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2021-05-11 09:55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中国铁塔云化IT系统。

乳业蓬勃发展。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围绕自治区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在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方面,聚焦城市“一南一北”,即北部沿大青山、南部沿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打造北部敕勒川草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南部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区;聚焦群众的“心肺之患”,下大力气集中攻坚,完成57个村、6.35万户燃煤散烧综合治理任务,加快推动热源入呼工程和供热管网互联互通等工程。

在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方面,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对耗能大户加快转型升级。按照首府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紧扣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生活消费中心、休闲度假中心目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文旅、现代物流等产业,全力推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乳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乳业、生物制药等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聚力打赢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围绕构建“东融、西联、南通、北开”开放发展新格局,推动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等开放平台创新发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聚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新型城镇化、补齐民生短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推进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均衡布局、提档升级;实施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政策性租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应,持续推进大学生安居工程,打造“最具生活成本竞争力”的城市;实施道路交通畅通工程,建设智慧交通综合管控平台,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建设立体化停车设施,推进绿色便捷出行;实施城市更新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功能品质,保留城市记忆;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山川河海”生态修复、燃煤散烧治理等项目;实施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做强“城市大脑”,构建智慧城市治理体系,实现智能感知就在身边、安全网络覆盖全域;实施全龄友好包容社会建设工程,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大力发展托幼服务和银发经济,把柔性关照渗透到城市规建管运各个环节中;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郑学良   刘洋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刘军   李海珍

责任编辑:孟捷

中国铁塔云化IT系统。

乳业蓬勃发展。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围绕自治区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在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方面,聚焦城市“一南一北”,即北部沿大青山、南部沿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打造北部敕勒川草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南部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区;聚焦群众的“心肺之患”,下大力气集中攻坚,完成57个村、6.35万户燃煤散烧综合治理任务,加快推动热源入呼工程和供热管网互联互通等工程。

在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方面,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对耗能大户加快转型升级。按照首府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紧扣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生活消费中心、休闲度假中心目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文旅、现代物流等产业,全力推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乳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乳业、生物制药等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聚力打赢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围绕构建“东融、西联、南通、北开”开放发展新格局,推动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等开放平台创新发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聚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新型城镇化、补齐民生短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推进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均衡布局、提档升级;实施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政策性租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应,持续推进大学生安居工程,打造“最具生活成本竞争力”的城市;实施道路交通畅通工程,建设智慧交通综合管控平台,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建设立体化停车设施,推进绿色便捷出行;实施城市更新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功能品质,保留城市记忆;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山川河海”生态修复、燃煤散烧治理等项目;实施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做强“城市大脑”,构建智慧城市治理体系,实现智能感知就在身边、安全网络覆盖全域;实施全龄友好包容社会建设工程,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大力发展托幼服务和银发经济,把柔性关照渗透到城市规建管运各个环节中;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郑学良   刘洋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刘军   李海珍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