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筑起一道呵护生命的屏障——记内蒙古第四医院应急救治梯队

2020-02-20 09:02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穆桂兰(前中)与同事们正在商讨病情。张海云摄  

作为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内蒙古第四医院应急救治梯队的医务工作者每天都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他们不畏风险,日夜守护在患者的身旁,用爱心和坚韧筑起一道呵护生命的屏障。

副队长穆桂兰:信心是最好的良药

今年53岁的穆桂兰,是一名主任医师,在内蒙古第四医院第二应急救治梯队里担任副队长。

“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非常重要。”穆桂兰告诉记者,在治疗中发现,病情恢复快的患者普遍性格开朗,信心是最好的良药!

基于这样的认识,针对一些意志消沉、不主动配合治疗、精神状态不佳的患者,医护人员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做患者的思想工作,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驱散患者内心的恐惧与消沉。

消杀队员唐天阔:是锻炼,更是成长

1995年出生的唐天阔,是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毕业后进入的医院,一直从事行政工作,此次是主动请愿上的一线,被编入内蒙古第四医院第二应急救治梯队。他和其他3名消杀队员负责应急病房的消毒清洁及患者的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尽管被感染的风险很大,但我一点也不害怕。”唐天阔说,经过系统培训和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他从一开始的生涩,到现在能熟练地完成消杀工作,自己感觉收获很大,参与一线抗击疫情,是锻炼更是成长。

影像医生董占文:站好最后一班岗

1984年进入医院的董占文,今年已经59岁,明年9月退休。如果有需要做CT的患者,董占文就得先穿好防护服,然后到隔离病区接上患者,并与护士、消杀人员一起护送患者安全到达CT室。在做CT前,他还会帮助患者调整体位,指导患者呼、吸气。做完检查,再配合消杀人员做好室内的环境消毒与清洁工作。

“经过这次救治工作,我感觉我们的团队配合得非常默契。”董占文告诉记者,在一线的救治工作中,他看到年轻一代医护人员正在快速成长,不仅业务精湛,而且还有活力,他感到非常欣慰,也深受鼓舞。作为一名医疗战线上的老兵,他一定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护士长王颖丽:队员们贴心的小管家

今年39岁的王颖丽是内蒙古第四医院第一梯队的护士长,目前正在隔离医学观察。

“利用这段时间,对这次的救治护理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认真梳理一下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王颖丽说,尽管她的护理团队大都经历过“非典”、甲流、鼠疫等传染病的救治工作,尽管在进入一线前经过严格的培训,但在实战中,还是有不足之处,需要认真总结。

除了归纳总结前一阶段的护理实践,王颖丽还得照顾好其他44名队员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队员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小管家”。

检验师何建军:“我是党员,必须带头。”

今年38岁的何建军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是内蒙古第四医院第一应急救治梯队队员,是医院检验科副科长,负责患者的血、尿、便,肝功等常规实验室检测。此次他也是主动请缨上的救治一线。

“我是党员,必须带头!”何建军说,作为一名检验师,他每天都会接触患者的血、尿、便,感染的风险很大。他说,当然担心被感染,但自己曾经历过甲流、鼠疫等疫情防控,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只要防护好就没事。

护士吕东梅:没有后退的余地

“穿上防护服,每天有出不完的汗。”吕东梅说,应急病房的护理是24小时与患者零距离陪护,病人的吃喝拉撒,护士们都得管。

今年43岁的吕东梅是一名普通护士,曾参加过“非典”、甲流、鼠疫等多次传染病救治工作,也是一名医疗战线上的老兵。她的老公也出差在外,在进入救治一线前,她就将12岁的儿子送到妹妹家让妹妹代管。

“什么脏呀、累呀,这些都顾不上考虑。只要患者好,我们就能心安。”吕东梅说,作为一名护士,干的就是救死扶伤的工作,服从医院安排,让去哪里就去哪里,没有后退的余地。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文强)

责任编辑:张彬

穆桂兰(前中)与同事们正在商讨病情。张海云摄  

作为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内蒙古第四医院应急救治梯队的医务工作者每天都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他们不畏风险,日夜守护在患者的身旁,用爱心和坚韧筑起一道呵护生命的屏障。

副队长穆桂兰:信心是最好的良药

今年53岁的穆桂兰,是一名主任医师,在内蒙古第四医院第二应急救治梯队里担任副队长。

“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非常重要。”穆桂兰告诉记者,在治疗中发现,病情恢复快的患者普遍性格开朗,信心是最好的良药!

基于这样的认识,针对一些意志消沉、不主动配合治疗、精神状态不佳的患者,医护人员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做患者的思想工作,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驱散患者内心的恐惧与消沉。

消杀队员唐天阔:是锻炼,更是成长

1995年出生的唐天阔,是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毕业后进入的医院,一直从事行政工作,此次是主动请愿上的一线,被编入内蒙古第四医院第二应急救治梯队。他和其他3名消杀队员负责应急病房的消毒清洁及患者的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尽管被感染的风险很大,但我一点也不害怕。”唐天阔说,经过系统培训和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他从一开始的生涩,到现在能熟练地完成消杀工作,自己感觉收获很大,参与一线抗击疫情,是锻炼更是成长。

影像医生董占文:站好最后一班岗

1984年进入医院的董占文,今年已经59岁,明年9月退休。如果有需要做CT的患者,董占文就得先穿好防护服,然后到隔离病区接上患者,并与护士、消杀人员一起护送患者安全到达CT室。在做CT前,他还会帮助患者调整体位,指导患者呼、吸气。做完检查,再配合消杀人员做好室内的环境消毒与清洁工作。

“经过这次救治工作,我感觉我们的团队配合得非常默契。”董占文告诉记者,在一线的救治工作中,他看到年轻一代医护人员正在快速成长,不仅业务精湛,而且还有活力,他感到非常欣慰,也深受鼓舞。作为一名医疗战线上的老兵,他一定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护士长王颖丽:队员们贴心的小管家

今年39岁的王颖丽是内蒙古第四医院第一梯队的护士长,目前正在隔离医学观察。

“利用这段时间,对这次的救治护理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认真梳理一下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王颖丽说,尽管她的护理团队大都经历过“非典”、甲流、鼠疫等传染病的救治工作,尽管在进入一线前经过严格的培训,但在实战中,还是有不足之处,需要认真总结。

除了归纳总结前一阶段的护理实践,王颖丽还得照顾好其他44名队员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队员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小管家”。

检验师何建军:“我是党员,必须带头。”

今年38岁的何建军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是内蒙古第四医院第一应急救治梯队队员,是医院检验科副科长,负责患者的血、尿、便,肝功等常规实验室检测。此次他也是主动请缨上的救治一线。

“我是党员,必须带头!”何建军说,作为一名检验师,他每天都会接触患者的血、尿、便,感染的风险很大。他说,当然担心被感染,但自己曾经历过甲流、鼠疫等疫情防控,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只要防护好就没事。

护士吕东梅:没有后退的余地

“穿上防护服,每天有出不完的汗。”吕东梅说,应急病房的护理是24小时与患者零距离陪护,病人的吃喝拉撒,护士们都得管。

今年43岁的吕东梅是一名普通护士,曾参加过“非典”、甲流、鼠疫等多次传染病救治工作,也是一名医疗战线上的老兵。她的老公也出差在外,在进入救治一线前,她就将12岁的儿子送到妹妹家让妹妹代管。

“什么脏呀、累呀,这些都顾不上考虑。只要患者好,我们就能心安。”吕东梅说,作为一名护士,干的就是救死扶伤的工作,服从医院安排,让去哪里就去哪里,没有后退的余地。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文强)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