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2020-06-16 09:27 乌海 日报  

绘制唐卡。(靳婧 摄) 

二人台《打樱桃》。(张靖爽 摄)  

葫芦烙画。(靳婧 摄) 

插花技艺。(靳婧 摄)   

挂毯织造。(张靖爽 摄)   

剪纸技艺。(靳婧 摄)

传授沙书技巧。(张靖爽 摄)   

传拓技艺。(靳婧 摄)

教孩子吹糖人。(张靖爽 摄)

手工熬制阿胶糕。(靳婧 摄)

贝壳丝网花盘画。(张靖爽 摄)

讲解砂石画制作过程。(张靖爽 摄) 

十三太保内养功武术表演。(靳婧 摄) 

6月13日是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全市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6月11日至13日,我市开展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展示系列活动,让市民在感受传统文化丰厚底蕴的同时,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

本次活动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由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及三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市群艺馆、博物馆,三区文化馆、海勃湾区博物馆承办。活动有蒙医沙疗、三才翻子拳、羊肉蘸糕、手工奶制品等30多个非遗项目和传统手工艺小微企业参加。

11日下午,市职业技术学校、市第六中学以及海区光明路小学的多名工艺美术特长生在韵悟斋门前观看“唐卡装裱技艺”演示。“我之前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次活动的相关通知,那么多非遗项目中最喜欢的还是这个唐卡装裱技艺,所以今天下午我赶紧来看。这一趟果然没有白来。”正在欣赏唐卡装裱技艺的学生王艺感叹地说。

“唐卡装裱有九大工序和108道小工序,要十几天才能完成一幅作品。我今天在这里开展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之处,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且让人们喜欢上它、愿意传承它。”唐卡装裱技艺第七代传承人许会英说。

13日上午,原书画院内热闹非凡,主题宣传、武术表演、非遗项目展演等精彩纷呈的活动轮番上演。“今年宣传展示活动的亮点在于我们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方式。活动中,我们会通过宣传法律知识,现场展演、展示、销售,线上直播非遗制作、教学的形式,给市民普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市民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市群艺馆党支部书记、非遗部主任张凯说。

此外,蒙医沙疗、三才翻子拳、十三太保养生功等项目还通过邀请市民免费体验和进社区表演教学的方式,拉近了“文化遗产”与市民的距离。“我们老两口腿脚不利索,平日里只能在小区周边活动,一直想看看这非遗项目也去不了,今天我们在社区里体验到了这些项目,果然不一般。”海馨家园市民吴国庆说。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不仅为非遗保护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还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及扶持力度,探索师带徒、家族传承和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目前,我市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7个、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7人;市级非遗项目10个、市级非遗传承人14人。

(张靖爽)

责任编辑:邢俊清

绘制唐卡。(靳婧 摄) 

二人台《打樱桃》。(张靖爽 摄)  

葫芦烙画。(靳婧 摄) 

插花技艺。(靳婧 摄)   

挂毯织造。(张靖爽 摄)   

剪纸技艺。(靳婧 摄)

传授沙书技巧。(张靖爽 摄)   

传拓技艺。(靳婧 摄)

教孩子吹糖人。(张靖爽 摄)

手工熬制阿胶糕。(靳婧 摄)

贝壳丝网花盘画。(张靖爽 摄)

讲解砂石画制作过程。(张靖爽 摄) 

十三太保内养功武术表演。(靳婧 摄) 

6月13日是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全市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6月11日至13日,我市开展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展示系列活动,让市民在感受传统文化丰厚底蕴的同时,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

本次活动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由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及三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市群艺馆、博物馆,三区文化馆、海勃湾区博物馆承办。活动有蒙医沙疗、三才翻子拳、羊肉蘸糕、手工奶制品等30多个非遗项目和传统手工艺小微企业参加。

11日下午,市职业技术学校、市第六中学以及海区光明路小学的多名工艺美术特长生在韵悟斋门前观看“唐卡装裱技艺”演示。“我之前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次活动的相关通知,那么多非遗项目中最喜欢的还是这个唐卡装裱技艺,所以今天下午我赶紧来看。这一趟果然没有白来。”正在欣赏唐卡装裱技艺的学生王艺感叹地说。

“唐卡装裱有九大工序和108道小工序,要十几天才能完成一幅作品。我今天在这里开展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之处,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且让人们喜欢上它、愿意传承它。”唐卡装裱技艺第七代传承人许会英说。

13日上午,原书画院内热闹非凡,主题宣传、武术表演、非遗项目展演等精彩纷呈的活动轮番上演。“今年宣传展示活动的亮点在于我们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方式。活动中,我们会通过宣传法律知识,现场展演、展示、销售,线上直播非遗制作、教学的形式,给市民普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市民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市群艺馆党支部书记、非遗部主任张凯说。

此外,蒙医沙疗、三才翻子拳、十三太保养生功等项目还通过邀请市民免费体验和进社区表演教学的方式,拉近了“文化遗产”与市民的距离。“我们老两口腿脚不利索,平日里只能在小区周边活动,一直想看看这非遗项目也去不了,今天我们在社区里体验到了这些项目,果然不一般。”海馨家园市民吴国庆说。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不仅为非遗保护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还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及扶持力度,探索师带徒、家族传承和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目前,我市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7个、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7人;市级非遗项目10个、市级非遗传承人14人。

(张靖爽)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