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优化生产力布局 推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2020-12-14 09:38 内蒙古日报  

【核心提示】

●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

●从国家对内蒙古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战略要求出发,结合我区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按照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要求,合理进行生产力空间布局

●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要打造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产业配套性,完善生活配套性,促进要素合理流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内蒙古而言,要科学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中育新机开新局。生产力布局的终极目标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内蒙古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生产要素分散。在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进程中,要加快调整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形成功能清晰、分工合理、协同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准确把握区域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大势

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实践看,增量经济转向存量经济过程中呈现“三聚两分化”特征,“三聚”即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资金集聚,“两分化”表现为产业内部分化和区域经济分化加剧。世界银行对多个国家1990年以后国内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统计数据分析,世界上大约1/4的国家一半以上的国民收入是由不及国家总面积5%的地区生产的;接近一半的国家1/3或超过1/3以上的国民收入集中在不到其国土面积5%的地区。经济聚集是多数国家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全球土地面积的1.5%聚集了世界50%的生产活动,绝大部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聚集在城市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是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二是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明显,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要尊重客观规律。

按照“三大空间”合理进行生产力布局

内蒙古生产力空间布局存在要素集聚度不高、核心区域带动不强、平台载体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从国家对内蒙古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战略要求出发,要结合我区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按照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要求,合理进行生产力空间布局。

坚守生态红线,留足生态空间。国家对内蒙古的功能定位之一,就是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定位。内蒙古生态系统以草地和荒漠为主,草地生态系统面积最大,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6%。涵盖三大生态系统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43个旗县(市区),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77%。生态空间区域的生产要素要有序退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经济功能要逐步让渡给生态功能,形成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以城市群为核心推动形成主要经济区,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城市群已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优化生产力布局,要促进各类要素向城市群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自组织能力,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在自治区东西部打造形成两大城市群,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增长动力源。

西部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主体,在空间上先集聚成点、后扩散于带、再辐射为面,引导人口、资金和产业等要素进一步集中,发挥呼包鄂榆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容,将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纳入城市群,形成城市相邻、距离较近、资源配置和要素组合较好的呼包鄂乌巴经济区。东部赤峰市和通辽市地缘相近、产业集中、人口集聚,城市建设基础较好、规模较大,与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等东北地区紧密联系,有基础、有条件培育成为内蒙古东部城市群。发挥该城市群对锡林郭勒盟的辐射带动作用,集聚我区东部生态功能区转移出来的生产要素,发挥赤峰市“次临港”区位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形成资源配置和要素组合较好的锡赤通经济区。

以开放合作平台建设为载体,打造泛口岸经济区。我区行政版图和人口分布较为独特,除两大城市群外,其他地区不具备大规模连片开发的基础条件,适宜采取点状开发的空间布局模式。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拥有19个对外开放的口岸,边境地区承担着对外开放和守土戍边的双重责任。因此,在生产力空间布局上要围绕满洲里、二连浩特、策克、甘其毛都等重要口岸,建设自贸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泛口岸经济区等开发合作平台,整合口岸资源,引导人口、产业、资金等要素集中集聚,打造泛口岸经济区。

建立优势互补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区际间合作。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我区重点开发区面积仅占全区的13%,同时,我区又具有外联8省的独特区位优势。要强化与区外的合作,通过在区外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等手段优化生产力布局。突出乌兰察布在京津冀合作中的龙头作用、带动锡林郭勒盟参与京津冀蒙次区域合作,加强乌海及周边地区与宁夏等地的合作,推进赤峰与冀北、辽西合作、通辽与辽宁合作,呼伦贝尔跟哈大齐经济走廊合作等。

在区内,鼓励工业园区开展城市间产业合作。通过构建园区新型合作体制和协同发展机制,打破地域和行政区划限制,增强园区产业合作和整体联动效应,发挥区位、资源、产业、政策等聚合优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关联集群,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创新生态链和产业合作生态系统。

“软硬兼施”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

打造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先进地区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一条共同经验就是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优化生产力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优化生产力布局,必须高效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传统基础设施与信息化新基建相融合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

完善产业配套性。现代企业布局除考虑区位、资源等传统因素外,特别关注产业的配套性,包括上下游、前后向、侧向产业关联,以及服务业、人才、科技平台等产业发展所需配套性产业与要素。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不但要围绕有色金属、医药、化工、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还要完善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与横向产业配套设施,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产业的配套性。

完善生活配套性。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既是吸引留住高端人才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本地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除了基础设施外,就业、教育、养老、医疗、住房、育儿、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生态环境都是现代生活的基本配套设施。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活环境与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与动力。优化生产力布局,必须健全便利、包容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具有包容性的市场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促进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循环,促进一切生产要素更加自由公平的流动,形成推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一是要破除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推动公平且充分的市场竞争;二是需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深层流动,要简政放权,打破行政壁垒,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和体制障碍,清理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清除市场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技术、资本、数据和自然资源等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高效集聚。

(作者赵海东,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何娟

【核心提示】

●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

●从国家对内蒙古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战略要求出发,结合我区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按照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要求,合理进行生产力空间布局

●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要打造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产业配套性,完善生活配套性,促进要素合理流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内蒙古而言,要科学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中育新机开新局。生产力布局的终极目标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内蒙古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生产要素分散。在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进程中,要加快调整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形成功能清晰、分工合理、协同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准确把握区域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大势

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实践看,增量经济转向存量经济过程中呈现“三聚两分化”特征,“三聚”即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资金集聚,“两分化”表现为产业内部分化和区域经济分化加剧。世界银行对多个国家1990年以后国内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统计数据分析,世界上大约1/4的国家一半以上的国民收入是由不及国家总面积5%的地区生产的;接近一半的国家1/3或超过1/3以上的国民收入集中在不到其国土面积5%的地区。经济聚集是多数国家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全球土地面积的1.5%聚集了世界50%的生产活动,绝大部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聚集在城市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是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二是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明显,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要尊重客观规律。

按照“三大空间”合理进行生产力布局

内蒙古生产力空间布局存在要素集聚度不高、核心区域带动不强、平台载体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从国家对内蒙古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战略要求出发,要结合我区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按照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要求,合理进行生产力空间布局。

坚守生态红线,留足生态空间。国家对内蒙古的功能定位之一,就是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定位。内蒙古生态系统以草地和荒漠为主,草地生态系统面积最大,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6%。涵盖三大生态系统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43个旗县(市区),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77%。生态空间区域的生产要素要有序退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经济功能要逐步让渡给生态功能,形成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以城市群为核心推动形成主要经济区,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城市群已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优化生产力布局,要促进各类要素向城市群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自组织能力,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在自治区东西部打造形成两大城市群,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增长动力源。

西部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主体,在空间上先集聚成点、后扩散于带、再辐射为面,引导人口、资金和产业等要素进一步集中,发挥呼包鄂榆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容,将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纳入城市群,形成城市相邻、距离较近、资源配置和要素组合较好的呼包鄂乌巴经济区。东部赤峰市和通辽市地缘相近、产业集中、人口集聚,城市建设基础较好、规模较大,与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等东北地区紧密联系,有基础、有条件培育成为内蒙古东部城市群。发挥该城市群对锡林郭勒盟的辐射带动作用,集聚我区东部生态功能区转移出来的生产要素,发挥赤峰市“次临港”区位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形成资源配置和要素组合较好的锡赤通经济区。

以开放合作平台建设为载体,打造泛口岸经济区。我区行政版图和人口分布较为独特,除两大城市群外,其他地区不具备大规模连片开发的基础条件,适宜采取点状开发的空间布局模式。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拥有19个对外开放的口岸,边境地区承担着对外开放和守土戍边的双重责任。因此,在生产力空间布局上要围绕满洲里、二连浩特、策克、甘其毛都等重要口岸,建设自贸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泛口岸经济区等开发合作平台,整合口岸资源,引导人口、产业、资金等要素集中集聚,打造泛口岸经济区。

建立优势互补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区际间合作。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我区重点开发区面积仅占全区的13%,同时,我区又具有外联8省的独特区位优势。要强化与区外的合作,通过在区外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等手段优化生产力布局。突出乌兰察布在京津冀合作中的龙头作用、带动锡林郭勒盟参与京津冀蒙次区域合作,加强乌海及周边地区与宁夏等地的合作,推进赤峰与冀北、辽西合作、通辽与辽宁合作,呼伦贝尔跟哈大齐经济走廊合作等。

在区内,鼓励工业园区开展城市间产业合作。通过构建园区新型合作体制和协同发展机制,打破地域和行政区划限制,增强园区产业合作和整体联动效应,发挥区位、资源、产业、政策等聚合优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关联集群,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创新生态链和产业合作生态系统。

“软硬兼施”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

打造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先进地区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一条共同经验就是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优化生产力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优化生产力布局,必须高效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传统基础设施与信息化新基建相融合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

完善产业配套性。现代企业布局除考虑区位、资源等传统因素外,特别关注产业的配套性,包括上下游、前后向、侧向产业关联,以及服务业、人才、科技平台等产业发展所需配套性产业与要素。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不但要围绕有色金属、医药、化工、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还要完善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与横向产业配套设施,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产业的配套性。

完善生活配套性。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既是吸引留住高端人才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本地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除了基础设施外,就业、教育、养老、医疗、住房、育儿、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生态环境都是现代生活的基本配套设施。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活环境与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与动力。优化生产力布局,必须健全便利、包容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具有包容性的市场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促进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循环,促进一切生产要素更加自由公平的流动,形成推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一是要破除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推动公平且充分的市场竞争;二是需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深层流动,要简政放权,打破行政壁垒,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和体制障碍,清理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清除市场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技术、资本、数据和自然资源等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高效集聚。

(作者赵海东,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