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北方新报号”来了,新闻工作者爱心献血!

2020-03-18 09:43 正北方网—《北方新报》  

为自己点赞

献血光荣

踊跃献血  

呼和浩特的初春,风和日丽。3月17日,内蒙古日报社积极行动,用无偿献血的方式,为抗疫奉献力量。新闻工作者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自愿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献出一份份沉甸甸的爱心,平凡的他们,在非常时期有着非常担当,他们用大爱点亮希望,用榜样的力量传播正能量。

踊跃前来的献血者

上午8时30分,“北方新报号”爱心献血车开进了内蒙古日报社大院,经过简单的准备后,各单位员工开始进行献血前的初筛。为避免人员集中,献血活动采取分时段、分批次方式进行。

第一个走上献血车的是北方新报融媒体编辑杨旭英。经过填表登记、 初筛化验等一系列环节后,她熟门熟路地走进了采血区域。随着鲜红血液流入采血袋,她开始了自己第11次无偿献血,她这次捐献了300毫升。她说,10多年来,她从未间断过无偿献血。因此,她也被同事们称为“献血英雄”。

是什么原因让杨旭英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献血呢?她说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回想起第一次献血时的情景,杨旭英还记忆犹新。2001年的一天,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广场上,杨旭英的目光被停靠在广场中心的献血车吸引,当时只有18岁的她并不清楚无偿献血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听说献血是件帮助人的好事儿,她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上了车。当时,从未有过献血经历的她心中既害怕又忐忑。“那个时候没有献血经验,看着血液从自己身体里流出又流入血液采集袋时,心里开始紧张起来,害怕瘦弱的身体会吃不消。但想到自己的行为是在为救治病人作贡献,紧张不安的心就渐渐平静下来。”此后,杨旭英开始了解了无偿献血:献血不仅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更能抢救病人的生命。就这样,杨旭英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无偿献血的道路。她对记者说:“献血对我来说只是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对有需要的人却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每一位献血者都是英雄,当北方新报发行部的高勇走下献血车时,同事们为他竖起了大拇指。早在1998年,高勇便开始献血。与此同时,他还热心公益,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今,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他已经把无偿献血当做人生的一件大事,会给大家讲解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无偿献血本是件光荣的事情,值得发扬和推崇,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高勇笑着说。

党员带头做表率

“社会需要更多的爱心,也需要更多的互相帮助。作为一名党员,我愿意用实际行动支持无偿献血。”当日,在献血现场,任艳荣坚定地说。

任艳荣是一名北方新报社的编辑。当日,她早早来到了献血现场,认真填写了献血登记表,检查合格后开始献血。当问起此次献血的感想时,她说:“这是我第4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第3次献血,那是2016年,‘北方新报号’爱心献血车正式启程,看着首辆以北方新报名字命名的爱心献血车,我和同事们都特别开心。今天再次踏上献血车,更多的是激动和自豪……”

内蒙古日报社考核评价部宿宏从2012年便开始进行无偿献血,此次是他第4次献血。作为一名党员,他认为,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这既是党员的一种责任和担当,也是一种自身习惯。他希望以党员们的实际行动,可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无偿献血这项公益事业中。

记者了解到,在无偿献血活动中,不少党员干部都不约而同地加入到自愿无偿献血的队伍中。他们纷纷表示:“现如今在疫情防控期间,还有很多坚持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虽然不能冲在一线,但是我们希望将这份爱心传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一份份沉甸甸的爱心

记者看到,特殊时期,大家都是戴着口罩前来献血,口罩虽然遮住了大家的脸,但是坚定的眼神依旧透露着爱与责任。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我想通过献血的方式尽一份力。”内蒙古日报社的乌日柴呼是第一次献血,虽然有点小紧张,但她还是鼓起勇气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献血,捐献了300毫升血液。拿着红红的献血证,乌日柴呼满脸喜悦还有点小激动,她听说单位组织献血活动,就早早就报名了,并且在献血的前两天就特别注意饮食和休息,今天终于如愿了。

填表、化验、等待……献血中,大草原网有限公司的王冠静一直都很淡定,初筛合格后,她捐献了400毫升血液。她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5次献血了,早已经不害怕也不紧张了。她认为,无偿献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对身体有好处,也能尽一份力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2010年,王冠静做了妈妈,腹中胎儿较大不好生产,后来经过36个小时的努力,母子平安。从那以后,她就想着该做点公益的事情。无意中,她在街头看到了献血屋,就走进去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捐献。之后的每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她总会完成一次献血。

正在办公楼打扫卫生的保洁员杨丽桃听说有献血活动,她急忙放下手里的活,加入到献血队伍中。“能不能先给我采,我还打扫着卫生呢。”走上采血车,杨丽桃边脱外套边询问采血医务人员。医务人员迅速对她进行了初筛检查,她完全符合献血条件。

十几分钟后,49岁杨丽桃完成了自己的第3次献血,捐献了400毫升。由于按压不当,采血针眼处有些出血,但她只是请医务人员简单处理后,就要急忙离开。“献血能救人,就是一件大好事儿。”朴实的杨丽桃说着这句话,又返回工作岗位。

在采血现场,大家纷纷表示,无偿献血光荣,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生命加油,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

46人献血15000毫升

“无偿献血是一种奉献,也是一份责任,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善举。”内蒙古日报社机关党委副书记刘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间,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有这个觉悟,接到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发出的无偿献血倡议通知后,内蒙古日报社干部职工踊跃报名,其中党员干部带头献血,46名职工参加无偿献血,共献血15000毫升。内蒙古日报社作为抗疫的大后方,通过无偿献血的方式,为抗疫贡献力量,这也是广大职工爱国情怀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责任和担当成就了大家争做“热血蒙面侠”的善举,为热血行动中不平凡的献血者点赞。

内蒙古血液中心血液保障科副主任李惠东告诉记者,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前段时间血液库存有些紧张,经过各大企事业单位的团体献血,目前内蒙古血液中心的库存量得到有效缓解,基本能够满足每日临床用血,但血液采集是个常态化的工作,随着用血量的逐渐增大,还需要广大市民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当前,内蒙古血液中心已启动了采供血应急预案,更加注重防护,充分保证献血场所清洁消毒,同时提高对献血者的征询标准,献血前测量体温等环节,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可以确保献血者的献血安全。同时,对于主动献血的单位,还可以承诺上门采血。

内蒙古血液中心与北方新报社继续开展无偿献血公益联盟招募活动,联合发出呼吁:请广大市民做好防护,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战胜疫情出力。即使我们不在抗疫一线,也是救死扶伤的英雄。内蒙古血液中心爱心邀约热线:0471-4212330;北方新报爱心邀约热线:18686032799。

(文/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段丽萍  刘  睿  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牛天甲)

责任编辑:张彬

为自己点赞

献血光荣

踊跃献血  

呼和浩特的初春,风和日丽。3月17日,内蒙古日报社积极行动,用无偿献血的方式,为抗疫奉献力量。新闻工作者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自愿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献出一份份沉甸甸的爱心,平凡的他们,在非常时期有着非常担当,他们用大爱点亮希望,用榜样的力量传播正能量。

踊跃前来的献血者

上午8时30分,“北方新报号”爱心献血车开进了内蒙古日报社大院,经过简单的准备后,各单位员工开始进行献血前的初筛。为避免人员集中,献血活动采取分时段、分批次方式进行。

第一个走上献血车的是北方新报融媒体编辑杨旭英。经过填表登记、 初筛化验等一系列环节后,她熟门熟路地走进了采血区域。随着鲜红血液流入采血袋,她开始了自己第11次无偿献血,她这次捐献了300毫升。她说,10多年来,她从未间断过无偿献血。因此,她也被同事们称为“献血英雄”。

是什么原因让杨旭英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献血呢?她说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回想起第一次献血时的情景,杨旭英还记忆犹新。2001年的一天,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广场上,杨旭英的目光被停靠在广场中心的献血车吸引,当时只有18岁的她并不清楚无偿献血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听说献血是件帮助人的好事儿,她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上了车。当时,从未有过献血经历的她心中既害怕又忐忑。“那个时候没有献血经验,看着血液从自己身体里流出又流入血液采集袋时,心里开始紧张起来,害怕瘦弱的身体会吃不消。但想到自己的行为是在为救治病人作贡献,紧张不安的心就渐渐平静下来。”此后,杨旭英开始了解了无偿献血:献血不仅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更能抢救病人的生命。就这样,杨旭英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无偿献血的道路。她对记者说:“献血对我来说只是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对有需要的人却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每一位献血者都是英雄,当北方新报发行部的高勇走下献血车时,同事们为他竖起了大拇指。早在1998年,高勇便开始献血。与此同时,他还热心公益,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今,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他已经把无偿献血当做人生的一件大事,会给大家讲解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无偿献血本是件光荣的事情,值得发扬和推崇,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高勇笑着说。

党员带头做表率

“社会需要更多的爱心,也需要更多的互相帮助。作为一名党员,我愿意用实际行动支持无偿献血。”当日,在献血现场,任艳荣坚定地说。

任艳荣是一名北方新报社的编辑。当日,她早早来到了献血现场,认真填写了献血登记表,检查合格后开始献血。当问起此次献血的感想时,她说:“这是我第4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第3次献血,那是2016年,‘北方新报号’爱心献血车正式启程,看着首辆以北方新报名字命名的爱心献血车,我和同事们都特别开心。今天再次踏上献血车,更多的是激动和自豪……”

内蒙古日报社考核评价部宿宏从2012年便开始进行无偿献血,此次是他第4次献血。作为一名党员,他认为,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这既是党员的一种责任和担当,也是一种自身习惯。他希望以党员们的实际行动,可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无偿献血这项公益事业中。

记者了解到,在无偿献血活动中,不少党员干部都不约而同地加入到自愿无偿献血的队伍中。他们纷纷表示:“现如今在疫情防控期间,还有很多坚持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虽然不能冲在一线,但是我们希望将这份爱心传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一份份沉甸甸的爱心

记者看到,特殊时期,大家都是戴着口罩前来献血,口罩虽然遮住了大家的脸,但是坚定的眼神依旧透露着爱与责任。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我想通过献血的方式尽一份力。”内蒙古日报社的乌日柴呼是第一次献血,虽然有点小紧张,但她还是鼓起勇气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献血,捐献了300毫升血液。拿着红红的献血证,乌日柴呼满脸喜悦还有点小激动,她听说单位组织献血活动,就早早就报名了,并且在献血的前两天就特别注意饮食和休息,今天终于如愿了。

填表、化验、等待……献血中,大草原网有限公司的王冠静一直都很淡定,初筛合格后,她捐献了400毫升血液。她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5次献血了,早已经不害怕也不紧张了。她认为,无偿献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对身体有好处,也能尽一份力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2010年,王冠静做了妈妈,腹中胎儿较大不好生产,后来经过36个小时的努力,母子平安。从那以后,她就想着该做点公益的事情。无意中,她在街头看到了献血屋,就走进去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捐献。之后的每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她总会完成一次献血。

正在办公楼打扫卫生的保洁员杨丽桃听说有献血活动,她急忙放下手里的活,加入到献血队伍中。“能不能先给我采,我还打扫着卫生呢。”走上采血车,杨丽桃边脱外套边询问采血医务人员。医务人员迅速对她进行了初筛检查,她完全符合献血条件。

十几分钟后,49岁杨丽桃完成了自己的第3次献血,捐献了400毫升。由于按压不当,采血针眼处有些出血,但她只是请医务人员简单处理后,就要急忙离开。“献血能救人,就是一件大好事儿。”朴实的杨丽桃说着这句话,又返回工作岗位。

在采血现场,大家纷纷表示,无偿献血光荣,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生命加油,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

46人献血15000毫升

“无偿献血是一种奉献,也是一份责任,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善举。”内蒙古日报社机关党委副书记刘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间,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有这个觉悟,接到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发出的无偿献血倡议通知后,内蒙古日报社干部职工踊跃报名,其中党员干部带头献血,46名职工参加无偿献血,共献血15000毫升。内蒙古日报社作为抗疫的大后方,通过无偿献血的方式,为抗疫贡献力量,这也是广大职工爱国情怀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责任和担当成就了大家争做“热血蒙面侠”的善举,为热血行动中不平凡的献血者点赞。

内蒙古血液中心血液保障科副主任李惠东告诉记者,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前段时间血液库存有些紧张,经过各大企事业单位的团体献血,目前内蒙古血液中心的库存量得到有效缓解,基本能够满足每日临床用血,但血液采集是个常态化的工作,随着用血量的逐渐增大,还需要广大市民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当前,内蒙古血液中心已启动了采供血应急预案,更加注重防护,充分保证献血场所清洁消毒,同时提高对献血者的征询标准,献血前测量体温等环节,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可以确保献血者的献血安全。同时,对于主动献血的单位,还可以承诺上门采血。

内蒙古血液中心与北方新报社继续开展无偿献血公益联盟招募活动,联合发出呼吁:请广大市民做好防护,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战胜疫情出力。即使我们不在抗疫一线,也是救死扶伤的英雄。内蒙古血液中心爱心邀约热线:0471-4212330;北方新报爱心邀约热线:18686032799。

(文/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段丽萍  刘  睿  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牛天甲)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