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疫情下,生机勃勃的大棚 ——乌市葛根庙镇设施农业园区生产一线见闻

2020-03-03 10:32 兴安日报  

□谭艳丽  武冬梅

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设施农业园区内有近800栋大棚,这里没有因疫情来临而停滞生产,干部群众积极向上,主动做好防护,有困难及时解决,呈现出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忙生产的生动画面。

贫困群众:战胜了贫困更有信心打赢这一仗

出门前,老王熟练地戴上了口罩,这已经成了他最近一段时间的习惯性动作。“一会儿市里有收购员来收芹菜,我得先去大棚里割芹菜、打捆。”

老王全名王锁柱,曾经是葛根庙镇胡格吉勒嘎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易地搬迁后,来到葛根庙镇设施农业园区开始种植大棚,也靠着勤劳肯干脱了贫。

走进大棚,绿油油的芹菜长势正旺。谈起当下的疫情,老王显得很从容,“我们都打赢了贫困战了,这次也一定能打赢这一仗。我们把该做的防护都做好了就不用怕,相信党、相信国家,2020年都到了,我们还要一起奔小康呢。”

割完了芹菜,老王又钻进另外一个大棚,给刚刚育完的豆角秧苗浇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防疫和农业生产两件大事哪个都不能耽搁,都得做好。特殊时期,我们种植户之间也不相互走动了,有事儿都通过微信联系,有商户来收购蔬菜我们都戴着口罩,也不耽误卖菜。”老王说,家里4栋大棚的冬茬小菜快卖完了,下一茬准备种2棚西红柿、2棚豆角,预计5月中旬就能上市。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面对疫情,贫困群众展现出了强大的信心和底气。

种植大户:特殊时期就有特殊的生产方式

距离王锁柱的大棚不远处,是种植大户陈红霞的大棚。她家在葛根庙设施农业园区种植、管理着13栋大棚,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用工旺季,陈红霞需要雇佣四五名村民帮忙才能完成客户的订单量,可今年有些不同。

“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村里的大喇叭、巡逻车天天广播,让我们做好防控,一遍一遍地提醒村民们少出门、勤洗手、多通风。我们也不能添乱,不能人员聚集,干不过来的时候就找两个亲戚帮忙。”陈红霞戴着口罩说着,双手麻利地割着油菜。“这批油菜是泰华市场商户预订的,有300斤。白天干不完我们就晚上干。”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陈红霞和家人在做好相关防控措施的情况下,加班加点收割。“现在我们收割、捆菜、装车、送货全程都戴口罩,进出劝返点时都会进行严格消毒。虽然多了很多步骤,但是特殊时期就有特殊的生产方式,这些也都是必要的,不仅保护我们,也是保护其他人。”

葛根庙镇在各嘎查设置卡口时,对于有生产需要的,工作人员将经过人员排查、体温监测、信息登记、严格消杀后予以放行,对于乌地区收购商做到进村人员必量体温,车辆必做消毒,并引导参加蔬菜采摘、装车人员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经济往来尽量使用电子支付,切实保障群众生产和安全。

广大干部:及时出招儿解决群众“卖菜难”

疫情发生后,各地各部门都实施了严格的管理措施,部分种植户出现了“卖菜难”的现象,葛根庙镇及时出招儿,帮群众解决了这一难题。

胡格吉勒嘎查建档立卡贫困户吕玉胜在农业园区种植了2个大棚,勤劳的他每天起早贪黑在大棚里忙活,“过年都没歇着,哪想到疫情来了,没人来买菜,眼瞅着菜都要烂在地里了,幸好政府帮我们联系了销路,没几天就把1棚香菜、1棚白菜都卖出去啦。”一说起这事儿来,吕玉胜仍然很激动。

是啥办法让群众的菜顺利卖出去的呢?原来,为解决销售问题,葛根庙镇协调市商务局、市农牧业科技局,对接市内商超,采取农户采摘、乡镇组织货源、商务局对接超市、超市采购的模式,同时引导贫困户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下单、结算,减少人员接触,有效防范疫情风险。截至目前,葛根庙镇已经对接市内蒙汇鲜、家和、泰华市场以及其他大小超市、市场5家,销售小白菜、萝卜、芹菜、香菜、油菜等蔬菜3000余斤。

“农业园区的800栋温室大棚中有147栋是贫困户的大棚,为了保障贫困户和园区种植户收入稳定,我们全力做好外来人员排查、重点人员隔离监控、人员防护等基础工作以外,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乌市葛根庙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薛华飞介绍,目前,园区内冬茬蔬菜销售已经接近尾声,春茬蔬菜已经开始种植,4至5月份将陆续上市。


责任编辑:邢俊清

□谭艳丽  武冬梅

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设施农业园区内有近800栋大棚,这里没有因疫情来临而停滞生产,干部群众积极向上,主动做好防护,有困难及时解决,呈现出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忙生产的生动画面。

贫困群众:战胜了贫困更有信心打赢这一仗

出门前,老王熟练地戴上了口罩,这已经成了他最近一段时间的习惯性动作。“一会儿市里有收购员来收芹菜,我得先去大棚里割芹菜、打捆。”

老王全名王锁柱,曾经是葛根庙镇胡格吉勒嘎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易地搬迁后,来到葛根庙镇设施农业园区开始种植大棚,也靠着勤劳肯干脱了贫。

走进大棚,绿油油的芹菜长势正旺。谈起当下的疫情,老王显得很从容,“我们都打赢了贫困战了,这次也一定能打赢这一仗。我们把该做的防护都做好了就不用怕,相信党、相信国家,2020年都到了,我们还要一起奔小康呢。”

割完了芹菜,老王又钻进另外一个大棚,给刚刚育完的豆角秧苗浇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防疫和农业生产两件大事哪个都不能耽搁,都得做好。特殊时期,我们种植户之间也不相互走动了,有事儿都通过微信联系,有商户来收购蔬菜我们都戴着口罩,也不耽误卖菜。”老王说,家里4栋大棚的冬茬小菜快卖完了,下一茬准备种2棚西红柿、2棚豆角,预计5月中旬就能上市。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面对疫情,贫困群众展现出了强大的信心和底气。

种植大户:特殊时期就有特殊的生产方式

距离王锁柱的大棚不远处,是种植大户陈红霞的大棚。她家在葛根庙设施农业园区种植、管理着13栋大棚,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用工旺季,陈红霞需要雇佣四五名村民帮忙才能完成客户的订单量,可今年有些不同。

“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村里的大喇叭、巡逻车天天广播,让我们做好防控,一遍一遍地提醒村民们少出门、勤洗手、多通风。我们也不能添乱,不能人员聚集,干不过来的时候就找两个亲戚帮忙。”陈红霞戴着口罩说着,双手麻利地割着油菜。“这批油菜是泰华市场商户预订的,有300斤。白天干不完我们就晚上干。”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陈红霞和家人在做好相关防控措施的情况下,加班加点收割。“现在我们收割、捆菜、装车、送货全程都戴口罩,进出劝返点时都会进行严格消毒。虽然多了很多步骤,但是特殊时期就有特殊的生产方式,这些也都是必要的,不仅保护我们,也是保护其他人。”

葛根庙镇在各嘎查设置卡口时,对于有生产需要的,工作人员将经过人员排查、体温监测、信息登记、严格消杀后予以放行,对于乌地区收购商做到进村人员必量体温,车辆必做消毒,并引导参加蔬菜采摘、装车人员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经济往来尽量使用电子支付,切实保障群众生产和安全。

广大干部:及时出招儿解决群众“卖菜难”

疫情发生后,各地各部门都实施了严格的管理措施,部分种植户出现了“卖菜难”的现象,葛根庙镇及时出招儿,帮群众解决了这一难题。

胡格吉勒嘎查建档立卡贫困户吕玉胜在农业园区种植了2个大棚,勤劳的他每天起早贪黑在大棚里忙活,“过年都没歇着,哪想到疫情来了,没人来买菜,眼瞅着菜都要烂在地里了,幸好政府帮我们联系了销路,没几天就把1棚香菜、1棚白菜都卖出去啦。”一说起这事儿来,吕玉胜仍然很激动。

是啥办法让群众的菜顺利卖出去的呢?原来,为解决销售问题,葛根庙镇协调市商务局、市农牧业科技局,对接市内商超,采取农户采摘、乡镇组织货源、商务局对接超市、超市采购的模式,同时引导贫困户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下单、结算,减少人员接触,有效防范疫情风险。截至目前,葛根庙镇已经对接市内蒙汇鲜、家和、泰华市场以及其他大小超市、市场5家,销售小白菜、萝卜、芹菜、香菜、油菜等蔬菜3000余斤。

“农业园区的800栋温室大棚中有147栋是贫困户的大棚,为了保障贫困户和园区种植户收入稳定,我们全力做好外来人员排查、重点人员隔离监控、人员防护等基础工作以外,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乌市葛根庙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薛华飞介绍,目前,园区内冬茬蔬菜销售已经接近尾声,春茬蔬菜已经开始种植,4至5月份将陆续上市。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