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油纸伞下的童年与离乱

2018-04-05 09:29 中华读书报  

红色油纸伞

【俄】安娜斯塔西亚·阿卡普瓦/绘 徐鲁/著

《红色油纸伞》,徐鲁/文,【俄】安娜斯塔西亚/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17年9月第一版,35.00元

“我”和“我”的油纸伞一起经历和见证了故土温情,颠沛流离。

在七八十年前的中国大地上,特别是在多雨的中国南方,油纸伞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日常用品。这种伞,取材方便,制作工艺简单,普通,实用,而且十分轻盈。在多雨的南方,人们打着轻盈的油纸伞出门,那既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然而,当平静的生活遭遇不测,遭遇战乱,遭遇外敌入侵,一切都改变了,轻盈的油纸伞变得沉重了起来。

《红色油纸伞》这个故事讲述的正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军铁蹄下中国普通人家的生活。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儿童视角,巧妙地用一把油纸伞把整个故事串连了起来。

抗日战争硝烟弥漫,爸爸在远方打仗,我和妈妈生活在多雨的江南小城。我每天放学,妈妈总会等候在小巷口接我回家。战火燃烧到了我的家乡,我、妈妈和亲人们不得不向南方后撤逃难。在后撤逃难的路上,妈妈一病不起,我强忍泪水和妈妈告别。战争结束了,妈妈再也没能回到我们的身边。

在这个故事中,油纸伞出现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画面一:多雨的江南小城,青石板,小巷口,我每天放学回家,妈妈总会撑着油纸伞在这里接我。这是油纸伞第一次出现,点明了油纸伞之于我,之于妈妈的特殊意义。

画面二:日军侵占了家乡,人们向南方后撤逃难。妈妈病倒了,无法继续前行,她把油纸伞留给了我。我带着油纸伞一路后撤,一路逃难。油纸伞是妈妈的托付,也是我的保护伞。

画面三:战争结束了,我带着妈妈留给我的油纸伞回到了故乡,妈妈却永远离开了我们。可是,当我站在湿漉漉的小巷口,我仿佛又看见了撑着油纸伞的妈妈。

我和我的油纸伞一起经历和见证了故土温情,颠沛流离,家破人亡……这是一种沉重,一种失去亲人的沉重,一种失去童年的沉重,一种战争的沉重。

作品中,作者把油纸伞设定为“红色”,是恰当妥帖的。红色在画面感上极好地起到了对比衬托作用。战乱,恐惧,逃难,民不聊生,山河破碎,是灰暗的,而油纸伞的一抹“红色”,似乎又让人看到了光亮和希望。

这是一本由中国作家徐鲁和俄罗斯画家安娜斯塔西亚共同创作完成的图画书。绘画者安娜斯塔西亚曾为多部儿童读物绘制插画,是俄罗斯功勋画家。她的画风偏重写实,强调画面的构图感和色彩的对比运用。或许是中俄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共同的记忆吧,她以自己独特的理解诠释了这个中国抗战故事。实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国际合作与和平愿景的呼唤。

责任编辑:丛龙慧

红色油纸伞

【俄】安娜斯塔西亚·阿卡普瓦/绘 徐鲁/著

《红色油纸伞》,徐鲁/文,【俄】安娜斯塔西亚/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17年9月第一版,35.00元

“我”和“我”的油纸伞一起经历和见证了故土温情,颠沛流离。

在七八十年前的中国大地上,特别是在多雨的中国南方,油纸伞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日常用品。这种伞,取材方便,制作工艺简单,普通,实用,而且十分轻盈。在多雨的南方,人们打着轻盈的油纸伞出门,那既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然而,当平静的生活遭遇不测,遭遇战乱,遭遇外敌入侵,一切都改变了,轻盈的油纸伞变得沉重了起来。

《红色油纸伞》这个故事讲述的正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军铁蹄下中国普通人家的生活。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儿童视角,巧妙地用一把油纸伞把整个故事串连了起来。

抗日战争硝烟弥漫,爸爸在远方打仗,我和妈妈生活在多雨的江南小城。我每天放学,妈妈总会等候在小巷口接我回家。战火燃烧到了我的家乡,我、妈妈和亲人们不得不向南方后撤逃难。在后撤逃难的路上,妈妈一病不起,我强忍泪水和妈妈告别。战争结束了,妈妈再也没能回到我们的身边。

在这个故事中,油纸伞出现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画面一:多雨的江南小城,青石板,小巷口,我每天放学回家,妈妈总会撑着油纸伞在这里接我。这是油纸伞第一次出现,点明了油纸伞之于我,之于妈妈的特殊意义。

画面二:日军侵占了家乡,人们向南方后撤逃难。妈妈病倒了,无法继续前行,她把油纸伞留给了我。我带着油纸伞一路后撤,一路逃难。油纸伞是妈妈的托付,也是我的保护伞。

画面三:战争结束了,我带着妈妈留给我的油纸伞回到了故乡,妈妈却永远离开了我们。可是,当我站在湿漉漉的小巷口,我仿佛又看见了撑着油纸伞的妈妈。

我和我的油纸伞一起经历和见证了故土温情,颠沛流离,家破人亡……这是一种沉重,一种失去亲人的沉重,一种失去童年的沉重,一种战争的沉重。

作品中,作者把油纸伞设定为“红色”,是恰当妥帖的。红色在画面感上极好地起到了对比衬托作用。战乱,恐惧,逃难,民不聊生,山河破碎,是灰暗的,而油纸伞的一抹“红色”,似乎又让人看到了光亮和希望。

这是一本由中国作家徐鲁和俄罗斯画家安娜斯塔西亚共同创作完成的图画书。绘画者安娜斯塔西亚曾为多部儿童读物绘制插画,是俄罗斯功勋画家。她的画风偏重写实,强调画面的构图感和色彩的对比运用。或许是中俄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共同的记忆吧,她以自己独特的理解诠释了这个中国抗战故事。实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国际合作与和平愿景的呼唤。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