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责任担当 “生死”守护 ——记援鄂医生、盟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于爱利

2020-08-19 08:53 兴安日报  

大多数人“止步”的重症病房(ICU)是每个医院最特殊又不可或缺的科室,或许因为事关生死,或许因为有专门的医护人员24小时轮流陪护,它既神秘又让人敬畏,ICU门外不乏或焦急或祈祷的病患家属,而厚重的门内又是怎样一番景象无人知晓。8月19日是第三届“中国医师节”,记者在节日前夕来到兴安盟人民医院,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重症病房医生如何挡在死神和病人之间,做病人死亡道路上的拦路者。

8点不到,不同于患者家属不安地来回踱步,寂静的走廊响起匆匆的脚步声,并带着浓重的消毒水味,抬眼看到全副武装后一双些许疲惫又锐利的眼睛,这是在医疗战线上奋斗了25年的老兵——援鄂医生、兴安盟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于爱利的眼睛。

于爱利从事医生职业是源于年少时一次颅脑外伤, (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使他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向往,一个闪念就决定了于爱利的从医路,从此衣带渐宽终不悔。经过10年急诊科工作的历练,于爱利又调入重症医学科工作,这一干就是15年。

25年的从医生涯里,于爱利最深刻的感觉就是累,是体力加脑力的累。因为全院的危重病人都集中在重症医学科,医生、护士稍一疏忽,一个生命就有可能受到重大威胁,所以他每天要不停地评估患者,对所有的疾病都要分析,虽然ICU施行24小时持续监护,有全方位完善的监护体系,但查房也要时刻进行,要随时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面对生死,白大褂下的内心依然会有波澜,“尽力而为”是他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做好的。

“危重症病房是要关注患者的每一个诊疗细节,病情没有突然变化,只有病人的变化被突然发现。”于爱利严肃地反复强调。

于爱利直言自己的性格很直接,又很急,所以很适合全科抢救工作,“立刻、马上、下意识”这些词语都很贴切他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患者生的希望才能多一些,再多一些。但同样是他的“急”,46岁的他急出了高血压的职业病,“我是医生啊,干这行的完全可以控制自己血压在正常范围。”问起重症病房的流程侃侃而谈,对自己辛苦却总是轻飘飘地一句带过,包括驰援武汉暴瘦掉的那30斤体重。

2月16日,于爱利在深夜里接到院方领导电话,让他带队驰援武汉,没有丝毫犹豫,他领下任务。他回忆说,当时对武汉的情况并不了解,只知道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在源源不断地支援湖北,虽然心里也没底,但当时脑子里想的只有使命大于生命。

直到抵达武汉肺科医院被分配到呼吸及危重症疗区开展救治,于爱利才有了身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实感。当时武汉肺科医院作为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已经超负荷运转。按照医院整体部署,他每天都要了解疗区36名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找到切入点带给患者希望和力量,所以于爱利每天的查房大概需要6小时,长时间的憋闷感和大量出汗,让他对食物的渴望一点也不强烈,只想喝水喝到饱。

经过42天的高风险、超强度的不懈努力,于爱利带领医疗队圆满完成了支援救治任务,期间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63人,其中重症71人,危重症29人,治愈出院128人,赢得了住院患者、家属、武汉市领导、肺科医院专家和同行们的赞誉和肯定。武汉用76天挺了过来,于爱利也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作为主任医师,于爱利不光要照顾好自己科室22张床位的患者,还需要参与全院住院患者突发的危重状况抢救,任何一位住院患者和急诊重症患者病情如有较大变化,都有可能去会诊抢救,24小时的随叫随到或是遇上特殊病例,持续3天到4天在病房守着都是常态。“既然选择医生这一职业,就没有退路可言。”于爱利说着,眼中泛起了光彩,“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病人涵盖各个科室的病种,所以要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水平技能,这些医学知识植入脑袋里,是我一生的财富。”

这就是一名医生白衣铠甲下最柔软的内心,虽知其难而勉励为之,心系病人的安危促使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疑难杂症,甚至不考虑自我,才成就了一个个“自己的英雄”。这个看似外表风光的职业除了承载着许许多多人的希望和期盼,也承担着许多无法想象的辛酸苦楚,幸好家庭足够理解和支持,社会足够认可和肯定,使每一份付出都有价值。  

褪去白大褂,摘下口罩,就好像是天使收起了翅膀,隐藏起光芒,走在人流里,竟也是普通平凡人的模样,但记者始终记得那双鹰一般的眼睛。

□腾淼鑫

责任编辑:邢俊清

大多数人“止步”的重症病房(ICU)是每个医院最特殊又不可或缺的科室,或许因为事关生死,或许因为有专门的医护人员24小时轮流陪护,它既神秘又让人敬畏,ICU门外不乏或焦急或祈祷的病患家属,而厚重的门内又是怎样一番景象无人知晓。8月19日是第三届“中国医师节”,记者在节日前夕来到兴安盟人民医院,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重症病房医生如何挡在死神和病人之间,做病人死亡道路上的拦路者。

8点不到,不同于患者家属不安地来回踱步,寂静的走廊响起匆匆的脚步声,并带着浓重的消毒水味,抬眼看到全副武装后一双些许疲惫又锐利的眼睛,这是在医疗战线上奋斗了25年的老兵——援鄂医生、兴安盟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于爱利的眼睛。

于爱利从事医生职业是源于年少时一次颅脑外伤, (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使他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向往,一个闪念就决定了于爱利的从医路,从此衣带渐宽终不悔。经过10年急诊科工作的历练,于爱利又调入重症医学科工作,这一干就是15年。

25年的从医生涯里,于爱利最深刻的感觉就是累,是体力加脑力的累。因为全院的危重病人都集中在重症医学科,医生、护士稍一疏忽,一个生命就有可能受到重大威胁,所以他每天要不停地评估患者,对所有的疾病都要分析,虽然ICU施行24小时持续监护,有全方位完善的监护体系,但查房也要时刻进行,要随时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面对生死,白大褂下的内心依然会有波澜,“尽力而为”是他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做好的。

“危重症病房是要关注患者的每一个诊疗细节,病情没有突然变化,只有病人的变化被突然发现。”于爱利严肃地反复强调。

于爱利直言自己的性格很直接,又很急,所以很适合全科抢救工作,“立刻、马上、下意识”这些词语都很贴切他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患者生的希望才能多一些,再多一些。但同样是他的“急”,46岁的他急出了高血压的职业病,“我是医生啊,干这行的完全可以控制自己血压在正常范围。”问起重症病房的流程侃侃而谈,对自己辛苦却总是轻飘飘地一句带过,包括驰援武汉暴瘦掉的那30斤体重。

2月16日,于爱利在深夜里接到院方领导电话,让他带队驰援武汉,没有丝毫犹豫,他领下任务。他回忆说,当时对武汉的情况并不了解,只知道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在源源不断地支援湖北,虽然心里也没底,但当时脑子里想的只有使命大于生命。

直到抵达武汉肺科医院被分配到呼吸及危重症疗区开展救治,于爱利才有了身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实感。当时武汉肺科医院作为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已经超负荷运转。按照医院整体部署,他每天都要了解疗区36名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找到切入点带给患者希望和力量,所以于爱利每天的查房大概需要6小时,长时间的憋闷感和大量出汗,让他对食物的渴望一点也不强烈,只想喝水喝到饱。

经过42天的高风险、超强度的不懈努力,于爱利带领医疗队圆满完成了支援救治任务,期间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63人,其中重症71人,危重症29人,治愈出院128人,赢得了住院患者、家属、武汉市领导、肺科医院专家和同行们的赞誉和肯定。武汉用76天挺了过来,于爱利也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作为主任医师,于爱利不光要照顾好自己科室22张床位的患者,还需要参与全院住院患者突发的危重状况抢救,任何一位住院患者和急诊重症患者病情如有较大变化,都有可能去会诊抢救,24小时的随叫随到或是遇上特殊病例,持续3天到4天在病房守着都是常态。“既然选择医生这一职业,就没有退路可言。”于爱利说着,眼中泛起了光彩,“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病人涵盖各个科室的病种,所以要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水平技能,这些医学知识植入脑袋里,是我一生的财富。”

这就是一名医生白衣铠甲下最柔软的内心,虽知其难而勉励为之,心系病人的安危促使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疑难杂症,甚至不考虑自我,才成就了一个个“自己的英雄”。这个看似外表风光的职业除了承载着许许多多人的希望和期盼,也承担着许多无法想象的辛酸苦楚,幸好家庭足够理解和支持,社会足够认可和肯定,使每一份付出都有价值。  

褪去白大褂,摘下口罩,就好像是天使收起了翅膀,隐藏起光芒,走在人流里,竟也是普通平凡人的模样,但记者始终记得那双鹰一般的眼睛。

□腾淼鑫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