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风口”之下,跨境电商进入“加速跑道”

2020-04-10 13:47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乔地 江耘 谢开飞 张景阳

通讯员 梁凯鸿 许琳晶

四月初,当孙文卓埋头于为一批批跨境商品办理查验手续时,他可能没想到,复工之日的“火热状态”能持续至今。一组最新数据为证:截至4月9日,他所在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内跨境电商企业在四个月里已累计申报进出口单量2237.07万单、货值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4%、99.7%。

跨境销售逆势增长的势头不为郑州独有。在相邻的山东省,前两个月其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3.5亿元,同增50.7%;在外贸大省广东,前两个月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增33.4%。数据显示,时下,国内天猫国际、京东国际、考拉海购等进口跨境电商平台订单大增。

正是看到了跨境电商的独特优势,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重磅措施:在已设的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下称“综试区”)基础上,再新设46个综试区。

自国务院在杭州批准成立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五年间,综试区经历了三波扩容,总数达到59个。如今,“新设46个综试区”的重磅动作,既是疫情之下的超常规之举,也表明了国家对综试区寄予了厚望。

政策与资本驱动下

中国跨境电商火遍全球

制单、拣货、包装、出库……连日来,位于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的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保税仓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汇聚于此,随后被派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福州出口加工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福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企业复工率已达100%;截至2月底共完成跨境电商业务量61.96万票,同比增长34.78%。”

福州海关部门受理申报清单包裹(受访者供图)

以综试区为阵地,跨境电商打通了两个渠道,让全球需求找到了中国制造,海外商品满足了国内市场。

七年前的那个秋天,注定要载入史册。那年十月,上海自贸区“跨境通”上线,“跨境电商”自此成为时髦。很多人不了解,跨境电子商务,意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当时,看得见的痛点在于,国人全球采购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由于婴幼儿奶粉、化妆品等商品的境内外价格差异较大,更多的人选择网络“海淘”。不过,由于缺乏正规的跨境网购渠道,海量商品以快件、邮件等物流方式进出口,消费者可能买到假冒伪劣货品,也对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监管带来难度。

在此背景下,跨境电商应运而生。2014年被视为跨境电商元年。这一年里,传统零售商、电商巨头、创业公司、物流服务商、供应链分销商纷纷加入战局,跑马圈地。

可以说,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落地开启了一个时代。此后,59个综试区成长成熟,中国商品走出去,海外商品走进来。

火热的综试区成为城市转型的动力

打开“赤峰全球购”APP,母婴专区、时尚生活、环球美食、疫情防控等专项商品应有尽有。仔细搜索后,你会发现,这些商品有一个共同属性,“全球造”。

在疫情期间,这款APP受到435万赤峰市民的追捧——通过它,在线查阅、购买防疫品成为当地人的新时尚。从去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首单跨境电商业务落户赤峰市,内蒙古综试区正式运转至今,疫情成为了重要节点,造就了“赤峰全球购”的火热。

去年11月底,第五届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峰会在济南举行。图为会议现场的一名参会者。(沙见龙 拍摄)

综试区的火热,又何止囿于一省一市?

二月份,浙江省电商促进中心首次公布去年2全省各县(市、区)跨境网络零售出口数据,义乌市以241.1亿元雄居第一。这一数据来之不易。

长期以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是贴在义乌身上的标签,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斯丹利等权威机构都认可其在全球商品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新业态的兴起冲击着义乌。

当外界陷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争时,义乌早已加速向跨境电商转型,成为全国跨境电商密度第二高的城市。寻找繁忙背后的动力,义乌市场发展委电商科科长喻中华提到了跨境电商新业态,“跨境电商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去中间化,使得中国制造直接面向国外的终端消费者,为中小微企业甚至个体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渠道。”

对于不沿海、不沿边的河南省来说,郑州综试区的设立彻底改变了内陆城市郑州的模样。不仅如此,这里还创造了“1210”通关监管模式、E国际贸易“秒通关”的中国样本。

对于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大城市来说,综试区对于城市转型的意义非凡,也让河南保税集团在承建郑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项目时面临着压力,压力与动力同在。

记者了解到,他们前后修正50余次,打印文件材料30万余张,攻克了1875个实际问题,创新提出“电子商务+保税中心+行邮监管”的通关监管模式,被海关总署赋予“1210”监管代码,在全国推广,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主导模式。在商业模式上,创新实施O2O现场提货零售新模式。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创新,让郑州依靠E贸易实现了内陆起跑弯道超车,更意味着全球便捷贸易时代的到来。

疫情大考下

各地“新政”推动跨境电商跑起来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多国在出入境、物流、海关监管等方面监管趋严,跨境电商迎来大考,“洗牌”在所难免。好在,四个月以来,各地硬核新政不断,助力跨境电商的持续繁荣。

在福州,“硬政策”加持,市场信心在快速恢复。这里第一时间修订出台《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措施》,从园区建设、做大规模、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对跨境电商产业的扶持力度。

“作为边疆省区,内蒙古有多个对蒙、对俄口岸,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国际贸易承南启北的重要地区。”内蒙古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盖志毅表示:“以对蒙、对俄为主要发力点发展好内蒙古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北方对外贸易乃至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呼和浩特市政府、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国(呼和浩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将拿出真金白银对跨境电商企业、跨境电商平台、线下跨境电商园区、体验店、国内物流费、场地租赁费、检测费和人才培训等给予双向多领域支持。

在郑州,新区海关关员贺玉洁亲身体验着疫情下的繁忙。他告诉记者,“现在每天进出的包裹量不断增多,海关为企业提供全天候预约通关,配套无纸化通关、线上办理业务等远程服务,可以‘无缝’办理跨境电商清单审单、账册管理、实货监管等一系列日常业务,实现快速通关和严密监管两不误。”

“近段时间,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义务综试区指导跨境电商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喻中华说,如借鉴内贸电商发展经验,调整跨境电商品类(家居运动,防疫物资),拓展东南亚、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市场等。

当市场和政策的“风口”开启时,即使遭遇诸多难题,但中央和地方政府帮扶下的“跨境电商”已经进入加速跑道。新业态展现出的爆发力,还将持续下去。

责任编辑:贾小燕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乔地 江耘 谢开飞 张景阳

通讯员 梁凯鸿 许琳晶

四月初,当孙文卓埋头于为一批批跨境商品办理查验手续时,他可能没想到,复工之日的“火热状态”能持续至今。一组最新数据为证:截至4月9日,他所在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内跨境电商企业在四个月里已累计申报进出口单量2237.07万单、货值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4%、99.7%。

跨境销售逆势增长的势头不为郑州独有。在相邻的山东省,前两个月其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3.5亿元,同增50.7%;在外贸大省广东,前两个月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增33.4%。数据显示,时下,国内天猫国际、京东国际、考拉海购等进口跨境电商平台订单大增。

正是看到了跨境电商的独特优势,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重磅措施:在已设的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下称“综试区”)基础上,再新设46个综试区。

自国务院在杭州批准成立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五年间,综试区经历了三波扩容,总数达到59个。如今,“新设46个综试区”的重磅动作,既是疫情之下的超常规之举,也表明了国家对综试区寄予了厚望。

政策与资本驱动下

中国跨境电商火遍全球

制单、拣货、包装、出库……连日来,位于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的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保税仓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汇聚于此,随后被派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福州出口加工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福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企业复工率已达100%;截至2月底共完成跨境电商业务量61.96万票,同比增长34.78%。”

福州海关部门受理申报清单包裹(受访者供图)

以综试区为阵地,跨境电商打通了两个渠道,让全球需求找到了中国制造,海外商品满足了国内市场。

七年前的那个秋天,注定要载入史册。那年十月,上海自贸区“跨境通”上线,“跨境电商”自此成为时髦。很多人不了解,跨境电子商务,意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当时,看得见的痛点在于,国人全球采购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由于婴幼儿奶粉、化妆品等商品的境内外价格差异较大,更多的人选择网络“海淘”。不过,由于缺乏正规的跨境网购渠道,海量商品以快件、邮件等物流方式进出口,消费者可能买到假冒伪劣货品,也对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监管带来难度。

在此背景下,跨境电商应运而生。2014年被视为跨境电商元年。这一年里,传统零售商、电商巨头、创业公司、物流服务商、供应链分销商纷纷加入战局,跑马圈地。

可以说,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落地开启了一个时代。此后,59个综试区成长成熟,中国商品走出去,海外商品走进来。

火热的综试区成为城市转型的动力

打开“赤峰全球购”APP,母婴专区、时尚生活、环球美食、疫情防控等专项商品应有尽有。仔细搜索后,你会发现,这些商品有一个共同属性,“全球造”。

在疫情期间,这款APP受到435万赤峰市民的追捧——通过它,在线查阅、购买防疫品成为当地人的新时尚。从去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首单跨境电商业务落户赤峰市,内蒙古综试区正式运转至今,疫情成为了重要节点,造就了“赤峰全球购”的火热。

去年11月底,第五届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峰会在济南举行。图为会议现场的一名参会者。(沙见龙 拍摄)

综试区的火热,又何止囿于一省一市?

二月份,浙江省电商促进中心首次公布去年2全省各县(市、区)跨境网络零售出口数据,义乌市以241.1亿元雄居第一。这一数据来之不易。

长期以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是贴在义乌身上的标签,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斯丹利等权威机构都认可其在全球商品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新业态的兴起冲击着义乌。

当外界陷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争时,义乌早已加速向跨境电商转型,成为全国跨境电商密度第二高的城市。寻找繁忙背后的动力,义乌市场发展委电商科科长喻中华提到了跨境电商新业态,“跨境电商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去中间化,使得中国制造直接面向国外的终端消费者,为中小微企业甚至个体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渠道。”

对于不沿海、不沿边的河南省来说,郑州综试区的设立彻底改变了内陆城市郑州的模样。不仅如此,这里还创造了“1210”通关监管模式、E国际贸易“秒通关”的中国样本。

对于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大城市来说,综试区对于城市转型的意义非凡,也让河南保税集团在承建郑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项目时面临着压力,压力与动力同在。

记者了解到,他们前后修正50余次,打印文件材料30万余张,攻克了1875个实际问题,创新提出“电子商务+保税中心+行邮监管”的通关监管模式,被海关总署赋予“1210”监管代码,在全国推广,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主导模式。在商业模式上,创新实施O2O现场提货零售新模式。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创新,让郑州依靠E贸易实现了内陆起跑弯道超车,更意味着全球便捷贸易时代的到来。

疫情大考下

各地“新政”推动跨境电商跑起来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多国在出入境、物流、海关监管等方面监管趋严,跨境电商迎来大考,“洗牌”在所难免。好在,四个月以来,各地硬核新政不断,助力跨境电商的持续繁荣。

在福州,“硬政策”加持,市场信心在快速恢复。这里第一时间修订出台《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措施》,从园区建设、做大规模、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对跨境电商产业的扶持力度。

“作为边疆省区,内蒙古有多个对蒙、对俄口岸,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国际贸易承南启北的重要地区。”内蒙古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盖志毅表示:“以对蒙、对俄为主要发力点发展好内蒙古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北方对外贸易乃至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呼和浩特市政府、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国(呼和浩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将拿出真金白银对跨境电商企业、跨境电商平台、线下跨境电商园区、体验店、国内物流费、场地租赁费、检测费和人才培训等给予双向多领域支持。

在郑州,新区海关关员贺玉洁亲身体验着疫情下的繁忙。他告诉记者,“现在每天进出的包裹量不断增多,海关为企业提供全天候预约通关,配套无纸化通关、线上办理业务等远程服务,可以‘无缝’办理跨境电商清单审单、账册管理、实货监管等一系列日常业务,实现快速通关和严密监管两不误。”

“近段时间,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义务综试区指导跨境电商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喻中华说,如借鉴内贸电商发展经验,调整跨境电商品类(家居运动,防疫物资),拓展东南亚、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市场等。

当市场和政策的“风口”开启时,即使遭遇诸多难题,但中央和地方政府帮扶下的“跨境电商”已经进入加速跑道。新业态展现出的爆发力,还将持续下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