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试着去理解他人

2019-11-18 11:04 工人日报  

真不知道“他(她)”是怎么想的!

这是我新近听到的夫妻间的抱怨,而事实上,这也是我们时常听到的一句话。当遭遇某种“难以理喻”的话语,或者是行为及其对象的时候,这样的感叹总是脱口而出。

类似情形下的困惑,就所指对象而言,其行为或话语基础,可能是逻辑层面的,也可能是价值判断方面的,还可能是情感、审美以及伦理系统的,甚至是文化意义上的,等等。

想来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景,在日常的世俗生活中经常闪现,所以才有换位思考的劝诫,才有应该设身处地、站在他者立场上思考问题、斟酌判断的老生常谈。

很多时候,这样的规劝更像是陈词滥调。如果不是简单的物化利益关系,就算是真的做到位置转换,不仅将臀部挪移到对面的椅子上,而且把脑袋也搬运过去,但未必就能达成趋于和解的妥协意见,更不用说形成共识了。

当然,这样的推论可能有些片面,不过我们可以模型化设想一下。一般而言,立场的转换尽管不易,但还是可以考虑的,然而情感、情绪的反转就没那么简单了。尤其是,作为文化积淀雕琢而成的审美、伦理、价值根基等,实际上很难被自我颠覆。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有些族群以胖为美,这对那些已经驯化定型,苗条修身观念根深蒂固于心,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的身体豆芽化的人来说,恐怕无论如何都很难接受,反过来应该也是如此。这种时候,基于立场上的位移,要实现“想象系统”,也就是文化上的取舍转向,难度系数几近于不可测算。

退一步说,假如真的可以转变,加入到了以胖为美的队伍,结果显然也不是换位思考的模式,而很可能是自我的丧失,是原有立场、原来的自我消散,实质上成了被同化、被消解的经验,由之,所谓的设身处地就成了空洞的伪命题。

有时候我会想,“文明”的冲突或许正是这种心理的投射。在群类,甚至共同群体内的个体之间,成长环境的不同,文化(家庭)基因的差异,或者还有对立的细微意识元素,都会在认知和价值基准层面形成差异化的不同,个别时候还会有南辕北辙的情形,如像胖瘦何者为美的判断那样。假如相互之间不能理解“他者”的释读范式,不知道、不理解他者所思所想无疑才是应该有的状态。

从一定意义上说,站在他者角度的“换位思考”我以为没多大意思,因为你即便换了个立场,但思考方式依然是你的,作为判断是非的坐标仍旧是原来的,除非你已经洞悉了他者的认知理路,理解其判别的路向……真如此,显然所谓的“换位思考”就有些多余。

故而,窃以为设身处地地意味——如果真能起到谅解、沟通的效用,不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而是,也必须是理解对方如此这般判断、考量背后的基础构建。所以,哲学家才强调,达成共识,编织共同规则的基石不是“黑人变白人”的换位思考,不是身份、层级的轮替体验,而是开放范式下的商谈沟通,是百花齐放下和而不同的争吵,目的在于充分地表达各自的意向,进而实现不同立场下的谅解磨合,走上融合旅途。

因之,与其感叹真不知道某种人怎么想的,不如耐心听其“妄言”,松动自己私有的,甚或是母体群类的固有标尺,尝试去理解他者,这应当才是面向未来需要有的行为方式吧。须知,判断的基准虽然不一定对立,但差异一定是存在的。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退一步吧,能够观测、体会,甚至是察觉到他者另类的文化参照系统,能够读懂他者关于世界、关于生活、关于理想的意识理念……这样,也许我们就会在相对理性下阅读自身所处的多元世界:这很可能是一个非必须变革的多元世界。当然,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去改良它,又或者去适应它,但促成这种进阶的因素,都必须锚定在交互理解的基石上,进而让不同的个人、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体系,和谐共处,为了更幸福更安然自若的平静生活。

遗憾的是,理解总是困难的,无论是个体之间,还是相异的群类之间,这种时候,宽容无疑是唯一之选。(欧阳)

责任编辑:何娟

真不知道“他(她)”是怎么想的!

这是我新近听到的夫妻间的抱怨,而事实上,这也是我们时常听到的一句话。当遭遇某种“难以理喻”的话语,或者是行为及其对象的时候,这样的感叹总是脱口而出。

类似情形下的困惑,就所指对象而言,其行为或话语基础,可能是逻辑层面的,也可能是价值判断方面的,还可能是情感、审美以及伦理系统的,甚至是文化意义上的,等等。

想来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景,在日常的世俗生活中经常闪现,所以才有换位思考的劝诫,才有应该设身处地、站在他者立场上思考问题、斟酌判断的老生常谈。

很多时候,这样的规劝更像是陈词滥调。如果不是简单的物化利益关系,就算是真的做到位置转换,不仅将臀部挪移到对面的椅子上,而且把脑袋也搬运过去,但未必就能达成趋于和解的妥协意见,更不用说形成共识了。

当然,这样的推论可能有些片面,不过我们可以模型化设想一下。一般而言,立场的转换尽管不易,但还是可以考虑的,然而情感、情绪的反转就没那么简单了。尤其是,作为文化积淀雕琢而成的审美、伦理、价值根基等,实际上很难被自我颠覆。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有些族群以胖为美,这对那些已经驯化定型,苗条修身观念根深蒂固于心,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的身体豆芽化的人来说,恐怕无论如何都很难接受,反过来应该也是如此。这种时候,基于立场上的位移,要实现“想象系统”,也就是文化上的取舍转向,难度系数几近于不可测算。

退一步说,假如真的可以转变,加入到了以胖为美的队伍,结果显然也不是换位思考的模式,而很可能是自我的丧失,是原有立场、原来的自我消散,实质上成了被同化、被消解的经验,由之,所谓的设身处地就成了空洞的伪命题。

有时候我会想,“文明”的冲突或许正是这种心理的投射。在群类,甚至共同群体内的个体之间,成长环境的不同,文化(家庭)基因的差异,或者还有对立的细微意识元素,都会在认知和价值基准层面形成差异化的不同,个别时候还会有南辕北辙的情形,如像胖瘦何者为美的判断那样。假如相互之间不能理解“他者”的释读范式,不知道、不理解他者所思所想无疑才是应该有的状态。

从一定意义上说,站在他者角度的“换位思考”我以为没多大意思,因为你即便换了个立场,但思考方式依然是你的,作为判断是非的坐标仍旧是原来的,除非你已经洞悉了他者的认知理路,理解其判别的路向……真如此,显然所谓的“换位思考”就有些多余。

故而,窃以为设身处地地意味——如果真能起到谅解、沟通的效用,不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而是,也必须是理解对方如此这般判断、考量背后的基础构建。所以,哲学家才强调,达成共识,编织共同规则的基石不是“黑人变白人”的换位思考,不是身份、层级的轮替体验,而是开放范式下的商谈沟通,是百花齐放下和而不同的争吵,目的在于充分地表达各自的意向,进而实现不同立场下的谅解磨合,走上融合旅途。

因之,与其感叹真不知道某种人怎么想的,不如耐心听其“妄言”,松动自己私有的,甚或是母体群类的固有标尺,尝试去理解他者,这应当才是面向未来需要有的行为方式吧。须知,判断的基准虽然不一定对立,但差异一定是存在的。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退一步吧,能够观测、体会,甚至是察觉到他者另类的文化参照系统,能够读懂他者关于世界、关于生活、关于理想的意识理念……这样,也许我们就会在相对理性下阅读自身所处的多元世界:这很可能是一个非必须变革的多元世界。当然,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去改良它,又或者去适应它,但促成这种进阶的因素,都必须锚定在交互理解的基石上,进而让不同的个人、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体系,和谐共处,为了更幸福更安然自若的平静生活。

遗憾的是,理解总是困难的,无论是个体之间,还是相异的群类之间,这种时候,宽容无疑是唯一之选。(欧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