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杨成力:用画笔留住固阳的农村记忆

2019-11-21 16:21 正北方网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查 娜)四川叙永籍画家杨成力几次自驾万里到内蒙古采风创作,深深地爱上了内蒙古的风土人情,于是索性留在了内蒙古。去年,他应包头市文联的邀请,到固阳县采风,第一次领略了固阳县农村的独特,今年他又两次到固阳的农村,只为用画笔记录下那些正在消亡中的农村。如今他画了50多幅写生速写作品,还在继续创作。他说,他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道独特的风景,也希望外界能通过他的作品,关注和保护那些承载着独特人文历史的民居建筑。

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水磨村的杨成力微·美术馆会面时,杨成力还在整理画在速写本和信封上的钢笔写生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他在固阳县的作品,土房、大院、槐树、窑洞,寥寥数笔勾勒出特别的味道。杨成力说,自己最近正在整理这批画,准备办个展览,还想就自己这几次的采风心得和想法,写个提案。

今年夏天第二次来固阳,是他独自一人,在村子里写生10天。这10天中,杨成力画了好多老房子,那些老房子带着走西口时期的岁月痕迹,历经沧桑最终被遗弃。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了,剩下的几户都是空巢老人了,这样的情形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令人熟悉又感伤。杨成力说,他现在居住的水磨村不远的山沟里,曾经有个小村子,去年他还去写生,今年发现村子被铲车推平了,再找不到任何人们生活过的痕迹,这让他很是遗憾,也许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以至于让我们不足为奇。一片土地,纵然要有山青水绿来吸引人,但人们生活的痕迹、历史的沉淀同样珍贵,崭新的农村无法替代我们走过来的漫长的路。

杨成力1962年出生于四川叙永县,九三学社社员、中国诗书画研究院院士、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教授。杨成力受家学熏陶,7岁开始学习书画篆刻,师承著名书画篆刻家牟于天、韩左手、高甜心、岳笑秋、何应辉等人,15岁起游走于云贵高原及黔川各省,以画广告画及裱画为生,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23岁开始在《中国青年报》《中国书画报》等全国书画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先后参加全国书画篆刻大展、西泠印社篆刻展并赴日本、欧亚等国展出,多次获奖并收入作品集。

2008年,杨成力独自一人自驾6000多公里在川藏线上采风写生,从此爱上了西北的雄奇风光和独特人文。2013年6月,杨成力自驾新疆6000多公里采风写生。8月,跨越九省自驾内蒙古及东三省12000公里采风写生,9月又自驾甘孜、阿坝、甘肃、青海、内蒙古,并独自穿越巴丹吉林沙漠无人区。2015年,他又再次自驾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古7000公里采风写生。几次内蒙古的自驾采风,让他深深地被内蒙古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所吸引,索性在2017年定居在了内蒙古。

在固阳这组画作逐渐被外界所知之后,又有清水河县、包头市白云区等地的相关部门找到杨成力,邀请他去当地写生,也为他们记录下这些宝贵的历史记忆。杨成力今后他要很长一段时间,去记录内蒙古。他说:“写生如果仅仅是写生,则写生就失去了生命。画贵在把即将逝去的事物定格在笔下,这将是物的不朽,也是艺术的不朽。在艺术上,我愿意怀揣乡愁,逍遥远游;我愿意为祖国北疆的内蒙古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赛音毕力格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查 娜)四川叙永籍画家杨成力几次自驾万里到内蒙古采风创作,深深地爱上了内蒙古的风土人情,于是索性留在了内蒙古。去年,他应包头市文联的邀请,到固阳县采风,第一次领略了固阳县农村的独特,今年他又两次到固阳的农村,只为用画笔记录下那些正在消亡中的农村。如今他画了50多幅写生速写作品,还在继续创作。他说,他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道独特的风景,也希望外界能通过他的作品,关注和保护那些承载着独特人文历史的民居建筑。

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水磨村的杨成力微·美术馆会面时,杨成力还在整理画在速写本和信封上的钢笔写生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他在固阳县的作品,土房、大院、槐树、窑洞,寥寥数笔勾勒出特别的味道。杨成力说,自己最近正在整理这批画,准备办个展览,还想就自己这几次的采风心得和想法,写个提案。

今年夏天第二次来固阳,是他独自一人,在村子里写生10天。这10天中,杨成力画了好多老房子,那些老房子带着走西口时期的岁月痕迹,历经沧桑最终被遗弃。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了,剩下的几户都是空巢老人了,这样的情形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令人熟悉又感伤。杨成力说,他现在居住的水磨村不远的山沟里,曾经有个小村子,去年他还去写生,今年发现村子被铲车推平了,再找不到任何人们生活过的痕迹,这让他很是遗憾,也许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以至于让我们不足为奇。一片土地,纵然要有山青水绿来吸引人,但人们生活的痕迹、历史的沉淀同样珍贵,崭新的农村无法替代我们走过来的漫长的路。

杨成力1962年出生于四川叙永县,九三学社社员、中国诗书画研究院院士、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教授。杨成力受家学熏陶,7岁开始学习书画篆刻,师承著名书画篆刻家牟于天、韩左手、高甜心、岳笑秋、何应辉等人,15岁起游走于云贵高原及黔川各省,以画广告画及裱画为生,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23岁开始在《中国青年报》《中国书画报》等全国书画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先后参加全国书画篆刻大展、西泠印社篆刻展并赴日本、欧亚等国展出,多次获奖并收入作品集。

2008年,杨成力独自一人自驾6000多公里在川藏线上采风写生,从此爱上了西北的雄奇风光和独特人文。2013年6月,杨成力自驾新疆6000多公里采风写生。8月,跨越九省自驾内蒙古及东三省12000公里采风写生,9月又自驾甘孜、阿坝、甘肃、青海、内蒙古,并独自穿越巴丹吉林沙漠无人区。2015年,他又再次自驾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古7000公里采风写生。几次内蒙古的自驾采风,让他深深地被内蒙古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所吸引,索性在2017年定居在了内蒙古。

在固阳这组画作逐渐被外界所知之后,又有清水河县、包头市白云区等地的相关部门找到杨成力,邀请他去当地写生,也为他们记录下这些宝贵的历史记忆。杨成力今后他要很长一段时间,去记录内蒙古。他说:“写生如果仅仅是写生,则写生就失去了生命。画贵在把即将逝去的事物定格在笔下,这将是物的不朽,也是艺术的不朽。在艺术上,我愿意怀揣乡愁,逍遥远游;我愿意为祖国北疆的内蒙古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