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达斡尔乡海力堤村:家门口建起“绿色银行”

2020-07-23 09:01 呼伦贝尔日报  

李伟 王兴哲

村干部到村民家中,指导村民种植苗木。 李伟 摄

村民正在领取每日在村苗圃基地务工工资。李伟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扎兰屯市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扎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一村一品”目标,达斡尔民族乡海力堤村因地制宜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建起“绿色银行”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努力让村容村貌美起来、政策机制活起来、农民群众富起来。

在海力堤村的苗木种植基地,村民王秀梅正与其他村民一起在地里清杂除草。今年62岁的王秀梅曾是海力堤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年纪大,老伴又身患疾病,无法外出打工的她,只能靠种植传统农作物玉米为生。今年5月,村里建起苗圃花卉基地,吸纳她和其他贫困户到基地务工,不仅在家门口就业领取工资,还享受年底分红。

王秀梅说:“我每天早晨5点钟就到苗圃干活,一小时10块钱,一天一结算,一天能赚百十块钱,生活开销都解决了,还离家近,多好呀。”

随着公路绿化建设、城市园林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苗木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海力堤村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立足本村实际,确定了发展苗圃花卉特色产业的扶贫方案,实施“党建+脱贫攻坚”战略,将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吸纳为党员,大力推进党建扶贫相融共赢。依托针叶、阔叶、花卉等特色种植基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苗木多销往张家口、海拉尔、满洲里、额尔古纳等地。基地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就业方式灵活,到目前已吸纳50多名贫困户务工,累计发放工资11万元左右。据海力堤村组织委员张艳娥介绍,来苗圃打工,一年可以收入六七千元。除了冬天,其余3个季节活儿不断,从开始整地,再到播种、除草、打药、起苗,基本上不太闲。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海力堤村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土地资源,采取公司提供苗木和技术、农户出土地和负责管理、收益合理分红的模式,建立起长久增收渠道,形成了“绿色经济”产业链,不仅实现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更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张凤梅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三四亩地的院子,以前种点杂粮也卖不了多少钱。“从2018年开始,村里给我提供了树苗、花苗,还提供了技术,经常有技术人员来看长势,我就是负责除草、浇水。卖树苗已经挣了1万多块钱,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她说。

“海力堤”是达斡尔语,意为枝繁叶茂的村落。如今,特色苗木花卉产业已成为海力堤村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片片长势喜人的苗木花卉,寄托着村民的希望,成为贫困户和村民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海力堤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军说:“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我们村的144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但是还有一些发展能力不强的,需要我们‘扶上马送一程’。把苗木花卉项目搞好,可以让村民增收创收,对于自觉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也有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邢俊清

李伟 王兴哲

村干部到村民家中,指导村民种植苗木。 李伟 摄

村民正在领取每日在村苗圃基地务工工资。李伟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扎兰屯市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扎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一村一品”目标,达斡尔民族乡海力堤村因地制宜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建起“绿色银行”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努力让村容村貌美起来、政策机制活起来、农民群众富起来。

在海力堤村的苗木种植基地,村民王秀梅正与其他村民一起在地里清杂除草。今年62岁的王秀梅曾是海力堤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年纪大,老伴又身患疾病,无法外出打工的她,只能靠种植传统农作物玉米为生。今年5月,村里建起苗圃花卉基地,吸纳她和其他贫困户到基地务工,不仅在家门口就业领取工资,还享受年底分红。

王秀梅说:“我每天早晨5点钟就到苗圃干活,一小时10块钱,一天一结算,一天能赚百十块钱,生活开销都解决了,还离家近,多好呀。”

随着公路绿化建设、城市园林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苗木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海力堤村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立足本村实际,确定了发展苗圃花卉特色产业的扶贫方案,实施“党建+脱贫攻坚”战略,将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吸纳为党员,大力推进党建扶贫相融共赢。依托针叶、阔叶、花卉等特色种植基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苗木多销往张家口、海拉尔、满洲里、额尔古纳等地。基地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就业方式灵活,到目前已吸纳50多名贫困户务工,累计发放工资11万元左右。据海力堤村组织委员张艳娥介绍,来苗圃打工,一年可以收入六七千元。除了冬天,其余3个季节活儿不断,从开始整地,再到播种、除草、打药、起苗,基本上不太闲。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海力堤村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土地资源,采取公司提供苗木和技术、农户出土地和负责管理、收益合理分红的模式,建立起长久增收渠道,形成了“绿色经济”产业链,不仅实现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更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张凤梅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三四亩地的院子,以前种点杂粮也卖不了多少钱。“从2018年开始,村里给我提供了树苗、花苗,还提供了技术,经常有技术人员来看长势,我就是负责除草、浇水。卖树苗已经挣了1万多块钱,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她说。

“海力堤”是达斡尔语,意为枝繁叶茂的村落。如今,特色苗木花卉产业已成为海力堤村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片片长势喜人的苗木花卉,寄托着村民的希望,成为贫困户和村民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海力堤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军说:“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我们村的144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但是还有一些发展能力不强的,需要我们‘扶上马送一程’。把苗木花卉项目搞好,可以让村民增收创收,对于自觉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也有示范引领作用。”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