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印象巴达仍贵

2019-11-22 09:59 兴安日报  

从大兴安岭南麓发源,沿着缓坡一路欢歌南下的洮儿河,流到巴达仍贵草原便舒缓了下来。

在巴达仍贵办事处乌兰嘎查村东头的河弯处,有一户蒙古族人家,主人叫巴图。一家三口,日子过得殷实。巴图告诉我:巴达仍贵是蒙古语,译成汉语是兴旺的意思。

位于北纬46度20分,东经112度34分的巴达仍贵乌兰嘎查,犹如镶嵌在科尔沁草原腹地的明珠,山川河流、沃野良田、碧草树木、鸟语花香浑然天成。黝黑的沃土,滋养着万物生灵。

过去,这里是札萨克图王公巴图吉日嘎拉的沃野牧场。进入民国后,随着农耕文明的向北延展,上个世纪初叶,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边放牧边垦荒,耕种粟子、谷子、荞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迁徙过来几十户朝鲜族人,他们利用这里的水源和平坦的土地,种植水稻。起初,蒙古族人只是观望,进入新世纪后,才大量种植水稻。巴图他们家是种植水稻比较早的人家,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如今,在巴达仍贵水田种植已经扩展到五千多亩。

昨夜下了一场中雨。早晨乌兰嘎查周边半山腰上的柞树林淹没在薄雾中,随着微风慢慢变幻的白雾,营造出如仙境一般风景。漫步在田埂边,仍在分蘖的稻穗煞是惹人喜欢。太阳渐渐升起。雾,悄然散去。一望无际的碧绿着实养眼。飞鸟、蛙鸣、芳草、树木、牛羊、田野,在蓝天白云下,一切显得悠然。

驻足凝视,远处隐约传来悠扬的蒙古族长调。

在此地,蒙古族传统文化保留的很好,是远近闻名的能歌善舞之乡,当地的蒙古族农牧民家家都有四胡、马头琴,几乎个个都会拉琴,也能哼唱几曲民歌或长调。

巴达仍贵村原来叫阿贵桑日布村。阿贵,是蒙古语,译成汉语是山洞。在巴达仍贵后山有一个山洞,阿贵由此而来。桑日布是人名,他是这里最早的定居户。桑日布夫妇在一百多年前来这里定居时曾经住过这个山洞,后来,域外的人们便称这里为阿贵桑日布村。

桑日布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牧民歌手,天生一副好嗓子。他擅长唱科尔沁长调歌曲,也喜欢唱科尔沁民歌。

1926年到1928年,丹麦学者、探险家哈士伦德曾经两次来这里探访,并且把桑日布演唱的五六首歌曲录制下来,完好地保存至今。

据史料记载,当年,哈士伦德来札萨克图旗必去的地方有四处。一是宗教圣地葛根庙,二是王爷庙,也就是现在的乌兰浩特市,三是桑日布所在的巴达仍贵,四是现在的满族屯满族乡。可见,当时桑日布在民间是颇有知名度的艺人。这样有才艺的人,想必其足迹踏遍科尔沁大地,而他为什么偏偏定居于巴达仍贵草原?看来这里的旖旎风光和广袤草原是吸引他的主观因素之一。

巴达仍贵这一名字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土改后改的。也就是从那时起,这片土地上人丁兴旺起来。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修建察尔森水库后,作为库区入水口的水源上游地区,巴达仍贵一带没有摆布任何工业项目。使得这里常年保持空气清洁、水质清洁、土壤清洁。

巴达仍贵无霜期只有120多天。在作物生长期,这里的昼夜温差保持在9-14摄氏度,使农作物自然含糖量和钙质明显增高。

巴达仍贵是泛科尔沁地区规模型种植水稻的最北端。再往北,因为高纬度和无霜期短等因由,没有大面积种植水稻。

半晌,在池田田埂上,巴图带着他六岁的姑娘静观自家稻秧中往来穿梭的鲤鱼、鲫鱼,父女俩好不快活。

我一边欣赏着天地间人与自然的诗意画卷,一边举目望远。只见,远远的山坡上雪白的羊群和红白花颜色的西门塔尔牛群慢慢移向凉爽一些的山岗。

巴图招呼女儿“回家喽,该吃午饭了。”女儿意犹未尽,还想继续玩一会儿。

巴图说:“姑娘听话,天太热了,再不走该中暑了。”

听巴图介绍,他家种有50亩有机水稻,2018年的纯收入达到20万元。

我问他,为什么不多种一些呢?巴图说:“种植有机水稻,都要靠人工操作,家里劳动力少,再多了我们两口子侍弄不过来。”

午饭是在巴图家吃的。香喷喷、晶莹剔透的大米饭仿佛让我回到四十年前。那时,妈妈煮的大米饭就是这个味道,盛上一碗,满屋子香气怡人。

蒙古族人豪爽、好客。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十分热情的巴图却滴酒不沾。我问他,你一直不喝酒吗?他说:“我们祖祖辈辈都喝酒。三年前,八十三岁的爸爸告诉我,现在不是以酒论英雄的时代,世界这么大,人可以有很多作为。喝酒会耽误很多事情。能喝酒的人,能够克制住自己,才算好样的。从那以后,我就不再喝酒了。”

巴图喜欢唱蒙古族民歌,席间,他清唱了《鸿雁》《嘎达梅林》两首歌。我听着听着,眼前浮现出原住民桑日布轮廓。这里是他曾经的舞台。琴声悠扬,歌声穿透时空。

湿地,水草丛生;旷野,遍地花海;山峦树林茂密。牛羊与鹿狍獐狸相伴,天鹅自由翱翔于蓝天。

如今,清香的稻花引来彩蝶飞舞,更博得大江南北众人的青睐。

我第一次近距离走进巴达仍贵人,也是第一次感受巴达仍贵物语。

□特格喜

责任编辑:邢俊清

从大兴安岭南麓发源,沿着缓坡一路欢歌南下的洮儿河,流到巴达仍贵草原便舒缓了下来。

在巴达仍贵办事处乌兰嘎查村东头的河弯处,有一户蒙古族人家,主人叫巴图。一家三口,日子过得殷实。巴图告诉我:巴达仍贵是蒙古语,译成汉语是兴旺的意思。

位于北纬46度20分,东经112度34分的巴达仍贵乌兰嘎查,犹如镶嵌在科尔沁草原腹地的明珠,山川河流、沃野良田、碧草树木、鸟语花香浑然天成。黝黑的沃土,滋养着万物生灵。

过去,这里是札萨克图王公巴图吉日嘎拉的沃野牧场。进入民国后,随着农耕文明的向北延展,上个世纪初叶,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边放牧边垦荒,耕种粟子、谷子、荞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迁徙过来几十户朝鲜族人,他们利用这里的水源和平坦的土地,种植水稻。起初,蒙古族人只是观望,进入新世纪后,才大量种植水稻。巴图他们家是种植水稻比较早的人家,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如今,在巴达仍贵水田种植已经扩展到五千多亩。

昨夜下了一场中雨。早晨乌兰嘎查周边半山腰上的柞树林淹没在薄雾中,随着微风慢慢变幻的白雾,营造出如仙境一般风景。漫步在田埂边,仍在分蘖的稻穗煞是惹人喜欢。太阳渐渐升起。雾,悄然散去。一望无际的碧绿着实养眼。飞鸟、蛙鸣、芳草、树木、牛羊、田野,在蓝天白云下,一切显得悠然。

驻足凝视,远处隐约传来悠扬的蒙古族长调。

在此地,蒙古族传统文化保留的很好,是远近闻名的能歌善舞之乡,当地的蒙古族农牧民家家都有四胡、马头琴,几乎个个都会拉琴,也能哼唱几曲民歌或长调。

巴达仍贵村原来叫阿贵桑日布村。阿贵,是蒙古语,译成汉语是山洞。在巴达仍贵后山有一个山洞,阿贵由此而来。桑日布是人名,他是这里最早的定居户。桑日布夫妇在一百多年前来这里定居时曾经住过这个山洞,后来,域外的人们便称这里为阿贵桑日布村。

桑日布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牧民歌手,天生一副好嗓子。他擅长唱科尔沁长调歌曲,也喜欢唱科尔沁民歌。

1926年到1928年,丹麦学者、探险家哈士伦德曾经两次来这里探访,并且把桑日布演唱的五六首歌曲录制下来,完好地保存至今。

据史料记载,当年,哈士伦德来札萨克图旗必去的地方有四处。一是宗教圣地葛根庙,二是王爷庙,也就是现在的乌兰浩特市,三是桑日布所在的巴达仍贵,四是现在的满族屯满族乡。可见,当时桑日布在民间是颇有知名度的艺人。这样有才艺的人,想必其足迹踏遍科尔沁大地,而他为什么偏偏定居于巴达仍贵草原?看来这里的旖旎风光和广袤草原是吸引他的主观因素之一。

巴达仍贵这一名字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土改后改的。也就是从那时起,这片土地上人丁兴旺起来。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修建察尔森水库后,作为库区入水口的水源上游地区,巴达仍贵一带没有摆布任何工业项目。使得这里常年保持空气清洁、水质清洁、土壤清洁。

巴达仍贵无霜期只有120多天。在作物生长期,这里的昼夜温差保持在9-14摄氏度,使农作物自然含糖量和钙质明显增高。

巴达仍贵是泛科尔沁地区规模型种植水稻的最北端。再往北,因为高纬度和无霜期短等因由,没有大面积种植水稻。

半晌,在池田田埂上,巴图带着他六岁的姑娘静观自家稻秧中往来穿梭的鲤鱼、鲫鱼,父女俩好不快活。

我一边欣赏着天地间人与自然的诗意画卷,一边举目望远。只见,远远的山坡上雪白的羊群和红白花颜色的西门塔尔牛群慢慢移向凉爽一些的山岗。

巴图招呼女儿“回家喽,该吃午饭了。”女儿意犹未尽,还想继续玩一会儿。

巴图说:“姑娘听话,天太热了,再不走该中暑了。”

听巴图介绍,他家种有50亩有机水稻,2018年的纯收入达到20万元。

我问他,为什么不多种一些呢?巴图说:“种植有机水稻,都要靠人工操作,家里劳动力少,再多了我们两口子侍弄不过来。”

午饭是在巴图家吃的。香喷喷、晶莹剔透的大米饭仿佛让我回到四十年前。那时,妈妈煮的大米饭就是这个味道,盛上一碗,满屋子香气怡人。

蒙古族人豪爽、好客。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十分热情的巴图却滴酒不沾。我问他,你一直不喝酒吗?他说:“我们祖祖辈辈都喝酒。三年前,八十三岁的爸爸告诉我,现在不是以酒论英雄的时代,世界这么大,人可以有很多作为。喝酒会耽误很多事情。能喝酒的人,能够克制住自己,才算好样的。从那以后,我就不再喝酒了。”

巴图喜欢唱蒙古族民歌,席间,他清唱了《鸿雁》《嘎达梅林》两首歌。我听着听着,眼前浮现出原住民桑日布轮廓。这里是他曾经的舞台。琴声悠扬,歌声穿透时空。

湿地,水草丛生;旷野,遍地花海;山峦树林茂密。牛羊与鹿狍獐狸相伴,天鹅自由翱翔于蓝天。

如今,清香的稻花引来彩蝶飞舞,更博得大江南北众人的青睐。

我第一次近距离走进巴达仍贵人,也是第一次感受巴达仍贵物语。

□特格喜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