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103个旗县共筑北疆亮丽风景 103个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关注自治区两会—— 直通基层 寄语两会:奋进2020 追梦再出发

2020-01-13 09:32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编者按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103家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成立,这支新生融媒体力量迅速崛起,进入舆论主阵地。2020年自治区两会期间,为让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一线,打通“最后一公里”,本报与103个旗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动,共同推出“云上103”两会特刊,今日推出“直通基层  寄语两会”,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来自基层干部群众的心声和建议。

全面小康  一个也不能少

松山区上官地镇头把火村村民孟凡民                                                    

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第一书记红菊                                                    

察右中旗宏盘乡海流图行政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郭占宽  松山区: 让贫困户真正搬得出、稳得住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些口号在赤峰市松山区上官地镇头把火村设施农业园区不仅喊了出来,更是实打实干了出来。2016年,头把火村实施了设施农业和易地扶贫搬迁扶贫项目,共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63栋,房屋24处,让村里的贫困户都有了脱贫产业。

今年47岁的孟凡民是第一批搬到这个园区的贫困户,因病致贫的他,如今管理着4个日光温室。“我们家乡这些年变化太大了,原来从种山坡地和水地一年收入四五千块钱,这些年有这个扶贫产业,搞特色种植,我们一年能挣个五六万块钱,原来住土坯房,现在都住上了砖瓦结构的新房,不少年轻人现在都愿意回乡搞种植、养殖。脱贫攻坚真是一项惠民工程,让我们这些贫困户脱了贫,今后的日子更有奔头了!希望今年两会政府能出台更多这样的惠民利民的好政策,使我们脱贫后具有自我发展、持续增收的能力。”

如今,在头把火村异地移民扶贫搬迁安置区,每个日光温室收益约有4万元左右,人均纯收入6700元左右。该项目区覆盖贫困户38户123人,农户人均增收8000元左右。设施农业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相结合,既稳定了群众的收入,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使贫困户真正搬得出、稳得住,基本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松山区融媒体中心)

科右中旗: 脱贫攻坚为老百姓带来新气象

如今整体脱贫的兴安盟科右中旗西日道卜嘎查,一条条街巷干净整洁,一排排土房变成砖瓦房,老百姓脸上绽放幸福之花,个个都精神抖擞,奋发有为。

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第一书记红菊告诉记者:“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西日道卜嘎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已实现整体脱贫,贫困户人均收入从不足4000元达到现在的9000元,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都住上了砖瓦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西日道卜嘎查的弱项是集体经济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一村一品的目标,今年我们打算发展牛产业,希望听到代表委员在壮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这方面的真知灼见。”

西日道卜嘎查是科右中旗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2019年,科右中旗488户1260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13%。今年,科右中旗将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严格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科右中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玉兰  梁永峰)

察右中旗: 精准扶贫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产业脱贫是条好路子,发展产业也会受到劳力、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宏盘乡海流图行政村贫困户朱有拴2016年被识别为精准贫困户,驻村工作队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为他出谋划策,制定了一系列的帮扶方案。朱有拴用申请到的小额信用扶贫贷款购买牲畜进行养殖,通过努力,从2016年的几只肉羊发展到2019年的46只,他的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扶持就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朱有拴高兴地说。

郭占宽作为宏盘乡海流图行政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已经有2年时间,他见证了海流图行政村发展的巨变。“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村村通了水泥路和砂石路,家家喝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村民全部住进了安全房,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20年自治区两会正在进行中,郭占宽希望更多人关注乡村老人、关心老人,进一步解决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察右中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嘉炫  韩斌)

看见青山  望见绿水  留住乡愁

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浩雅日呼都格嘎查党支部书记、嘎查达侍明斌                                                    

锡林浩特市牧民养老园区居民其其格                                                    

乌海市市民吕联义  阿拉善右旗: “风沙滩”变成致富“绿洲地”

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沙漠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70%,阿右旗曼德拉苏木浩雅日呼都格嘎查党支部书记、嘎查达侍明斌因为治沙与沙漠结缘。2002年,他一把铁锹、一个水桶,栽梭梭、种苁蓉,发展沙产业。18年间,他种植梭梭达15万亩,昔日的“风沙滩”变成今日致富的“绿洲地”。2006年开始,侍明斌带领搬迁牧民战黄沙、绿化荒滩,走生态富民之路。如今板滩井地区共有50万亩梭梭,嫁接肉苁蓉的梭梭林8万亩,梭梭林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2019年,全嘎查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侍明斌的心里早已牢牢扎根。2020年,侍明斌计划再种植600亩的经济林,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他希望,通过今年两会政府出台一些扶持农畜产品深加工更加优惠的政策,让农畜产品提档升级,增加附加值,促进转产农牧民增收致富。通过走绿色发展道路,让家乡山更青、水更绿,生态环境变得更美,农牧民的生活变得更富裕。

(阿拉善右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雯)

锡林浩特市: 紧抓绿化  让城市更宜居

锡林浩特市近年来紧抓绿化工作,每年抓住绿化时机,做好城区绿化养护,现在居民生活越过越舒心。锡林浩特市牧民养老园区居民其其格说:“现在锡林浩特市城市街道每处都放置了垃圾桶,大家环保意识提高了,自觉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我们社区的绿化工作、清理工作做得很到位。锡林浩特市的环境更优美,城市越来越宜居。我希望代表委员们多关注生态建设,关注减少污染、提倡绿色出行等方面的内容。”   

(锡林浩特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乌日汗  黄世杰)

海勃湾区: 以绿为底  送绿到家

1957年出生于乌海市的吕联义从事新闻工作33年,他见证了海勃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吕联义介绍,1976年乌海市建市之初,基本没有什么绿色植物,走到哪里都是灰突突的。上世纪末,海勃湾区政府提出“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每年都有几次义务植树,老百姓走在大街上,看到的绿色越来越多。“以前沙尘肆虐,现在一年到头也没几次沙尘天气,这源于我们的生态建设好了,特别是乌海市建了乌海湖和大大小小许多公园,大家都感觉很满意。我希望自治区两会的代表委员能够在海勃湾区整体大环境提升上做些讨论,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在小区绿化方面再下点功夫,让我们不论出门还是在小区里都可以享受到绿色生态福利。”

(海勃湾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白璐)

兜住民生底线  筑牢幸福之基

呼和浩特市市民李建华                                                    

包头青山区松石社区居民吴凤云                                                    

临河区人民医院泌尿科主任杨建标  呼和浩特市: 交通大变样  出行更便捷

李建华,1994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这几年他见证了首府交通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年前的呼和浩特没有快速路、没有地铁,走到哪里都有不同程度的拥堵。现在快速路修通了,地铁一号线开通了,百姓在出行中体会到了更多的交通便利。希望今年自治区两会能够多关注交通方面的建议,比如加快地铁建设速度,科学规划交通线路。希望今年地铁二号线从南至北可以加快贯通,方便沿线居民的生活。”

呼和浩特市小学教师康春春颇有感触,“小的时候,金川开发区那里还是一片荒滩,零星点缀着几个小村子。随着城市建设、公交BRT开通、公交线路增加以及高铁动车的开通,无论是到市内还是市外,出行都更加便利了。我希望自治区两会上可以关注一下小街巷居民出行问题,细化优化公交线路,更好地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玉泉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崔俊峰)

青山区: 把保障群众住房作为重点民生工作

包头市青山区松石社区居民吴凤云在公租房里已经居住了5个年头。“在这儿生活的这5年真是挺好的,房子租金合理,价格不贵。我家房子面积49.31平方米,对我们老两口来说,住在这里很温馨。我们都是工薪阶层,人均2000多元的工资,买不起商品房,党的政策好,能住到这么实惠的房子,我们确确实实很感激。安居才能乐业,我希望自治区两会给予我们这样的人群更多的关注,让每一位群众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吴凤云说。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邬海旺告诉记者:“在住房保障方面,青山区主要采取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发放的方式。为了解决更多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2019年我们开展了一次住房困难家庭普查工作,住房保障方式从实物配租方式为主转变为租金补贴方式为主,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2019年,包头市青山区把保障群众住房作为重点民生工作,投资建设7个公租房项目,共2113套,现已分配2023套,分配率达95.7%。为了解决青山区招商引进重点项目企业员工的住房困难问题,为重点项目企业分配公租房141套,为符合条件的87户廉租家庭发放租金补贴23.51万元,为符合“大学生集聚计划”条件的43名大学生发放住房补贴315万元。

(青山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媛  王浩)

临河区: 基层医疗条件服务能力有效改善

杨建标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9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医改方针在临河区逐步得以落实,基层医疗条件和服务能力得到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我希望上级医院的技术力量能够下沉到基层,充实基层医疗队伍力量。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加大医务人员技术培训力度,切实改善基层医疗就医环境,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我也希望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能多多关注医务人员这个群体,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行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杨建标说。

(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海霞  李昱呈)

(自治区旗县级融媒体运营服务中心协调统筹)

责任编辑:张彬

编者按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103家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成立,这支新生融媒体力量迅速崛起,进入舆论主阵地。2020年自治区两会期间,为让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一线,打通“最后一公里”,本报与103个旗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动,共同推出“云上103”两会特刊,今日推出“直通基层  寄语两会”,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来自基层干部群众的心声和建议。

全面小康  一个也不能少

松山区上官地镇头把火村村民孟凡民                                                    

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第一书记红菊                                                    

察右中旗宏盘乡海流图行政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郭占宽  松山区: 让贫困户真正搬得出、稳得住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些口号在赤峰市松山区上官地镇头把火村设施农业园区不仅喊了出来,更是实打实干了出来。2016年,头把火村实施了设施农业和易地扶贫搬迁扶贫项目,共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63栋,房屋24处,让村里的贫困户都有了脱贫产业。

今年47岁的孟凡民是第一批搬到这个园区的贫困户,因病致贫的他,如今管理着4个日光温室。“我们家乡这些年变化太大了,原来从种山坡地和水地一年收入四五千块钱,这些年有这个扶贫产业,搞特色种植,我们一年能挣个五六万块钱,原来住土坯房,现在都住上了砖瓦结构的新房,不少年轻人现在都愿意回乡搞种植、养殖。脱贫攻坚真是一项惠民工程,让我们这些贫困户脱了贫,今后的日子更有奔头了!希望今年两会政府能出台更多这样的惠民利民的好政策,使我们脱贫后具有自我发展、持续增收的能力。”

如今,在头把火村异地移民扶贫搬迁安置区,每个日光温室收益约有4万元左右,人均纯收入6700元左右。该项目区覆盖贫困户38户123人,农户人均增收8000元左右。设施农业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相结合,既稳定了群众的收入,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使贫困户真正搬得出、稳得住,基本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松山区融媒体中心)

科右中旗: 脱贫攻坚为老百姓带来新气象

如今整体脱贫的兴安盟科右中旗西日道卜嘎查,一条条街巷干净整洁,一排排土房变成砖瓦房,老百姓脸上绽放幸福之花,个个都精神抖擞,奋发有为。

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第一书记红菊告诉记者:“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西日道卜嘎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已实现整体脱贫,贫困户人均收入从不足4000元达到现在的9000元,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都住上了砖瓦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西日道卜嘎查的弱项是集体经济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一村一品的目标,今年我们打算发展牛产业,希望听到代表委员在壮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这方面的真知灼见。”

西日道卜嘎查是科右中旗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2019年,科右中旗488户1260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13%。今年,科右中旗将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严格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科右中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玉兰  梁永峰)

察右中旗: 精准扶贫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产业脱贫是条好路子,发展产业也会受到劳力、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宏盘乡海流图行政村贫困户朱有拴2016年被识别为精准贫困户,驻村工作队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为他出谋划策,制定了一系列的帮扶方案。朱有拴用申请到的小额信用扶贫贷款购买牲畜进行养殖,通过努力,从2016年的几只肉羊发展到2019年的46只,他的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扶持就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朱有拴高兴地说。

郭占宽作为宏盘乡海流图行政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已经有2年时间,他见证了海流图行政村发展的巨变。“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村村通了水泥路和砂石路,家家喝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村民全部住进了安全房,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20年自治区两会正在进行中,郭占宽希望更多人关注乡村老人、关心老人,进一步解决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察右中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嘉炫  韩斌)

看见青山  望见绿水  留住乡愁

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浩雅日呼都格嘎查党支部书记、嘎查达侍明斌                                                    

锡林浩特市牧民养老园区居民其其格                                                    

乌海市市民吕联义  阿拉善右旗: “风沙滩”变成致富“绿洲地”

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沙漠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70%,阿右旗曼德拉苏木浩雅日呼都格嘎查党支部书记、嘎查达侍明斌因为治沙与沙漠结缘。2002年,他一把铁锹、一个水桶,栽梭梭、种苁蓉,发展沙产业。18年间,他种植梭梭达15万亩,昔日的“风沙滩”变成今日致富的“绿洲地”。2006年开始,侍明斌带领搬迁牧民战黄沙、绿化荒滩,走生态富民之路。如今板滩井地区共有50万亩梭梭,嫁接肉苁蓉的梭梭林8万亩,梭梭林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2019年,全嘎查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侍明斌的心里早已牢牢扎根。2020年,侍明斌计划再种植600亩的经济林,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他希望,通过今年两会政府出台一些扶持农畜产品深加工更加优惠的政策,让农畜产品提档升级,增加附加值,促进转产农牧民增收致富。通过走绿色发展道路,让家乡山更青、水更绿,生态环境变得更美,农牧民的生活变得更富裕。

(阿拉善右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雯)

锡林浩特市: 紧抓绿化  让城市更宜居

锡林浩特市近年来紧抓绿化工作,每年抓住绿化时机,做好城区绿化养护,现在居民生活越过越舒心。锡林浩特市牧民养老园区居民其其格说:“现在锡林浩特市城市街道每处都放置了垃圾桶,大家环保意识提高了,自觉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我们社区的绿化工作、清理工作做得很到位。锡林浩特市的环境更优美,城市越来越宜居。我希望代表委员们多关注生态建设,关注减少污染、提倡绿色出行等方面的内容。”   

(锡林浩特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乌日汗  黄世杰)

海勃湾区: 以绿为底  送绿到家

1957年出生于乌海市的吕联义从事新闻工作33年,他见证了海勃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吕联义介绍,1976年乌海市建市之初,基本没有什么绿色植物,走到哪里都是灰突突的。上世纪末,海勃湾区政府提出“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每年都有几次义务植树,老百姓走在大街上,看到的绿色越来越多。“以前沙尘肆虐,现在一年到头也没几次沙尘天气,这源于我们的生态建设好了,特别是乌海市建了乌海湖和大大小小许多公园,大家都感觉很满意。我希望自治区两会的代表委员能够在海勃湾区整体大环境提升上做些讨论,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在小区绿化方面再下点功夫,让我们不论出门还是在小区里都可以享受到绿色生态福利。”

(海勃湾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白璐)

兜住民生底线  筑牢幸福之基

呼和浩特市市民李建华                                                    

包头青山区松石社区居民吴凤云                                                    

临河区人民医院泌尿科主任杨建标  呼和浩特市: 交通大变样  出行更便捷

李建华,1994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这几年他见证了首府交通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年前的呼和浩特没有快速路、没有地铁,走到哪里都有不同程度的拥堵。现在快速路修通了,地铁一号线开通了,百姓在出行中体会到了更多的交通便利。希望今年自治区两会能够多关注交通方面的建议,比如加快地铁建设速度,科学规划交通线路。希望今年地铁二号线从南至北可以加快贯通,方便沿线居民的生活。”

呼和浩特市小学教师康春春颇有感触,“小的时候,金川开发区那里还是一片荒滩,零星点缀着几个小村子。随着城市建设、公交BRT开通、公交线路增加以及高铁动车的开通,无论是到市内还是市外,出行都更加便利了。我希望自治区两会上可以关注一下小街巷居民出行问题,细化优化公交线路,更好地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玉泉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崔俊峰)

青山区: 把保障群众住房作为重点民生工作

包头市青山区松石社区居民吴凤云在公租房里已经居住了5个年头。“在这儿生活的这5年真是挺好的,房子租金合理,价格不贵。我家房子面积49.31平方米,对我们老两口来说,住在这里很温馨。我们都是工薪阶层,人均2000多元的工资,买不起商品房,党的政策好,能住到这么实惠的房子,我们确确实实很感激。安居才能乐业,我希望自治区两会给予我们这样的人群更多的关注,让每一位群众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吴凤云说。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邬海旺告诉记者:“在住房保障方面,青山区主要采取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发放的方式。为了解决更多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2019年我们开展了一次住房困难家庭普查工作,住房保障方式从实物配租方式为主转变为租金补贴方式为主,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2019年,包头市青山区把保障群众住房作为重点民生工作,投资建设7个公租房项目,共2113套,现已分配2023套,分配率达95.7%。为了解决青山区招商引进重点项目企业员工的住房困难问题,为重点项目企业分配公租房141套,为符合条件的87户廉租家庭发放租金补贴23.51万元,为符合“大学生集聚计划”条件的43名大学生发放住房补贴315万元。

(青山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媛  王浩)

临河区: 基层医疗条件服务能力有效改善

杨建标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9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医改方针在临河区逐步得以落实,基层医疗条件和服务能力得到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我希望上级医院的技术力量能够下沉到基层,充实基层医疗队伍力量。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加大医务人员技术培训力度,切实改善基层医疗就医环境,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我也希望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能多多关注医务人员这个群体,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行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杨建标说。

(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海霞  李昱呈)

(自治区旗县级融媒体运营服务中心协调统筹)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