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呼和浩特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 为百姓撑起“健康伞”

2019-10-09 09:39 ​呼和浩特日报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到如今的双源CT、核磁共振、高压氧舱等先进医疗设备;从群众患病请大夫,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主动上门服务;从“小病拖、大病扛”到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完善、健康扶贫的兜底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呼和浩特市编织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网络,人民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增强。

医疗资源快速增长。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累计投资40多亿元,新建市第一医院、市蒙医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口腔医院,并新建、迁建、改扩建一些医院。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自治区在内)总数达到290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231所,门诊部118所,医务所(室)54所,乡镇卫生院78所,村卫生室992所,个体诊所1270所。按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5.16人、拥有护士6.2人、拥有床位5.7张,均远远高出全区平均水平。在经济和科技支撑下,医疗诊断设备和诊疗水平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为解决大医院看病难,呼和浩特市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患者双向转诊,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全市构建城市医疗集团3个、专科联盟48个、紧密型医联体10个、医共体10个,医联体覆盖全市321家医疗机构,9个旗县区全部与三级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远程协作网上联自治区三级医院、下通县乡医院和中心卫生院。在边远贫困地区开展乡村医生巡诊,覆盖232个村、2.77万人。在全市3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设立名医工作室并持续推进。全市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146.636万人,签约率约47%,重点人群签约59.8993万人,签约率约74%,农村贫困人口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服务基本全覆盖。

医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呼和浩特市紧跟全国步伐,坚持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先后出台40多项改革措施,全市所有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启动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同时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医疗信息化步入快车道。适应信息化大数据应用新形势,呼和浩特市制定了“智慧健康”总体规划,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与8家自治区级医院、5家市级医院、9家旗县区级医院和全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建成上联三级医院、下联旗县级医院、中蒙医院和乡镇中心卫生院、覆盖33家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协作网。通过自治区平台成功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结算。立足提质便民,我市全面推广电子健康码应用,截至目前,全市发放电子健康码约59万张,医院累计用码234万人次,居民平均每次就诊用码3.96次。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不断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2018年达到人均55元,服务项目也由原来的9类22项增加到12类45项。呼和浩特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7.8%。全市启动标准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并健全母婴安全保障机制。

蒙中医药事业发展振兴提质提速。呼和浩特市加大蒙中医药事业投入,进一步完善以市蒙中医院为龙头、以旗县中蒙医院为骨干、以其他医院蒙中医科为补充、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网底的蒙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在助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群众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健康扶贫深入开展。为确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群全部如期脱贫,我市针对大病患者,按照“四定两加强”“发现一例救治一例”的原则,对罹患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胃癌、肺癌等25种大病贫困患者提供规范化治疗,累计救治10797人,共救治48001人次。针对慢病患者,优先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行贫困慢病患者“送医配药”管理模式。截至目前,为11947名贫困慢病患者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以慢病“送医配药”为主的个性化健康服务。同时,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大布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力度,全面启动健康促进与教育三年攻坚行动,从源头上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落实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政策,形成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专项救助基金”五位一体健康扶贫模式,贫困患者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医养结合融合推进。呼和浩特市从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出发,通过将养老和医疗资源有机整合、服务功能有效衔接,在基本生活照料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检查诊断、医疗护理、康复疗养、健康管理等一系列专业化、持续性健康照护服务。

随着我市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健康领域改革发展不断发力,人民群众的健康有了更高质量的保障。(记者 梁婧姝 通讯员 张旭)

责任编辑:何娟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到如今的双源CT、核磁共振、高压氧舱等先进医疗设备;从群众患病请大夫,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主动上门服务;从“小病拖、大病扛”到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完善、健康扶贫的兜底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呼和浩特市编织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网络,人民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增强。

医疗资源快速增长。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累计投资40多亿元,新建市第一医院、市蒙医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口腔医院,并新建、迁建、改扩建一些医院。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自治区在内)总数达到290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231所,门诊部118所,医务所(室)54所,乡镇卫生院78所,村卫生室992所,个体诊所1270所。按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5.16人、拥有护士6.2人、拥有床位5.7张,均远远高出全区平均水平。在经济和科技支撑下,医疗诊断设备和诊疗水平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为解决大医院看病难,呼和浩特市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患者双向转诊,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全市构建城市医疗集团3个、专科联盟48个、紧密型医联体10个、医共体10个,医联体覆盖全市321家医疗机构,9个旗县区全部与三级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远程协作网上联自治区三级医院、下通县乡医院和中心卫生院。在边远贫困地区开展乡村医生巡诊,覆盖232个村、2.77万人。在全市3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设立名医工作室并持续推进。全市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146.636万人,签约率约47%,重点人群签约59.8993万人,签约率约74%,农村贫困人口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服务基本全覆盖。

医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呼和浩特市紧跟全国步伐,坚持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先后出台40多项改革措施,全市所有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启动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同时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医疗信息化步入快车道。适应信息化大数据应用新形势,呼和浩特市制定了“智慧健康”总体规划,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与8家自治区级医院、5家市级医院、9家旗县区级医院和全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建成上联三级医院、下联旗县级医院、中蒙医院和乡镇中心卫生院、覆盖33家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协作网。通过自治区平台成功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结算。立足提质便民,我市全面推广电子健康码应用,截至目前,全市发放电子健康码约59万张,医院累计用码234万人次,居民平均每次就诊用码3.96次。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不断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2018年达到人均55元,服务项目也由原来的9类22项增加到12类45项。呼和浩特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7.8%。全市启动标准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并健全母婴安全保障机制。

蒙中医药事业发展振兴提质提速。呼和浩特市加大蒙中医药事业投入,进一步完善以市蒙中医院为龙头、以旗县中蒙医院为骨干、以其他医院蒙中医科为补充、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网底的蒙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在助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群众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健康扶贫深入开展。为确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群全部如期脱贫,我市针对大病患者,按照“四定两加强”“发现一例救治一例”的原则,对罹患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胃癌、肺癌等25种大病贫困患者提供规范化治疗,累计救治10797人,共救治48001人次。针对慢病患者,优先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行贫困慢病患者“送医配药”管理模式。截至目前,为11947名贫困慢病患者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以慢病“送医配药”为主的个性化健康服务。同时,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大布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力度,全面启动健康促进与教育三年攻坚行动,从源头上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落实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政策,形成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专项救助基金”五位一体健康扶贫模式,贫困患者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医养结合融合推进。呼和浩特市从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出发,通过将养老和医疗资源有机整合、服务功能有效衔接,在基本生活照料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检查诊断、医疗护理、康复疗养、健康管理等一系列专业化、持续性健康照护服务。

随着我市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健康领域改革发展不断发力,人民群众的健康有了更高质量的保障。(记者 梁婧姝 通讯员 张旭)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