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产业扶贫“拔穷根” 铺开脱贫“蝶变路”

2020-07-24 08:59 兴安日报  

代钦塔拉苏木61岁的陈金香正在刺绣

杜尔基镇西日林化嘎查脱贫户包哈斯巴根正在喂羊

高力板镇东风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吴金辉现场指导贫困户

高力板镇东风嘎查观光采摘园内绿意盎然

代钦塔拉苏木乌兰额日格嘎查扶贫牛满圈

杜尔基镇双金嘎查万亩观光水稻

新佳木苏木巴彦忙哈嘎查十家子艾里新貌

□文/记者  于天宇  图/梁永峰

激情如画的奋斗场面、风景如画的美丽城乡、幸福如画的百姓生活……盛夏时节,“六山六水看兴安”采访组记者行走在科右中旗大地上,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幸福图景迎面而来。

脱贫致富奔小康,是科右中旗26万人民群众一直以来的美好向往。

2019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明确科右中旗等13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市、区)已达到贫困旗县退出有关指标,符合贫困旗县退出条件,同意其退出贫困旗县序列。这意味着:科右中旗百姓期盼的好日子来了!

这是一份用责任和担当书写的脱贫答卷,“摘帽”背后是一组组“硬核”数据:全旗138个重点贫困嘎查全部退出,8344户21830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13%……真扶贫,扶真贫。这一份份答卷、一组组数据不仅见证着中旗大地处处发生的可喜变化,也凝聚着全体干部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辛勤和汗水。

驻村干部  使命在肩

7月7日,记者来到高力板镇东风嘎查观光采摘园时不由得眼前一亮:一栋栋蔬菜大棚绿意盎然,一排排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茁壮成长,一簇簇鲜嫩的芹菜、生菜、香菜等10多种蔬菜舒枝展叶生机盎然。

“围绕脱贫攻坚达标的各项任务,我们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逐人逐项排查核实,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高力板镇东风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吴金辉说。虽然嘎查贫困户已经全部出列,但仍不能掉以轻心。   

为带领群众增收,让村民致富有奔头、有希望,2017年2月,吴金辉组织部分党员带头成立了其布日很专业蔬菜合作社,申请注册了“高力板镇”蔬菜商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并于2017年7月建立了东风嘎查观光采摘园……有了这些源头活水,2019年东风嘎查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已全部脱贫摘帽。

“今年我在院子里种植了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应季蔬菜,每天采摘新鲜蔬菜到市场上去卖,一会儿就卖完了。”44岁的蒋立国曾是东风嘎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从2016年开始利用庭院种植各种应季蔬菜,于2018年底脱贫摘帽。

贫困嘎查的华丽蜕变,离不开驻村干部。新佳木苏木巴彦套海嘎查的驻村工作队员付金龙如今仍奋战在脱贫一线。   

怎样才能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是付金龙日思夜想的事情。为此,他经常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分析致贫原因,尽快找出脱贫路子。在付金龙一点一滴的努力下,巴彦套海嘎查农牧民搞养殖的多了,增收致富的干劲儿足了,63户贫困户全部脱了贫。

近年来,科右中旗选派809名驻村干部,深入12个苏木镇173个嘎查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他们牢记使命、扎根基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个中心任务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让村民们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产业扶持  稳步脱贫

“咩,咩,咩……”7月7日,在杜尔基镇西日林化嘎查,脱贫户包哈斯巴根熟练地将饲料依次倒入食槽,50余只扶贫羊迫不及待地吃着“晚餐”。

54岁的包哈斯巴根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有先天性残疾不能从事劳动,家中20亩地收入微薄,生活捉襟见肘。2017年,包哈斯巴根通过产业扶贫资金养殖了20只羊。经过3年的努力,包哈斯巴根的羊群已经发展到了50余只,嘎查还帮他协调一部分资金建了羊舍。包哈斯巴根心存感激:“驻村干部和嘎查领导三天两头往家里跑,关心我的家庭状况和养殖情况。我自己要是不努力,怎么对得起大家。”

记者问包哈斯巴根,他家的羊在短短3年时间就增加到了50余只,是不是有什么窍门?包哈斯巴根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回答道:“哪有什么窍门啊,说白了就是勤快。”

“养羊是很讲究方法的,比如疾病的治疗和防疫、饲料的配制等,这些都要学习。”谈起养羊心得,包哈斯巴根说得头头是道。凭借参加嘎查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以及这几年积累的饲养经验,他家的羊比别人家的羊长得快、也更结实。

“一只羊羔能卖700—1000元不等。”包哈斯巴根说。卖羊羔的收入达到了1.4万元,再加上政策性收入1万余元,他于2018年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每天清晨5点,高力板镇国光嘎查的脱贫户于金平都会准时出现在科右中旗高力板镇国光嘎查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牛棚里,为110头牛添加草料和饲料。“以前我对养殖一窍不通,现在养牛有经验了,收入也越来越多了。”受益于国光嘎查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扶贫牛托养”,于金平将自家的4头扶贫牛托养在合作社,自己还在合作社打工,每年有3万余元的固定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劲儿。

自2018年国光嘎查种养专业合作社实行贫困户扶贫牛“统一喂养、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以来,5户贫困户将10头牛托养在合作社,贫困户只需要提供草料和饲料,喂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均由合作社负责,使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代钦塔拉苏木道仑毛杜嘎查村民王常岁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靠饲养扶贫牛于2017年成功脱贫。王常岁介绍,当年的“扶贫牛”已发展到如今的15头。王常岁每天起早给牛喂草、喂水、收拾牛圈,闲暇时间用来和养殖大户们请教养殖“秘籍”,生活很是丰富。

记者了解到,“扶贫牛”已成为科右中旗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全旗肉牛存栏从2018年的23万头迅速增加到目前的30.9万头,肉牛养殖户达到1.39万户,肉牛养殖合作社达282家,入驻肉牛养殖龙头企业5家。在肉牛产业的拉动下,中旗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9700元提高到目前的10835元。近年来,科右中旗围绕“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的发展战略,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重点确定了牛、羊、马、兔、畜草、水稻、木耳以及光伏、电商、旅游、蒙古族刺绣等11个主导产业,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产业扶贫政策落实了,贫困户的生产技术难题如何解决?为了将技术送到贫困群众手中,科右中旗建设了一支指导到位、服务精准、贫困户全覆盖的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   

家住代钦塔拉苏木的图日根白拉是远近有名的养殖大户,被指定为产业指导员后,图日根白拉一边忙着自家的产业,一边给贫困户指导养殖技术,帮助联系销路。在他的帮助下,乡亲们的养殖技术提高了,致富的信心也增强了。

“图日根白拉除了帮我搭配草料和饲料、提供疾病预防方面的技术指导外,还免费为我们提供种牛。在他的帮助下,我现在牛养得可好了。”已经脱贫的韩青云对图日根白拉赞不绝口。   

数措并举  带动就业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当上了护林员,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贫困户的‘帽子’也摘掉了。”代钦塔拉苏木乌兰额日格嘎查村民韩青云说。2016年,韩青云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他的实际,嘎查聘他为护林员,还给他家分了4头“扶贫牛”,韩青云还在自家院子里大搞庭院经济。如今,韩青云的年收入已达8万元。

将部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聘为生态护林员,是科右中旗加大就业扶贫力度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在持续加强“三禁”措施的基础上,该旗还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飞播造林以及阿里巴巴“蚂蚁森林”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提高贫困群众补偿性收入。截至目前,全旗1000名护林员岗位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   

特色产业拉动贫困群众就业,代钦塔拉苏木61岁的陈金香就是受益者之一。陈金香的丈夫患有癌症,手术之后需要人照顾,仅靠承包出去的大田和政策性补贴维持生计,生活十分拮据。一次聊天中,陈金香听到邻居在谈论刺绣,知道身边很多妇女靠刺绣赚钱,她心动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陈金香参加了苏木举办的刺绣技能培训班。之后,陈金香凭借着一手好“绣活儿”,成了有名的绣娘,绣品也由最初简单的作品发展到如今的各类精美绣花图案。

“我现在一年能赚1万多元,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陈金香高兴地告诉记者。她最近又接了一个300元的订单,鲜艳的牡丹花在绣布上栩栩如生。

通过大力发展蒙古族刺绣产业,科右中旗直接带动2.1万人、2895名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易地搬迁  摆脱贫困

绿树环合,柳荫遮道,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村中路、一排排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一幢幢掩映在青山绿树间的民居、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这就是新佳木苏木巴彦忙哈嘎查易地扶贫搬迁后的新家园。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如今处处散发着生机与活力。

“真没想到还能住上新房。驻村第一书记和嘎查书记还带着我们买了牛,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说起易地搬迁后的新生活,贫困户黄根柱充满喜悦。   

像黄根柱一样,过去几年里从“挪穷窝”到“换穷业”,巴彦忙哈嘎查78户贫困户、220名贫困群众感受得真真切切。   

曾经,这里没有几家像样的砖瓦房,土房低矮破旧。2016年,巴彦忙哈嘎查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新建117所房屋,为每家每户搭建80平方米的棚圈、1200延长米的院墙,并配备大门、深水井、净水器等配套设施……从此,巴彦忙哈嘎查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   

“经过易地扶贫搬迁,嘎查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了。”巴彦忙哈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包文林说。   

巴彦忙哈嘎查耕地面积少,草牧场多。经过一番考察和讨论,在全旗“做牛文章”的产业政策引领下,嘎查决定带动村民发展养牛产业。2017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牛产业”的扶贫政策,巴彦忙哈嘎查投入179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为每户贫困户购买1头基础母牛;2018年,再次购买225头基础母牛,达到牛产业全覆盖……一步步,开辟了脱贫致富新天地。

“截至目前,嘎查贫困户的基础母牛增加到1000余头,整个嘎查消灭了无畜户。”嘎查书记黄金宝介绍。2018年,嘎查78户22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摘帽,巴彦忙哈嘎查退出贫困村行列。2019年,巴彦忙哈嘎查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了2万元。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脱贫攻坚,实干快干。近年来,科右中旗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在加大政策落实的同时,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引导、乡风熏陶等方式,让贫困群众的心里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如今的科右中旗,脱贫蓝图变成现实,美好生活愿景变为美丽实景!

责任编辑:邢俊清

代钦塔拉苏木61岁的陈金香正在刺绣

杜尔基镇西日林化嘎查脱贫户包哈斯巴根正在喂羊

高力板镇东风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吴金辉现场指导贫困户

高力板镇东风嘎查观光采摘园内绿意盎然

代钦塔拉苏木乌兰额日格嘎查扶贫牛满圈

杜尔基镇双金嘎查万亩观光水稻

新佳木苏木巴彦忙哈嘎查十家子艾里新貌

□文/记者  于天宇  图/梁永峰

激情如画的奋斗场面、风景如画的美丽城乡、幸福如画的百姓生活……盛夏时节,“六山六水看兴安”采访组记者行走在科右中旗大地上,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幸福图景迎面而来。

脱贫致富奔小康,是科右中旗26万人民群众一直以来的美好向往。

2019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明确科右中旗等13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市、区)已达到贫困旗县退出有关指标,符合贫困旗县退出条件,同意其退出贫困旗县序列。这意味着:科右中旗百姓期盼的好日子来了!

这是一份用责任和担当书写的脱贫答卷,“摘帽”背后是一组组“硬核”数据:全旗138个重点贫困嘎查全部退出,8344户21830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13%……真扶贫,扶真贫。这一份份答卷、一组组数据不仅见证着中旗大地处处发生的可喜变化,也凝聚着全体干部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辛勤和汗水。

驻村干部  使命在肩

7月7日,记者来到高力板镇东风嘎查观光采摘园时不由得眼前一亮:一栋栋蔬菜大棚绿意盎然,一排排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茁壮成长,一簇簇鲜嫩的芹菜、生菜、香菜等10多种蔬菜舒枝展叶生机盎然。

“围绕脱贫攻坚达标的各项任务,我们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逐人逐项排查核实,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高力板镇东风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吴金辉说。虽然嘎查贫困户已经全部出列,但仍不能掉以轻心。   

为带领群众增收,让村民致富有奔头、有希望,2017年2月,吴金辉组织部分党员带头成立了其布日很专业蔬菜合作社,申请注册了“高力板镇”蔬菜商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并于2017年7月建立了东风嘎查观光采摘园……有了这些源头活水,2019年东风嘎查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已全部脱贫摘帽。

“今年我在院子里种植了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应季蔬菜,每天采摘新鲜蔬菜到市场上去卖,一会儿就卖完了。”44岁的蒋立国曾是东风嘎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从2016年开始利用庭院种植各种应季蔬菜,于2018年底脱贫摘帽。

贫困嘎查的华丽蜕变,离不开驻村干部。新佳木苏木巴彦套海嘎查的驻村工作队员付金龙如今仍奋战在脱贫一线。   

怎样才能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是付金龙日思夜想的事情。为此,他经常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分析致贫原因,尽快找出脱贫路子。在付金龙一点一滴的努力下,巴彦套海嘎查农牧民搞养殖的多了,增收致富的干劲儿足了,63户贫困户全部脱了贫。

近年来,科右中旗选派809名驻村干部,深入12个苏木镇173个嘎查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他们牢记使命、扎根基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个中心任务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让村民们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产业扶持  稳步脱贫

“咩,咩,咩……”7月7日,在杜尔基镇西日林化嘎查,脱贫户包哈斯巴根熟练地将饲料依次倒入食槽,50余只扶贫羊迫不及待地吃着“晚餐”。

54岁的包哈斯巴根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有先天性残疾不能从事劳动,家中20亩地收入微薄,生活捉襟见肘。2017年,包哈斯巴根通过产业扶贫资金养殖了20只羊。经过3年的努力,包哈斯巴根的羊群已经发展到了50余只,嘎查还帮他协调一部分资金建了羊舍。包哈斯巴根心存感激:“驻村干部和嘎查领导三天两头往家里跑,关心我的家庭状况和养殖情况。我自己要是不努力,怎么对得起大家。”

记者问包哈斯巴根,他家的羊在短短3年时间就增加到了50余只,是不是有什么窍门?包哈斯巴根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回答道:“哪有什么窍门啊,说白了就是勤快。”

“养羊是很讲究方法的,比如疾病的治疗和防疫、饲料的配制等,这些都要学习。”谈起养羊心得,包哈斯巴根说得头头是道。凭借参加嘎查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以及这几年积累的饲养经验,他家的羊比别人家的羊长得快、也更结实。

“一只羊羔能卖700—1000元不等。”包哈斯巴根说。卖羊羔的收入达到了1.4万元,再加上政策性收入1万余元,他于2018年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每天清晨5点,高力板镇国光嘎查的脱贫户于金平都会准时出现在科右中旗高力板镇国光嘎查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牛棚里,为110头牛添加草料和饲料。“以前我对养殖一窍不通,现在养牛有经验了,收入也越来越多了。”受益于国光嘎查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扶贫牛托养”,于金平将自家的4头扶贫牛托养在合作社,自己还在合作社打工,每年有3万余元的固定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劲儿。

自2018年国光嘎查种养专业合作社实行贫困户扶贫牛“统一喂养、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以来,5户贫困户将10头牛托养在合作社,贫困户只需要提供草料和饲料,喂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均由合作社负责,使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代钦塔拉苏木道仑毛杜嘎查村民王常岁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靠饲养扶贫牛于2017年成功脱贫。王常岁介绍,当年的“扶贫牛”已发展到如今的15头。王常岁每天起早给牛喂草、喂水、收拾牛圈,闲暇时间用来和养殖大户们请教养殖“秘籍”,生活很是丰富。

记者了解到,“扶贫牛”已成为科右中旗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全旗肉牛存栏从2018年的23万头迅速增加到目前的30.9万头,肉牛养殖户达到1.39万户,肉牛养殖合作社达282家,入驻肉牛养殖龙头企业5家。在肉牛产业的拉动下,中旗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9700元提高到目前的10835元。近年来,科右中旗围绕“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的发展战略,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重点确定了牛、羊、马、兔、畜草、水稻、木耳以及光伏、电商、旅游、蒙古族刺绣等11个主导产业,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产业扶贫政策落实了,贫困户的生产技术难题如何解决?为了将技术送到贫困群众手中,科右中旗建设了一支指导到位、服务精准、贫困户全覆盖的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   

家住代钦塔拉苏木的图日根白拉是远近有名的养殖大户,被指定为产业指导员后,图日根白拉一边忙着自家的产业,一边给贫困户指导养殖技术,帮助联系销路。在他的帮助下,乡亲们的养殖技术提高了,致富的信心也增强了。

“图日根白拉除了帮我搭配草料和饲料、提供疾病预防方面的技术指导外,还免费为我们提供种牛。在他的帮助下,我现在牛养得可好了。”已经脱贫的韩青云对图日根白拉赞不绝口。   

数措并举  带动就业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当上了护林员,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贫困户的‘帽子’也摘掉了。”代钦塔拉苏木乌兰额日格嘎查村民韩青云说。2016年,韩青云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他的实际,嘎查聘他为护林员,还给他家分了4头“扶贫牛”,韩青云还在自家院子里大搞庭院经济。如今,韩青云的年收入已达8万元。

将部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聘为生态护林员,是科右中旗加大就业扶贫力度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在持续加强“三禁”措施的基础上,该旗还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飞播造林以及阿里巴巴“蚂蚁森林”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提高贫困群众补偿性收入。截至目前,全旗1000名护林员岗位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   

特色产业拉动贫困群众就业,代钦塔拉苏木61岁的陈金香就是受益者之一。陈金香的丈夫患有癌症,手术之后需要人照顾,仅靠承包出去的大田和政策性补贴维持生计,生活十分拮据。一次聊天中,陈金香听到邻居在谈论刺绣,知道身边很多妇女靠刺绣赚钱,她心动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陈金香参加了苏木举办的刺绣技能培训班。之后,陈金香凭借着一手好“绣活儿”,成了有名的绣娘,绣品也由最初简单的作品发展到如今的各类精美绣花图案。

“我现在一年能赚1万多元,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陈金香高兴地告诉记者。她最近又接了一个300元的订单,鲜艳的牡丹花在绣布上栩栩如生。

通过大力发展蒙古族刺绣产业,科右中旗直接带动2.1万人、2895名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易地搬迁  摆脱贫困

绿树环合,柳荫遮道,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村中路、一排排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一幢幢掩映在青山绿树间的民居、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这就是新佳木苏木巴彦忙哈嘎查易地扶贫搬迁后的新家园。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如今处处散发着生机与活力。

“真没想到还能住上新房。驻村第一书记和嘎查书记还带着我们买了牛,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说起易地搬迁后的新生活,贫困户黄根柱充满喜悦。   

像黄根柱一样,过去几年里从“挪穷窝”到“换穷业”,巴彦忙哈嘎查78户贫困户、220名贫困群众感受得真真切切。   

曾经,这里没有几家像样的砖瓦房,土房低矮破旧。2016年,巴彦忙哈嘎查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新建117所房屋,为每家每户搭建80平方米的棚圈、1200延长米的院墙,并配备大门、深水井、净水器等配套设施……从此,巴彦忙哈嘎查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   

“经过易地扶贫搬迁,嘎查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了。”巴彦忙哈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包文林说。   

巴彦忙哈嘎查耕地面积少,草牧场多。经过一番考察和讨论,在全旗“做牛文章”的产业政策引领下,嘎查决定带动村民发展养牛产业。2017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牛产业”的扶贫政策,巴彦忙哈嘎查投入179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为每户贫困户购买1头基础母牛;2018年,再次购买225头基础母牛,达到牛产业全覆盖……一步步,开辟了脱贫致富新天地。

“截至目前,嘎查贫困户的基础母牛增加到1000余头,整个嘎查消灭了无畜户。”嘎查书记黄金宝介绍。2018年,嘎查78户22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摘帽,巴彦忙哈嘎查退出贫困村行列。2019年,巴彦忙哈嘎查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了2万元。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脱贫攻坚,实干快干。近年来,科右中旗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在加大政策落实的同时,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引导、乡风熏陶等方式,让贫困群众的心里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如今的科右中旗,脱贫蓝图变成现实,美好生活愿景变为美丽实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