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劳动节,向煤矿工人致敬!——600米矿井下采访手记

2019-04-30 22:22 内蒙古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90501205521

(崭新的工服已经覆盖上了黑黑的煤灰)

微信图片_20190501205546

(在1050米的巷道末端留下宝贵合影)

微信图片_20190501205542

(井下采访)

微信图片_20190501205549

(在长为1050米的巷道中艰难行进)

微信图片_20190501205554

(身着崭新工服即将下矿井)

有着“乌金之海”之称的乌海,因煤而建,因煤而兴。几十年来,一代代煤矿工人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一行满怀着对煤矿工人的崇敬心情,来到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黄白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入到井下600米、徒步2.5公里的综采工作面,进行了一次难忘的体验式采访。

黄白茨煤矿于1958年建矿,最初的名字为东方红煤矿,是乌海市最早开采的煤矿之一。最初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20万吨,目前年产量是90万吨,预计生产年限还有20年。这里现有工人916名,平均年龄为41岁。

绒衣、绒裤、长袜、外套、水靴、安全帽、矿灯……穿戴一番,记者们已经是满头大汗。“井下常年温度是15度,而且比较潮湿,需要多穿一些。咱们下去的时间为中午的检修时间,浮尘也会少些。”带领我们采访的综掘二队党支部书记贾军虎对大家说。

就要下井了!太激动了!在井口,心潮澎湃的记者们却被工作人员拦下了。“请检查一下,各位身上是否还有电子设备。黄白茨煤矿属于高瓦斯煤矿,任何没有防爆功能的电子产品都有可能引发事故。”短短的一句话,瞬间将大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摄影记者王晓博的心情则更为复杂,直呼不能拍到井下的画面太遗憾了。正在这时,乌海能源公司新闻中心工作人员递上了一台防爆相机。正是依靠着这台相机,记者一行拍下了终身难忘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乘坐着“猴车”(架空乘人装置),记者一行开始了7分钟的井下文化长廊之旅。“爸爸,注意安全,我和妈妈在家等你。”“老公,一定要按照规定作业,下班第一时间就回家。”……长廊上粘贴的一句句标语,以及呈现矿工们文化生活的照片,让这个幽暗潮湿的巷道显得十分温馨。

下了猴车,就来到了1002大巷的入口。这是一条长为1050米的巷道,巷道中间为辅助运输轨道,两侧为人行道,每侧可容纳2人通行。人行道因建设的时间久远,已经有些坑洼不平。

一行人走了25分钟,终于抵达1002大巷末端,进入到912轨道上山入口。相比之前的1050米,这段路程光线更加微弱,路面更加坑洼。依靠着头顶矿灯散发出的光芒,一行人屏住呼吸,有些吃力地行进着。

15分钟后,大家终于抵达综采工作面,见到了切割煤炭的庞然大物——采煤机。检修班班长张新庆谈到井下工作,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白白的牙齿:“每天生产前必须要检修,弟兄们的命就在我们手里,不能有丝毫马虎。”

告别张新庆,记者一行又采访了变电工张广红、乳化液泵站工王学军、安检员王玉祥,瓦检员王立虎,他们都是吃过早餐后于7点46分下矿。在井下工作8个小时,他们才能回到井上吃当日的第二顿饭。

约定时间已到,记者一行结束了采访,开始返程。细心的贾军虎很快发现了两位同事走路有些异样,关切地说:“脚不舒服吧?磨出泡了吧?井下的工作就是很辛苦,大家刚来的时候都不适应,我刚工作下井的时候,一个月就瘦了20多斤。”

从下井到回到地面,不过3个小时的时间。记者一行穿着的崭新工服已经覆盖上了黑黑的煤灰,白白的手套也已经脏得不像样子。再看着彼此熊猫一样的面孔,大家却都没有笑出来。“向劳动者致敬!向煤矿工人致敬!”大家异口同声地呼喊出此时内心最想表达的话语。(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丁燕 于海东 薛来 王晓博 郝飚 高晨泽)

责任编辑:张彬

微信图片_20190501205521

(崭新的工服已经覆盖上了黑黑的煤灰)

微信图片_20190501205546

(在1050米的巷道末端留下宝贵合影)

微信图片_20190501205542

(井下采访)

微信图片_20190501205549

(在长为1050米的巷道中艰难行进)

微信图片_20190501205554

(身着崭新工服即将下矿井)

有着“乌金之海”之称的乌海,因煤而建,因煤而兴。几十年来,一代代煤矿工人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一行满怀着对煤矿工人的崇敬心情,来到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黄白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入到井下600米、徒步2.5公里的综采工作面,进行了一次难忘的体验式采访。

黄白茨煤矿于1958年建矿,最初的名字为东方红煤矿,是乌海市最早开采的煤矿之一。最初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20万吨,目前年产量是90万吨,预计生产年限还有20年。这里现有工人916名,平均年龄为41岁。

绒衣、绒裤、长袜、外套、水靴、安全帽、矿灯……穿戴一番,记者们已经是满头大汗。“井下常年温度是15度,而且比较潮湿,需要多穿一些。咱们下去的时间为中午的检修时间,浮尘也会少些。”带领我们采访的综掘二队党支部书记贾军虎对大家说。

就要下井了!太激动了!在井口,心潮澎湃的记者们却被工作人员拦下了。“请检查一下,各位身上是否还有电子设备。黄白茨煤矿属于高瓦斯煤矿,任何没有防爆功能的电子产品都有可能引发事故。”短短的一句话,瞬间将大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摄影记者王晓博的心情则更为复杂,直呼不能拍到井下的画面太遗憾了。正在这时,乌海能源公司新闻中心工作人员递上了一台防爆相机。正是依靠着这台相机,记者一行拍下了终身难忘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乘坐着“猴车”(架空乘人装置),记者一行开始了7分钟的井下文化长廊之旅。“爸爸,注意安全,我和妈妈在家等你。”“老公,一定要按照规定作业,下班第一时间就回家。”……长廊上粘贴的一句句标语,以及呈现矿工们文化生活的照片,让这个幽暗潮湿的巷道显得十分温馨。

下了猴车,就来到了1002大巷的入口。这是一条长为1050米的巷道,巷道中间为辅助运输轨道,两侧为人行道,每侧可容纳2人通行。人行道因建设的时间久远,已经有些坑洼不平。

一行人走了25分钟,终于抵达1002大巷末端,进入到912轨道上山入口。相比之前的1050米,这段路程光线更加微弱,路面更加坑洼。依靠着头顶矿灯散发出的光芒,一行人屏住呼吸,有些吃力地行进着。

15分钟后,大家终于抵达综采工作面,见到了切割煤炭的庞然大物——采煤机。检修班班长张新庆谈到井下工作,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白白的牙齿:“每天生产前必须要检修,弟兄们的命就在我们手里,不能有丝毫马虎。”

告别张新庆,记者一行又采访了变电工张广红、乳化液泵站工王学军、安检员王玉祥,瓦检员王立虎,他们都是吃过早餐后于7点46分下矿。在井下工作8个小时,他们才能回到井上吃当日的第二顿饭。

约定时间已到,记者一行结束了采访,开始返程。细心的贾军虎很快发现了两位同事走路有些异样,关切地说:“脚不舒服吧?磨出泡了吧?井下的工作就是很辛苦,大家刚来的时候都不适应,我刚工作下井的时候,一个月就瘦了20多斤。”

从下井到回到地面,不过3个小时的时间。记者一行穿着的崭新工服已经覆盖上了黑黑的煤灰,白白的手套也已经脏得不像样子。再看着彼此熊猫一样的面孔,大家却都没有笑出来。“向劳动者致敬!向煤矿工人致敬!”大家异口同声地呼喊出此时内心最想表达的话语。(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丁燕 于海东 薛来 王晓博 郝飚 高晨泽)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