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践行“四力”冬季走基层】农民小剧团唱响乡村幸福事

2019-12-14 09:02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已是大雪纷飞的时节,通辽市奈曼旗义隆永镇西地村小剧团依然活跃在各乡间。

12月12日,走进小剧团的排练大厅,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演员们正在聚精会神地排练自编自演的评剧小品《扫黑除恶记》,这是他们为奈曼旗鼠年春晚准备的节目。

今年43岁的田伟是西地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小剧团,他身兼数职,“我是副团长,唱小生,我也是大家的化妆师,有时候把大家的眉毛画的一高一低。”田伟一边大笑一边说。

西地村的村民喜爱评剧,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几句。2003年,村民刘士军牵头组建了小剧团。“没有经费,没有行头,大家伙都是自掏腰包。”刘士军回忆说。

这群忙时种地,闲时唱戏的村民凭着热情坚持了下来,一坚持就是17年。如今,小剧团不仅活跃在奈曼旗各乡镇,周边旗县和盟市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这几年,我们每年演出都有20多场。上级部门对我们也很支持,以前排练要借村委会的会议室,如今,专门供我们排练的大厅就有200多平方米。我们还有独立的服装道具间、化妆间,演出的服装就有三四百套,固定演员有15人。”刘士军说。

“前些年,剧团大多演出《打金枝》《秦香莲》之类的传统剧目。如今,每年都会创作几部新的剧目,比如《懒汉脱贫》《家乡那条河》等新剧目,演出后效果特别好。”田伟说。

“粉墨登场真真假假均为移风易俗,宾朋入座看看听听确能怡情养性”,注目小剧团排练厅墙上的对联,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头脑中徐徐展开:农闲时节,夕阳西下,全村老少爷们相聚在村文化大院的戏台下,看着、听着、哼唱着……(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丁燕 袁宝年)

责任编辑:张彬

已是大雪纷飞的时节,通辽市奈曼旗义隆永镇西地村小剧团依然活跃在各乡间。

12月12日,走进小剧团的排练大厅,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演员们正在聚精会神地排练自编自演的评剧小品《扫黑除恶记》,这是他们为奈曼旗鼠年春晚准备的节目。

今年43岁的田伟是西地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小剧团,他身兼数职,“我是副团长,唱小生,我也是大家的化妆师,有时候把大家的眉毛画的一高一低。”田伟一边大笑一边说。

西地村的村民喜爱评剧,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几句。2003年,村民刘士军牵头组建了小剧团。“没有经费,没有行头,大家伙都是自掏腰包。”刘士军回忆说。

这群忙时种地,闲时唱戏的村民凭着热情坚持了下来,一坚持就是17年。如今,小剧团不仅活跃在奈曼旗各乡镇,周边旗县和盟市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这几年,我们每年演出都有20多场。上级部门对我们也很支持,以前排练要借村委会的会议室,如今,专门供我们排练的大厅就有200多平方米。我们还有独立的服装道具间、化妆间,演出的服装就有三四百套,固定演员有15人。”刘士军说。

“前些年,剧团大多演出《打金枝》《秦香莲》之类的传统剧目。如今,每年都会创作几部新的剧目,比如《懒汉脱贫》《家乡那条河》等新剧目,演出后效果特别好。”田伟说。

“粉墨登场真真假假均为移风易俗,宾朋入座看看听听确能怡情养性”,注目小剧团排练厅墙上的对联,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头脑中徐徐展开:农闲时节,夕阳西下,全村老少爷们相聚在村文化大院的戏台下,看着、听着、哼唱着……(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丁燕 袁宝年)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