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呼和浩特市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2020-11-02 09:28 呼和浩特日报  

完善制度机制 坚持多措并举

我市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近年来,我市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着力提升攻坚成效,2019年全市脱贫攻坚硬性指标全部实现。今年,我市重点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上下功夫,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新提升。

完善制度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我市不断健全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用制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制定了《2020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行动方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关于精准推进产业扶贫实施意见》等50多项政策性文件,进一步织密织牢脱贫攻坚政策保障网。健全完善脱贫攻坚包联帮扶机制,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包联国贫县和区贫县,35位市级领导联系39个乡镇,121个党政军警单位、242家包联企业、582支驻村工作队、2283名驻村干部、万余名包扶干部全面参与全市脱贫攻坚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坚持多措并举,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我市严格落实“四不摘”政策要求,继续坚持焦点不散、靶向不变、力度不减,聚集“两不愁三保障“,围绕提升脱贫质量,助农增收、防止返贫致贫等,建立防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全面巩固脱贫成效。

持续强化义务教育保障,大力推进控辍保学,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开展“雨露计划”行动,实施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行动,全市1018名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得到有效保障,156名贫困家庭学生享受中职高职教育补贴,4453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先后得到资助1.1亿元,从根本上杜绝因贫辍学现象的发生,构建起了全过程覆盖的教育保障体系;持续强化基本医疗保障,加快构建“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保险、政府兜底保障的五重医疗保障体系,落实门诊就医“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的医保报销体系;持续强化住房安全保障,确保贫困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持续强化饮水安全保障,集中开展饮水安全问题排查,对存在的隐患问题全部予以整改。同时,积极推动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扎实开展产业扶贫,稳步推进易地搬迁后续工作。

我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通过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扶贫信息员及脱贫不稳定户的帮扶责任人对监测对象的家庭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监测对象的致贫返贫风险点变化情况。

下一步,我市将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四不摘”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由于因病返贫致贫是目前面临的最大返贫致贫风险,我市在继续推进健康扶贫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强化村医责任,提高村医待遇,让群众能够早诊断,早治疗,少花钱,少跑路。

以产业为牵引,进一步拓展增收致富渠道,加快构建现代扶贫产业体系,促进传统种养蓄林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和信息化,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更多特色产业基地,提高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让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把贫困户牢牢吸附在产业链。

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要在脱贫攻坚奠定的坚实基础上,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加强乡村文明建设与制度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着力打造拴心留人的软硬件条件,切实提升乡村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与胜任新目标新要求。(记者 云艳芳)

责任编辑:孟捷

完善制度机制 坚持多措并举

我市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近年来,我市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着力提升攻坚成效,2019年全市脱贫攻坚硬性指标全部实现。今年,我市重点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上下功夫,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新提升。

完善制度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我市不断健全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用制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制定了《2020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行动方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关于精准推进产业扶贫实施意见》等50多项政策性文件,进一步织密织牢脱贫攻坚政策保障网。健全完善脱贫攻坚包联帮扶机制,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包联国贫县和区贫县,35位市级领导联系39个乡镇,121个党政军警单位、242家包联企业、582支驻村工作队、2283名驻村干部、万余名包扶干部全面参与全市脱贫攻坚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坚持多措并举,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我市严格落实“四不摘”政策要求,继续坚持焦点不散、靶向不变、力度不减,聚集“两不愁三保障“,围绕提升脱贫质量,助农增收、防止返贫致贫等,建立防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全面巩固脱贫成效。

持续强化义务教育保障,大力推进控辍保学,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开展“雨露计划”行动,实施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行动,全市1018名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得到有效保障,156名贫困家庭学生享受中职高职教育补贴,4453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先后得到资助1.1亿元,从根本上杜绝因贫辍学现象的发生,构建起了全过程覆盖的教育保障体系;持续强化基本医疗保障,加快构建“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保险、政府兜底保障的五重医疗保障体系,落实门诊就医“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的医保报销体系;持续强化住房安全保障,确保贫困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持续强化饮水安全保障,集中开展饮水安全问题排查,对存在的隐患问题全部予以整改。同时,积极推动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扎实开展产业扶贫,稳步推进易地搬迁后续工作。

我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通过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扶贫信息员及脱贫不稳定户的帮扶责任人对监测对象的家庭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监测对象的致贫返贫风险点变化情况。

下一步,我市将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四不摘”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由于因病返贫致贫是目前面临的最大返贫致贫风险,我市在继续推进健康扶贫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强化村医责任,提高村医待遇,让群众能够早诊断,早治疗,少花钱,少跑路。

以产业为牵引,进一步拓展增收致富渠道,加快构建现代扶贫产业体系,促进传统种养蓄林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和信息化,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更多特色产业基地,提高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让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把贫困户牢牢吸附在产业链。

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要在脱贫攻坚奠定的坚实基础上,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加强乡村文明建设与制度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着力打造拴心留人的软硬件条件,切实提升乡村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与胜任新目标新要求。(记者 云艳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