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刘叶阳:书写攻坚一线“最美”答卷

2020-12-08 10:10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12月6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32名同志确定为“最美公务员”。其中,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叶阳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务员。这让刘叶阳倍感荣幸,更深感责任重大。

2016年,刘叶阳辞别怀有身孕的妻子和3岁多的女儿,赴马鞍山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干就是4年。马鞍山村坐落在马鞍山脚下,不仅是革命老区村、多民族集聚村、生态文明村,还是曾经的重点贫困村。“那时全村1/3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旱地较多,老百姓基本上靠天吃饭,村集体经济只有靠出租果园收点租金,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刘叶阳回忆刚到村里时的情景说道。

当时年仅27岁的刘叶阳面对艰苦环境,没有打退堂鼓。他挨家挨户走访,耐心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宣传精准扶贫政策,谋划符合马鞍山村实际的产业脱贫之路。

马鞍山村虽有30多年的山葡萄种植历史,但由于以前都是自产自销,种植户收益不大。“唯有扩大规模、更新品种、延长产业链条,才能找到新的出路。”2016年,刘叶阳和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们深入农户宣传讲解,联系专家更新品种。几年光景,村里的山葡萄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000亩发展到如今的3500亩,还建成了集中连片的山葡萄栽植基地,亩产也由原来的1500斤增加到现在的2000斤,每亩纯收入突破4000元,33户村民靠栽种山葡萄实现稳定脱贫。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考察,他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总书记的话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产业的决心!”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刘叶阳心潮起伏,神情坚定。

说干就干。刘叶阳立即着手山葡萄合作社转型升级,投入项目资金45万元成立了山葡萄酿酒公司,49户贫困户共116人成为公司股东,每年人均增收500元。同时,协助有自主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发展山葡萄种植,以每斤2元的保护价收购,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模式,使248户村民受益。

“以前种山葡萄怕卖不出去,现在担心供不应求。”63岁的村民李义坦言,前些年种植山葡萄不仅价格低,有时大部分产品销不出去。去年,他用自己种下的1万斤山葡萄加工出5000斤原汁葡萄酒,还在女儿的帮助下开了网店,一天最多卖出了30多桶原汁葡萄酒。“现在年收入6万多元,日子过得红火了!”李义高兴地说。

山葡萄种植基地的田园风光、休闲体验与马鞍山的自然风光,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刘叶阳联合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将山葡萄产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采取“乡村旅游+”的模式,扶持发展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农家乐,将游玩景区的单一模式拓展为摘农家果、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多元模式,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场景式体验,最大程度增加了农户收入。他还引导贫困户与农家乐联手,蔬菜瓜果、鸡鸭牛羊有了销路,豆包、豆腐、葡萄酒等也深受游客青睐。目前,村里的“农家乐”从12家增加到15家,年接待游客15.2万余人,直接或间接带动100余人参与旅游接待服务,生意红红火火,家家喜笑颜开。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刘叶阳跟村两委班子协商,在村里开办“爱心超市”,为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等集体事务的村民发放大衣、洗衣粉等奖品;开设“富民课堂”,为村民讲解扶贫政策、种养技术;开展科教惠农培训,提倡农民科学种养;发布“善行义举榜”,引导村民向身边好人学习。

经过几年努力,到2017年底,马鞍山村彻底摘掉了贫困村帽子,成为当地有名的生态文明村和乡村旅游村,还成功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如今的马鞍山村产业兴旺、农民富裕、村庄整洁、环境秀美,干部群众精气神十足,正在全力以赴答好脱贫攻坚“收官卷”。

“虽然我们村已经摘掉了贫困帽,但我们不会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一定不懈怠、不松劲,带着大伙儿继续向前奔跑。”刘叶阳坚定地说。(记者  王塔娜)

责任编辑:张彬

12月6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32名同志确定为“最美公务员”。其中,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叶阳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务员。这让刘叶阳倍感荣幸,更深感责任重大。

2016年,刘叶阳辞别怀有身孕的妻子和3岁多的女儿,赴马鞍山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干就是4年。马鞍山村坐落在马鞍山脚下,不仅是革命老区村、多民族集聚村、生态文明村,还是曾经的重点贫困村。“那时全村1/3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旱地较多,老百姓基本上靠天吃饭,村集体经济只有靠出租果园收点租金,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刘叶阳回忆刚到村里时的情景说道。

当时年仅27岁的刘叶阳面对艰苦环境,没有打退堂鼓。他挨家挨户走访,耐心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宣传精准扶贫政策,谋划符合马鞍山村实际的产业脱贫之路。

马鞍山村虽有30多年的山葡萄种植历史,但由于以前都是自产自销,种植户收益不大。“唯有扩大规模、更新品种、延长产业链条,才能找到新的出路。”2016年,刘叶阳和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们深入农户宣传讲解,联系专家更新品种。几年光景,村里的山葡萄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000亩发展到如今的3500亩,还建成了集中连片的山葡萄栽植基地,亩产也由原来的1500斤增加到现在的2000斤,每亩纯收入突破4000元,33户村民靠栽种山葡萄实现稳定脱贫。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考察,他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总书记的话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产业的决心!”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刘叶阳心潮起伏,神情坚定。

说干就干。刘叶阳立即着手山葡萄合作社转型升级,投入项目资金45万元成立了山葡萄酿酒公司,49户贫困户共116人成为公司股东,每年人均增收500元。同时,协助有自主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发展山葡萄种植,以每斤2元的保护价收购,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模式,使248户村民受益。

“以前种山葡萄怕卖不出去,现在担心供不应求。”63岁的村民李义坦言,前些年种植山葡萄不仅价格低,有时大部分产品销不出去。去年,他用自己种下的1万斤山葡萄加工出5000斤原汁葡萄酒,还在女儿的帮助下开了网店,一天最多卖出了30多桶原汁葡萄酒。“现在年收入6万多元,日子过得红火了!”李义高兴地说。

山葡萄种植基地的田园风光、休闲体验与马鞍山的自然风光,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刘叶阳联合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将山葡萄产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采取“乡村旅游+”的模式,扶持发展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农家乐,将游玩景区的单一模式拓展为摘农家果、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多元模式,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场景式体验,最大程度增加了农户收入。他还引导贫困户与农家乐联手,蔬菜瓜果、鸡鸭牛羊有了销路,豆包、豆腐、葡萄酒等也深受游客青睐。目前,村里的“农家乐”从12家增加到15家,年接待游客15.2万余人,直接或间接带动100余人参与旅游接待服务,生意红红火火,家家喜笑颜开。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刘叶阳跟村两委班子协商,在村里开办“爱心超市”,为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等集体事务的村民发放大衣、洗衣粉等奖品;开设“富民课堂”,为村民讲解扶贫政策、种养技术;开展科教惠农培训,提倡农民科学种养;发布“善行义举榜”,引导村民向身边好人学习。

经过几年努力,到2017年底,马鞍山村彻底摘掉了贫困村帽子,成为当地有名的生态文明村和乡村旅游村,还成功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如今的马鞍山村产业兴旺、农民富裕、村庄整洁、环境秀美,干部群众精气神十足,正在全力以赴答好脱贫攻坚“收官卷”。

“虽然我们村已经摘掉了贫困帽,但我们不会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一定不懈怠、不松劲,带着大伙儿继续向前奔跑。”刘叶阳坚定地说。(记者  王塔娜)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