战。伊盟支队二大队首先渡河,占领了纳林镇东山,司令部和大队人马占领了纳林镇西山,对纳林镇形成了东西包围之势。敌人集中兵力对西山实施重点强攻,急于消灭伊盟支队主力。云成烈在西山上指挥一中队与敌人作战,敌人冲上来时,他率领战士向敌人反冲下去,打退了敌人几次进攻。他从半山坡返回山头时,腿部被敌人子弹打中,由于伤势太重被送到神木县养伤。那颗子弹后来一直留在他的腿里几十年,逝世后和他一同火化。

1948年,云成烈在郡王旗(今属伊金霍洛旗)伊盟军区武工队工作,中秋节前的一个晚上,300多敌人包围了正在推磨梁窑洞里休息的武工队。敌人控制了山头,向窑洞和院子里射击,投手榴弹。已经睡下的云成烈听到枪响和爆炸声,第一个从炕上跳下来,拿上枪和手榴弹就向外走。他一枪打倒窑洞顶上的一个敌人,又向窑洞顶上甩出几颗手榴弹,趁机冲出小院,冒着生命危险,带领战友们占领有利地形,向敌人先后发起七次反击,打死敌人一个营长,压制住敌人的火力,黎明时分,敌人落荒而逃。1949年,郡王旗武工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伊克昭盟军分区第六支队,云成烈担任了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成烈担任内蒙古骑兵第五师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14团副团长兼参谋长。1954年,云成烈赴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深造4年,毕业后回到内蒙古军区情报处工作。1955年,云成烈被授予少校军衔,1962年晋升中校军衔,调入昭乌达盟军分区工作,先后担任内蒙古赤峰军分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昭乌达盟盟委常委。“文化大革命”时期,云成烈受到迫害,直到1978年5月,云成烈才恢复工作。1979年,内蒙古军区为云成烈彻底平反,任命他为昭乌达盟军分区司令员,1981年5月兼任中共昭乌达盟盟委委员。1983年6月,云成烈光荣离休。1993年1月,云成烈在赤峰因病去世,终年66岁。

(呼和浩特市委党校供稿)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