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专家访谈】高质量发展怎么看、怎么干?——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安静赜

2018-03-17 07:44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我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我区高质量发展怎么看、怎么干,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党校副校长、教授安静赜。

记者: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要判断以及对我区提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指导意义?

安静赜:“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国内国际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突出强调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内蒙古同样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又明确要求我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真正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

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呈现集群式跃进态势,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成果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从国内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结构性问题。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和增长动力加快转换,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演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区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区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当前,我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不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仍然是解决内蒙古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但发展不能停留在老套路上,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如果我们不能瞄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彻底摆脱过度依赖资源开发驱动、重化工业带动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就会在未来的国际国内经济竞争中陷于被动,坐失发展机遇。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记者: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发力,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安静赜: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集中的体现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内蒙古经济的主体。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可以说是抓住了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明确了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围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首先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是我区的当家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是不要这些传统产业,而是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改造提升这些产业,特别是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我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不仅煤炭资源富集,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不仅传统常规能源资源富集,还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而且煤炭产能、电力总装机、风电装机、外送电量均居全国第一。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适应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推动煤电、煤化、煤电铝一体化发展,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要大力推进能源供给革命,实现控煤、增电、添油、加气,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再造能源经济新优势。二是“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总书记提出的这“三个新”,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为此,要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振兴实体经济、支撑我区转型升级的新亮点;适应科技和产业革命发展新趋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支撑我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能;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足基础设施欠账,通过时空变革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

记者: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要求,您怎么看?

安静赜:当前,内蒙古各级政府债务率普遍较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绷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这根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是要积极化解存量债务。采取预算安排、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偿还债务。二是从严控制债务增量。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债务管理制度,严格在批准的债务限额内举借新债。全面规范举债行为,新上政府投资项目要严格实行债务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依法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行为,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坚决不走高负债扩张的老路,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三是落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责任。要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完善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和督查问责。

记者: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安静赜: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嘱托我们“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自身生活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坚定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我们必须牢牢守住生态底线,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一是要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通过实施这一系列重要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二是要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认真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计划,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和重金属减排力度,从源头上根治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加快建立绿色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做绿色文章,兴绿色产业,创绿色品牌,提供更多优质绿色生态产品。(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白江宏)

责任编辑:丛龙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我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我区高质量发展怎么看、怎么干,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党校副校长、教授安静赜。

记者: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要判断以及对我区提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指导意义?

安静赜:“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国内国际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突出强调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内蒙古同样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又明确要求我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真正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

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呈现集群式跃进态势,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成果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从国内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结构性问题。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和增长动力加快转换,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演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区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区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当前,我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不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仍然是解决内蒙古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但发展不能停留在老套路上,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如果我们不能瞄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彻底摆脱过度依赖资源开发驱动、重化工业带动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就会在未来的国际国内经济竞争中陷于被动,坐失发展机遇。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记者: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发力,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安静赜: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集中的体现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内蒙古经济的主体。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可以说是抓住了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明确了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围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首先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是我区的当家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是不要这些传统产业,而是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改造提升这些产业,特别是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我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不仅煤炭资源富集,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不仅传统常规能源资源富集,还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而且煤炭产能、电力总装机、风电装机、外送电量均居全国第一。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适应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推动煤电、煤化、煤电铝一体化发展,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要大力推进能源供给革命,实现控煤、增电、添油、加气,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再造能源经济新优势。二是“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总书记提出的这“三个新”,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为此,要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振兴实体经济、支撑我区转型升级的新亮点;适应科技和产业革命发展新趋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支撑我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能;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足基础设施欠账,通过时空变革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

记者: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要求,您怎么看?

安静赜:当前,内蒙古各级政府债务率普遍较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绷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这根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是要积极化解存量债务。采取预算安排、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偿还债务。二是从严控制债务增量。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债务管理制度,严格在批准的债务限额内举借新债。全面规范举债行为,新上政府投资项目要严格实行债务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依法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行为,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坚决不走高负债扩张的老路,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三是落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责任。要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完善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和督查问责。

记者: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安静赜: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嘱托我们“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自身生活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坚定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我们必须牢牢守住生态底线,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一是要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通过实施这一系列重要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二是要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认真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计划,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和重金属减排力度,从源头上根治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加快建立绿色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做绿色文章,兴绿色产业,创绿色品牌,提供更多优质绿色生态产品。(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白江宏)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