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在马仙留恋的地方巧遇元好问

2019-12-27 15:09 内蒙古日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元好问的代表作《摸鱼儿·雁丘词》,紧紧围绕一个“情”字,婉约凄恻,表达了他对殉情者的哀思,对至情至爱的讴歌,让无数人痴狂。

800多年前,元好问因这首《摸鱼儿·雁丘词》,在文坛崭露头角,奠定了其“北方文雄”“一代文宗”的早期基础。

元好问晚年在河北鹿泉寓居8年,整理编辑了《中州集》《壬辰杂编》等著作,奠定了元曲发展的基础。

每次吟咏《摸鱼儿·雁丘词》,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如果能够穿越到元好问时代,向他讨教,岂非人生一大幸事。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梦想,还真的实现了。

历史的封印,总是在不经意间打开,将元好问的诗情、将元曲这朵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绚丽花朵,毫不吝啬地展现在我的面前。

这次 “启封”来得虽然有些突然,但过后却是意外之喜。

一切都缘于2019年11月底中国副刊研究会组织的“多彩鹿泉”全国百名文化记者采风活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西部长青德明古镇采风,我仿佛真的穿越到800多年前,见到了元好问。

在那马仙留恋的地方

一眼千年,沧海桑田。

元好问的文学成就,以诗歌创作最为突出,并以“丧乱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不仅诗词功底深厚,而且自称“诗中疏凿手”。 他写的诗评《诗论三十首》,几乎概括了汉朝以来的各种诗歌风格与重要诗人,所有的点评都浓缩在七言诗句之中,而且点评准确、文采斐然,“以诗论诗”再继杜甫风范。

在那个年代,能够让才高八斗的元好问晚年长期寓居并安心著书立说的地方,一定是块宝地。

此言非虚。

鹿泉,是冀之古邑,其悠久历史可以上溯于尧舜之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4000余年,尤以汉唐文化最为丰厚,鹿泉的名字即来自汉代大将韩信“射鹿得泉”的传说。隋设立鹿泉县,唐平息“安史之乱” 擒获安禄山,禄与鹿同音,改称获鹿县,石家庄曾是获鹿县下属村庄。

鹿泉,西枕太行峦嶂,东襟冀中平原,南倚封龙山麓,北傍滹沱河畔,扼太行五陉之咽喉,控三省通衢之要津,屏峰险阻,隘塞坚横,战策以图,兵家必争。

鹿泉,奇观迥异,神工惊艳。马仙迷于鹿泉佳山秀水、动凡心为爱情穿墙的故事,为鹿泉蒙上美丽而又神秘面纱:获鹿富仙灵之气,山非高峻而饶云雾若璇霄仙境。古传雨时则有仙踏云而下。某日,帝御马仙相随而来,迷于佳山秀水,遂择古庙闭关。山下临闹市,即元后之德明古镇,以奇珍美食而闻名,人流如织,无日或息。马仙古庙苦修,初尚安,日久,每于饭时必闻珍馐佳酿,且村姑、山歌萦于脑,遂动凡心,化小生流连街市而忘返。一日,见人群熙攘,奇之,挤于前,忽一红球击怀,乃一妙龄招亲……仙心动,然思人神有别,遂回庙不出。女以为蒙羞,绝望,私出家门,欲自尽于月老祠前,其哭凄切,白绫挽颈时,古庙轰然,仙破墙出,拥女互倾诉,许相守。天闻之,惩仙以雷,女忘死护仙再三,天感其情,赐凡身,成眷属。男耕女织,佳话长传。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元好问慧眼选择鹿泉,鹿泉用自己独特的人文造就了元好问。元好问以自己的冠世才华、诗情回报鹿泉,让元曲绚丽绽放。

遇见元好问,元曲弦歌不辍

河北省元曲研究会会址,就设在西部长青德明古镇。

河北省元曲研究会副会长谷建林介绍说,元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绚丽花朵,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影响和卓越贡献。元曲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独具特色,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鼎足并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河北省是元曲的发祥地、兴盛地,元好问对元曲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在河北省,在鹿泉区,你会发现,这里元曲资源丰富,元曲研究题材、史料俯拾即是。

河北真定地区曾是早于大都(今北京)的元曲活动中心,元好问、白朴、史天泽等人长期在这里从事元曲创作。

谷建林十分肯定地说,鹿泉就是元曲的重要发祥地。

据考证,“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另一说为郑光祖),他们中有3位是河北人,另一位长期定居河北。元代杂剧奠基人、戏剧作家,有“曲圣”之称的关汉卿籍贯为安国伍仁桥村,现尚存其墓地,代表作有《窦娥冤》等;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白朴曾常年居住真定,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元代杂剧作家,有“秋思之祖”“曲状元”之誉的马致远原籍为东光县马祠堂村,代表作有《汉宫秋》《天净沙·秋思》等;与关汉卿齐名的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有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代表之誉的王实甫祖籍定兴县,代表作有杂剧《西厢记》等。

据明万历年间臧懋循编的《元曲选》和当代人隋树森编的《元曲选外编》,元曲作品共计162种,仅真定作家所创作的作品就有14种。其中白朴、李文蔚、尚仲贤、戴善甫、侯正卿、史天泽、江德润、史樟等都是当时的名家,比马致远、王实甫都早几十年。

“元曲四大家”成就伟大,而史天泽、元好问和金朝遗留的戏曲艺人是其成就源头。史天泽是元朝初年名将,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朝时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史天泽统治真定、顺德、济南九路的时代,是元曲滥觞、发展的重要时代。最早的元曲作家和启蒙者是元好问、史天泽和金朝遗留的戏曲艺人。元好问一生写了5000多首诗,今存1388首,词和散曲今存384首,其中晚年在鹿泉创作的散曲有70多篇。

研究发现,史天泽不仅礼贤下士,对元好问、白朴的才学十分器重,而且他对杂剧也非常钟爱,并亲自作词作曲,对元曲繁荣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谷建林说,如果没有史天泽对汉族文人的庇护,没有元好问在鹿泉安家,没有元好问培养的元曲作家群,就不会有元曲,就不会有后几十年的名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更不会有元代才产生的南曲,也就不会诞生后来的昆曲。

情为魂以曲承诗,德明古镇冀长青

元好问奠定了元曲发展的基础,也给西部长青德明古镇铺就了厚重的文化色彩。

德明古镇就是以元好问父亲名字命名的。基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中“问情”的文化内涵,围绕“情”字这一主线,德明古镇被打造成为具有浓郁元曲文化特色的大型综合景观带。它是石家庄西部长青休闲度假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重点打造的项目,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鹿泉区问情谷。

德明古镇的命名,故事的编写,匾额楹联的创作,均取自元曲文化的精华。4条主路按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套路命名为起云路、承雨路、转山路、合水路。各个区域道路及建筑的命名分别由元杂剧名、元曲牌名、元曲作者名构成,完整系统,做到了一步一景,一景一故事,一故事一学问,一学问一艺术,一艺术一产品。每栋建筑都设置相关元曲文化解读的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听一段元曲的故事。

鹿泉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郝新峰介绍说,古镇以古老璀璨的元曲文化为主题文化,以清明上河图为原型,突出爱情特色,以非遗、传统美食、民间绝技、书法、绘画、戏剧等形成的浓厚的文化业态吸引艺术社团、文化创客,成为具有中华古老风韵的文化艺术高地。

穿梭在古镇,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古镇建筑吸纳了宋、元、明、清、民国建筑艺术精华,极具风俗民情的戏楼、书院、酒肆、茶楼、民宿、作坊、酒吧等百余栋仿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一条清澈的河水穿镇而过。一水蕴诗情,恍如进入烟雨江南。两岸山景千姿,柳翠花艳,放眼桃花能开野陌,手拂柳线可逗春波,出尘伴月,已然世外。

德明古镇穿越了时空,是古老文化与时尚文化激情碰撞的艺术乐园,更让元曲得以发扬光大。穿行在小镇,记者放松了身心,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刘国新)

责任编辑:何娟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元好问的代表作《摸鱼儿·雁丘词》,紧紧围绕一个“情”字,婉约凄恻,表达了他对殉情者的哀思,对至情至爱的讴歌,让无数人痴狂。

800多年前,元好问因这首《摸鱼儿·雁丘词》,在文坛崭露头角,奠定了其“北方文雄”“一代文宗”的早期基础。

元好问晚年在河北鹿泉寓居8年,整理编辑了《中州集》《壬辰杂编》等著作,奠定了元曲发展的基础。

每次吟咏《摸鱼儿·雁丘词》,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如果能够穿越到元好问时代,向他讨教,岂非人生一大幸事。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梦想,还真的实现了。

历史的封印,总是在不经意间打开,将元好问的诗情、将元曲这朵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绚丽花朵,毫不吝啬地展现在我的面前。

这次 “启封”来得虽然有些突然,但过后却是意外之喜。

一切都缘于2019年11月底中国副刊研究会组织的“多彩鹿泉”全国百名文化记者采风活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西部长青德明古镇采风,我仿佛真的穿越到800多年前,见到了元好问。

在那马仙留恋的地方

一眼千年,沧海桑田。

元好问的文学成就,以诗歌创作最为突出,并以“丧乱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不仅诗词功底深厚,而且自称“诗中疏凿手”。 他写的诗评《诗论三十首》,几乎概括了汉朝以来的各种诗歌风格与重要诗人,所有的点评都浓缩在七言诗句之中,而且点评准确、文采斐然,“以诗论诗”再继杜甫风范。

在那个年代,能够让才高八斗的元好问晚年长期寓居并安心著书立说的地方,一定是块宝地。

此言非虚。

鹿泉,是冀之古邑,其悠久历史可以上溯于尧舜之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4000余年,尤以汉唐文化最为丰厚,鹿泉的名字即来自汉代大将韩信“射鹿得泉”的传说。隋设立鹿泉县,唐平息“安史之乱” 擒获安禄山,禄与鹿同音,改称获鹿县,石家庄曾是获鹿县下属村庄。

鹿泉,西枕太行峦嶂,东襟冀中平原,南倚封龙山麓,北傍滹沱河畔,扼太行五陉之咽喉,控三省通衢之要津,屏峰险阻,隘塞坚横,战策以图,兵家必争。

鹿泉,奇观迥异,神工惊艳。马仙迷于鹿泉佳山秀水、动凡心为爱情穿墙的故事,为鹿泉蒙上美丽而又神秘面纱:获鹿富仙灵之气,山非高峻而饶云雾若璇霄仙境。古传雨时则有仙踏云而下。某日,帝御马仙相随而来,迷于佳山秀水,遂择古庙闭关。山下临闹市,即元后之德明古镇,以奇珍美食而闻名,人流如织,无日或息。马仙古庙苦修,初尚安,日久,每于饭时必闻珍馐佳酿,且村姑、山歌萦于脑,遂动凡心,化小生流连街市而忘返。一日,见人群熙攘,奇之,挤于前,忽一红球击怀,乃一妙龄招亲……仙心动,然思人神有别,遂回庙不出。女以为蒙羞,绝望,私出家门,欲自尽于月老祠前,其哭凄切,白绫挽颈时,古庙轰然,仙破墙出,拥女互倾诉,许相守。天闻之,惩仙以雷,女忘死护仙再三,天感其情,赐凡身,成眷属。男耕女织,佳话长传。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元好问慧眼选择鹿泉,鹿泉用自己独特的人文造就了元好问。元好问以自己的冠世才华、诗情回报鹿泉,让元曲绚丽绽放。

遇见元好问,元曲弦歌不辍

河北省元曲研究会会址,就设在西部长青德明古镇。

河北省元曲研究会副会长谷建林介绍说,元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绚丽花朵,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影响和卓越贡献。元曲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独具特色,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鼎足并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河北省是元曲的发祥地、兴盛地,元好问对元曲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在河北省,在鹿泉区,你会发现,这里元曲资源丰富,元曲研究题材、史料俯拾即是。

河北真定地区曾是早于大都(今北京)的元曲活动中心,元好问、白朴、史天泽等人长期在这里从事元曲创作。

谷建林十分肯定地说,鹿泉就是元曲的重要发祥地。

据考证,“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另一说为郑光祖),他们中有3位是河北人,另一位长期定居河北。元代杂剧奠基人、戏剧作家,有“曲圣”之称的关汉卿籍贯为安国伍仁桥村,现尚存其墓地,代表作有《窦娥冤》等;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白朴曾常年居住真定,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元代杂剧作家,有“秋思之祖”“曲状元”之誉的马致远原籍为东光县马祠堂村,代表作有《汉宫秋》《天净沙·秋思》等;与关汉卿齐名的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有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代表之誉的王实甫祖籍定兴县,代表作有杂剧《西厢记》等。

据明万历年间臧懋循编的《元曲选》和当代人隋树森编的《元曲选外编》,元曲作品共计162种,仅真定作家所创作的作品就有14种。其中白朴、李文蔚、尚仲贤、戴善甫、侯正卿、史天泽、江德润、史樟等都是当时的名家,比马致远、王实甫都早几十年。

“元曲四大家”成就伟大,而史天泽、元好问和金朝遗留的戏曲艺人是其成就源头。史天泽是元朝初年名将,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朝时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史天泽统治真定、顺德、济南九路的时代,是元曲滥觞、发展的重要时代。最早的元曲作家和启蒙者是元好问、史天泽和金朝遗留的戏曲艺人。元好问一生写了5000多首诗,今存1388首,词和散曲今存384首,其中晚年在鹿泉创作的散曲有70多篇。

研究发现,史天泽不仅礼贤下士,对元好问、白朴的才学十分器重,而且他对杂剧也非常钟爱,并亲自作词作曲,对元曲繁荣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谷建林说,如果没有史天泽对汉族文人的庇护,没有元好问在鹿泉安家,没有元好问培养的元曲作家群,就不会有元曲,就不会有后几十年的名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更不会有元代才产生的南曲,也就不会诞生后来的昆曲。

情为魂以曲承诗,德明古镇冀长青

元好问奠定了元曲发展的基础,也给西部长青德明古镇铺就了厚重的文化色彩。

德明古镇就是以元好问父亲名字命名的。基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中“问情”的文化内涵,围绕“情”字这一主线,德明古镇被打造成为具有浓郁元曲文化特色的大型综合景观带。它是石家庄西部长青休闲度假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重点打造的项目,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鹿泉区问情谷。

德明古镇的命名,故事的编写,匾额楹联的创作,均取自元曲文化的精华。4条主路按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套路命名为起云路、承雨路、转山路、合水路。各个区域道路及建筑的命名分别由元杂剧名、元曲牌名、元曲作者名构成,完整系统,做到了一步一景,一景一故事,一故事一学问,一学问一艺术,一艺术一产品。每栋建筑都设置相关元曲文化解读的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听一段元曲的故事。

鹿泉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郝新峰介绍说,古镇以古老璀璨的元曲文化为主题文化,以清明上河图为原型,突出爱情特色,以非遗、传统美食、民间绝技、书法、绘画、戏剧等形成的浓厚的文化业态吸引艺术社团、文化创客,成为具有中华古老风韵的文化艺术高地。

穿梭在古镇,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古镇建筑吸纳了宋、元、明、清、民国建筑艺术精华,极具风俗民情的戏楼、书院、酒肆、茶楼、民宿、作坊、酒吧等百余栋仿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一条清澈的河水穿镇而过。一水蕴诗情,恍如进入烟雨江南。两岸山景千姿,柳翠花艳,放眼桃花能开野陌,手拂柳线可逗春波,出尘伴月,已然世外。

德明古镇穿越了时空,是古老文化与时尚文化激情碰撞的艺术乐园,更让元曲得以发扬光大。穿行在小镇,记者放松了身心,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刘国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