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践行初心守大门 不辱使命担重任 呼和浩特分公司党委获抗击疫情先进集体荣誉侧记

2020-09-28 17:04

(通讯员 内蒙古机场集团  龚玥)9月8日上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党委(以下简称: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党委)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作为全国首个承接首都机场国际航班第一入境点任务的干线机场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空中交通门户,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至今,在一个又一个艰难的任务面前,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守住了国家的大门,起到了首都护城河的作用;守住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门,维护了祖国北疆良好的防控形势;守住了机场的平稳运转,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坚决完成好守护国门的任务

3月20日起,呼和浩特机场作为首批第一入境点承接首都机场国际分流航班保障任务,这是我国民航史上首次采用此种方式分流国际航班。呼和浩特机场承担了守护国门的重大任务。

在所有第一入境点中,呼和浩特机场的硬件条件是“最差的”,航站楼国际区域既有保障能力很难无法满足分流航班的保障要求,加之呼和浩特机场是第一个接收分流航班的机场,无任何经验方案可参考借鉴。

面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内蒙古机场集团总经理陈建军带领呼和浩特机场公司班子赶赴一线指挥、研判,突破传统思维,把视野从狭小的航站区放大到整个机坪,在机坪和通航机库再造采样区和行李入关区,检疫完毕的旅客直接在机坪提取行李并转运,与正常航班旅客的保障完全隔离,形成“闭环保障硬隔离”、“专区专人专通道”、“手接手转运解除隔离旅客”的全流程闭环保障模式。

“在国家的防疫大局面前,我们机场要做的就是坚决执行、尽快执行。”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党委书记张士臣说。据了解,机场在24小时内搭建起50顶帐篷扩容采样区和旅客休息区,同时,紧急从北京申请支援3台X光机检查车,在机下处置入境行李。尽管受疫情影响自身经营极度困难,但机场公司党委毅然投入600多万元完善设施设备和场地改造。通过3次优化保障方案和持续开展流程再造,保障用时由首班的12.5小时缩短至4小时以内,旅客人均保障时间由11分钟缩短至1分钟以内,单位效能提升10倍以上。

坚决守好自治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年初疫情在武汉爆发后,作为旅客吞吐量占全内蒙古总量近一半的机场,以及全自治区的枢纽机场,呼和浩特机场能不能堵住疫情传播,关系到了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的疫情防控大局。

1月23日,内蒙古机场集团党委书记李洪紧急从老家返回呼和浩特市,迅速组织部署全集团的疫情防控任务。在内蒙古机场集团公司的指导下,呼和浩特机场快速行动,结合前期鼠疫防控保障经验,于23日连夜布置了11条测温点和12个测温通道。经内蒙古机场集团领导班子紧急磋商,1月24日,内蒙古机场集团组织呼和浩特机场全面暂停“经呼飞”中转业务,增加中转旅客进港以及再出港测温环节,避免疫情经空中通道向全自治区传播。1月25日,机场紧急落实“北京保卫战”任务,对进京旅客进行二次测温,坚决守护首都防控安全。

“在呼和浩特机场甚至整个内蒙古机场集团的抗疫阻击战中,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果断落实防控措施。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员工立即终止春节休假返岗,尽快制定防控方案等等,机场这支队伍在防控中必须冲锋在前!”呼和浩特机场公司总经理郭涌说。

为了阻断传播通道,1月下旬,呼和浩特机场暂停湖北省航班,并对除湖北省外确诊病例排名前五位的省市航班来呼旅客进行二次测温,还设置了专属机位、专属设备、专职队伍保障重点疫区来呼航班。3月,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国内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呼和浩特机场没有放松疫情监控措施,为了应对国内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境外日趋严重的疫情形势,机场对国内高中风险地区来呼航班,以及海外返回旅客一直实施单独进港通道保障。

日常测温是常态化防控的重要措施,3月,随着航班逐渐恢复,为了确保人力充足,内蒙古机场集团和呼和浩特机场抽调了100名机关干部支援一线保障测温。“为了确保测温准确,我们对每一名测温岗位员工都进行了上岗培训。为防止测温设备出现故障,我们每两小时就对各设备做一次检查和参数校准。每个测温点还配备了手持测温枪,供测温岗位员工应对设备故障和复测旅客体温使用。”呼和浩特机场医疗急救中心员工迟传慧说。

发热旅客紧急处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确保不放过每一个可疑情况,呼和浩特机场设置了测温点一次测温、本场医疗人员复测、地方外派医生三次测温、地方疾控四次测温把关和转运四道环节。截止9月中旬,机场共协调处置41名发热旅客。上述发热旅客经过排查,均未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坚决发挥交通枢纽保障功能

疫情发生至今,作为自治区主要的空中交通枢纽,呼和浩特机场发挥自身优势,在紧急抗疫保障运输、旅客及员工健康防护、助力地方经济复苏上,也充分发挥了机场作为自治区空中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

在湖北告急后,自治区多批医疗队赴鄂援助。机场公司与各单位协同联动,为15架次援鄂航班的813名医护人员开辟绿色通道,划定专用保障区域,工作人员还为出征的医疗队员提供理发等生活帮助,守护他们平安出行的同时也让他们快速出征。在春寒料峭的飞行区内,工作人员顶着零下20多度的刺骨寒风,分5批次将490吨援鄂物资护送起航,为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和紧急救治工作,架起了北疆援鄂的“生命线”。

“让每一名旅客安全出行,让每一名员工平安回家。”在呼和浩特机场各级疫情防控部署上,这是机场公司领导班子多次强调的理念。为了保障候机楼内人员健康,机场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非乘机人员禁止进入航站楼、进入航战楼人员测温和鞋底消毒、旅客证件消毒、值机安检等待区一米间隔排队、候机楼每4小时全面消杀、凡是接触旅客身体和物品和设备均实行“一客一消”等等。“加上各岗位的防护屏等小创新,在旅客出行的全流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用消杀和防护措施,全面确保旅客健康出行和员工安全工作。”呼和浩特机场航站楼管理部李勇奇介绍说。

4月,随着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呼和浩特机场开始大力恢复航线、航班,并利用疫情提供的契机大力增加宽体机运营呼和浩特航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恢复运转。机场的运输生产也由2月13日的48架次、0.2万人次,最高增长到8月23日的335架次、4.0万人次。利用6个多月的时间,呼和浩特机场将航班量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89%。

为了拉动客流增长,促进地方旅游业复苏,呼和浩特机场与携程旅行网、去哪儿旅行网、同程旅行网三家国内知名航旅产品销售平台合作,开展了14场“直播旅游&带售机票”的“航旅协同”宣传推广活动,通过让利于旅客拉动客流回升,进而助力地方旅游业复苏。整个活动销量机票近2.7万张。

总结机场至今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郭涌深有感触地说:“疫情既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困难,同时也使我们经历了难得的考验和锻炼。在呼和浩特机场这座空港,我们和所有驻场单位一起组成了抗击疫情的防火墙,建起了助推地方经济社会恢复和发展的彩虹桥。接下来的日子,还有秋冬季疫情防控和下一步发展的新任务、新跳战。只要我们把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党委政府和民航上级的部署充分落实到位,把伟大的抗疫精神充分发扬下去,就一定能在发展的道路上战胜苦难险阻、取得更大成绩!”

责任编辑:姚亚兵

(通讯员 内蒙古机场集团  龚玥)9月8日上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党委(以下简称: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党委)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作为全国首个承接首都机场国际航班第一入境点任务的干线机场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空中交通门户,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至今,在一个又一个艰难的任务面前,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守住了国家的大门,起到了首都护城河的作用;守住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门,维护了祖国北疆良好的防控形势;守住了机场的平稳运转,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坚决完成好守护国门的任务

3月20日起,呼和浩特机场作为首批第一入境点承接首都机场国际分流航班保障任务,这是我国民航史上首次采用此种方式分流国际航班。呼和浩特机场承担了守护国门的重大任务。

在所有第一入境点中,呼和浩特机场的硬件条件是“最差的”,航站楼国际区域既有保障能力很难无法满足分流航班的保障要求,加之呼和浩特机场是第一个接收分流航班的机场,无任何经验方案可参考借鉴。

面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内蒙古机场集团总经理陈建军带领呼和浩特机场公司班子赶赴一线指挥、研判,突破传统思维,把视野从狭小的航站区放大到整个机坪,在机坪和通航机库再造采样区和行李入关区,检疫完毕的旅客直接在机坪提取行李并转运,与正常航班旅客的保障完全隔离,形成“闭环保障硬隔离”、“专区专人专通道”、“手接手转运解除隔离旅客”的全流程闭环保障模式。

“在国家的防疫大局面前,我们机场要做的就是坚决执行、尽快执行。”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党委书记张士臣说。据了解,机场在24小时内搭建起50顶帐篷扩容采样区和旅客休息区,同时,紧急从北京申请支援3台X光机检查车,在机下处置入境行李。尽管受疫情影响自身经营极度困难,但机场公司党委毅然投入600多万元完善设施设备和场地改造。通过3次优化保障方案和持续开展流程再造,保障用时由首班的12.5小时缩短至4小时以内,旅客人均保障时间由11分钟缩短至1分钟以内,单位效能提升10倍以上。

坚决守好自治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年初疫情在武汉爆发后,作为旅客吞吐量占全内蒙古总量近一半的机场,以及全自治区的枢纽机场,呼和浩特机场能不能堵住疫情传播,关系到了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的疫情防控大局。

1月23日,内蒙古机场集团党委书记李洪紧急从老家返回呼和浩特市,迅速组织部署全集团的疫情防控任务。在内蒙古机场集团公司的指导下,呼和浩特机场快速行动,结合前期鼠疫防控保障经验,于23日连夜布置了11条测温点和12个测温通道。经内蒙古机场集团领导班子紧急磋商,1月24日,内蒙古机场集团组织呼和浩特机场全面暂停“经呼飞”中转业务,增加中转旅客进港以及再出港测温环节,避免疫情经空中通道向全自治区传播。1月25日,机场紧急落实“北京保卫战”任务,对进京旅客进行二次测温,坚决守护首都防控安全。

“在呼和浩特机场甚至整个内蒙古机场集团的抗疫阻击战中,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果断落实防控措施。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员工立即终止春节休假返岗,尽快制定防控方案等等,机场这支队伍在防控中必须冲锋在前!”呼和浩特机场公司总经理郭涌说。

为了阻断传播通道,1月下旬,呼和浩特机场暂停湖北省航班,并对除湖北省外确诊病例排名前五位的省市航班来呼旅客进行二次测温,还设置了专属机位、专属设备、专职队伍保障重点疫区来呼航班。3月,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国内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呼和浩特机场没有放松疫情监控措施,为了应对国内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境外日趋严重的疫情形势,机场对国内高中风险地区来呼航班,以及海外返回旅客一直实施单独进港通道保障。

日常测温是常态化防控的重要措施,3月,随着航班逐渐恢复,为了确保人力充足,内蒙古机场集团和呼和浩特机场抽调了100名机关干部支援一线保障测温。“为了确保测温准确,我们对每一名测温岗位员工都进行了上岗培训。为防止测温设备出现故障,我们每两小时就对各设备做一次检查和参数校准。每个测温点还配备了手持测温枪,供测温岗位员工应对设备故障和复测旅客体温使用。”呼和浩特机场医疗急救中心员工迟传慧说。

发热旅客紧急处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确保不放过每一个可疑情况,呼和浩特机场设置了测温点一次测温、本场医疗人员复测、地方外派医生三次测温、地方疾控四次测温把关和转运四道环节。截止9月中旬,机场共协调处置41名发热旅客。上述发热旅客经过排查,均未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坚决发挥交通枢纽保障功能

疫情发生至今,作为自治区主要的空中交通枢纽,呼和浩特机场发挥自身优势,在紧急抗疫保障运输、旅客及员工健康防护、助力地方经济复苏上,也充分发挥了机场作为自治区空中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

在湖北告急后,自治区多批医疗队赴鄂援助。机场公司与各单位协同联动,为15架次援鄂航班的813名医护人员开辟绿色通道,划定专用保障区域,工作人员还为出征的医疗队员提供理发等生活帮助,守护他们平安出行的同时也让他们快速出征。在春寒料峭的飞行区内,工作人员顶着零下20多度的刺骨寒风,分5批次将490吨援鄂物资护送起航,为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和紧急救治工作,架起了北疆援鄂的“生命线”。

“让每一名旅客安全出行,让每一名员工平安回家。”在呼和浩特机场各级疫情防控部署上,这是机场公司领导班子多次强调的理念。为了保障候机楼内人员健康,机场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非乘机人员禁止进入航站楼、进入航战楼人员测温和鞋底消毒、旅客证件消毒、值机安检等待区一米间隔排队、候机楼每4小时全面消杀、凡是接触旅客身体和物品和设备均实行“一客一消”等等。“加上各岗位的防护屏等小创新,在旅客出行的全流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用消杀和防护措施,全面确保旅客健康出行和员工安全工作。”呼和浩特机场航站楼管理部李勇奇介绍说。

4月,随着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呼和浩特机场开始大力恢复航线、航班,并利用疫情提供的契机大力增加宽体机运营呼和浩特航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恢复运转。机场的运输生产也由2月13日的48架次、0.2万人次,最高增长到8月23日的335架次、4.0万人次。利用6个多月的时间,呼和浩特机场将航班量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89%。

为了拉动客流增长,促进地方旅游业复苏,呼和浩特机场与携程旅行网、去哪儿旅行网、同程旅行网三家国内知名航旅产品销售平台合作,开展了14场“直播旅游&带售机票”的“航旅协同”宣传推广活动,通过让利于旅客拉动客流回升,进而助力地方旅游业复苏。整个活动销量机票近2.7万张。

总结机场至今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郭涌深有感触地说:“疫情既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困难,同时也使我们经历了难得的考验和锻炼。在呼和浩特机场这座空港,我们和所有驻场单位一起组成了抗击疫情的防火墙,建起了助推地方经济社会恢复和发展的彩虹桥。接下来的日子,还有秋冬季疫情防控和下一步发展的新任务、新跳战。只要我们把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党委政府和民航上级的部署充分落实到位,把伟大的抗疫精神充分发扬下去,就一定能在发展的道路上战胜苦难险阻、取得更大成绩!”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