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首府营商环境的议案》(第1号)实施情况的报告

2021-02-10 09:16 正北方网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首府营商环境的议案》(第1号)实施情况的报告

——2020年12月24日在呼和浩特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毕国臣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下面,我代表市人民政府报告《关于进一步优化首府营商环境的议案》实施情况。

今年以来,市政府深入落实市人大《议案》,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动,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印发执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便民利企九条措施》,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一、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着力保护市场主体。一是推进招投标公开公平。实行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上线运行了“不见面开标”系统,实行企业“零门槛”投标。健全投标企业“好差评”“红黑榜”和交易主体、评标专家“积分制”诚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二是促进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对小额采购项目实行线上采购、线上支付,对小型企业和残疾人福利性单位提供的生产产品在价格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北方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库,同步建设“中国(呼和浩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目前我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在全国156个副省级及地级城市中排名第31位,较2018年提升了122位。四是积极应对疫情帮助企业渡难关。今年疫情期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应对疫情支持伊利、蒙牛健康发展13条措施》《应对疫情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15条措施》《应对疫情进一步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房屋租金压力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推荐35户企业申报自治区重点保障企业融资政策,为5户重点保障企业落实融资贷款15.3亿元,为19户企业协调续贷、展期1.07亿元,鼓励大型商场、物流企业、农批市场等为入驻商户减免租金、物业费累计1.6亿多元,连续举办5场银企对接会累计签订贷款协议资金50多亿元,为企业及时落实国家应对疫情各项税费政策。

(二)着力优化政务服务。一是深入推进权力“瘦身”。今年以来市政府统筹各部门落实、承接自治区取消、下放和执法重心下移1364项行政权力,并大幅压减市本级行政权力,梳理形成各部门《权责清单》,市本级取消下放(含执法重心下移)权力事项2016项,调整保留3834项,“瘦身”44%。二是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进线上“一网通办”,建成了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事项4400余项,市级政务服务网进驻部门28个,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综合网办率达到90%以上。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今年对照新公布的部门权责清单,推动25个部门276个依申请六类事项全部进政务服务大厅。在政务服务大厅推行“一窗分类受理”,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审批模式,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推行公开事项标准化指南、电话咨询、网上服务、快递送达等措施,成立“帮办代办中心”,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少问一次、少跑一趟、少等一会儿。三是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累计取消审批事项13项及前置条件74项,审批主要流程申报材料精简到67份。推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线下在综合服务大厅设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受理专区”,进驻审批单位88家,审批人员500余名,其中市本级23家(包括5个公共服务企业和3家审图机构);线上建成覆盖市直部门和各地区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整合158个项目在系统运行。目前,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已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社会投资备案类项目压缩至7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审批类项目压缩至78个工作日。四是深入推进税费缴纳便利化改革。推行涉税费事项“一站式”办理,130项业务全区通办、15项新办企业业务套餐式服务、7大类138个涉税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20项业务实现全天候自助办理。大力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实现纳税人90%以上主要涉税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网上申报推广率达到98.2%,走在全区前列。全市共建设办税服务厅39个、邮局代开网点69个,改造升级办税服务厅14个,增设自然人社保费缴费专窗80个,9个旗县区综合政务服务大厅实现税费事项全部进驻,基本构建大部分业务网上办、一般业务社会化就近办、个别业务办税厅兜底办的办税服务新格局。五是深入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推进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打造24小时网上办事大厅,将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窗口延伸至银行、开发企业,授权委托银行和开发企业录入材料。实现复杂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首次登记)、一般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转移登记、抵押登记、预告登记等)、简单登记压缩至1个工作日(变更登记、更正登记等)、注销登记、异议登记即时办结。从今年6月10日起,不动产登记开展“夜市”服务,在工作日晚6点到9点开通延时服务。今年以来累计解决房地产遗留项目386个,办理大产权证3543幢、分户26748户。

(三)着力净化市场环境。一是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注销时间。企业开办前置审批事项由190项减少到32项,调整保留后置审批158项。在政务服务大厅专门设立企业开办专区,税务、银行及印章刻制企业进驻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市本级登记企业平均开办时间已压缩至1个工作日,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缩短至20天,符合简易注销登记条件的企业在1个工作日内就可办结。二是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今年1-10月,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共计50.57亿元。对企业缴纳的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实行“免、减、缓”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减免社会保险费19.6亿元,预计全年减免25亿元以上。深入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行动,为不裁员或少裁员的2846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62亿元,惠及职工28.4万人,预计全年返还2.5亿元以上。三是大力推进水电气暖服务便捷化改革。获得用水方面,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新接给排水业务平均办结时限压缩至8.5个工作日。获得用电方面,实行线上用电报装,接电平均办理时限减少到6.1个工作日。获得用气用暖方面,验收审核要件全部纳入线上审核,供气、供暖设施在竣工验收后直接办理接入事宜,做到“企业零跑腿”。四是积极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搭建平台畅通政金企对接,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完善信贷征信服务,推动23家金融机构入驻全国“信易贷”平台,59家企业在自治区“蒙享贷”平台注册,达成融资意向金额1.3亿元。

(四)着力优化法治环境。一是推动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目前全市45个乡镇和9个具有管辖农村牧区职能的街道均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整合原有执法力量和资源,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审定了两批51家市级行政执法主体并向社会公布,在全区率先编制了依法行政6张通用流程图。二是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全力开展市、旗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10家旗县区级、76家乡镇(街道)级、616家村(社区)级共702家实体化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三级联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体系初步形成。

(五)全面落实监管责任。一是坚持公正监管。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方式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将金融办、司法局、财政局、城管执法局纳入了联合抽查范畴,市场监管领域联合监管部门扩展至20个,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加强信用监管。全面加强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级分类监管、事后联合奖惩工作,开发上线信用承诺系统,全市已有18个部门出台本领域信用承诺制度。三是探索审慎监管。制定出台了《服务新兴经济发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从市场准入、执法监管、风险防控等方面明确了13条具体措施,尝试对新设立的新兴经济企业实行“包容期”管理,给予1—2年包容期,采取宣传引导、信用承诺、行政约谈等柔性监管方式加强督促、引导和规范,推行柔性执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基础工作有差距。有些基础工作相对滞后,硬件设施不完善,比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硬件建设亟待加强。二是政策制定落实不到位。营商环境政策体系还不健全,某些方面工作还缺乏政策支撑;同时政策落实也不彻底。三是信息还未实现有效衔接共享。重点领域智慧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电子技术应用覆盖等工作亟待完善。部门间数据共享还不充分,多部门信息互联互认程度较低,“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尚未消除。

三、下一步措施

下一步,市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严格落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便民利企九条措施》,积极参与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切实抓好自治区营商环境巡视整改,深入对标对表、查漏补缺,着力改进干部作风,着力优化办事流程,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坚决打赢我市营商环境“翻身仗”。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责任编辑:孟捷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首府营商环境的议案》(第1号)实施情况的报告

——2020年12月24日在呼和浩特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毕国臣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下面,我代表市人民政府报告《关于进一步优化首府营商环境的议案》实施情况。

今年以来,市政府深入落实市人大《议案》,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动,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印发执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便民利企九条措施》,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一、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着力保护市场主体。一是推进招投标公开公平。实行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上线运行了“不见面开标”系统,实行企业“零门槛”投标。健全投标企业“好差评”“红黑榜”和交易主体、评标专家“积分制”诚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二是促进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对小额采购项目实行线上采购、线上支付,对小型企业和残疾人福利性单位提供的生产产品在价格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北方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库,同步建设“中国(呼和浩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目前我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在全国156个副省级及地级城市中排名第31位,较2018年提升了122位。四是积极应对疫情帮助企业渡难关。今年疫情期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应对疫情支持伊利、蒙牛健康发展13条措施》《应对疫情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15条措施》《应对疫情进一步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房屋租金压力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推荐35户企业申报自治区重点保障企业融资政策,为5户重点保障企业落实融资贷款15.3亿元,为19户企业协调续贷、展期1.07亿元,鼓励大型商场、物流企业、农批市场等为入驻商户减免租金、物业费累计1.6亿多元,连续举办5场银企对接会累计签订贷款协议资金50多亿元,为企业及时落实国家应对疫情各项税费政策。

(二)着力优化政务服务。一是深入推进权力“瘦身”。今年以来市政府统筹各部门落实、承接自治区取消、下放和执法重心下移1364项行政权力,并大幅压减市本级行政权力,梳理形成各部门《权责清单》,市本级取消下放(含执法重心下移)权力事项2016项,调整保留3834项,“瘦身”44%。二是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进线上“一网通办”,建成了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事项4400余项,市级政务服务网进驻部门28个,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综合网办率达到90%以上。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今年对照新公布的部门权责清单,推动25个部门276个依申请六类事项全部进政务服务大厅。在政务服务大厅推行“一窗分类受理”,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审批模式,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推行公开事项标准化指南、电话咨询、网上服务、快递送达等措施,成立“帮办代办中心”,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少问一次、少跑一趟、少等一会儿。三是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累计取消审批事项13项及前置条件74项,审批主要流程申报材料精简到67份。推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线下在综合服务大厅设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受理专区”,进驻审批单位88家,审批人员500余名,其中市本级23家(包括5个公共服务企业和3家审图机构);线上建成覆盖市直部门和各地区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整合158个项目在系统运行。目前,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已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社会投资备案类项目压缩至7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审批类项目压缩至78个工作日。四是深入推进税费缴纳便利化改革。推行涉税费事项“一站式”办理,130项业务全区通办、15项新办企业业务套餐式服务、7大类138个涉税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20项业务实现全天候自助办理。大力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实现纳税人90%以上主要涉税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网上申报推广率达到98.2%,走在全区前列。全市共建设办税服务厅39个、邮局代开网点69个,改造升级办税服务厅14个,增设自然人社保费缴费专窗80个,9个旗县区综合政务服务大厅实现税费事项全部进驻,基本构建大部分业务网上办、一般业务社会化就近办、个别业务办税厅兜底办的办税服务新格局。五是深入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推进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打造24小时网上办事大厅,将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窗口延伸至银行、开发企业,授权委托银行和开发企业录入材料。实现复杂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首次登记)、一般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转移登记、抵押登记、预告登记等)、简单登记压缩至1个工作日(变更登记、更正登记等)、注销登记、异议登记即时办结。从今年6月10日起,不动产登记开展“夜市”服务,在工作日晚6点到9点开通延时服务。今年以来累计解决房地产遗留项目386个,办理大产权证3543幢、分户26748户。

(三)着力净化市场环境。一是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注销时间。企业开办前置审批事项由190项减少到32项,调整保留后置审批158项。在政务服务大厅专门设立企业开办专区,税务、银行及印章刻制企业进驻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市本级登记企业平均开办时间已压缩至1个工作日,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缩短至20天,符合简易注销登记条件的企业在1个工作日内就可办结。二是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今年1-10月,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共计50.57亿元。对企业缴纳的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实行“免、减、缓”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减免社会保险费19.6亿元,预计全年减免25亿元以上。深入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行动,为不裁员或少裁员的2846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62亿元,惠及职工28.4万人,预计全年返还2.5亿元以上。三是大力推进水电气暖服务便捷化改革。获得用水方面,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新接给排水业务平均办结时限压缩至8.5个工作日。获得用电方面,实行线上用电报装,接电平均办理时限减少到6.1个工作日。获得用气用暖方面,验收审核要件全部纳入线上审核,供气、供暖设施在竣工验收后直接办理接入事宜,做到“企业零跑腿”。四是积极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搭建平台畅通政金企对接,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完善信贷征信服务,推动23家金融机构入驻全国“信易贷”平台,59家企业在自治区“蒙享贷”平台注册,达成融资意向金额1.3亿元。

(四)着力优化法治环境。一是推动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目前全市45个乡镇和9个具有管辖农村牧区职能的街道均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整合原有执法力量和资源,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审定了两批51家市级行政执法主体并向社会公布,在全区率先编制了依法行政6张通用流程图。二是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全力开展市、旗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10家旗县区级、76家乡镇(街道)级、616家村(社区)级共702家实体化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三级联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体系初步形成。

(五)全面落实监管责任。一是坚持公正监管。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方式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将金融办、司法局、财政局、城管执法局纳入了联合抽查范畴,市场监管领域联合监管部门扩展至20个,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加强信用监管。全面加强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级分类监管、事后联合奖惩工作,开发上线信用承诺系统,全市已有18个部门出台本领域信用承诺制度。三是探索审慎监管。制定出台了《服务新兴经济发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从市场准入、执法监管、风险防控等方面明确了13条具体措施,尝试对新设立的新兴经济企业实行“包容期”管理,给予1—2年包容期,采取宣传引导、信用承诺、行政约谈等柔性监管方式加强督促、引导和规范,推行柔性执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基础工作有差距。有些基础工作相对滞后,硬件设施不完善,比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硬件建设亟待加强。二是政策制定落实不到位。营商环境政策体系还不健全,某些方面工作还缺乏政策支撑;同时政策落实也不彻底。三是信息还未实现有效衔接共享。重点领域智慧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电子技术应用覆盖等工作亟待完善。部门间数据共享还不充分,多部门信息互联互认程度较低,“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尚未消除。

三、下一步措施

下一步,市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严格落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便民利企九条措施》,积极参与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切实抓好自治区营商环境巡视整改,深入对标对表、查漏补缺,着力改进干部作风,着力优化办事流程,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坚决打赢我市营商环境“翻身仗”。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